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记录:2024年我拍的毛毛(兽装)

23 年下半年我在广州找了个工作,再加上 24 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商业)兽聚开始将门票提到了接近 400 元,但内容不能说很丰富吧,也只能说几乎没有。除非有朋友会去,否则我更情愿宅家打电动或者出去抽象街拍。 总之,24 年一整年我只去了 2 个展子,五一期间在佛山希尔顿(下次绝不去了)的 Hi Furry;以及七月底在科学城希尔顿的兽界(纯属临时起意,主要是住的近)。 Hi Furry Hi Furry 这几届的场地都定在佛山而不是广州,且彼时我还住在增城,从广州最东边跑到最西边属实是比较抽象和折磨。 这回也有朋友从成都远到而来,除了展子之前一起去城里逛了圈外,顺便把我 S5 祖传的 50mm 镜头给他了,省下来的钱当然是拿去买松下原厂 35mm(后来发现我并不喜欢用 35mm,就像我的人生一样,既不宽广,也不紧凑)和适马 65mm(后来证明,我真的很喜欢这个焦段)。这两颗镜头也在 Hi Furry 上第一次使用。 ——可惜都被会场凌乱无规律且非常丑的灯光毁了大半。下次绝对不会去了。 总之凑合看吧: 兽界 去兽界纯属临时起意,但意外地内容很多,甚至还有独游参展,并难得交到了些新朋友。 ——和兔兔设定组织(我 Fursona 倒也能算兔子,是吧) P.S. 下面有一些看起来白平衡飘的很厉害的,是使用 GR3 拍摄的,我很喜欢这台小机器,28mm 焦段用起来也很有意思(比 35mm 更有意思!),但自动对焦和自动白平衡非常感人,但受制于机身手动调整也比较麻烦。尤其是我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在 GR3 绝不拍 RAW。

2025/1/15
articleCard.readMore

逃离非洲

2018年8月3日,刚毕业的我还有其他几位同为应届生的同事,一同从成都辗转飞往了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小国马拉维。接近五年的、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工作生活就此开始。 起始 第一年时我在马拉维的一个世界银行投资的援建项目工作。这是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项目所在地因海拔极低所以常年炎热,一到雨季又会被洪水蹂躏,但大多数人的家都只是土墙草顶,几片硬纸当作窗户;当然了,大多数家庭也没有通电,更没有自来水;来自中国的二手衣物在这里以极低的价格销售,但实际上当地人大多甚至连鞋都穿不起。即便是偏僻到如此程度的地方,这些几乎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当地人却非常精通侮辱中国人的动作(拉眼皮)和词汇(Ching-Chong)。 很快,我和我的其他应届生同事的新鲜感、希望对非洲发展做一点贡献的心态全都消散殆尽。再加上项目条件本来就很差——哪怕我们营地的住宿条件已然在镇上属于豪华型(彩钢瓦,水泥砖墙,空调),而早六晚六无休的超长工作时间令人没有多少时间休整,没过半年,就有2位应届生同事离职。 哦对了,我的第一笔工资是在2019年春节前才收到的,在那之前我几乎没有一点储蓄了,甚至只能找朋友暂时借1000块买东西。 “所幸”的是,因为某些原因,马拉维的项目无法继续开展,我回国休假过后就不用再去那里了。而休假的那两个月,我才觉得自己回归了文明社会。同时,我也被调到了位于西非的加纳。 艰难的两年 加纳作为西非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工作条件也理所当然地好了很多,且项目也位于首都,闲暇(如果有的话)之时还能去吃点好的(指肯德基、汉堡王、必胜客)或者买买东西。此外,片区领导看重了我的交流能力让我转到了采购和后勤岗位,终于不再需要下工地吃灰了…一切看起来都在朝着比较好的方向走——直到2020年初新冠病毒爆发。 2020年中,新冠病毒开始在西非流行,当时加纳政府也开始要求停课停工,但受制于自身条件和统筹能力问题,这个停工政策仅保持了一个月便迫于经济和民众压力而取消。 但就算是在这要求停工的一个月里,我们也依旧被要求要正常工作。当时某个项目有数名中外员工确诊,不仅没有得到重视(要知道,这是2020年),在不久后的新冠专题会上,还被公司总部告知就算如此也必须到岗正常工作,要对感染者追责,同时还规定员工不得私自做新冠病毒检测…却哪怕是口头上的慰问也一句没有。 “如果担心感染,出门就穿防护服啊”,会上这么说。 更令人无奈的是,新冠流行期间受制于“五个一”和航班熔断政策,回国航班锐减、价格飞涨。公司自然不愿意承担过于高昂的票价,并将员工回国休假的审批流程延长到了1~2个月并层层设卡。原本的一年一休、有盼头的时日瞬间就变成无底洞,大家都在等政策松口、票价回落和公司政策正常化。 因为新冠病毒大流行,我第二次出国就不得不在非洲呆了接近2年。此时回国不仅手续繁杂,风险也非常高,尤其是没有直飞航班必须要在第三国转机的情况,如果转机途中的双检测呈阳性,就不得不面对长期滞留和高额花费的情况,而这些费用都只能自己承担,这些案例当时在小红书上比比皆是。 但同时,我的心态又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崩溃——直到2021年4月,因为当地政府资金问题,项目工作不饱和,公司这时候突然希望在加纳的员工应休尽休以节约成本。在经历了极为繁琐的回国准备后,我终于在5月中旬登上了回国的航班。同期的不少同事也在此时提出离职。这时候,当年和我一起去马拉维入职的应届生还在这个公司干活的也就只剩下我了。 不过当时我还并没有想过也一起跟着离职,原因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有点欠考虑:我最初的计划就是至少在非洲做五年,存上一笔钱后再回国考虑别的工作机会;更何况彼时国内就业环境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我打算暂时不离职,观望一下。总之,我在2021年确实没有考虑过离开,休假完后带着非常纠结忐忑的心又回到了非洲。 遗憾的是,这次回到非洲,因为种种原因,我的心态从一开始就没有好过。 不过好在,这段时间有朋友向我安利了《最终幻想14》,很快我就被它宏大的世界观和冒险故事吸引,即便是有着400甚至500ms的延迟也抵挡不了我的热情。那段时间只要是工作之余都会打开FF14过主线、打日随——2022年春节那短短几天假期,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解放多玛上(FF14的4.0版本剧情)。睡眠不足怎么办?也是那个时候我买了一台Nespresso咖啡机,没有条件加奶直接每天两杯意式浓缩,一口闷。 逃离 2022年3月,事情又有了积极的一面,我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同时也是我决心一定要尽早回国之时。 遗憾的是,2022年也是国内限制入境政策收缩得最严格的一年,同年春节、2月和3月,回国检测一而再再而三地变更:单检变双检,间隔从24小时缩短到非常极限的12小时。这样的高压环境下回国甚至比2021年还要艰难且不可控,更不用提已经涨价到五六万还不能带行李的机票价格。 工作上,因为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带来的一连串后果也没有让我们喘口气。仅2022年,加纳的货币塞地贬值了接近200%,成为了世界上最不保值的货币之一(有卧龙必有凤雏,加纳邻国尼日利亚就是那个凤雏。),而俄乌战争导致乌克兰粮食减产,非洲多数国家粮油暴涨,一袋25kg的大米一度涨到了约600元人民币——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项目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也必然未能幸免,供应商开始一日一价。但同时,公司却多次将流程手续复杂化,缓慢且不可控的付款速度加上飞速贬值的货币,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度繁琐的流程还让我经常不得不晚上11、12点还在处理工作——但和996不一样的是,我第二天7点前就需要到岗,而且没有休息日。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只能静静等待回国的时机。 一直到2022年末,情况才终于有了好转:国内防疫政策松口,随之而来的就是逐步开放入境,第三国转机也不再需要检测,机票也回落到了稍微正常的水平。最适合的时候就要到来了!我提前告知离职的消息、和接手的新同事交接。2023年1月10日,我踏上了逃离非洲的航班,决心不再回来了,也不用每天给自己灌两杯意式浓缩了。我家里也非常支持我离开这个所谓国企铁饭碗,去别的地方找机会发展。 同月月底,我去到了广州和女朋友一起生活。这段时间里,我终于得到了自己梦寐以求而又难得的自由时间:旅游、拍照、看想看的电影和书、逛展子,亦或是什么都不做,没有工地上漫天尘土,真的很开心。 5月的时候,我大学舍友结婚,正好趁此机会再去一趟北方旅行一趟。见到同学交谈时得知,这两年本就是夕阳行业的土木形势又雪上加霜,不少单位还出现了降薪的情况(也包括我之前所在的单位,只不过我提前跑路了而已)。巧的是,这段时间,在非洲那边接我班的同事也告诉我现在项目管理越发混乱、工作必要的流程手续还在不断复杂化、工作时间不断加长,但仍要被降薪。同时,加纳这个国家也因为经济原因几乎破产,公司在加纳全都是政府资金项目,政府破产势必会导致工程款拖欠和工资的进一步的拖欠——已经完全没有必要再回去了,这也坚定了我不再回头干土木的决心。 那接下来呢…? 不再想要继续干土木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就算是现在的2023年,国内的就业情况绝对算不上多理想,尤其是还需要考虑到要转行的决定。但好在我在加纳那段时间开始就没有正经的做自己本专业的事情,而是做的采购,这也成了我寻找新工作的切入点。 在这Gap的这半年里,我内心里其实还是有一些焦虑的——确实是因为心里没底,但又不想那么早就开始去找工作,而草草看一下招聘软件反正只能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合适,毕竟我决定转行,虽不能说前几年的工作经验全都归零,但确实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从头开始。 不过还好,真到自己决心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就是今年7月),我只花了一周就拿到了Offer,虽然工资不能算很高但也说得过去,有双休且公积金缴纳基数很高,除了黄埔这边地方确实很偏,中午实在是没什么好吃的外卖不得不自己每天带饭之外,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 既然已经来广州做广漂了,工作也找到了,那接下来…就好好打工吧,以后再怎样,也不会比我在非洲,尤其是前两年那样糟糕了——至少是心态上。毕竟,哪的黄土不埋人嘛~ 碰巧,我新工作入职也是八月,正好是自己第一份工作的五年后。飞往马拉维之前、在埃塞俄比亚转机时,我在机场拍了一张自己带着的伊布毛绒做纪念,并把这张照片作为了自己群的头像。五年后,我换了新工作,于是我在新家里,换了地方、换了背景里的背包、换了另一只毛绒,又拍了一张新的照片,作为自己逃离非洲后的、新的开始的纪念——当然也就是新的群头像啦!

2023/9/3
articleCard.readMore

影像记录:美长小猫⌈毛毛⌋

毛毛是一只美短,但是是长毛。不管是人类还是AI都经常把它当成缅因或者西森。它很乖,是相机在家里最好的模特儿。

2023/6/24
articleCard.readMore

影像记录:2023年OUFC(Furry·兽展)

去年双十一,我入手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全画幅微单 松下S5 的双镜头套装,如果到处拍拍都不发的话实在是太浪费了!所以我决定在我的博客上发一些我自己精挑细选的照片,并专门开了相册分类作为记录。那么相册里的第一篇就由OUFC兽聚开始吧。 今年年初OUFC在广州的洲际酒店办了一场,主题为《醒狮夺魁》,可能是因为上一次的酒店合作很糟糕,这次直接办在了洲际,大概是目前国内办Only的场地里最豪华的一次?因为洲际的客房单价很高,所以很难得地,这一次展子的酒店套票反而比较划算,毕竟最低档门票就需要300多。 今年开始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开始吐槽兽聚的门票越来越贵,但展子内容却很空洞,创作型摊位极少甚至几乎没有(是的,这些摊位绝大部分都是兽装工作室),不算这些兽聚兽展的正向发展方向,而是在变成纯纯的社交聚会。 不过转变也是有的,OUFC在4月底的这次展子开始转型成为更大众的Only展的形式,没有酒店套票且普通票定价只有90多、场地开在越秀会展、有更多种类的摊位甚至还有签售商摊,虽然还不尽完美,但有个这样的开头总归是极好的。 今年7月还会有一场绿洲展,从上一届的repo和这一届的安排来讲应该是很偏向于创作性的展子,应该可以期待一下!

