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需要

在稀松平常日子里写作时,往往会面临想法枯竭的状况。生活中上演三城记,在家乡、工作驻地、省会间阶段性来回穿插,大量的非常规时间带来了大量的阅读、感知和思考。 我和大家一样不爱看鸡汤,或者说是在某种时空背景下的本能厌恶。作为一种朴素的激励,直到老师亲口说出,「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才大方承认自己也许并没有那么通透、慎独和英雄。 之前提到「卷、润、躺、韭,留给当代青年的选项着实不多」,拿到入场券后便一再告诫自己要顺其自然。其实也未曾设想过自囿于「生瑜生亮」这种无意义的事,但看到亮先人一步,成为蜀国的先进典型并获得配套的物质奖励。即使确切地清楚亮的平台非我等可比,但作为瑜,难免感叹时运不济。 曾狐假虎威、非常短暂地感受过power’s power,并大方接受这是一种真实的需要。后知后觉上一代的托举已远超绝大部分同类人,在整个系统里,年轻标签已然褪去,以后的路要自己走,还要走得踏实而坚定。 读完近五十万字的《邓小平时代》,我和伟人有什么共通之处呢?幸得还有那么一点「摸着石头过河」的自信。又加上无名僧人的笃信,斗胆贴上解放者的标签,即使枯坐,也比久睡要好。

2025/10/20
articleCard.readMore

几菜几汤

四川似乎是一个注重「吃食」的地方。 在四川,我似乎是那种「生存模式」的人。不是说只需要碳水、蛋白质和纤维,也不是说只需要「对付一下」,只是觉得不用花太多的力气在吃饭这件事上。婚后,「中午吃啥子、晚上吃啥子、明天早上吃啥子、明天中午吃啥子,明天晚上又吃啥子喃」成为了每天必须的话题。还好基本都在食堂吃饭,不用接受过多的「叨扰」。细细想来,又真是如此吗?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父母就是各过各日子的范本,我也理所当然地找不到家。早些时候,父亲基本不会做饭,母亲也因为工作太忙不好好做饭。即使提供了相对过得去的物质条件,我也还是说出过「我没有家」这样的话。冷清的灶台、争吵的餐桌、无奈……又来了一个「原生家庭」。后来便理所当然地长成一个「淡人」,以样本量极小的家庭来看,注重饮食的家庭餐桌确实会更加有家的感觉。 算了。好在略微有些做饭的天分,心情好的时候会做水煮肉片、蒜香排骨、小炒黄牛肉,心情更好会炒见手青,再煮些鸡枞汤,再兑点「龙舌兰日落」。最近对龙舌兰日落和金簪雪里埋的需求渐渐增大,不是一个好现象,吗。桂花蜂蜜米酒酿,酸奶苹果百加得,弱水三千只取一尿饮! 在读《人为什么活着》,不就是几菜几汤吗,是吗?

2025/10/14
articleCard.readMore

当心夹手

Waring hands pinching.这是周一早上八时三十分成都地铁7号线某一车门前的提示语。因为早高峰,我的额头与之相隔仅几公分。背着书包,提起两盒水豆豉,庆幸的是,只用乘坐一站地铁。 终于又重返校园。尽管舒适区的代价是跨城的舟车劳顿、密集的课程安排和内向者必须面对的公开讲话,但「鲜活」再度回到我的身边,这就足够了。加上优质的师资力量和优秀的上进同学,锦上添花。 同学们来自各行各业,科技、财务、油气……也不乏各级各类公务员群体,不能全面认识到大家都是为何聚集于此,但至少获取学历学位是所有人的共识之一。组织行为学的老师说我们是猴子,告诉情绪冲击无法缓释时先洗个澡;人力资源管理的老师说我们今后的管理对象是人形机器人,要予以人工智能最基本的尊重。在这里,正处、副厅以及博士、批示什么的似乎都被淡化;在这里,大家可以短暂是同学和师生关系,多巴胺在分泌。 省作协的同学分享了一个短视频,画面主体是西南大学召开的「蓉漂」人才引进交流会。放眼望去,硕博以上的「过江之鲫」正争先恐后地涌向用人单位。他们如此尽力想要抓住的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只是一份相对稳定的体面工作,仅此而已,教育体系的最终形态尚且举步维艰。 院长在讲话中用到「经济下行」这一描述,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8.9%。身边统计学最近的表现是劳务派遣招聘比例1:50,这是西南地区最普通的一个县城。除了想要被认同这一人的基础欲望之外,改变正在发生。 土地财政有着自己更强烈的叙述。关于这点我有最直观的感受。不知割肉二十万是否会是一个最优解?至少对父亲来说不是,人们必须对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付出惨痛代价。如果阁下有意向在成都南边购房,我恰好有一套自住的房源,综合考量这个房子真还是不错的。 自蓉返回的一天后,突然的会议安排让我此刻又坐在前往省会的列车。成都这座城市对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的节奏远比其城市形象宣传片快得多,也根本不宜居。为什么我越来越想往它靠拢?也许只是不想被夹到手。 [本文使用ipad独立写作完成。]

