The Journey Is The Destination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王朔《致女儿书》里的一段摘抄: “如果说我对你怀有深情,那也不是白来的,你一生下来就开始给予,你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
Recent content in Posts on 月夜Moonlight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王朔《致女儿书》里的一段摘抄: “如果说我对你怀有深情,那也不是白来的,你一生下来就开始给予,你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
今年不知为何很早就开始惦念着中秋节。仔细想了想,也许是因为从夏末开始,便时不时地去亚洲超市买新鲜的落花生做盐水花生的缘故。在我的印象里,小时
当《羊道》三部曲看到最后一部《深山夏牧场》的最后一章,我便有种不舍得看下去的复杂情绪——不舍之中夹杂着隐忧甚至有些焦虑,就类似是一瓶安眠药眼
这个周末去了湾区北部的Napa Valley (纳帕谷) 和Sonoma Valley (索诺马谷),都是加州有名的葡萄酒庄园所在地,感受到和Silicon Valley (硅谷) 非常
一转眼六月就过完了。想到久久没有更新的博客文件夹,还是不免小焦虑。没有更新的一大原因是精力不济,整个六月我都觉得昏昏沉沉非常疲惫,下了班回到
记得从前听人说起老一辈人,常常会用“毕竟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 作为其拥有扎实的学养,广博的见识的佐证。 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民国时候的大学生”很厉
最近缓慢地看一本小书《The Esctatic Soul》,作者基于荣格心理学的一些理论阐述分析自己的人格类型。尽管是一本相当私人也是写给特定人群的读物,但每
今年三月中旬爸妈从家里为我寄来了许多我的「家当」。这些箱子漂洋过海历经大半个月在上周寄到了家,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既说是家当,自然也包括我房
As a data scientist, I regularly harness Git for code reviews and collaborative projects. While the basic commands like git add ., git commit -m, git push, and git pull are foundational, the scenarios that require them can often become intricate. In this blog, I will unravel some of the more complex Git commands through vivid, real-world examples. Let’s dive in. TL;DR git commit --amend [--no-edit]: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久闻此书大名, 看完后也没有失望。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读物,阅读体验却非常好, 丝毫没有觉得晦涩和枯燥。我想这既归功于作者
上周收到了Prof. Johnson 2023年的年度Newsletter。我依旧记得四年前第一次读到Newsletter时的惊喜,因为如今的感受依旧。字字
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的小说《流俗地》是我近两年来读到的为数不多让人觉得特别好看的小说。最初看这本书是去年十月份回国的飞机上,我就靠着一台kin
自从把博客正式放到网上之后我对更新频率似乎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执念。心里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每周写一篇,如同以前每周写随笔的样子。但眼见周末就要过
本文是基于我个人在使用Hugo建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而成。在Debug过程中主要依赖于Google + Github + YouTube + ChatGPT,在此也要感谢
最近两周,生活再度陷入工作的漩涡,忙到几乎无暇他顾。部门里还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人事变动,忽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之感。工作过度消耗了原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 我二十七岁出山追随先帝,曾语家人 为我留着田间桑树和稻田。 如今
《山茶文具店》 是去年读到的一本很喜欢的小书。它就像一杯很清淡的气泡酒,也或者像一杯清茶。但记得有人说过,喝茶的时候不流泪,喝酒时才流。而我看
因为整理2018、2019年写的一些文章,把摘录的王鼎钧日记又拿出来读了读,忽然意识到其实日记也是需要有一个“主题”的。比起通篇的流水账,如
在Great America 跨年之后年初就得了Covid,让我再度感叹生活的出其不意,总是胡萝卜加大棒轮番上阵,终于让人心甘情愿承服于它。确诊的那晚睡得非
自2021年下半年起因为生活里的一些变故写作完全中断了,阅读也少了很多。现把这一时期读过的一些书搜罗起来,使其不至于完全消散于时间的荒野。 顾
《Past Lives》 是韩裔导演Celine Song的自传体电影。讲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对故国故乡的牵绊,无法忘怀的年少时候的爱人,对写
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写博客的原因,是我与自己的对话,也是向读者的告白。文章分两部分,一是我为什么写作,二是我为什么以个人博客的形式写作。 我为
高华先生于2011年12月26日在南京病逝。我在九年后他的忌日才认识他。微博上有人贴出了张鸣老师2018年所写的 《史家的悲剧》,从评论中可以
2020看的书里很多都是和宗教相关的读物。这一年明显觉得在情绪上脆弱甚至是抑郁。抛开疫情的原因,大概主要是毕业和找工作的事吧。自2014年出
“少年读书老来药”,近年来我渐渐体会到,自己从书中真的汲取到了帮助度过艰难时刻的良药。2019年下半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hich Nhat Hanh 的著作
从2018年年底开始看王鼎钧回忆录的第一册《昨天的云》,不觉间沉浸其中。2019年上半年便陆续读完了其后的《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
在2018年阅读时间的比例上,杨牧的书大概占了一半。他的书无法在睡前看,因为大多晦涩难解。诗里充满丰繁的意象,华丽冷僻的辞藻,像一座一座奇崛