2023/6/21
articleCard.readMore

尝试最清真的Android体验:Google Pixel 6A上手

Pixel 6A,Pixel 6系列的廉价版机型,但今年一反往常地使用上了和普通机型一样的芯片,即Tensor G1,且价格降到了299美元,因此总体性价比还算是不错的,因为在海外市场里面这个价位连778G的机型都不一定买得到。加之最原生纯粹的Google生态体验和eSIM支持,我决定换掉中看不中用的三星S22之后,将它纳入手中。 开箱与外观 5000加纳赛地入手黑色款,折合人民币2100元,看了下包装背面,竟然还是台版的。 打开Pixel的包装盒,包装盒材质感觉很廉价,而且开盒没有什么阻尼,这一点务必注意,避免新手机开箱就摔了。虽然Google也相应环保号召不再赠送充电器,但是祖传的USB-C转USB-A OTG转接头竟然还在,用来给用户在新旧手机之间传输数据。 我本来想要一台绿色的,但可惜没有了,只有黑色款,6A的整体设计语言和普通Pixel 6保持一致,只不过背面全部换成了塑料,不过手感相当不错,而且重量比较轻,只有178g。需要一提的是,这台手机背面的黑色并不统一,摄像头模组上下的黑色灰度是不一样的,Google祖传逼死强迫症设计依旧保留。 耐用性上面,虽说Pixel 6A拥有IP67防护水平,但机身耐用性仍然需要注意:屏幕是使用康宁大猩猩3代,抗刮花性能非常一般,使用几天后我发现屏幕莫名就出现了几个浅划痕,不是钥匙划伤的…而是被另一台iPhone划伤的;另外背壳使用的是塑料后盖,虽然手感并没有因此打折,而且塑料后壳确实比较坚固,很难摔坏,但这也意味着它会非常容易被刮花——这是塑料材质不能避免的问题。使用了一周后,后盖就能看见各种细小划痕了。如果长期使用且想要保障观感的话,手机壳和贴膜一个都不能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背壳是塑料材质,但6A的中框使用的是铝合金而非塑料,且一定比iPhone的铝合金更坚固。 硬件与性能 Pixel 6A的硬件参数如下: Body: 152.2 x 71.8 x 8.9 mm, 178g; Glass front (Gorilla Glass 3), plastic dual-tone back with horizontal camera bar, aluminum frame; IP67 water and dust resistant. Display: 6.1" OLED, 60Hz, HDR, 1080x2400px resolution, 20:9 aspect ratio, 429 ppi. Chipset: Google Tensor (5 nm): Octa-core (2x2.80 GHz Cortex-X1 & 2x2.25 GHz Cortex-A76 & 4x1.80 GHz Cortex-A55); Mali-G78 MP20. Memory: 128GB 6GB RAM; UFS 3.1. OS/Software: Android 12. Rear camera: Wide (main): 12.2 MP, f/1.7, 27mm, (wide), 1/2.55", 1.4µm, dual pixel PDAF, OIS; Ultra wide angle: 12 MP, f/2.2, 17mm, 114˚ (ultrawide), 1.25µm . Front camera: 8 MP, f/2.0, 24mm (wide), 1.12µm. Video capture: Rear camera: 4K@30/60fps, 1080p@30/60/120/240fps; gyro-EIS, OIS; Front camera: 1080p@30fps. Battery: 4410mAh; Fast charging 18W, 24 hour battery life (advertised), USB Power Delivery 3.0. Misc: Fingerprint reader (under display, optical); NFC; stereo speakers; nanoSIM + eSIM; 6A和普通款Pixel 6系列使用的是相同的SoC:Google Tensor G1,或者说是换皮了的双大核心猎户座。理论性能不必赘述,就是标准的X1大核心性能,但是多核心性能却只和778G差不多,Google的旗舰机芯片就这个能力实在是有点令人唏嘘。而且更重要的是,Tensor G1的能耗比也非常糟糕,根据极客湾的测试,拜三星工艺和双X1大核心所赐,Tensor G1的能耗比甚至不如被万人踩的骁龙8Gen1. 虽然理论性能和能耗比非常糟糕,但实际体验下来并不算很差,待机续航还是比三星S22好一些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它的续航能力绝对不能算“良好”,而是只能算“及格”。同时,它的温控做的非常保守,加之我也不玩游戏,暂时没有发现严重的发热问题。如果6A能使用骁龙778G而非Tensor,没准体验还能上升几个档次(再次强调,Tensor的多核心性能和778G相差无几,但能耗比却差得相当大)。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60Hz屏幕和18w充电。是的,Pixel 6A使用的是一块60Hz屏幕,没有高刷。虽然我个不是很在乎(这就是一台备用机,Tensor能耗比本来就不行,使用60Hz至少能真正的省点电),而且必须承认的是原生Android的手势和动画算是比较跟手和流畅的,但没有高刷的话总还是会有不少人在乎的。同时,Tensor G1芯片能耗比糟糕,Pixel的续航并不亮眼,且和一种国外品牌一样,Google同样不会配置高瓦数快充,因此这台4300毫安时电池的手机充满电需要接近2个小时,没错,2个小时——虽然我续航糟糕,但是我充电也很慢呀! 唯一亮点:清真Android 要说Pixel唯一值得买的亮点,那当然就是最原生的Google和Android体验了,作为亲儿子,除了Pixel独占功能之外,Android大版更新也必须是第一个能享受到的,这也是我入手Pixel的唯一理由——毕竟从硬件角度来讲,尤其是在国内市场卷得不能再卷的情况下,Pixel不仅配置不好,价格也不便宜,那么就只能靠软件扳回一局了。 Android 13相较于12并无太多外观上的区别,不过Material You设计是真的非常好看,尤其是这种低饱和度配色,使用起来非常养眼。可惜绝大部分应用都没有去适配。 Google并没有对解锁Bootloader做出任何限制,只需将系统更新到最新版本后,在开发者选项中开启OEM解锁权限,最后使用fastboot命令解锁即可,玩Android的话肯定少不了Magisk和LSPosed框架了,这也是解锁后第一时间要刷上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我之前考虑到Tensor芯片不可靠的能耗比,所以第一时间就下载刷入了yc调度模块(因为以前使用过MIUI,刷了yc调度后不论发热还是续航提升都不错),因为其Github页面也说明支持Tensor G1芯片。虽然刷入yc调度后发热有所改善,但实际耗电却不减反增,一晚上待机耗电量高达15%,续航大打折扣且Launcher的帧率会被限制到30帧。删掉模块后一切正常,我在酷安里面看了一圈发现也是相同的问题,其他使用者也建议不要使用第三方调度模块。因此对于Pixel设备来讲,还是不使用其他的模块修改调度为妙,毕竟它又不是连778G都能发烫的小米。 拍照 ——虽说这种机器最多也就扫扫码。 Pixel 6A采用了从2代就开始在使用的祖传传感器,这套索尼传感器可以在其2、3、4、5代所有机型以及这款6A上面见到,苹果祖传1200万相机看了都直呼内行,用高情商的话来讲就是:采用了久经考验的成熟方案,带来最理想的拍照体验。 虽说传感器没变,但Pixel 6A的拍照效果还算是在同价位的情况下可圈可点的,毕竟GCam的算法有多优秀不必多说,而且这个价位的国产手机摄像头,无不例外地都是很强烈的涂抹感。Pixel相机的出片观感上还是稍好。 总结 总体来说,299美元的Pixel 6A在国外的环境下还算是有竞争力的手机:性能不差、配置中规中矩,还能享受Google无廉价款手机歧视的服务,即三流的硬件,一流的(在国外的)软件体验,总体而言还算可以。但在国内,这些优点都没有太多说服力,且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精力去折腾才能“正常地”使用这台手机。这个配置和价格在国内并不亮眼,尤其是目前代购多数都要2600甚至3000元人民币,非常不值,对于广大普通用户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果说非常喜欢且想要体验Google的生态而且有闲钱、能在2200元左右买到,那么Pixel 6A还是可以考虑的,否则的话就等它变成新一代洋垃圾吧,反正Pixel系列洋垃圾都不会少的,看看现在的3和3XL就知道了。

2022/11/21
articleCard.readMore

可能是最具性价比的Apple产品 - Mac Mini M1使用体验

作为西非比较富裕的国家,在加纳淘货比较方便,加之最近发现了一个叫做Jiji的类似于闲鱼的平台,许多当地人都会在里面刊登各种广告,不过这个网站不可以直接交易,只能留一个电话或者WhatsApp以供联系。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这个平台上发现,终于有人在加纳卖M1芯片的Mac Mini了,(因为绝大部分售卖的是2014年甚至2012年的老款洋垃圾,多数只要不到1000元人民币即可入手。)且开价非常便宜:3800加纳塞地(约合人民币2508元),虽然是官翻货且使用了几周,但价格依旧非常实惠。 于是我试着联系了这位卖家,首先要查验它是否真的是M1芯片款式,好在这个可以靠机器背面接口部分轻松辨识,对方也很配合地发来了照片,并附上了序列号照片。查验无误后我即刻买下,三小时后,闪送骑手把它安稳地送到了我的手中,到货验收付款,整个流程非常顺滑。 时隔两年,我又有Mac用啦! 开箱 由于是官翻机型,所以包装盒与普通零售版本不一样。拿到手后,除了机身底部有一些小磕碰之外就没任何问题了,一切正常,这次淘货非常成功! 我从来没有用过Mac Mini,这也是我第一次见Mini实物,包装里只有孤零零一台主机和一根电源线,没有其他任何配件,精简如淘宝工控机。到手后才发现它比我想象中的大一些,因为我总会把他和大号Apple TV联想到一起,但实物明显比Apple TV大多了。外观依旧是Mac Mini祖传设计:规规整整的20厘米长宽的圆角铝合金方盒子,体积虽小但背后IO接口还算丰富,除了电源外提供了2个USBC和2个USBA口以及1个HDMI、1个RJ45网口和一个3.5mm音频口。 立刻接电源开机使用,熟悉的Duang一下的开机声音差点没把我吓死——因为我是真没想到Mac Mini其实是有扬声器的。(虽然非常烂,可能还不如iPhone,以至于我认为这个扬声器就是专门拿来播放开机声音的)虽然有扬声器,但它是没有配置麦克风的,需要自行解决。 Mac Mini需要自备显示器和键鼠,键盘就直接使用我的罗技MX Keys即可,三设备一键切换非常好用,另外又花了1200赛地(约792元人民币)买了个Magic Trackpad,macOS日常使用的话还是触控板舒服啊! 使用 ARM与iOS App 因为M1芯片加持,除了macOS应用程序外,这台Mac也理所当然地支持iOS应用,乍一想还是很不错的,但实际上自己很少能用到,不然iPad早就化身真正的生产力工具了。而且现在已无法直接侧加载(Sideloading)IPA文件,想要通过正规渠道安装iOS应用必须依赖App Store且是否能在Mac上安装的选择权掌握在开发者而非使用者手里,例如完全阉割了网页端的闲鱼就有意阻止了在Mac上安装,除非利用PlayCover等工具加网上分享的处理过的IPA。而未签名的IPA(比如各种开源免费且未上架的应用)也无法直接安装,只能通过Sideloady等工具侧加载且若无苹果开发者账户,就必须每7天重新安装一次,非常麻烦。另外,如果电脑关闭了SIP,则从App Store安装的iOS应用都无法运行。 实际使用下来发现,其实安装iOS应用只能算作“还算可以用的附加产物”,因为没有正式上架Mac App Store的应用(即标注为iPhone/iPad应用的软件)几乎都不会对macOS有任何优化,以我常用的微信读书为例,由于PPI问题,且大概是模拟的iPad竖屏的样式,应用程序的字号都会比较小,既不美观也不方便使用。但回头一想,对于我们这些一般用户而言,除了一些手机游戏,其余iOS App在macOS上使用也没有多大用处和必要,不然iPad就真的成为生产力工具了。 bugOS现状 我的上一台Mac电脑是MacBook Pro 2018 13英寸,这台机器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非常噩梦:蝶形键盘使用一年多后开始卡键、双击;唤醒后触控板键盘随机无响应;使用一年电池寿命降到低于80%;原彩显示调整导致偶尔花屏;网络不好时电脑直接卡死…… 总之,它留给我最后的印象就是稀烂的硬件和阿三级软件轮流折磨用户体验。而隔壁Windows真的好久都没有碰到什么bug了。 不过还好,因为Mac Mini要使用的其他Apple硬件仅仅只有显示器外加触控板,所以大概是不会出现多少软硬结合的bug的,现在使用的macOS Monterey感觉还行,暂时没有出现什么恶性bug,就是iCloud祖传的龟速同步依旧发挥稳定。 好用的新功能…? macOS Monterey新增了Universal Control功能,用人话就是iPad可以直接使用macOS的鼠标键盘了,只需要在显示器设置里面设定好位置,就可以像操作多显示器一样使用,上手很简单且体验良好,感觉是Sidecar(随航)之后的又一个可圈可点的功能。 其余的嘛…好像就没有了…下一个版本Ventura引入的Stage Manger感觉很鸡肋,在iPad上使用体验一般,本来就有多虚拟桌面和窗口化环境了,加入这些花里胡哨我认为没什么用且更浪费空间。 接下来要做的 这台Mac Mini我是打算把它作为HTPC使用的(毕竟我总不可能把他真当作生产力工具不是,我又不是剪辑强国人士),M1处理器功耗很低性能也说得过去,非常适合当作HTPC。而且我在Apple TV上面买的Infuse播放器也可以直接在macOS上面使用,体验良好,而且对于HTPC来讲比起需要一定移动空间且对桌子表面有一定需求的鼠标,即拿即用的触控板更加合适方便。加之qBittorrent已经原生支持ARM了,而流媒体内容更不必担心,因此不论是下载还是播放都非常合适,买一块西部数据的大容量桌面移动硬盘接入Mac即可。 总结 Mac Mini一定算是苹果产品里最具性价比的一个,尤其是现在二手闲鱼可能只需3000元人民币即可入手,我也只用了不到3000淘到了一台官翻,这个价格还是非常能打的,不论是自己日常娱乐还是做HTPC都非常合适,如果还顺带做做视频剪辑,画画图,写写代码那就更值了,3000块钱给这样一个体验真的超值,真的很超值啊!