2025/9/24
articleCard.readMore

近况

日子越过越烦。 忽地又想到检视周遭,无非是确无任何意义的屎上雕花、陈词滥调的裙带关系以及缺乏锻炼和长期睡眠不足带来的情绪波动。妙哉!这个装着我们的套子,越滚越大。「心地光明」是何意?一个遥远的、心存侥幸的、无法触及的影子罢了。 实在高估自己,我这样中庸的人总想去找到那个最优解。可惜途中太晚才意识到白猫黑猫的时候已经过去,懒惰也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个次优解。大家都说不要美化未曾选择的那条路,但我想工科背景、语言尚可,其实真的可以和现在很不一的,是吗?真的,真的,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遗世独立」。 近来还接触到了gta roleplay的玩法,投入了大块的时间精力,这让我对游戏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愿在布莱恩郡成为一名deputy sheriff,好像做了一些想做的工作,买了自己喜欢的车,得到一些虚幻的安慰。但游戏只能是投影,就如Ja! Ja! Ja! No, No, No…所言的,它终究只能是草丛中的寥寥回响。 周末正式开始硕士研究生行课,真好,痛快地指责「学生思维」吧!我当然要照单全收。 眼前的路越走越窄,心中的路却越来越明,涂机读卡可是我们的强项。 [本文系首次在Qexo协助下在线写作,标记作纪念。]

2025/9/17
articleCard.readMore

你像我见过的那个少年

菸硷 焦油 扩散 梦遗少年 皮肤 脏器 骨骼 化作青烟 生命 感情 事业 人定胜天

2025/6/23
articleCard.readMore

马达

二进制嵌入脐带 冷却液充盈羊水 在钢铁子宫 孕育一块全金属马达 定子独守空闺 转子奔流不息 相敬如宾,这陈旧的礼数 给予男人、女人和士兵 最大发热量关怀

2025/6/23
articleCard.readMore

章鱼

转速升高 站在上一代的影子下面 危险的情绪 无端的攻击 脆弱的关系 基因的程序 高维的世界 不齿 水上的猴戏

2025/4/22
articleCard.readMore

撞倒路灯之后

夜里,以每小时一公里的车速,撞倒一根公共区域路灯。慌了,这是驾驶人数万公里的首次事故。万幸,四下无人,没有伤者,甚至车漆也只有拇指大的痕迹。如何,驾车驶离,或者叫做肇事逃逸。糟糕,杂货店的老板正在注视。什么?「没人看见,赶快开走。」如是,然后夜不能寐。负责,也许是一种美德。 保护现场、上报保险、联系标的所有人、后续处置,这是现实发生的事。检查过受损部位,发现早已锈迹斑斑且战痕累累,老板的证词也表明了驾驶人并不是唯一责任人。无论如何,这是最后一根稻草,路灯倒下了。 文明是衡量一个文明文明的尺,尽管这把尺子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如果个体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难免会招致质疑和批判;如果某种价值体系最终只是泡影,被资本裹挟的逐利者最终只能成为「the undertaker」。 被「戏谑」为「道德感太高」、「主动承认错误」、「老实的倒霉蛋」,这些算是蔑称吗?「卷、润、躺、韭」,留给当代青年的选项着实不多。人们倡议、申讨甚至呐喊,却又多陷入「勇者斗恶龙」的囫囵,和阴影。 如此,便可被称作「君子」了吗,当然不能,不知所云的驾驶人只是学过辩证法,而已。

