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之行
年初的时候我计划今年至少要有一次远行,所以儿子放暑假的时候就带他到西班牙旅行了 22 天。大部分人都把比较长的休假安排在公众假日前后,但是因为儿子只能寒暑假出行,我就只能选天气炎热又浪费年假的7月了。 这次是 COVID 之后我第一次出亚洲。原本年初的计划是暑假带儿子去美国东岸,除了去纽约和华盛顿的博物馆外,还能回学校看望导师。可是 Trump 二次当选之后边境执法很混乱,带着孩子还是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为好,就放弃美国选择了我一直很想去的西班牙。 我后面会抽空分别发文讲去过的每个地方,所以本文只说一些整体感受。 签证 整个过程里体验最差的应该算是办签证。现在办理申根签证要比疫情之前麻烦很多。上海的西班牙签证中心说是免预约,所以代理让我们就拿着资料直接去。我们到的时候还没开门,但是已经排起了长队。他们是先处理有预约的,再处理没预约的,没预约的还要每人交几百元的 VIP 费。所以所谓的免预约不过是创收的方式。签证中心的官网做得很烂,经常出错,再加上黄牛很多,一般人想预约也很难,要么找黄牛高价买号,要么自己刷好几天碰运气。排无预约这一队最前面的小哥说他已经是第三次来,前两次都是预约的人太多,完全轮不到无预约的。这么说并不是每天都能约满,却还是一号难求,不能不让人怀疑签证中心自己的人也参与到了黄牛交易中。所幸我们去的那天人算少的,但也是从早晨 8 点不到等到中午才轮到,浪费了半天时间。疫情前在北京办申根签证到了签证中心采完指纹就走,完全没有排长队的印象。 因为要自己递交材料,代理的价值其实就是提供酒店和机票预订单,如果能提前一些规划好行程,自己办理应该是没太大区别的。 摄影 我喜欢摄影,但是 2020 年之后一方面因为旅游较少,另一方面也懒得带重的东西,经常只带着便携的 Leica D-Lux 7 出门,但是 MFT 相机效果一般。这次想带全画幅,但一大一小出行大部分负担都在我这,所以得尽可能轻量化。于是我退役了快 10 年的 Sony A7m2,换了 A7CR。卖了 35mm/f1.4 的镜头,换成轻一半的 35mm/f1.8。另外还买了 Haoge 的金属遮光罩,它比原装的短,可以不用从像机上取下就一起放包里。这款遮光罩没有盖子,我自己设计并用碳纤加强的材料 3D 打印了一个,用起来还不错。这次也是我第一次尝试长期只用一个 35mm 的定焦镜头。 这里是目前整理出来的部分照片。 行程 刚决定去西班牙的时候,我想的大致行程是 Barcelona → Madrid → Seville → Granada。所幸在 Reddit 问了一下,当地人都说 7 月的西班牙南部酷热,他们都去北边度假,所以我就只好尽量把行程安排在北部,放弃了很想去的 Seville 和 Granada。因为要在不太热门的城市里规划行程,对西班牙了解了更多,也去了一些中国游客通常不会考虑的地方。 原本计划去 Pamplona 的时间正好在 San Fermin 期间,原本觉得能看到奔牛应该挺有意思的。不过看了一下 YouTube 上的视频之后觉得不太适合我这种很怕拥挤的人,就决定还是绕道而行了。 我们这次去过的地方 对于这次的行程,我总体还是比较满意、觉得很充实很有收获的。只是高估了自己的精力,在炎热的夏天带着一个小孩跑的地方多了到后来还是挺累的,所以到最后一周的时候比较疲惫很期待回家。另外历史、文化和艺术需要一些人生经历和知识基础才会产生兴趣、懂得欣赏,小孩子对于建筑和博物馆兴趣不大而更容易被动态的东西吸引,以至于我们去了三个不同城市的水族馆。如果是安排得更加松弛一些,有更多机会去郊区爬山,或者去国家公园,可能会玩得更加开心一些。 交通和基础设施 西班牙给很多人留下一种西欧穷国的印象,但事实上西班牙是近年来欧洲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很好,这方面给我的感觉好于 GDP 更高的意大利,与之相应物价也不低。西班牙的高铁长度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毕竟国土面积比中国小很多),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很大,平原地区到处是风力发电场。他们和中国的交流也很多,我在旅途中遇到了好几个在中国学习过,中文讲得很溜的西班牙人。我在 Burgos 的同一天,房东的儿子恰好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