2022/10/14
articleCard.readMore

使用Railway和Miniflux零成本搭建RSS服务

RSS(聚合内容),一种“古老”的消息来源格式,古老到连著名的RSS聚合器兼阅读器Google Reader都快停止服务十年了。但近几年随着开源项目RSSHub发布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可订阅内容,加之RSS本身无算法、纯用户主导(须用户主动订阅)的特性和对各互联网公司的算法推荐的唾弃,让RSS这一古老协议焕发了第二春。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重新依赖RSS获取信息。 想要使用RSS作为自己的信息获取工具,就一定需要一个RSS聚合工具,将你所感兴趣的信息源全部集中到一处,通常可以使用下面的几种方案: 本地应用程序(如Reeder),但这种方案无法原生多设备同步,订阅源和阅读状况只在单台设备内存储,必须配合商业网络服务或自建服务来跨设备同步内容。 商业订阅服务(如Feedly、Feedbin),但大多数需要每月支付一定的订阅费用。 自建服务(如FreshRSS、tt-RSS、Miniflux),需要花一定的心思自行搭建,大多需要自行准备服务器,同样需要一定的物质(金钱)成本。 RSS聚合软件对比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第三种方案,目前常用的自建RSS聚合器框架主要有: FreshRSS,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基于PHP和SQL数据库 Tiny Tiny RSS(tt-RSS),功能非常强大、扩展性极强,基于PHP和SQL数据库 Miniflux,极度简约但应有的功能一个不缺,基于Go语言 可以看出,前两个框架虽然功能上更强大且搭建起来比较简单(可以使用Docker,或者直接使用PHP虚拟主机搭建)但受限于PHP+SQL的组合,整个框架都显得比较“重”或者慢,且无法做到真正的0成本。因此我们将目光转向到了使用Go语言便携的简约框架Miniflux。 事实上Miniflux官方就给出了使用Heroku搭建的教程,但Heroku免费版会定时休眠且经过测试发现无法使用ping工具保持真唤醒状态(为什么说“真唤醒”?因为此时在Heroku控制面板中该服务并没有显示在休眠,但实际上它已经处于待机状态了),严重影响首次访问速度,体验较差。 Railway:不休眠的PaaS平台 虽然本文的目的是0成本搭建,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因此妥协使用体验。这时候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向另一个PaaS平台:Railway(该链接含Referral Code) 这是一个2020年成立的PaaS平台,无需信用卡的免费版可以提供5美元的额度,如果绑定信用卡则每个月可以使用10美元的额度,用户仅需支付超过该额度的使用费,对于普通个人用户而言,5美元的额度早就足够。 ——更重要的是,它支持数据库和Docker,所以比起Vercel或Netlify,它更像是Heroku的替代品,更优质的替代品。这就为我们达成0成本搭建RSS聚合器且不损失使用体验带来了可能。 动手搭建 说了这么多,现在让我们开始动手搭建基于Miniflux+Railway的专属于自己的RSS聚合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自行搭建服务,因此本文中所有的操作都尽量使用有图形化的程序并使操作尽可能简单。 准备工作 正式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准备: GitHub账号 Railway账号 GitHub Desktop客户端(可选,图形化管理更加简单,或者你可以直接使用Git) 一台电脑 首先我们需要去Miniflux v2的GitHub页面并Fork该项目到自己的账户中。完成后打开并登录GitHub Desktop客户端, 点击顶部菜单栏的“File - Clone a repository”,找到自己刚刚Fork的项目,选择好下载目录位置并点击Clone按钮,将该项目下载到本地。 创建稳定版分支 由于Miniflux的默认分支(master)本身其实是不稳定的开发版,直接部署使用开发版多多少少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故我们还需要单独创建一个稳定版分支。 让我们回到Miniflux的GitHub页面,注意上图标黄的“Release”部分,可以看到当前稳定版版本号为2.0.36,这也是该Release对应的tag,记住这个版本号,在GitHub Desktop打开下载到本地的项目,点击左栏的“History”,找到带有对应版本号的一栏,右键点击“Create a branch from commit”,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新的分支名stable并Create branch,完成后,顶部的第三个大按钮会变成“Publish branch”,点击它使之同步到GitHub仓库中。至此,稳定版分支创建完成。 更新稳定版分支 如果要更新你的稳定版分支,做法也很简单,首先确定Miniflux已经发布了新的稳定版,打开GitHub Desktop,点击客户端窗口上的“Current branch”,先从本地删掉stable分支,再重复上一节里面的创建稳定版分支的操作即可。 使用Supabase数据库 Miniflux需要用到PostgresSQL作为数据库,虽然Railway本身可以直接创建数据库,但为了避免账单爆炸,还是建议使用Supabase这类数据库服务。 注册完成后,创建一个Project,数据库位置建议选择美东或者美西,设定并记住数据库密码,等待创建完成。 数据库创建好后,进入该Project,在左侧菜单里面选择Settings - Database,找到页面的Connection string,获取你的数据库URL,形如postgresql://postgres:[YOUR-PASSWORD]@db.xxxxxx.supabase.co:5432/postgres,记得把URL中间的[YOUR-PASSWORD]改成自己先前设定的数据库密码,并复制备用。 部署到Railway 现在我们可以将稳定版分支部署到PaaS平台,比如我们接下来会用到的Railway。 进入Railway控制面板,新建项目(New Project)- Deploy from GitHub repo - 绑定GitHub账号并选择我们在上一节做好稳定版分支的项目,这时系统会自动开始部署,因为我们还没有设置数据库和环境变量,所以这次部署一定会失败,暂时不需要理会。 接着,回到刚刚连接的GitHub Repo模块,点击它,在右侧的弹出的窗口,导航到“Settings”选项卡,将“Deployment Trigger”下面的选项从master改为stable,即切换为我们在上一节里面增加的稳定版分支。同时,你还可以在“Service Domains”里面自定义该服务的域名(免费提供up.railway.app子域名),或绑定自己的域名。 完成后切换到“Variables”选项卡,点击右侧的“RAW Editor”,将下面的变量按需修改并去掉注释后复制粘贴到文本框内,点击Update即可。 1 2 3 4 5 6 7 DATABASE_URL=上一节复制留存的PostgreSQL链接 PROXY_IMAGES=all RUN_MIGRATIONS=1 BASE_URL=https://域名,如果你无法自备域名则可以直接填写免费提供的子域名 ADMIN_PASSWORD=管理账户密码 ADMIN_USERNAME=管理账户用户名 CREATE_ADMIN=1 提交了环境变量后Railway会自动重新部署,可以在“Deployments”选项卡里面查看进度。完成后即可登录使用。Miniflux原生支持Fever和Google Reader API,可以在Miniflux的设置中启用,这样即可配合相应的RSS阅读客户端使用(iOS推荐Reeder,Android推荐FeedMe)。 2022年7月27日更新 如果部署后无法使用,log中提示app not found,目前推测原因是Railway新使用的Nixpacks Builder的问题,在Railway里面,点击你的Miniflux模块的Settings,找到Builder,换成Heroku,等待重新部署即可。 至此,一个简约但不简单的0成本RSS聚合器就搭建完成了!快去订阅自己喜欢的源享受干净可控的阅读环境吧! 扩展阅读:RSSHub 有了自己的RSS聚合器后,剩余的工作就是寻找并订阅自己喜欢的内容(源)了,这里推荐使用RSSHub,让各种原本无法使用RSS的平台支持RSS,可以极大幅度丰富订阅内容。RSSHub官方虽然有在免费提供服务,但由于访问量太大,较多网站会对之启用反爬措施,但好在零成本搭建一个RSSHub服务非常简单,可以阅读这篇文章了解如何使用Vercel免费搭建一个自己的RSSHub。

2022/5/24
articleCard.readMore

委托与赠图

冰伊布形象 即《精灵宝可梦》中全国图鉴编号为471的冰伊布的闪光种(外观稀有种,相较于普通冰伊布,主体颜色从浅蓝变为白色,头部、耳朵及附属的蓝色深度变得更浅)。 兽人形象 (Fursona) 即Furry设定,受《精灵宝可梦》中全国图鉴编号为471的冰伊布启发的Furry化设定(兽设)。设定名称为“雪明” (Yukiakari) ,是一只蓝发并留有两束长辫、菱形大耳、手脚均为蓝色的白身狐狸。设定本身由我的朋友猎君绘制。 小马形象 受美国动画剧集《小马宝莉:友谊是魔法》(My Little Pony: Friendship is Magic) 由我的朋友猎君设计和绘制。设定为一只蓝发白色戴有眼镜和三角巾的独角兽,可爱标志 (Cutie Mark) 为镜像后的不等号。

2022/5/16
articleCard.readMore

年轻人的第一副开放式监听大耳 - 拜亚动力DT 900 Pro X使用体验

为了方便听音乐和避免吃灰,我把自己当初首发购买的便携播放器山灵M6挂闲鱼卖掉了,转战便携解码耳放+手机(平板)的组合。得益于耳放相较于便携播放器更强的推力,我自己也在琢磨要不要整一副低阻大耳。 然而现实是“低阻大耳”做得好的并不多,所以这事情也就一直只能在“想”的范畴——直到后来有一天我注意到了拜亚动力(拜雅)的新品:DT900 Pro X。 开箱 今年一月我在京东购买,直接转运到加纳,只花了3天时间到货,不得不佩服这些物流转运公司的时效,而且运费不算很贵,128人民币/公斤,偶尔从国内进一批东西还是不错的。(比如去年我就发运了一块2T的固态硬盘) 盒子里的内容比较紧凑,空间绝大部分都被耳机本体所占据,头梁背面的盒子里有附赠的便携束口软袋和一长一短两条耳机线(长的有3m)和2个3.5mm转6.35mm接头。 外观 900ProX的外观给人一种简单流畅的现代感,做工不错,感觉比隔壁地摊森海、北美大妈手工制作的歌德好不少。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副大耳的头梁垫圈、耳罩都比较厚,虽然作为监听耳机给的耳压比较大但并不会给予听者太多的不适感,佩戴体验不错,而且就算是佩戴眼镜也没有任何问题,这一点非常值得加分。 这副耳机使用的是MiniXLR接口,虽说是可换线的设计(且附送了一长一短两根耳机线),不过由于接口和接线的限制,它是不可以直接上平衡的,但作为监听定位干活用耳机,这个问题不大。 虽然这是一副开放式耳机,但实际上应该算半开放,开口不算很多,当然作为这种结构的耳机就不要指望隔音效果和漏音,肯定不会好的。 主观听感 我现在使用的设备是iFi Hip-Dac便携解码耳放,在电脑使用MusicBee的ASIO输出。 48欧的阻抗十分好推,乐彼W2(43198)小尾巴开高增益推出来的声音也不错。 作为专业监听耳机,“准确”是重要的一环,必然地,它带来的声音首先是“中正”的,没有太多修饰,但是相较于老派监听又偏一点点暖声,配合本身就比较适合流行带一些暖的Hip-Dac听流行有一种不错的味道。看得出来拜亚对这个系列的定位是“多用途”,即除开录音室的监听工作之外,兼用于日常音乐欣赏。开放式耳机的结构让它有一种空间通透感,但是整个耳机所给的声场并不算很大。解析力很不错,各种乐器的分离都处理的很好。 低频下潜不深(毕竟是开放式监听耳机),但是回弹紧实,个人觉得是一种久听不会腻的程度;中频给人一种典型的“监听”味道,没有什么音染,不过也没有齿音,人声稍微靠前突出但不算非常近,稍微有一定的距离,总体感觉是中正但是也很舒服;高频人声则一般,没有太多的延展性,人声不是很突出稍微会有一点融入到背景音乐中。 总结 简单来讲就是高频延展性一般,没有特别突出;声场不算大,但是后者可以靠开放式结构有所弥补,因为开放式所给的通透感让声音界限不算很明显。除开上述一些问题之外,我认为DT 900 Pro X是一副很不错的带有些许暖声的很不错的杂食监听耳机,再加之其低阻高敏的特性,对前端的要求不高,加之优秀的佩戴,作为年轻人的第一幅低阻开放大耳相当不错,2200左右的价格还算可以,据说卖的相当可以以至于至今时不时会缺货。