2025/4/6
articleCard.readMore

复试、优绩主义与我们

浸淫在省内排名前列的高中,犹记三次诊断时末流211的笃定,而后来第一学历「似乎」成为一个污点,尽管全日制本科在社会人群中的占比仍不太高。毕业后的第一年就报名研考,因担心感染冠病放弃,却又不知感染几次;次年分身乏术而又心气减弱,直到去年,十一月背过几十个单词后出差,又推年复一年。好在坚持去了考场,二月末得知初试成绩,本是无心插柳,既入复试,何不一试。 生活平稳、消磨而沉寂,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想要抓住什么的感觉,又或大多数人的一生未曾有过任何强烈。复试使生活完全异化,最可悲的是,注意力似乎不再青睐于我,联想到过往种种,或许我才是真正潜在的ADHD患者。既无法不管不顾,更无法潜心学习,像陷入一个自证的陷阱,究竟要证明何事,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又到底要斩谁。生活转向躁动、盲目而惶恐。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大量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入仕,评价体系收窄最终导致了各种问题表现。好在作为精致的幸存者,踩在松软的表面上,这一切似乎又与你何干。但检视周遭,这座池庙确实令人不适,于是又得「曲倦灯残」,换一个概念中的「功不唐捐」。 人们假装要活得比别人强烈鲜活,又作茧自囿,反复在内耗、踩踏与算法中沉沦。是否东亚人生来就有优绩主义的宏大叙事基因不得而知,作为个体,你我能做的便是在湖边远眺时大口吸气,又呼出。 在沙漠中有一种大起大落的飞车越野项目,如果不想被甩出或者呕吐,请系好安全带,然后歇斯底里地歌唱。

2025/4/3
articleCard.readMore

除锈、幽门螺旋与熵

我不懂熵。 通勤折叠自行车忽地掉链子,定睛一看,链条和齿轮早已生锈。幸而尚未断裂,简单挂上,继续前行。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继续熵增。那么自行车撂挑子是早晚的事,进而会增加通勤时间,直至失去工作。 体检查出幽门螺旋感觉(C13阳性)已有数月(目前正在积极治疗)。此前不知何故,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继续熵增。那么……年前才去开药,采用二联疗法: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沃克)和阿莫西林。可是被三甲医院医生告知阿莫西林药房没有,需要自购。这不是一种很常见很基础的药吗?这又是为何?和赤字有关系吗? 算了,何不立即治疗?细细想来,原因有三:此病优先级似乎不太高;被互联网误导;懒。 「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根治吗,会不会复发?」我问了DeepSeek。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的初次体验。它先进行了「深度思考」(这是我过往使用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未曾有的(至少未展示)),而后给出了逻辑清晰、理论深厚、富有操作性的建议,并与线下问诊医生给我的建议一致。一番对话下来,除了官网几乎处于不可用状态、硅基流动频繁卡顿外(或与近期其遭受的僵尸网络攻击有关),感觉似乎不错。 还是互联网。互联网是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尽管从不刷短视频、从不用百度搜索。尽管使用去中心的社交媒体、构建SearX……但已完全无力控制,或者说无法适应。不知何处看到何种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对病情的判断,并搁置了治疗。而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例。我并未接触过早期互联网。初次接触应该在2007年左右。使用记忆中的关键词对比过去和现今的互联网:网页、论坛、邮件、磁力链接——App、内容农场、广告、微信、登录查看付费解锁。 服务器、数据中心、计算设备等物理基础设施,数量与日俱增。这些设备的制造、运行和散热消耗大量能源,直接导致热力学熵增。互联网每天产生超大量级数据,包括了大量重复、低质、虚假信息。信息无序增长提高了香农熵,搜索引擎、算法推荐等技术致使我的信息过载,我的信息熵增,我的双脚麻痹。或许AI会带来改变。 此前就接触过AI,浅显了解过自然语言处理,作图作曲、cursor、GitHub Copilot……尝到了一些甜头,本站也是在GPT-4o的帮助下才有了现在的模样,但未尝深度使用AI,基本停留在聊天机器人阶段。阮一峰老师的最新文章「面对 AI,互联网正在衰落」介绍了OpenAI新发布的AI工具「 Operator」,并认为这个工具可能预示着,传统互联网的最终衰落。 Operator 与其他 AI 产品截然不同。它不是一个内容生成工具,而是一个自动化工具,能够自动操作网页。 OpenAI 公司展示了一个例子,你对 AI 说,去旅游网站 Tripadvisor 预定评分最高的”罗马一日游”,AI 就自动帮你预定了,你根本不必离开当前窗口。 AI会改变信源、互联网、商业形态乃至社会形态吗?不知道,也许会的。从国家机器和个人意志来看,我对AI持积极态度。 中学时期,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书目,也读了些政史地物化生,还有写日记和诗歌的尝试。因此获得了些许正向反馈,将写作和思考当成了一种习惯。但自高考前一月(压力过载回家玩游戏)始,便陷入了某种停滞(混沌)状态:高强度的拉取、刷新、游玩、娱乐,写作和思考已然终结,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工作后。而工作内容又似是某种重复劳动,一些新兴想法和行为甚至会被当做异类,形成了上班上班下班游戏和无目的上网「两点一线」的局面。直至近日又重新写作,终「有所改观」。一个不太恰当的说法:我的人生阶段从萌芽到灌输再到混沌秩序混沌秩序,似乎和熵增密切相关,如果不加以遏制,那么必将毁坏。 除锈剂已在途,才在途。阿莫西林已在途,才在途。拟使用AI大部分代替搜索引擎、重启移动端屏幕使用时间、重拾RSS以构建信息输入、写博客以输出,正在途。我非常爱互联网和游戏,但更应爱写作和思考。 希望在熵增达到最大值之前,「生而减熵」,「深度求索」。