乔森教授是生物学微积分应用课程的主讲人。我做了两年这一系类课程的助教,所以认识了他。记得第一次收到他的邮件,他说他刚做了安装人工膝盖的手术,
如果用四季来形容曾居住过的城市,那么“春天”当然属于故乡。不仅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的图景常常会出现在客旅他乡的梦中,也因为那
Recent content in Posts on 月夜Moonlight
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王朔《致女儿书》里的一段摘抄: “如果说我对你怀有深情,那也不是白来的,你一生下来就开始给予,你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我过去费尽心
今年不知为何很早就开始惦念着中秋节。仔细想了想,也许是因为从夏末开始,便时不时地去亚洲超市买新鲜的落花生做盐水花生的缘故。在我的印象里,小时
当《羊道》三部曲看到最后一部《深山夏牧场》的最后一章,我便有种不舍得看下去的复杂情绪——不舍之中夹杂着隐忧甚至有些焦虑,就类似是一瓶安眠药眼
这个周末去了湾区北部的Napa Valley (纳帕谷) 和Sonoma Valley (索诺马谷),都是加州有名的葡萄酒庄园所在地,感受到和Silicon Valley (硅谷) 非常
一转眼六月就过完了。想到久久没有更新的博客文件夹,还是不免小焦虑。没有更新的一大原因是精力不济,整个六月我都觉得昏昏沉沉非常疲惫,下了班回到
记得从前听人说起老一辈人,常常会用“毕竟是民国时期的大学生” 作为其拥有扎实的学养,广博的见识的佐证。 所以我很早就知道“民国时候的大学生”很厉
最近缓慢地看一本小书《The Esctatic Soul》,作者基于荣格心理学的一些理论阐述分析自己的人格类型。尽管是一本相当私人也是写给特定人群的读物,但每
今年三月中旬爸妈从家里为我寄来了许多我的「家当」。这些箱子漂洋过海历经大半个月在上周寄到了家,还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既说是家当,自然也包括我房
As a data scientist, I regularly harness Git for code reviews and collaborative projects. While the basic commands like git add ., git commit -m, git push, and git pull are foundational, the scenarios that require them can often become intricate. In this blog, I will unravel some of the more complex Git commands through vivid, real-world examples. Let’s dive in. TL;DR git commit --amend [--no-edit]: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久闻此书大名, 看完后也没有失望。作为一本严肃的历史读物,阅读体验却非常好, 丝毫没有觉得晦涩和枯燥。我想这既归功于作者
上周收到了Prof. Johnson 2023年的年度Newsletter。我依旧记得四年前第一次读到Newsletter时的惊喜,因为如今的感受依旧。字字
马来西亚作家黎紫书的小说《流俗地》是我近两年来读到的为数不多让人觉得特别好看的小说。最初看这本书是去年十月份回国的飞机上,我就靠着一台kin
自从把博客正式放到网上之后我对更新频率似乎也开始有了更多的执念。心里给自己定下的要求是每周写一篇,如同以前每周写随笔的样子。但眼见周末就要过
本文是基于我个人在使用Hugo建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结而成。在Debug过程中主要依赖于Google + Github + YouTube + ChatGPT,在此也要感谢
最近两周,生活再度陷入工作的漩涡,忙到几乎无暇他顾。部门里还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人事变动,忽然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之感。工作过度消耗了原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欢乐极兮哀情多…… 我二十七岁出山追随先帝,曾语家人 为我留着田间桑树和稻田。 如今
《山茶文具店》 是去年读到的一本很喜欢的小书。它就像一杯很清淡的气泡酒,也或者像一杯清茶。但记得有人说过,喝茶的时候不流泪,喝酒时才流。而我看
因为整理2018、2019年写的一些文章,把摘录的王鼎钧日记又拿出来读了读,忽然意识到其实日记也是需要有一个“主题”的。比起通篇的流水账,如
在Great America 跨年之后年初就得了Covid,让我再度感叹生活的出其不意,总是胡萝卜加大棒轮番上阵,终于让人心甘情愿承服于它。确诊的那晚睡得非
自2021年下半年起因为生活里的一些变故写作完全中断了,阅读也少了很多。现把这一时期读过的一些书搜罗起来,使其不至于完全消散于时间的荒野。 顾
《Past Lives》 是韩裔导演Celine Song的自传体电影。讲了一个再熟悉不过的故事:对故国故乡的牵绊,无法忘怀的年少时候的爱人,对写
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写博客的原因,是我与自己的对话,也是向读者的告白。文章分两部分,一是我为什么写作,二是我为什么以个人博客的形式写作。 我为
高华先生于2011年12月26日在南京病逝。我在九年后他的忌日才认识他。微博上有人贴出了张鸣老师2018年所写的 《史家的悲剧》,从评论中可以
2020看的书里很多都是和宗教相关的读物。这一年明显觉得在情绪上脆弱甚至是抑郁。抛开疫情的原因,大概主要是毕业和找工作的事吧。自2014年出
“少年读书老来药”,近年来我渐渐体会到,自己从书中真的汲取到了帮助度过艰难时刻的良药。2019年下半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hich Nhat Hanh 的著作
从2018年年底开始看王鼎钧回忆录的第一册《昨天的云》,不觉间沉浸其中。2019年上半年便陆续读完了其后的《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
在2018年阅读时间的比例上,杨牧的书大概占了一半。他的书无法在睡前看,因为大多晦涩难解。诗里充满丰繁的意象,华丽冷僻的辞藻,像一座一座奇崛
乔森教授是生物学微积分应用课程的主讲人。我做了两年这一系类课程的助教,所以认识了他。记得第一次收到他的邮件,他说他刚做了安装人工膝盖的手术,
如果用四季来形容曾居住过的城市,那么“春天”当然属于故乡。不仅因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的图景常常会出现在客旅他乡的梦中,也因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