2022/5/5
articleCard.readMore

冰布子的简易Wordpress建站指南

对于零基础的朋友,如果想要建站的话目前为止门槛最低的方案依旧是Wordpress:老牌开源PHP+SQL博客框架,虽然不可避免地被诟病臃肿,但仍然不能忽视的是其插件系统、主题系统和社区生态都已相当成熟,且开箱即用,自带的模块化“古腾堡”编辑器也很方便,对于新手入门而言绝对算是最方便的。 准备 自己独立建站相对于托管(Lofter、新浪博客等)是有一定门槛且必须付出相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的,请务必做好准备,因为耐心和坚持是最重要的。 物质方面,你可能需要每年投入150~500元(包含域名、服务器和其他开销,价格主要取决于你使用哪种服务器和域名后缀),冰布子建议持有一张非银联信用卡用于购买域名,理由会在域名一章中提到。 如果你不想买服务器,想只出一个域名钱,建立一个静态网站,可以阅读 这份指南,会引导你使用Gridea建站。,或者考虑使用Hugo或Hexo建站(当前本站是由Hugo驱动)。 为什么要搭建独立博客 虽然严格来讲,独立博客依旧离不开托管平台,但相较于Lofter等服务,其自由度更高,限制更少,且不能为你的网站打差评;完全掌控文章和评论;只要不违反当地法律和服务商条款,内容不会被莫名删除;不能随意被举报;即便被某些群体盯上受到和AO3一样的遭遇但数据不会有半点损失,能随时带着数据库跑路并一瞬搬家重启。并不是说使用独立博客就完全能免受网络暴力的侵害,不管在哪个平台,做好隐私保护都同样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独立博客和微博没有冲突,完全可以通过微博或类似服务一起使用增强社交属性。 域名 提到域名后缀,很多人肯定会想到 com/net/org ,但事实上现在光是可购买的就有800多种,除了某些后缀(tk/ga/cf 这类可以免费使用的)可能会受到搜索引擎歧视之外,不管用哪种都是一样的,这就有非常大的可个性化空间了。因此在选择域名之前,在这里冰布子先简单提一下域名种类。 目前可以购买的顶级域名后缀主要分为 gTLD(通用顶级域) 和 ccTLD(国家或地区顶级域),前者多数可以自由购买,如 com net org info name 和新增的后缀 moe gay lgbt red cat dog 等,几乎所有的域名服务商都可以购买,门槛很低;后者部分可以直接购买,如 us me 等,部分可能需要签证或当地居住证明,如 tn 等,此类域名后缀购买门槛通常较高。 关于个性化域名的提示,这里举个3个例子,伊布英文名Eevee,后缀 .ee 是真实存在的,那么 eev.ee 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域名;外卖平台饿了么,域名就是 ele.me ,巧妙运用公司名称的拼音和真实存在的后缀 .me;GameFreak简称GF,而 .sb 后缀是真实存在的,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 gf.sb 作为域名抒发情感。也就是说,你可以发挥你的想象力,只要后缀真实存在且开放购买,那你就能得到一个极其个性的域名。 域名通常以年为单位售卖,注册后需要按年续费。请务必仔细想好想要的域名,中途修改域名、频繁修改域名是非常不可取的事情。同时,域名也应该尽可能地短,尽可能地展现个性或可以让人过目不忘。 备案问题 如果你只打算使用非中国大陆的服务器搭建网站,则根本不需要考虑备案问题。 如果你想使用中国大陆的服务器搭建网站,则你的域名必须进行备案。你必须在你购买服务器的服务商处进行备案,如果你要更换服务器提供商,则必须转移备案,且备案域名必须保证其裸域和 www 记录解析在国内的服务器中,否则会丢失备案。由于政策原因,只有一部分gTLD域名和 .cn 后缀域名才能备案, .org 目前不可以备案,因此如果你要使用中国大陆的服务器,必须要提前考虑好此类问题。至于备案流程,各大服务器提供商均有专门的页面和专业客服提供指导(尤其是阿里云,服务得非常详尽,甚至可以电话指导)。 选择域名注册商 通常情况下域名的新购价格和续费价格是不一样的,且一般来讲续费价格高于新购价格(甚至可能远高于新购价格),因此如果你的预算不多,选择后缀的时候必须查看续费(Renew)价格而非新购(Registration)价格,不然你会被狠狠地坑一笔!举例说明:info 后缀通常新购价格可以压到很低,低到1美元以下,但续费至少需要13美元。 除了续费价格之外,部分域名注册商为了赚更多钱,经常默认捆绑一些没用的产品,稍不注意就一起买了,而且此类服务商常常把续费价格表藏得很深,这里点名批评GoDaddy。 鉴于上述的门槛限制和潜在的坑钱机制,冰布子整理了一些自己用过的域名服务商,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如果你想购买 com net org moe gay lgbt red cat dog 等gTLD,或常见的ccTLD如 us me,且有国际信用卡,推荐选择 Porkbun ,因为它的价格很低且透明,并直接不会有各种杂七杂八坑的新人的推销陷阱(点名批评GoDaddy);如果你没有国际信用卡,则推荐选择 NameSilo ,价格也比较低且消费透明,支持支付宝,使用专属优惠码 GLACEON 可以在NameSilo购买时优惠1美元。 如果你想买类似于 pm de nl lu ie lv eu es pt cm 等不太常见的ccTLD,且有国际信用卡、能给客服提供你不在欧洲的英文证明(发票等),推荐选择 OVH爱尔兰站,价格实惠、消费透明且后缀很多;如果只有支付宝或银联卡,则可以考虑 InternetBS(此网站注册账户时,国家填写中国才可以用支付宝),不过可购买的后缀就远远没有OVH那么丰富了。 冰布子上面提到的注册商都是海外的,国内注册商推荐去 阿里云、腾讯云 购买,但后缀不多,价格一般且需要实名(域名实名和账户实名是分开的)。 域名购买 由于域名注册商比较多,冰布子不可能一一给出所有域名商的注册教程,但实际上这些服务商的购买流程和上网买东西没有太大差别,这里只提一些需要注意的几点。 避免无关消费 绝大多数域名注册商不会只卖域名,因此要小心他们在购买的时候提供的捆绑套餐。如上图为Namesilo点击结算后出现的套餐推销页面,实际上上面的所有套餐都没有购买的必要,这时候找到页面的 SKIP 跳过即可。 总结出来就是,记住售卖页面提到的价格,对比你结账时的最终价格,任何附加费用都不要有(ICANN手续费除外,通常金额很小)。因为你要在这里买的仅仅只是域名本身,其他的什么都不需要。 注册信息 域名注册需要的信息分为两类,互相无关联:账号信息和域名WHOIS信息。总结下来就是大体不必填写自己的真实信息,但电子邮箱必须保证真实。 账号信息就是注册域名商账号时填写的账号信息,除了OVH,不必填写真实信息,但也不能太假(跨国、地址太离谱),如果你要用 1.1 中提到的 InternetBS 且需要用支付宝,还必须把账户注册国写中国。 WHOIS信息就是注册(购买)域名的时候要求你填写的信息(持有人姓名、地址、电话等),除了邮箱外不要填写太真实的信息,因为如果域名商不提供WHOIS保护(Whois Privacy),这些信息都可以直接被查到。当然,你也不需要过于紧张,上述的域名商所售卖的gTLD基本都会提供免费的WHOIS保护,但ccTLD多数是没有相关保护服务的。 选择DNS服务商 如果你在阿里云、腾讯云购买的域名,则可以直接使用他们自己提供的免费DNS,跳过本章节其余部分。 DNS简单来说就是将域名解析为IP的“指路”服务,通过DNS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从而找到对应的服务器。通常而言,域名服务商会赠送DNS服务,但为了优化速度,我们不使用他们的DNS(阿里云、腾讯云除外)。下面推荐几个DNS服务商供参考。 如果你对实名要求不太敏感,冰布子更推荐直接使用阿里云或腾讯云的服务一是方便,有淘宝或支付宝(腾讯云对应QQ微信)账户就能直接用,二是因为最后我们会提到使用对象存储加速网站,所以到头来还是需要使用阿里云或腾讯云的服务,三是确实对新手更加友好。 阿里云(免费 需要实名) 国内第一大云服务商,国内解析速度快,海外解析速度一般,免费套餐完全够用。 腾讯云(免费 需要实名) 国内第二大云服务商,国内解析速度快,海外解析速度一般,免费套餐完全够用。 Cloudflare(免费 海外服务商) Cloudflare其实是CDN提供商,但也免费提供DNS服务,国内解析速度一般且可能会受到污染,国外速度不错 微软Azure(付费 海外服务商 需要信用卡) 冰布子目前使用的是Azure的DNS服务,虽然是付费的,但价格很低,单个域名托管仅需0.5美元/月,请求费用对于个人网站而言很难超过0.1美元/月。国内外解析速度都不错。 亚马逊Route53(付费 海外服务商 需要信用卡) 著名的亚马逊旗下AWS的DNS服务。国内解析速度一般,国外速度不错。 Netlify(免费 基于NSOne) Netlify其实并不是DNS服务商,但其提供免费的基于NSOne的DNS解析服务,NSOne的速度在国内外都还可以。 下面针对阿里云和腾讯云的DNS进行讲解。如果需要使用Cloudflare或Azure或其他服务商,请自行摸索或上网搜索教程。 阿里云DNS 要使用阿里云的DNS服务,登陆阿里云并确认账户实名后,鼠标悬停在控制台右上角,选择“产品与服务”,在弹出的菜单中找到“域名与网站(万网)”板块,选择“云解析DNS”(建议加一个星标,这样就会置顶,阿里云业务比较多,老是这样找很麻烦) 在网页跳转后,点击蓝色按钮“添加域名”,弹出窗口中输入你注册的域名,添加完成后,你可以看到“DNS服务器状态”一栏是“未使用阿里云解析”。 鼠标悬停在这串文字上,会弹出一个提示,要求你去域名注册商处修改DNS服务器,把提示中的服务器网址复制下来备用(请参考阿里云实际给你的地址,不要以我的截图为准),在 1.2.3.3 小节会写修改方法。 腾讯云DNSPod 要使用腾讯云的DNS服务,先登陆腾讯云,确保账户实名后,点击最上面的“云产品”,找到“域名和网站”板块,选择“DNS解析”,在跳转后的页面中,点击“添加解析”,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自己注册好的域名,点击确定 完成后,列表会出现你刚刚添加好的域名,“解析状态”一栏会显示“域名DNS未修改”,点击域名进入管理界面,你会看到页面上部分的蓝色框,内容如下: 这时候你只需要回到 域名注册商,把域名DNS服务器地址修改为画红线部分的地址(也就是DNS服务器地址)即可(请不要按照我的截图修改,以自己得到的地址为准)。 修改DNS服务器 选择好DNS服务商后,先注册好对应DNS提供商的账户,然后把你注册好的域名添加进去。完成后,系统会给你一串网址(这些网址就是DNS服务器地址),提示你需要在域名注册商的后台修改DNS服务器(DNS Server/Name Server)。 对于 NameSilo,可以参考 这篇文章 中“域名解析 / 设置DNS服务器”的“方法二”(需要代理访问);对于Porkbun,登录账户后,在“DOMAIN MANAGEMENT”下,点击对应域名右边的 Details,在“AUTHORITATIVE NAMESERVERS”这一栏中,点击EDIT,输入DNS服务商提供的DNS服务器地址即可。 修改DNS服务器的操作一般需要2~72小时才能生效;关于DNS记录,会在后续讲解。 至此,域名部分讲解完毕。 申请域名邮箱 所谓域名邮箱(部分服务商称之为企业邮箱),就是用自己的域名后缀创建邮箱。因为这类邮箱完完全全是你自己使用,因此不会存在前缀被占用的问题,你可以做出个性化十足的邮箱使用!举例说明,如果你的域名是 glaceon.best ,那么你可以使用类似于 i@glaceon.best 的邮箱。 此类域名邮箱,冰布子推荐使用 腾讯企业邮(基础版免费) 或 Yandex(免费) 或 Zoho(建议使用付费套餐 1美元/月)。如果预算充足可以考虑购买 GSuite(付费 5美元/月)或 Microsoft365(付费)。 域名邮箱的注册方法请参考上面给出的链接,使用域名邮箱会涉及到DNS,使用DNS可以参考本文第三章 3.1 DNS解析 。此外,提供商也会提供详尽的设置方法帮助你设置。 服务器 有了域名,接下来就要选择合适的服务器(或网页空间托管)了。冰布子相信大部分人不会愿意去搞“ICP备案”的,因此位于大陆的一切服务器全部跳过。 个人建站一般会选择实用虚拟主机(网站空间)或VPS,下表简单地描述了两者之间的特点。 