2025/2/7
articleCard.readMore

我的EDC翻包

我接触EDC已经很久了,过去曾是一个「准生存狂」。浏览到博友关于EDC(Every Day Carry)的文章,2023年在小红书上介绍过我的EDC,现有了一些改变,更新如下。 钥匙串 家中、单位、自行车锁钥匙。使用Apple NFC模拟门禁卡。 指甲刀。使用频率较高。 口哨。紧急时刻用。 多功能开瓶器。主要用于开啤酒,兼有十字螺丝头,六角螺丝头等等。 电子类 iPhone SE 第三代。4.7英寸LCD,A15以及Touch ID,iOS 15.4,TrollStore,通话录音。主力机。会用到它完全报废才考虑更换,并一如既往首选LCD小屏。 红米K30S Ultra。6.67英寸LCD,高通骁龙865,从LineageOS到现在的HyperOS2.0,carwith。备用机。想象力和瑞士军刀。 小米手环7。它的官方腕带又断裂了,第三方金属表带正在路上。不会再购入小米手环。 我的手腕上这是第四块小米手环了,它的先驱们或是故障,或是腕带尝尝断裂,或是飞走了,这也是我诟病小米公司的主要原因。 京东京造磁吸背夹电池。iPhone换了电池后基本一天一充,此电池用于应急。 USB Type-C至USB A转换器。用于搭配「瑞士军刀」。 卫生类 小包纸巾。强烈建议携带。 碘伏棉签。用于日常微小伤口的消毒。 创可贴。消毒后进行简单包扎。 安全套。紧急时刻用于储水,止血。 酒精棉片。亦用于普通消毒。 隔音耳塞。睡眠很浅,必须耳塞才能入睡。备用。 碳酸铝镁咀嚼片。喝酒前服用。 保温毯。尚未使用过,我想更多的是地垫。 其他 Sabre辣椒喷雾。个人认为是现代社会防卫中的良品,给予了我很多安全感。麻烦的是过安检时常常需要留在家中。亲测成都地铁不受影响。 Nitecore Tip SE背夹手电筒。最高亮度700流明,500mAh锂电,射程90米,typec口充电。自购。 SUPERFIRE S11-F直筒手电筒。最高亮度170流明,1500mAh锂电,射程195米,Micro-usb充电。配发。之后考虑更换为毛裤(Convoy)18650小直。 美工刀。开快递等包裹物,并用于切割一些不太能掰断的东西,偶尔削水果。 毛绒手套。由霍尼韦尔劳保手套替换而来,兼有保护和保暖效用。 框架眼镜。 少许现金。 容器 迷彩小包。用于承载卫生物品、喷雾、背夹手电及美工刀。 头狼工业收纳包。用于承载手套、直筒手电。 始祖鸟挎包。多仓设计、内包设计,可调节背带。用于承载上述物品。 目前的EDC是我多年总结并践行下来的版本,不会太重,供阁下参考一二。 展示