类型 特性 虚拟主机(网站空间) 只能搭建网站,且大部分都只能使用PHP/HTML+数据库(MySQL/PgSQL),有图形化面板,操作简单,几乎0门槛,价格相对便宜。 VPS 相当于一台完整的但是配置不高的服务器,通常使用Linux系统且无图形界面,只要条件允许可以做任何服务器能做的事情,如果需要面板则要自行搭建,需要用户掌握基本的Linux操作方法,更加自由但是门槛稍高,价格比虚拟主机贵。 但是不管用什么,有一点必须要清楚:不要去淘宝买。 由于VPS涉及到用户必须具备一定的Linux知识,考虑到本文的受众群体,故此指南不提供VPS建站教程。 服务器地理位置的误区 很多人都会认为离国内近的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器就一定快,这是完全错误的,物理距离不能决定延迟,且延迟不能决定速度。因此不可以想当然地认为美国服务器一定比香港服务器慢。 举例说明,中国上海到美国西海岸的延迟可以低到130ms,但是香港LeaseWeb机房或者SoftLayer机房的服务器到大陆联通或电信机房的延迟可以达到200甚至300ms——因为他们的路由都绕美国了。而有的海外虚拟主机提供商却恰恰最爱用这两个香港机房,甚至号称“中国大陆优化”。 如果你参考了下面的推荐,直接用冰布子筛选过的服务商,则问题不大;如果你打算自己找提供商,那最好找到该提供商的测试IP,使用Besttrace进行路由追踪就可以看其是否有去程绕路了。 虚拟主机(网站空间) 对于虚拟主机,一般人来讲有1GB为好,也不需要更大空间,因为后续教程会讲解把静态资源(图片、附件、视频等)转移到对象存储中。 虚拟主机市场鱼龙混杂,推荐反而不太好做,而且各家使用的面板也不一样。目前我自己看到的能拿出来的有下面这几个。 好的虚拟主机其实能比VPS还贵,虽说看起来性价比不高,但现实是大部分人并没有时间或精力自己维护服务器,而且对于内容为主的平台,如果要花太多心思在不熟悉的维护上确实会影响产出。但问题在于,当前国内此类市场并不太好,国内大部分做这类产品的服务商用的还是Easypanel面板(漏洞巨多),而国外常见虚拟主机提供商大多贵且国内速度极慢(部分有香港机房,但是就如同我在 2.1 中说过的,地理位置不能决定速度,更何况他们用的大都是LeaseWeb或者SoftLayer机房,大陆方向会绕美国一圈)。综合价格和其他因素,个人觉得可以拿出手的几家是: 微基主机(70元/年) 冰布子目前正在使用的虚拟主机(而且是110元3年的传家宝款),使用Plesk面板,便宜,还算稳定,速度也不错。上面的链接是返利链接,如果你注册购买我会得到一定数额的佣金,无佣金的通道可以使用 这个链接 主机壳(199元/年) 曾经在他们那里买过moe域名,自带CDN和Memcached,有的社团和汉化组就架设在他们家。上面的链接是返利链接,如果你注册购买你会得到一张5元代金券,我会得到一定数额的佣金,无佣金的通道可以使用 这个链接 老薛主机(110元/年) 开了很多年的服务商了,8年前独立博客还比较流行的那会儿我有几个友链在用这家。使用专属优惠码 GLACEON 可享受终身85折优惠。上面的链接是返利链接,如果你注册购买你会得到一张5元代金券,我会得到一定数额的佣金,无佣金的通道可以使用 这个链接 阿里云(298元/年 此价格包含独立IP) 国内第一大厂,配置高一点,空间多一点且包含独立IP,这个价格已经算很实惠了。 另外,如果你有日本当地发行的信用卡的话,去 Sakura Internet 或者其他用IIJ或KDDI机房的本土服务商,搞一台524日元/月的虚拟主机也不错,IIJ/KDDI机房建站到大陆还是可以的。 虚拟主机买好后就可以直接绑定域名,上传网站程序使用了,其难度可能就比用QQ空间难一点。 VPS(虚拟服务器) 考虑到本指南的主要受众群体,且使用VPS的门槛较高,故仅做介绍,如果你想使用VPS,请自行上网检索相关教程 虚拟主机只能用来建站且大多不提供独立IP,但VPS就可以看做是一台配置不太高的长期联网在线的电脑(服务器)。 如果你面向的群体主要是在国内,冰布子更推荐购买 阿里云 或 腾讯云 的香港轻量应用服务器(都是24元/月,两人合租可以考虑买第二档34元/月),虽然线路和性能都一般般,但绝对对得起价格,而且大厂出品稳定性可以保证。当前,冰布子更推荐使用腾讯云的香港轻量服务器。 如果你有信用卡(包括银联),且想照顾一下海外人士,可以注册 亚马逊AWS ,买LightSail日本区,建议购买5美元/月的那一档。按照后续的教程分离静态资源后国内速度也不会太差。(任天堂也在用亚马逊AWS)由于名称太长,下称AWSL。 如果你想搞国际化,且有信用卡,可以考虑买一台位于圣佛朗西斯科的 DigitalOcean (一定要圣佛朗西斯科的,不要觉得新加坡近就快),价格为5美元/月,性能不错,就是国内路由实在是一般,一定要按照后续的教程分离静态资源后拯救国内速度。下称DO。 建站用VPS只推荐使用大厂或知名提供商的产品,相较于(到国内的)线路质量,更应该看重稳定性。不建议购买Vultr的VPS,即便它确实算大厂且网上很多人都推荐(因为推荐可以拿佣金),很多国人用他们的服务器做代理用途,导致其很多IP(尤其是美国西海岸和日本机房的)被墙,抽一个可选IP就跟抽卡一样爽。 VPS的建站环境可以考虑使用 Oneinstack一键包(无GUI)或 宝塔面板(网页可视化面板管理)。 搭建Wordpress 本章将以Wordpress为例。 为什么要使用Wordpress呢?首先用的人多,鼎盛时期Wordpress驱动了整个互联网50%以上的网站,即便是现在,根据其官网的说明,仍然有35%的网站在使用Wordpress。大量的用户意味着遇到问题方便解决且有大量的插件、主题对自己的网站进行个性化。而且最重要的是,相较于其他博客程序(Hexo等纯静态博客或使用NodeJS的Ghost),Wordpress对新手友好且简单易用,搭建好后几乎和用QQ空间一样方便。 搭建之前,我们要先想好自己要怎么用自己的域名、做DNS解析,最后再上传源码安装。 首先,你需要想好自己要怎么使用域名。 例如,你申请的域名是 glaceon.best ,如果你仅仅只想安装一个Wordpress,那么你可以直接把 glaceon.best 和 www.glaceon.best 直接作为Wordpress的地址;如果你不仅想安装一个Wordpress,还想有一个静态(或动态)的,不是Wordpress做的个人主页,那这时候你应该考虑把裸域 glaceon.best 和 www.glaceon.best 指向个人主页,子域名 blog.glaceon.best (或其他你喜欢的子域名)指向你的Wordpress博客。 DNS解析 我们在第一章介绍了DNS,但并没有开始正式使用,现在是让它发挥作用的时候了。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点点域名的概念和DNS记录的知识。 ####3.1.1 域名相关基本常识 为了方便理解,现举例说明: 1 news.sina.com.cn 第一章中提到的“后缀”,即TLD,为顶级域名,对应上述举例的 .cn; 二级域名为就是最靠近顶级域名左侧的字段,对应上述举例的 com 部分,剩余的部分以此类推 (不过部分人也会认为 sina.com.cn 中 sina 算作二级域名); 为了避免混淆,且大部分人最多只会用到三级域名(如 xiaozhan.is.sb),故后面将会把三级域名称作“子域名”。 需要注意的是, www ,如 www.google.com ,也是一个三级域名。不带 www 的,如 google.com 可以称之为“裸域”,DNS服务商通常用 @ 表示裸域。这两条记录是相互独立的,故必须分两次填写记录。 DNS解析 开始使用DNS解析之前,首先我们要了解DNS的“记录”。常用到的DNS记录有 A(IPV4),CNAME(别名)、MX(邮件相关)TXT(存储文本,多用于验证)4种。 通常情况下,搭建网站时需要添加的DNS记录主要是 A 或者 CNAME,取决于你的提供商。如果提供商给你的服务器地址是IP地址,对应 A 记录;如果是一串网址,则对应 CNAME 记录。 登陆到你的DNS提供商管理页面后,找到添加DNS记录(记录集)的相关按钮,这时候网页会弹出一个表单让你填写。 表单项目 填写内容 类型 参考3.1.2中的DNS记录类型或服务商给的解释 名称 子域名名称 如 blog.example.com 就填写 blog;裸域则留空或填写 @ 目标 服务器商提供的IP地址(A记录)或网址(CNAME记录) TTL 保持默认,或者通常选择1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CNAME记录无法在裸域上使用,如果你一定要这么做,则应先使用 IP查询工具 ,输入提供商提供的服务器网址,获取其IP,并在DNS服务商处添加裸域的A记录。 添加好DNS记录后,可能需要15分钟至2小时生效。 添加网站并添加SSL证书(以Plesk面板为例) 为了方便讲解,本节使用的示例网址为 glaceon.best 及其子域名。本节暂时不会包含宝塔面板的创建方法。 遗憾的是,当前虚拟主机提供商使用的面板可能各不相同,冰布子不可能全部讲解,本节将会使用Plesk面板举例,其他面板操作方法或逻辑大致相同。 现在都是2020年了,大家创建网站一定要开启并默认开启HTTPS。 你已经添加了DNS记录,现在,你可以在虚拟主机提供商的面板中添加网站了。你在购买虚拟主机的时候,主机商会询问你的域名,虚拟主机开通后,你的域名的裸域和 www 子域名会自动创建,并指向同一个目录(public_html目录)。如果你想让你的Wordpress博客直接放置在裸域上,那么请直接跳过本节;如果你想将Wordpress运行在一个子域名下,如 blog.glaceon.best ,则需要按照本节下面的步骤创建一个子域名。 在Plesk面板“网站与域名”页面,点击“添加子域名”,在跳转的页面中,“子域名”一栏填写你所想要的子域名名称,如 blog.glaceon.best 则在左边的框中填写 blog ,在右侧的框中选择 glaceon.best ;文档根目录会在填写好后自动生成,可以保持默认,最后点击确定即可。注意,你的子域名必须保证在DNS服务商那边添加过,否则无法解析。 点击确定后,Plesk面板会自动跳转到SSL证书页面,询问你是否添加SSL证书。滑动到页面底部,有一个“Entry-level protection”,是Let’s Encrypt提供的免费证书,点击它底下的“免费获取”以申请免费的SSL证书。(你必须要拥有有效的、可被浏览器信任的证书才能正常地启用HTTPS),只要你保证DNS记录已经成功添加,系统就可以自动为你申请、绑定SSL证书。申请完成后,不要忘记开启“自动跳转HTTPS(从HTTP重定向到HTTPS)”,让浏览器访问你的网站时默认就使用HTTPS。 现在你可能有点疑惑:什么是HTTPS,什么又是SSL证书?简单地说HTTPS是HTTP协议的加密版,使用SSL/TLS加密数据包,是保护交换数据的隐私与完整性的技术。你也许会认为这对于个人网站来讲没什么大的用处,但是,现在网站如果不支持HTTPS的话主流浏览器会直接标记“不安全”,非常难看;且更重要的是,还能抵御部分来自电信运营商的DNS污染。现在都是2020年了,网站没有HTTPS都不好意思出来混的(摊手)。 上文的例子都是针对的Plesk面板,对于cPanel虚拟主机,你应该去面板主页“安全”一栏中的“SSL Status”,具体操作可以直接询问主机提供商客服,问他们如何申请免费SSL证书 上传Wordpress程序框架 本文中所有截图示例都是在Plesk面板下完成,部分提供商可能不使用本面板,但基本都是一样的。 使用服务商提供的一键安装功能 如果你使用的是虚拟主机,绝大部分服务商都会提供“一键安装Wordpress”功能(使用Plesk、cPanel面板的服务商一定会有此功能),那么此步骤会变得更加简单。 你只需要登陆虚拟主机控制面板,找到“Wordpress”相关选项,点击“安装”按钮,选择好默认协议(这都2020年了,请务必使用HTTPS且不带www)、安装路径(该Wordpress实例运使用哪个域名)、标题(你的网站名称,可以随时修改)、语言(有简体中文)、管理员账户密码(请不要用admin作为用户名,且请务必使用强密码)、电子邮箱(务必真实有效,否则你无法收到评论通知、更新通知等),其余的可以保持默认,然后点击安装,等待完成。 当程序告诉你安装好后,你可以直接访问你安装的网址,一个全新的Wordpress网站就诞生了! 手动安装Wordpress 有的服务商可能不自带一键安装功能,但是问题不大,本身Wordpress的安装流程就不复杂。 创建数据库 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MySQL(MariaDB)数据库:在虚拟主机面板找到MySQL数据库(或就叫数据库)的选项,点击“添加数据库”,在跳转后的页面(如上图),填写数据库名(为本数据库起名,名称随意)、数据库服务器类型(MySQL/MariaDB,因为Wordpress只能用此类数据库)、相关网站(Wordpress要使用的域名)、数据库用户名及密码(数据库的登录名和密码,请务必使用高强度密码且不要和Wordpress登录名密码一样),其余可以保持默认。最后点击确定,等待服务器为你创建数据库。 上传并安装Wordpress框架 现在,我们要把Wordpress的程序框架上传到服务器上。由于Wordpress官网被墙,这一步你需要使用代理(你也可以直接使用SSH登陆进去,wget 框架到服务器上,但老实说使用SSH本身对新手太不友好了)。 点击这里 访问Wordpress官网,下载框架到你的电脑。哦对了,如果你喜欢,还可以到Google Play或者APP Store下载官方手机APP,在网站创建后可以直接使用手机码字、管理评论等等。 下载好后,访问虚拟主机提供商的面板,找到文件管理相关页面,进入你准备安装Wordpress的文件夹(如果你要在裸域上安装,则通常这个文件夹就叫public_html;如果你要在子域名上安装,则通常这个文件夹名称就是子域名名称),点击“上传”来上传你刚刚下载好的Wordpress压缩包,再选择此文件,点击面板上的“解压文件”,进行解压。如果解压后只有一个 wordpress 文件夹,请不要忘记把这个文件夹的所有内容全部移动出来。 你的网站目录应该类似于这个样子。完成后,你可以直接使用浏览器访问你的网站网址了。浏览器会自动跳转到Wordpress安装页面。 上图一整页要求你填写的都是数据库信息,这些信息基本上只会在这里使用一次,以后很少会用到。 数据库名填写 3.1.4.2.1 中你自定义的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和密码对应的是你创建的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数据库主机保持默认,表前缀建议不使用默认,改成其他字符(但不要忘记最后需要有一个下划线,如 gLa_),完成后提交。如果信息正确,系统会告诉你可以安装了。 接下来,Wordpress会让你填写网站基本信息,本页的所有信息都是你的Wordpress网站信息。 站点标题即网站名称,用户名请务必不要使用 admin 或 root ,密码请务必使用高强度随机密码,电子邮件请务必填写真实且你自己常用的邮箱。而“对搜索引擎的可见性”一项,如果你不想公开你的Wordpress网站(因为你的网站是可以被Google等搜索引擎索引到的),则请勾选;否则请务必保持默认(建议不勾选,部分文章不想所有人可见可以设置密码,而非把整个网站变成非公开)。 填写完成确保正确无误后,点击安装Wordpress,大功告成~! 简易设置与优化 首先,恭喜你创建好了属于你自己的Wordpress站点!不过在正式开写之前,你需要设置和优化一下你的网站。 创建个人头像 老实说,这不算站点设置,但同样重要! Wordpress(和其他非常非常多的程序)使用 Gravatar (需要使用代理访问)读取头像,用户只需在网站上留下电子邮箱即可自动读取该邮箱在 Gravatar 中的头像。因此,请务必点击上面给的链接注册一个账户,将你在 3.1.4 节中安装Wordpress时留下的邮箱添加进去并设置好头像,完成后,你的Wordpress会自动获取并展示。 当你在别的网站中评论时,使用带有头像的邮箱,即可在别人的网站评论中显示你的头像;如果你没有头像,在别人的网站去评论的话可能更容易会被当做为垃圾评论。 Wordpress基本设置 从本节开始,你应该登陆进Wordpress仪表盘(后台)进行操作。地址为 https://你的网站链接/wp-admin 。 本节主要讲的是可能会被忽略的设置,其余设置可以自行摸索,也鼓励自行摸索。 完善个人资料 在Wordpress仪表盘——用户——我的个人资料中,根据个人喜好编辑自己的资料(尤其是昵称),同时可以完善一下“个人说明”,部分主题会展示这个个人说明。如果你想修改密码和邮箱,也需要在本页面操作。 设置固定链接 所谓“固定链接”,指某一篇文章的唯一的链接(URL)。在Wordpress仪表盘——设置——固定链接中,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设置固定链接。 对于新手,冰布子建议使用“数字型”,因为这样最省心,否则你必须为每篇文章指定英文的URL名称。(如果不指定,Wordpress会直接将文章的中文标题放到URL上,非常难看且对搜索引擎极其不友好。指定的方法是,在文章编辑页,点击文章标题,在会出现一个“永久链接”,点击编辑更改即可。) 注意,修改好后请不要频繁地变更链接样式,过干脆以后都不要修改,否则会严重影响网站被搜索引擎索引的效率。 此情况通常不会出现,但是不能完全排除可能性 如果在这个设置页面中,发现系统给出的固定链接示例URL带有 index.php ,例如 https://glaceon.best/index.php/2020/07/sample-post ,则说明你网站没有做“伪静态”。鉴于几乎所有的虚拟主机都用的Apache或LiteSpeed,只需要加一个.htaccess文件即可搞定:使用记事本编辑一个名为 .htaccess 的文件,上传到Wordpress的安装目录即可。文件内容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 BEGIN WordPress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Base / RewriteRule ^index\.php$ - [L]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f RewriteCond %{REQUEST_FILENAME} !-d RewriteRule . /index.php [L] # END WordPress 安装插件 Wordpress的扩展性非常强,使用插件可以方便地扩展其功能。 在 Wordpress仪表盘——插件——安装插件,即可直接搜索或上传插件安装。 缓存 利用缓存插件,可以极大地加快网站加载速度。同时这些插件往往还有优化功能(尤其是懒加载Lazy Load,即页面加载完成后才开始加载图片,有效减少空白页面时间)。 在安装缓存插件之前,你需要了解自己的主机使用的是什么HTTP服务器软件(通常要么是Apache要么是LiteSpeed),因为这会决定我们最终使用哪款缓存插件。如果你不知道,请访问 这个网站 ,输入你的Wordpress网址,在返回值中,找到 Server 字段,内容就是你的主机HTTP服务器软件名称。 你只需要安装一种缓存插件,不要重复安装。 LiteSpeed Cache 如果你的主机使用LiteSpeed,那么恭喜你,这是最适合Wordpress的HTTP服务器软件,配合专属缓存插件可以显著提升网站速度。你可以直接在安装插件页面搜索 LiteSpeed Cache 并直接安装、启用。下面开始配置。 启用后,你的仪表盘左侧菜单就会多出一个“LiteSpeed”选项,选择 LiteSpeed Cache——缓存规则,里面有8个选项卡供设置。这里我们大部分可以保持默认,不过可以考虑进入 [5]ESI 开启ESI,[7]浏览器 开启浏览器缓存,如果你的主机商告诉你提供Memcached或Redis,则还可以进入 [6]对象 开启对应的(Redis或Memcached)对象缓存,这是内存缓存,如果服务商提供的话效果还是非常可观的(一般来讲不会提供)。 虽然已经考虑到了主题兼容性,但是下面几段的选项仍然可能会导致主题出现问题,请根据你的主题兼容性,开或关部分选项。 依旧是在LiteSpeed Cache这个大类中,选择左侧菜单的“页面优化”,这个页面有7个选项卡供设置。 首先在 [1]CSS设置中,开启CSS最小化、CSS合并、CSS HTTP/2推送和异步加载CSS; 接着在 [2]JS设置中,开启JS HTTP/2推送和延迟加载JS; 在[3]优化设定中,开启HTTP最小化、DNS Prefetch Control、移除注释、异步加载Google Fonts、移除WordPress表情包; 在[4]多媒体设定中开启延迟加载图片(非常重要)、响应式占位符、延迟加载Iframe、Inline Lazy Load Images Library 在[6]Discussion Settings中,开启Gravatar 缓存、Gravatar 缓存 Cron 最后不要忘记保存修改。 其他缓存 如果你的主机商不是用的LiteSpeed,则只能选择其他的通用插件。在这里推荐使用 Autoptimize 和 WP-Optimize 一起使用(直接在后台插件页面搜索)。 启用这两个插件后,在 WP-Optimize——缓存页面设置:在「页面缓存」选项卡,启用:启用页面缓存、为移动设备生成单独的文件、为登录用户提供缓存页面;「预加载选项卡」中,勾选激活预定的缓存预加载;最后记得保存更改。 虽然已经考虑到了主题兼容性,但是下面一段的选项仍然可能会导致主题出现问题,请根据你的主题兼容性,开或关部分选项。 再到左侧菜单,选择设置——Autoptimize,在「JS CSS HTML」选项卡,勾选:启用 JavaScript 优化、启用 CSS 优化、生成小图片为Base64 数据、优化 HTML 代码,保存更改;「图像选项卡」,勾选“延迟加载”图像,保存更改;「额外」选项卡中,勾选移除 emojis,保存更改。 对象存储 网站最占用空间的是图片,加载最耗时的也是图片,现在我们可以将图片等附件分离出主机,存储到专业的“对象存储”内,不仅图片文件更安全,而且还能得到更快的速度。对象存储是一项付费服务,但价格便宜:对于个人网站,月消费通常会低于1元。 在这里,冰布子推荐使用阿里云OSS作为对象存储提供商,主要是国内访问速度快、价格低廉(且提供一定的免费额度)、插件完善且对新手友好。如过你不想使用阿里云的存储,可以考虑使用微软的Azure Storage或亚马逊AWS的S3。但本文只会讲解如何使用阿里云OSS。 创建Bucket 在阿里云控制台,在产品中心中找到对象存储OSS,**在非中国大陆区(推荐香港或新加坡)**新建一个bucket,存储类型选择标准存储、不需要开通版本控制和备份、无须加密、不需要开通日志。关于读写权限,如果你不想绑定自己的域名,想直接使用阿里云OSS外链或使用第三方CDN加速,则权限应该选择“公共读”;如果你想直接使用阿里云的CDN加速(价格也很便宜,且能全球加速),则权限建议选择“私有”。 创建AccessKey 创建好了对象存储Bucket后,还需要创建AccessKey,让Wordpress插件登录并上传文件到OSS中。 在阿里云控制台,鼠标悬停在右上角头像处,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AccessKey管理”,确认继续使用AccessKey后,点击“创建AccessKey”,这时候请务必记下并妥善保管AccessKey和Secret,它们和你的账户密码一样重要。 开启CDN加速(可选) 冰布子不推荐直接绑定域名使用,故本节将会直接讲解如何开启CDN加速并绑定域名。因为阿里云OSS不会帮你自动申请SSL证书,你必须手动上传证书开启HTTPS(但使用CDN,则会直接用阿里云分配的SSL证书)。如果你不想绑定域名或使用CDN加速,可以直接跳过本节。 CDN也是付费服务,但是对于个人网站而言,价格实惠,一般网站月开销可能不足1元。 在阿里云控制台产品中,找到CDN,开通按量付费后,在“域名管理”内点击“添加域名”。 在跳转后的页面中,“加速域名”填写你想绑定的域名(一个子域名,名称自由发挥,例如你的网站是 glaceon.best,那么加速域名可以写 static.glaceon.best 或者 image.glaceon.best),业务类型选择“图片小文件”,源站信息选择“OSS域名”并在域名一栏中选择你刚刚创建的那一个Bucket,端口选择443,加速区域选择“全球(不含中国内地)”。最后确认、等待审核。 审核完成后会在“域名管理”处的“CNAME”一项显示一个网址,你需要将此CNAME记录添加到DNS提供商中:名称为你的加速域名,类型CNAME,记录值为阿里云CDN提供给你的这个CNAME。 添加完成后,等待解析生效,点击加速域名进入CDN管理页面,在“HTTPS配置”中,开启HTTPS安全加速,证书类型选择免费证书(如果不开启,你的网站会被警告有Mixed Content错误)。