2025/2/6
articleCard.readMore

此博客写些什么及一些说明

甲辰龙年去,乙巳蛇年至。向阁下道一声新年好。 近来更新了车机系统,也更新了博客系统,本博客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更新频率,很好:一月初的一天,突然想写些什么,于是有了「关于我的电子产品」。此后又有数篇更新,并主动加入「BlogFinder」,让我对本站有了很多新的思考,今天便介绍下此博客写些什么。 本站建立于2019年,已经走过近六个年头。此前,博客文章寥寥无几,主要写了一些随笔,没什么限制,也没什么内容。今后,此博客将继续着重随笔类文章的书写,但力求篇幅不要过短。并将放置一些本人学习技术、利用技术、对抗技术的一些记录,好歹要对得起「双绞麻痹」。 以下是一些说明: 值此万象更新之际,本博客正式切换到了「竖排」书写模式,除了对「竖排」本身的喜爱,还有私心:便是希望阁下能读得稍慢点。增加了「去过」、「箴言」、「留言」板块,将「电子技术」类文章索引到了一个独立板块,并完成了网站的若干修改。将网站字体更新为「京華老宋体」,非常中意这种字体。 京華老宋体,风格来自于1961年北京新华字模厂改刻的老筑地体一一61-1体。桃形点、鹅头勾和三角字肩,极具老宋体风味,较之如今最常使用之宋二体更加厚重圆润,基本还原六七十年代左右的印刷风貌。比之「汇文明朝体」时代距今更近,因此排版效果更加工整秀丽,少了一些破落、古拙的质感,多了一些标致、正规的气息。但在字形上又还没受到后来新字形的规范,正经的外表下暗藏一绦叛逆,甚为妙哉。 前几日发现了关于个人博客版权的一些争议。我个人对相关事项的见解如「箴言」处: 拟在此处放置一些爱看并事先通知过的链接。 如不慎对阁下造成困扰,收到通知后会尽快无条件删除。 本站此前并未太在意「版权」,并沿用了主题默认的CC4.0协议。现已在页脚表明了新的版权立场,过去的过去便是。 若本站有任何读者,我向阁下承诺,本站不会植入任何广告。若阁下对本站排版尤其是阅读电子技术类文章时不很习惯,可尝试「阅读模式」或「订阅」。当然,这绝非一种「胁迫」,完全自愿。若本站为阁下带来任何不适或困扰,先道一声抱歉。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胡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读书太少,年纪尚浅。无法输出什观点,不能发表文学评论,更不可对历史和时事作什评价,关于技术只是浅尝辄止,好似只有虚空。我活在这世上,好似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我想有那么一点东西。 青春尚未完全逝去的我,只有把此站作为某种希望,抗拒这空虚的空虚。

2025/2/5
articleCard.readMore

红米k30su优雅使用carwith

此前使用LineageOS。车机方面,通过iPhone SE初代联结carplay,呈现很漂亮,可惜机能已跟不上。在酷安得知,要想使用carwith,必须使用澎湃(HyperOS)或MIUI14移植包。现简单记录红米k30su(M2007J3SC)使用carwith的过程。其他机型可参考。 〇、解锁Bootloader(BL)、车机支持carlife或亿连。 一、刷入适合本机型的twrp(Teamwin-skkk)并执行五清 二、刷入@JOY_木木制作的基于MI13官核移植包(HyperOS 2.0.0.19.VMCCNXM) 三、通过carlife通道连接carwith 目前可做到无感(车辆启动全自动)连接,较为优雅。三天高强度驾驶未出现断联。如遇音效卡顿,可在车机开启「音频融合」。如遇导航音量较小,可在手机开启「多应用音量调节」。如遇高德地图显示不全,可将dock栏置于底部。

2025/2/4
articleCard.readMore

语言声音和阴影

除了感受外,好似还有语言和声音的「天资」。 关于语言,掌握了普通话、四川话、英文。四川话作为西南官话的一大分支,又衍生很多口音。家乡口音当然不在话下,与生俱来。成长中,发现能较快地掌握某种语言或口音。不论成都、绵阳又或停留时间较长的川内其他地区,往往都能「如法炮制」,甚得当地人高度评价,且能在口音间快速切换。不过近来说得少了,有所退化。量化的话,现今常说的似是不带甚口音的「四川话」。 小学教育期间,语文老师是班主任,打下坚实基础,若参与普通话等级考试,应能获得前段评级。在四川视角下,有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屡得旁人赞赏。在各地视角下,至少「不拖后腿」。普通话作为推广汉语,应如此,也正如此。量化的话,曾完成近满分「言语理解」答卷。常无病呻吟、装腔作势。但各地方言口音,更应下力气保护、拾掇。 幼年时,接受初级双语教育,初级得很。不过算良好开端,英文听说读写差强人意。脱离英文环境较长时间,各方面大幅退化。但慢速基本能够听懂,大部分应为东施效颦的American accent,能写一点简单东西。量化的话,除了毫无准备的大学英语六级500+,和来自美国的Yelly及Mattew的评价,再无其他。其他语言,Merci、C’est la vie 、сука блять、お水を一杯ください。 关于声音,即使样本容量不大,得不同性别及年龄对「音色」的肯定。量化的话,被吉他老师评价过「声音条件好」。声音是记录信息的良好介质,优于视频。但未曾利用,也许今后会录制播客?但太空洞,又或配音之流,望得引荐。 人类侥幸获得语言,发展语言,又摧毁。 祖先的阴影。