仍然在本页,你可以开启HTTP/2、强制跳转HTTPS、关闭TLS1.0支持和开启HSTS。 设置Wordpress插件 创建好了AccessKey后,回到Wordpress仪表盘。现在你可以安装Wordpress的OSS插件并使用了。本插件没有登录到Wordpress自带的插件目录,所以需要在安装插件页面自行上传。 插件作者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安装说明,请 参阅插件文档 使用。需要特殊说明的是,如果你根据 4.2.2.2.3 的步骤启用了CDN,那么本插件的“Bucket 域名”一项应该填写你的CDN的加速域名,这样才能有加速效果。同时,请务必阅读插件文档中“图片服务”一节的讲解,冰布子强烈建议配置图片服务。 反垃圾插件Akismet 由于网站大都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访问,因此垃圾评论自然少不了,我们必须配置一些反垃圾评论插件。 Wordpress安装后自带了一个反垃圾插件,默认为禁用状态。启用后,插件会叫你去申请一个API密钥,按照插件提示申请,选择免费版本,最后把密钥填入插件中并保存设置即可。 网站发信插件WP Mail SMTP Wordpress会通过发邮件的形式提醒你一些事情(如评论待审、自动更新等),同时有的主题提供了评论回复邮件提醒功能。这些都涉及到“发邮件”的操作。然而Wordpress默认使用的发信方式是PHP的 mail() 函数,很大概率(或者说,几乎100%的概率)会被丢进垃圾邮件甚至直接被退信。因此,我们必须配置SMTP,让Wordpress使用真实的邮件服务器发信。 在开始之前,你必须拥有一个可靠的电子邮件地址(推荐使用GMail,当然如果你可以申请一个企业邮箱或域名邮箱就更好了),并开启SMTP功能,具体操作请上网搜索“[你的邮箱提供商] 开启SMTP”。关于申请、使用免费域名邮箱的指引,可以考虑申请 腾讯企业邮 或 Yandex域名邮箱,冰布子自己使用的是Office365的付费服务。 在Wordpress插件安装页面,搜索WP Mail SMTP并安装。 如果你要使用GMail,需要使用API,请参考 插件官方文档(英语) 进行配置。该文档非常详细。 如果你要使用其他邮件提供商,且知道其SMTP配置,可以在插件配置中选择Other SMTP,根据邮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填写。举例说明,Office365的SMTP主机为 smtp.office365.com ,加密类型为 STARTTLS,端口为587,用户名和密码即完整邮箱地址和邮箱密码。 设置完成后,保存更改,在“发送电子邮件测试”选项卡中给自己发送一封测试邮件,如果能收到,就说明没有问题可以正常使用了。 友情链接Link Manager 友情链接姑且算一种古老的“社交方式”了,可以算作博客时代的“朋友圈”,在自己网站的某个地方挂着其他人的网站链接。当你的朋友有了自己的网站后,不要忘记去交换友情链接噢。友情链接对SEO(搜索引擎优化)也有一定的帮助 链接管理器本来是自带的,但后来Wordpress把它分离出来成了插件,如果要使用友情链接功能,需要去插件搜索 Link Manager 安装并启用。安装后会在仪表盘左侧菜单多出一个“链接”设置。只需点击链接——添加,即可添加友情链接。关于如何展示友情链接,会在后续讲到。 其它实用插件 冰布子实用Wordpress已经有10年了,现在总结一些自己使用的插件供各位参考。 Auto Ping Booster 和 Google XML Sitemap Generator 想让自己的网站尽快被搜索引擎收录吗?除了多更新文章之外,使用Ping服务(新文章发布后会主动通知搜索引擎)、创建Sitemap(为搜索引擎准备的网站地图,方便爬虫爬取)是简单而有效的方式。 Google Font Fix 由于某些原因,Google Font在国内使用起来总有点问题,但绝大多数主题都会引用Google Font的字体。使用本插件可以加速Google Font的体验,同时还支持加速Gravatar头像,强烈推荐使用。 Really Simple SSL 你的网站多多少少都可能会出现Mixed Content(在HTTPS页面中,出现了非HTTPS的元素)的问题,这时候使用此插件就可以一键解决。简单、无脑、效果好。 WP Statistics 想知道你的博客人气的真实的数据吗?使用此插件可以直接为你分析你的搜索引擎索引量、访问量、访客数据(从哪里找到链接访问的、访问地区、访问了什么文章、使用了什么浏览器等等),然你对你的网站数据有一个详尽的了解,知道自己的网站访客的兴趣,并优化自己的内容。部分主体的“本文被阅读过XX次”的功能就需要此插件 使用CDN加速其它静态文件(可选) 在 4.2.2.2 对象存储 一节,冰布子讲到了使用CDN加速对象存储以起到加速网站的图片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配合Wordpress插件,使用CDN加速CSS、JS等静态文件,减少对源站的请求以达到加速的效果。 在开始之前,你需要先参考 4.2.2.2.3 开启CDN加速(可选) 一节,添加一个CDN域名,加速域名依旧是自己定义,如 cdn.glaceon.best ,源站选择“源站域名”,源站域名填写你的Wordpress网址,端口为443。冰布子的静态文件加速使用的是Azure CDN,创建方法和阿里云差不多,只需带入过去即可。 创建好CDN节点后,回到Wordpress仪表盘。 如果你使用的是LiteSpeed Cache,直接在LiteSpeed Cache——CDN页面中:开启“使用CDN映射”、CDN URL填写你的CDN加速域名(需要包含 https:// )且进选择“包含CSS”和“包含JS”,原始URI填写 //[你的Wordpress网址],包括目录填写wp-content wp-includes /min/,一行一个。最后保存修改即可。 如果你使用的不是LiteSpeed Cache,请确保你已经安装了Autoptimize。在设置——Autoptimize中,第一个选项卡(JS CSS & HTML)找到“CDN选项”,在“CDN基本URL”中填写 //[你的CDN加速域名],最后保存修改即可。 从Lofter迁移到Wordpress 注意,由于Lofter、微博都有防盗链机制,因此你文章中的图片必须要自行上传并自行重新插入到文章中! 请参考 Lofter2Hexo项目 ,或作者的 知乎专栏 ,其中知乎专栏的最下面有作者提供的视频教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此处虽然需要下载图片,但不需要按照作者所说上传到Github图床,因为Wordpress本身自带图片上传功能且通过前文你应该已经配置好了对象存储,因此你应该直接把图片上传到Wordpress。作者这样做是为了照顾Hexo或Hugo用户。 个性化 现在你已经初步设置好并简单地优化了你的Wordpress站点,在写作之前,挑一个你喜欢的主题,做好个性化配置再开始吧。 主题 Wordpress拥有相当庞大的主题库,你可以充分利用主题来个性化网站。 在Wordpress仪表盘内置有主题市场(仪表盘——外观——主题——添加主题),可以在里面选择你喜欢的主题选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外国人制作的主题通常不会考虑中文博客体验,因此建议选用主题时优先考虑国人制作的主题。 除了Wordpress内置的主题市场,你还可以去 Github搜索 或 Github话题 等网站寻找优秀的主题。在这里,冰布子推荐 Sakurairo ,mdx ,argon-theme ,tony 和Wordpress官方出品的 Twenty Seventeen 等主题。 由于各主题的个性化配置都互不相同,且很多主题还有其特定的功能,因此具体使用方式请参照主题说明。但仍有很多通用的配置需要注意。 自定义功能 选择主题时,点击“即时预览”可以预览主题(但不保证是最终效果),在预览的同时可以对你的网站的站点身份和图标可以进行自定义。点击“站点身份”可以修改你的图标(即LOGO,如果没有,主题会自动换成文字。点击选择图标后网站会提示你建议尺寸)、站点标题和副标题、站点图片(网站图标,见下图,建议512*512以上的正方形) 除此之外,即时预览功能还能修改和自定义其他很多选项,具体取决于你使用什么主题。每一项都有中文引导,其难度比装修淘宝店或修改QQ空间还简单,相信对各位来讲不是问题。 修改好后,点击“发布”,即可使用主题。 另外,有的主题功能非常强大,还自带自己的设置页面可以供用户调整,具体请参照实际和文档自行配置。 菜单和小工具 不同主题菜单的样式和位置都不一样,有的主题允许用户使用多个菜单(具体请参考主题本身的文档或即时预览中“菜单”选项中的说明),你可以利用其特点充分使用它们。 小工具(Widget)类似于一种“挂件”,可以在侧边栏或者网站底部展示特定内容,但部分主题没有侧边栏(单栏主题),因此请根据主题自身情况使用。 调整这些选项都不会触发缓存插件清理缓存,因此你修改后必须清除缓存(查看你仪表盘顶部,有删除缓存的菜单)后才能生效。 撰写内容 终于,现在你可以准备动笔开写了!但是在写文章的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要了解。同时冰布子将会给出一些建议,让你的文章更好看。 Wordpress有两种文章类型:文章、页面。“文章”即普通文章,会出现在博客时间线中;“页面”则被看作一个独立网页,默认隐藏,你必须在菜单中添加此页面才会显示该页面的链接(因此,“页面”通常用来写“关于”页或留言板页)。 使用Wordpress编辑器 不管是页面还是文章,使用的编辑器都是一样的。Wordpress的编辑器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模块化编辑器”,有的人一开始会不习惯,但实际上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比其他的那些所见即所得编辑器好用很多倍。插入图片也支持拖拽图片到窗口内,调整位置也非常简单。但现在冰布子主要想讲的是右侧菜单中的选项。 永久链接:本文章的URL,如果你的永久链接不是选择的“数字型”,那么为了美观和SEO,务必修改此处,将里面的中文改成英文字母、横杠和数字的组合(拼音也行) 特色图像:文章封面图,为了美观,最好每篇文章都设置一个。 摘要:(建议每篇文章都要写)为文章写一个摘要(将会出现在首页的文章列表),如果懒得写,直接把你文章的第一段丢进去也行。 标签:你熟悉的标签,但是标签广场这种功能是不存在的,但是为了SEO,一定也不要忘记打TAG。 首页显示摘要 如果你的主题不支持首页截取摘要,且你没有给文章写“摘要”,那么你的博客页面会变得非常————————长!因为没有写摘要且主题不支持截取的话,系统会在文章页中直接输出文章全文。这样会严重拖慢加载速度,非常不好。 如果你的主题支持首页截取摘要(通常来讲,国人主题大部分支持,外国人的主题大部分都不支持),则你不需要插件,直接去主题的设置中寻找是否有类似选项,开启即可。能不用插件的时候就尽量不要使用插件。 那如何让不支持首页截取摘要的主题支持此功能呢?你需要一个插件:Advanced Excerpt,在插件页搜索并启用它后,在设置——Excerpt中进行调整:Excerpt Length建议选择250至300词(Character);勾选“Read More Link”,自定义文本为“继续阅读”或其他你喜欢的文字,其余的根据自己喜好调整,最后保存即可。 Wordpress相关讲解到此结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后,冰布子希望你能坚持写作,不要途中放弃。 RSS订阅 微博可以关注博主,Lofter也可以关注博主,那么独立博客能不能?当然可以,用一种古老的办法:RSS。 Wordpress、Typecho(使用PHP的博客平台)、Hexo(静态博客平台,需要插件)、Hugo(静态博客平台,需要插件)、Ghost(使用NodeJS的博客平台)等等等等都支持输出RSS,你只需要下载一个RSS阅读器(网上搜索即可),获取订阅链接(通常而言,就是博客链接后面加 feed 或 rss ,如 https://glaceon.best/feed )在阅读器中订阅即可。 除了博客,很多媒体网站都支持RSS,不支持的也可以使用 RSSHub 之类的工具让其支持。使用RSS,没有“猜你喜欢”,也没有广告(除非文章作者在文中插入广告),只有最原始的信息流。