2025/1/24
articleCard.readMore

旧版本iPhone输错密码停用的自救记录

本文原标题:旧版本iPhone输错密码停用的自救记录和恢复包括微信记录的iCloud云备份及请尽力帮助他人 注意:这是一篇过去发布在小红书上的「教程笔记」。今天和此前收到了感谢的反馈,很开心,想帮到更多的人,于是在这里发表,今后也许会同步其他平台的发表。由此想到了很多,本文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教程 (一)输错密码停用 背景:iPhone SE 第三代,运行iOS15.4,已「巨魔」故不更新系统。不知何故的数字密码错误,导致iPhone不可用。此时WiFi断开,希望在不更新系统的情况下拿回控制权。 条件:完全属于自己的iPhone,sim卡及蜂窝功能正常,有同Apple id的其他iOS设备。 警告:以下操作会抹除iPhone。 步骤:很简单。在同id的其他iOS设备下对不可用的iPhone进行「查找-抹除」操作。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在不可用的iPhone上点击紧急情况,此时iPhone应该会打开蜂窝网络,随后自动进入上述的抹除程序。完毕 此方法属于非官方的「旁门左道」,是我在咨询Apple Support无果后自己摸索得出,操作前请务必谨慎。 (二)恢复包括微信记录的iCloud云备份 拿回控制权后,往往还需要恢复。iCloud成功恢复了除微信记录外的设置、外观、app等,但始终无法完整恢复聊天记录,更换网络环境、多次抹除还原激活均无果。此时需要联系「apple support高级顾问」,通过其后台刷新备份包的操作,应该可以恢复所有iCloud云备份。 二、随想 注意:此文写于酒后,但非「乱性」。 即使「他人即地狱」,即使常伤害他人,也请尽力帮助他人。我在帮助他人后,会获得快感,必须坦白承认,我享受这种感觉,这是有私心的。 但在需要接受帮助时,我总是犹豫,总是希望独立解决问题,也许接受帮助也是一种美德。 接上文,说到小红书及其他众多社交媒体,除了微信和长毛象外,我的使用频率已经很低了,完全不看短视频,但仍然无法逃脱奶头乐和监视资本主义。因工作和一些其他原因,我完全离不开微信,这不妨碍我对微信的憎恶。我完全无力控制,甚至做出微小贡献,这是可悲的,这也是「废话」。 流媒体太轻了,而文字是有力量的。希望这里能产出有力量的文字。 打住,说了那么多无关主题的话。若条件允许,请尽力帮助他人。 「纯爱战士」ready to serve.

2025/1/24
articleCard.readMore

理发

年关将至,年味渐浓,理发店的生意一如既往地热络起来。人们惶恐,要赶在新年到来之前,褪去积攒一年的烦恼。 未曾经历过「不管理什么样的发型,你只要付五块钱。」但向来重视理发,我有记忆的理发编年史,从小学记起。那是自我意识渐渐丰沛的日子,尽管对发型之流的外在还没有那么透彻的认识。理发后觉得好看,会笑,会咧嘴;理发后觉得不好看,会烦,会埋怨,但不会用语言表达,由此看来,天性果然。初中时,懂事较早,「爱和归属」的需求快速发展。就像「极乐迪斯科:那些会让你变得乱七八糟的女人。她会来的,她总是会来的」。关于「极乐迪斯科」和「抱歉警探」,还会有所说明。 来了,我早恋了。我观察到自己开始异常在意外表,由此支付了比现在还要昂贵的理发价格,获得了应该是此生最长的头发,发油、发蜡开始出现在一个初中生的宿舍里,彼时的初中生群体里,应该还算偶发。格格不入的发型,产出格格不入的轨迹。 我的发质一直很硬,硬得扎手,硬得难以下垂,适合理寸头。我也理了很久的寸头,被形容过「男生的模样」,又自恋了。高中时,繁重的课业压力,或者说任何压力,让每两周的理发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我能获得久违的休息与自在。剃刀在颅顶上跳舞时,甚至几乎可以入睡。但矛盾的边缘系统,总在濒睡前提醒,这里不是一个适合的场所。 大学末尾,我购入了一套理发装置,是想亲自褪去那些应当褪去的烦恼吗?第一天,我和挚友互相练手。而后愈发熟练,可以理出自认为旁人无法分辨的寸头。先用9mm限位梳从下至上全覆盖,再取下限位梳剃刮两鬓,最后用6mm和3mm完成过渡:伟大的寸头诞生了。截止今日,共为四个人理过发,事前往往深思熟虑,毕竟这太过私密了。 后来,收到了一些稍微蓄发更显帅气的反馈,而我的发质也渐软,不再一定是要寸头了。我的生活也越来越简单,不再是黑与白,理与想,于是又回到理发店。就像今年考研写作里的题目:「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希望被他人认可,被社会承认。这种心理会促使他们去接受某种评价标准,因为只有接受了标准并身体力行,他们才能被社会肯定,否则便会被认为不合群。」我作出了迎合题目的论证。是「大隐隐于市」吗?这未免太崇高。 我最钟爱的发型是港式油头和圆寸。我对「爱与归属」的需求,太高。

2025/1/22
articleCard.readMore

小时候的味道

一个约莫五岁的小朋友,称赞刚刚吃到的米粉是「小时候的味道」。她的母亲,三十岁上下。小朋友满足地说「就是这个味道,这就是小时候的味道!」她的母亲笑着说「这是你小时候的味道啊。他们老师让写的作文:小时候的味道。」 这是一家米粉店。我不是一个爱写评论的人,这也是一家不在乎评论的店。2023年我为它写下了第一条评论,也是第一条满分评论,「已经吃了二十年。」后来,它有了几条新评论,全是满分。 二十年前,不记得是谁带我来了这家店。也许是堂哥,也许是他已故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一位警察,高大魁梧,大家都称赞他有着「国防身体」。这样一位有着国防身体的警察,在肝癌的绝对统治下,至少他很坚强。我们都很爱吃烤土豆,那天下午,母亲和我给他带去了一个烤土豆,他笑着说不想吃,他笑着注视免疫球蛋白进入自己的身体。我很想念他。 二十年前,这家店还是石阶,石材。老板是一位略微佝偻的老人,戴个眼镜。下午闭店后,总爱去附近喝茶、溜达。这里的粉好吃,肉好香,汤好喝,吃过一次后,我就是常客了。过去,只有「红烧牛肉」和「清炖牛肉」。现在有了新老板,也戴眼镜,和我熟识的哥哥。有了很多新品类,但我也只吃红烧牛肉和清炖牛肉。这座城市后来发展得很快,德克士、肯德基、麦当劳,瑞幸、喜茶、星巴克,汽车、火车、飞机场……也新开了很多家米粉店,这家是「唯二真神」,另一家已开往新址。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是我小时候的味道,也是她小时候的味道。

2025/1/19
articleCard.readMore

FOMO

上午醒来。看见Trump发了meme,没看数值,就知道有很多人飞升,更多人沉沦。第一反应便是购入,这是双绞线带给我的,更是人性使然。当然,经历过早期的btc、eth,更经历过luna、ftx,我知道,我不会是飞升的那泼人。可是,人都不会想错过的。 FOMO: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症,也称社群恐慌症。是指由自己的不在场所产生的不安与持续性焦虑。患者总感到自己不在时可能发生非常有意义的事。这种社会焦虑被描绘为在于他人相处时总是想获得对方全身心的关注。或是一种对错失机会后后悔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得患者不自主地陷入到对错失诸如 “社会关系、人生经历、投资机遇”等有意义事件的不安中。 检视一下过去的24小时,没有错过任何一条朋友圈,没有丢失一条大新闻。始终重视消息推送,终端推送不够,还主动为自己戴上电子镣铐。人们亲自为自己编织了一张大网,便利了、充实了、在线了。 可这究竟带来了什么?至少在身体机能上,对互联网的fomo弊大于利。据我观察:近视、焦虑、肺活量下降和腿部肌肉萎缩等症状的年龄段,都在前移,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小升初时,我的语数英成绩几乎全部满分,在本地区或许能称得上「翘楚」。中学时,我被电子信息「荼毒」。我把自己沉浸在游戏和网络的世界,害怕错过「射手村」的任何一件新鲜事。每当家人提起或已经外出,我总是异常抗拒,还因此产生了很多对抗。我是班长,班主任甚至要和父母沟通如何断网,贻笑大方。以至于多年后的相聚,班主任对我的第一印象仍是游戏。 朋友们,慢慢减轻FOMO。 下午海边逛逛,治疗双脚麻痹。

2025/1/19
articleCard.readMore

揽胜

「揽胜」,和「RAV4」一样,只是一个代号。体现在金钱上,前者是后者的八倍。不可否认的是,后者是一辆适合我的车。现在我很喜欢它,它省心、省钱。 高中时,我的Dreamcar是一辆BMW M5,那时不管是对钱还是对车,都没概念。只是觉得,不太张扬的外表下,有一颗澎湃的心,就像「西装暴徒」?大学时,我想拥有一台AVALON。从普拉多到凯美瑞,从皇冠到卡罗拉,我的成长环境中日系好像无处不在。工作后,我购入了自己的第一辆车,Toyota Rav4。我自认为是一个节俭的人,甚至可以说得上抠门,在拼多多买一瓶玻璃水都会货比三家。但不知怎的,买车前,只看了一款车型,一家4S,一个销售。在那时,并不是说我有多喜欢Rav4,我甚至不太了解它,更不是因为销售,但不止怎的,我购入了。值得一提的是,我被下套了,付出了很多不该付的钱,据说五年期的贷款比全款更划算,不是这样的。吃一堑长一智,无所谓了,我已经提前结清,它现在完全属于我,就像它注定属于我。 我对金钱已有了初步的概念。吃穿用度上,我几乎不怎么讲究,这是实话,也是主旨。婚前婚后,妻子为我购置了很多原本不会出现在我环境中的东西。但不知怎的,我想购入一辆揽胜。此时此刻,楼下正停着一台,它通体黑色,银色的多幅锻造轮毂,真的很「亮」。 拥有揽胜这个想法已有一段时间,这至少不是坏事。 清楚明白,阶级跃迁不易。 不能免俗,许愿今生揽胜。

2025/1/18
articleCard.readMore

贤内助

注意:本文不是要定义什么、说明什么。作者的观点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作者是希望越来越好的那批人。 今天的早餐是:黑椒鸡蛋花三明治、明谦黄油曲奇拿铁。当然,我讨厌蛋花,尤其是把鸡蛋倒入加热容器时再搅拌;讨厌咖啡,尤其是咖啡让我无法顺利午睡。当然,这都是自制的。当然,这都是妻子自制的。 但是,应「当然」吗?早晨咬下三明治的时候,「贤内助」出现了。也许是因为那首贵州方言的歌曲:啤酒肚、贤内助?也许是因为边水往事里说贵州话的刘金翠,是贵州吗?la们-ta们。 不知从何时而起,我已经习惯了早上醒来后再眯一会,等妻子把早餐做好后再起床打包带走上班。如果没做,便吃制成食品了事,我们都不去食堂。做早餐、洗衣服、整理房间……家庭事务中,她占了大头。尽管她和我一样要工作,要挣钱。尽管她表明她不排斥做家务,有时甚至喜欢做家务。她崇尚整洁,我总是邋遢。 wiki上没有「贤内助」词条,而某百科竟给出了「对妻子的美称」的解释,某毒还是老样子,我很早便不使用了。传统婚姻关系中,男方主外,女方主内,这是一种畸形的生态。我不懂女权主义,甚至不懂主义。但据亲身观察,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常常遭受非议和不公,这是既成事实。 女性需要被看见。 妻子从一线城市来到五线城市和我生活在一起。她性格火爆,嫉恶如仇,我总是被她吼;又善良体贴,快意恩仇,她总是果断地给出意见。现在,我们一起做饭,一起洗碗。我是四川人,在四川,「耙耳朵」一词常常被提起。据身边统计学,确实有相当部分男性「做得要好一些」,但更有不少数量男性「做得太差」。在这残酷的世界,我做得不好。很多时候,我能明显地感知到对女性的不公,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什么都没做。我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对「她」再好点,对「ta」也是。 我的妻子不是贤内助,这个世界不应有贤内助。祈祷在下一个星际文明,男女生来平等,人们生来平等,如果有这一天的话。

2025/1/17
articleCard.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