2022/5/3
articleCard.readMore

从Wordpress迁移到Hugo简要记录

这个小博客是2010年年底建成的,那时候的我还是个连网站DNS都弄不明白的小白初中生。结合当时的流行度、易用性以及出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方便程度,Wordpress无疑是建站最优解,而这一用就是12年。 当前我的Wordpress博客是托管在维基主机的香港虚拟主机里的,综合性能都很不错,且价格极为便宜(90元/3年),但由于虚拟主机共享IP的特性,这台位于香港的虚机时不时会因为受到攻击而离线,稳定性一般。除此之外就是Wordpress作为老牌PHP+MySql框架的最大局限性:臃肿、缓慢,即便我的虚拟主机提供商使用LiteSpeed作为Http服务器,可以结合LiteSpeed Cache这种高性能缓存插件提速,且我也使用了对象存储和CDN加速图片加载,但实际的网页加载速度仍不尽人意。 诚然,时至今日Wordpress依旧是是一个优秀的建站工具:入门门槛低、扩展性强、主题多(不然我也不会用这么久),但兴许是年纪越大越只喜欢纯粹的原因,迁移为静态博客的想法越来越占主导——直到今天我正式决定迁移并将新的Hugo站点上线。 先前的失败尝试 Ghost 实际上这不是我第一次打算迁移为其他博客框架的尝试,数年前Ghost流行时我就跟风尝试过,但是它并不是如Hexo、Hugo等框架一样的静态网站生成器(Static Site Generator, SSG),而是和Wordpress差不多的动态博客框架,只不过它是基于Node.JS和SQL的,而且确实比Wordpress轻快。但是这就有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博客使用NodeJS环境的话,我还必须额外使用一台VPS作为服务端,完全不如Wordpress方便,加之我对NodeJS完全不熟悉,所以就没有使用下去,甚至都没有动过迁移数据的念头。 好在我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Ghost的操作至今被不少使用者所诟病,如至今都没有搜索功能、原有插件系统下线、主题开发体验糟糕……等等,可以看这篇文章:Why I don’t like the Ghost blogging platform anymore (nehalist.io)了解详细。 Hexo Hexo至今都非常流行,使用Next主题的使用github.io二级域名的博客随处可见。我一度曾很想迁移到Hexo,但是要从Wordpress这种PHP博客框架迁移到Hexo这样的静态网站生成器并非易事——尤其是习惯上,受限于当时对Markdown语法的熟悉程度和水平、时间限制,迁移的想法一直没能实现,或者说因为嫌每次写文章都要自己创建.md格式文件的纯手动操作太麻烦而放弃。 下定决心 语法简单的Markdown非常适合用于写博客,键盘长时间不离手确实有助于思绪的连贯性,而非强烈依赖鼠标修改版式打算思考,用起来非常顺手。我也因此购买了正版的Typora,但若使用Wordpress配合该软件写博客的话就显得十分麻烦,不如直接使用Wordpress网页后台的古腾堡编辑器。 其二,Hugo、Hexo这类框架可以直接使用Git托管到Github仓库内,再使用Vercel或Netlify等服务发布,对于个人博客而言就算是免费且速度相当不错。 最重要的是,Wordpress的速度,特别是网页后台的速度一直在挑战我的耐性。直到今天我终于决定要迁移成纯静态博客了。 准备迁移 整理已有文件 第一步是整理已有的文章,因为Wordpress是有自己的后台的,(批量)管理分类和标签都比较方便,因此在其后台完成这些工作比迁移后续修改方便一些,顺便还能看看哪些文章可以直接删除掉。先前就提到过,我的这个博客是初中的时候就建起来的,这12年来的流水账并不少,有很多文章我现在回头整理翻看的时候简直头皮发麻,尴尬得都能挖个地道回国了——而且这么多年来我还一直任由那些内容公开在互联网上——总之,虚拟主机这边做好了全站备份后直接在Wordpress后台里面把看着尴尬的内容全删了,200多篇博客直接降到了不足50篇,也算是变相减轻迁移工作量吧。(乐。 使用迁移工具并整理 文章初步整理好后可以进行第二步,使用迁移工具进行导出。安装并使用wordpress-to-hugo-exporter这个插件,可以将自己的Wordpress网站内容(博客文章和页面文章)导出为带有Front Matter元数据的Markdown文档。 但是这个导出工具并不是非常好用,即便是导出好后,部分文章仍然残留有大量的HTML标签,不能直接交给Hugo使用。这时候就要进行第三步,检查并更正导出好的Markdown文件。 我在清理、替换HTML标签的时候直接使用的是Visual Studio Code内置的跨文件正则表达式查找替换工具。使用VSCode打开导出得到的文件夹,使用快捷键CTRL + SHIFT + H并打开正则表达式开关进行查找替换。这时候你可能需要复习一下正则表达式语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删除替换HTML标签。 比如我在这次迁移过程中最常用的莫过于将<img>标签转换为Markdown,可以查询<img.*?src="($1)".*?>($2)</img>并替代为![$2]($1),同理最常见的<a>标签也可以用类似办法清除,除此之外还有代码高亮使用到的部分<pre>标签,也要根据情况替换为代码块```或引用代码格式``。 由于每个人的博文都不尽相同,加之我自己的正则表达式语法水平极其有限,建议迁移时自行依照实际情况并参考语法慢慢替换,而且最后还是需要一篇一篇地检查是否有遗漏。检查时可以考虑使用Markdown工具的所见即所得模式查看排版后的效果,可以直观地看到语法是否还有问题。 整理的过程确实比较痛苦,但为了迁移到静态网站,这一切还是值得的。 安装和配置 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后可以先在本地电脑里安装Hugo框架了,直接参考官方文档更实在:Quick Start | Hugo (gohugo.io) 接着再把导出好的文章放到指定位置:文章放进content/post里、页面文章放进content/page里,并根据自己安装的主题的文档进行相关配置、完善网站的config文件。 部署 Hugo这类静态网站生成器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近乎一键部署。把整个博客作为一个私有仓库上传到Github进行托管,然后使用Netlify或Vercel之类的服务直接进行部署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Vercel部署Hugo时默认给的版本很低,可能会在部署时出错,可以在部署页面添加一个环境变量HUGO_VERSION,值填写当前最新版的版本号,如0.91.2。 部署完成后,崭新版本的古董博客终于上线了! ——哦对了…这时候我们还没有配置评论,因为这种生成器是不可能自带评论系统的,需要借助其他的评论框架。 评论迁移和使用 我的Wordpress在删除文章之前有2000多条评论,即便是现在删除得只剩下不到50篇时也有500多条,如果直接舍弃了还是非常可惜的。考虑到通用性,直接使用Disqus无疑是最优解。 Disqus本身就是支持Wordpress的,在Wordpress上安装插件,直接在后台将所有评论导入进Disqus即可完成评论的迁移,接下来只需要在Hugo处启用Disqus评论即可,非常方便。 需要提醒的是,Disqus无法直接在中国大陆使用,应该考虑用SukkaW/DisqusJS这个项目替代,且对Disqus的API进行反向代理(通常各种国人写的主题都会考虑到这些,并直接集成该项目)。 收工上线🎉 经过一天的努力,终于算是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完可以上线了,在本地和线上都测试通过后,修改DNS配置指向新的CNAME等待解析,新的基于Hugo的博客终于重新上线啦! 果然纯静态就是快呢~

2022/5/3
articleCard.readMore

使用NoneBot2和go-cqhttp打造自己的FF14 QQ机器人

两年多之前,CoolQ还没死掉的时候,我就注册了小号开了个基于CoolQ的机器人。当时CoolQ本身要使用Windows,即便有基于Wine的各种Docker容器可供使用,但对于性能较差的小鸡来讲还是负担不小,凑巧当时我还有精力拿Windows Server做Seedbox刷PT,就让自己的Hetzner独立服务器兼职做了QQ机器人。但不巧的是几个月后CoolQ就被腾讯干掉了,我群里的QQ机器人就此停摆。 最近几个月我一直沉迷《最终幻想14》,也是这段时间才后知后觉发现其实很多群里都已经有自己的QQ机器人,且现在常用的机器人框架如NoneBot、QQ支持库如go-cqhttp对性能的要求已经比先前低了很多,看起来在小鸡上运行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我就给我所在的部队,利用闲置的甲骨文免费机器(相信各位应该都知道甲骨文给的x86架构的免费机器的性能大概是什么样的),重新做一下QQ机器人。 大致思路 前面已经说了,我想恢复QQ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它作为一个集成了FF14相关工具和其他一些娱乐功能的Bot,前者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框架叫做獭獭Bot(OtterBot),有现成的”獭窝“可以直接使用go-cqhttp接入;后者则需要使用NoneBot配合对应的插件自行搭建、缝合。 而将上述的机器人”大脑“连接起来并登录QQ进行发信的工具则是go-cqhttp,类似于当初CoolQ本体,而其他功能则类比CoolQ的插件。 本文中我们将先使用go-cqhttp接入QQ和獭獭Bot,完成后再使用NoneBot给自己的QQ机器人加一些娱乐功能。 使用go-cqhttp登录QQ并接入獭獭Bot 当前最适合低配置VPS的QQ运行库非go-cqhttp莫属,且安装简单,在其Github Release页面中下载对应的发行版和架构的安装包安装即可。我的VPS运行的是Ubuntu 20.04 x64,故下载AMD64的deb包,使用 dpkg -i 命令安装即可。 接入獭獭Bot 由于一些人恶意对獭窝DDoS攻击,故最近无法领养和使用獭窝。 因为我做这个QQ机器人主要原因就是使用FF14相关工具,所以我会接入獭獭Bot,直接按照 教程 进行领养即可,由于该教程使用的是Windows,所以在”正式领养“的Step2后,客户端选择go-cqhttp下载对应的配置文件,并在自己的电脑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修改该文件。由于我们除了獭獭Bot之外还要接入自己的NoneBot,所以我们还要在该文件的最后面添加: 1 2 3 4 5 6 7 8 - ws-reverse: disabled: false universal: ws://127.0.0.1:8080/onebot/v11/ws/ api: ws://127.0.0.1:8080/onebot/v11/api/ event: wa://127.0.0.1:8080/onebot/v11/event reconnect-interval: 3000 middlewares: *default # 引用默认中间件 完成后,在该文件夹内使用命令 go-cqhttp 运行一下看是否能成功登录QQ(此时会出现 ws://127.0.0.1:8080 无法连接的报错,这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部署自己的NoneBot机器人,所以可以忽视)。 检查是否有风控问题 腾讯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风控机制,被风控的账号无法在群里发消息(私聊不会有问题),这时我们把机器人放到群里,使用任意命令看其是否能回应,如果不能,则有可能是被风控(此时终端内的log也会提示),如果有该问题,可以考虑编辑go-cqhttp运行目录下刚刚生成的 device.json ,并修改内容(使用一些Android手机信息生成器生成手机IEMI等信息,让它看起来更真实),同时删除 session.token 并重新启动go-cqhttp。如果还不行建议在go-cqhttp的 Github Issues 里面寻找答案。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这时候我们可以暂时退出go-cqhttp,写一个简单的systemd守护进程,再开始部署NoneBot缝合想要的娱乐功能。 守护进程(Systemd) 编辑service文件 /lib/systemd/system/go-cqhttp.servi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Unit] Description=GO-CQHTTP Wants=network-online.target After=network-online.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User=root WorkingDirectory= GO-CQHTTP的运行目录 ExecStart= nohup go-cqhttp KillMode=proces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使用systemd的话,可以参考下列命令: 1 2 3 4 5 systemctl status go-cqhttp #查看状态 systemctl enable go-cqhttp #启用开机自启 systemctl restart go-cqhttp #重启进程 systemctl stop go-cqhttp #停止进程 systemctl start go-cqhttp #开始进程 使用NoneBot搭建并部署机器人 我的VPS环境是Ubuntu 20.04,apt安装的Python为3.8,NoneBot要求至少使用Python 3.7.3 以上版本。 NoneBot是基于Python的可兼容多个聊天工具平台的机器人框架,而且使用非常简单,在有Python3的环境下使用pip安装即可,详细安装过程直接参考 官方文档 即可。需要一提的是,在Bot的目录内使用脚手架(即nb-cli)安装插件时,程序可以自动编辑Bot配置文件把插件加载到其中,无需手动修改配置文件,故为了方便,第三方插件可以等到创建好Bot后再安装。 配置 由于我们在这里只将Bot作为QQ机器人使用,所以只需要安装OneBot这一个适配器即可,安装命令为 nb adapter install nonebot-adapter-onebot 。 安装好后找好准备存放Bot文件的目录(脚手架会帮你创建Bot文件夹),可以使用 nb create 开始创建Bot,具体流程可以查看 官方文档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因为我们是作为QQ机器人使用所以要在”适配器(Adapters)“的选择中选择OneBot。 创建完成后不要忘记编辑 .env 和 .env.* (默认是 .env.dev)以配置机器人框架,查看 以进行配置。 安装插件 到这里一个NoneBot的机器人框架就搭建好了,接下来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安装插件,可以直接访问 官方商店 查看插件目录,挑选好自己喜欢的插件,直接点击”复制安装命令“,复制到终端内安装即可,非常方便(务必不要忘记查看对应插件的说明,获取详细配置信息)。 我自己的NoneBot机器人使用了以下几个插件,可以直接在NoneBot商店找到,直接使用脚手架安装,且配置都非常简单(大部分都不需要配置,开箱即用)。 1 2 3 4 5 6 7 ELF_RSS2 - 订阅RSS并发送到群里(配合RSSHub效果拔群,用来推送FF14新闻) nonebot_plugin_epicfree - Epic白嫖喜加一,可选定期推送 nonebot_plugin_analysis_bilibili - 自动解析Bilibili小程序并转换为普通链接 nonebot_plugin_setu_now - 随机色图(使用Lolicon API) nonebot_plugin_word_bank2 - 无数据库的问答插件 nonebot_plugin_what2eat - 今天吃什么 splatoon2_tools - Splatoon2相关查询(涂地、打工、排位查询) 此外,由于我是因为FF14兴起才打算恢复QQ机器人的,所以必然少不了FF14相关的插件,我目前给自己的Bot加了2个FF14相关组件:FF14占卜插件(onebot_Astrologian_FFXIV)和獭獭Bot,后者为独立的机器人框架且可以直接接入”獭窝“直接使用。 FF14占卜插件是没有加入NoneBot插件商店的,所以需要把该插件的源码下载到自己Bot目录下的 /[Bot名称或src]/plugins/ 目录内,因为Bot默认会加载该目录下的插件所以无需再改配置文件,最后安装依赖 pip install pydantic 即可使用。 运行 插件配好后可以开始试运行了,在Bot目录下使用命令 nb run 即可,同时别忘了运行go-cqhttp(使用systemd或者新开一个终端窗口运行),运行没问题后记得试用自己插件的命令,查看是否有问题,如果有报错,则根据报错内容到对应插件的Github仓库寻找答案。 至此,NoneBot机器人就缝合好了,同样也写一个简单的Systemd守护进程方便后台运行。 编辑service文件 /lib/systemd/system/nonebot.servic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Unit] Description=NONEBOT SERVICE Wants=network-online.target After=network-online.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User=root WorkingDirectory= NONEBOT的运行目录 ExecStart= nohup nb run KillMode=proces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如果你不知道怎么使用systemd的话,可以参考下列命令: 1 2 3 4 5 systemctl status nonebot #查看状态 systemctl enable nonebot #启用开机自启 systemctl restart nonebot #重启进程 systemctl stop nonebot #停止进程 systemctl start nonebot #开始进程 总结 至此,我们的基于獭獭Bot、NoneBot并使用go-cqhttp整合的QQ机器人就算是完工了,我把它放进了自己的亲友群和FF14的部队群里,尤其是色图推送和占卜插件,群友们用了都说好(乐。 顺便贴一张我和我女朋友在海都的合照(((

2022/4/18
articleCard.readMore

兽装半装委托备注 – 雪明

设定信息 设主QQ:541647229 设定名称:雪明(Yukiakari) 委托类型:半装 参考种族:狐狸 / 伊布 / 冰伊布 设定备注 这是经过最初的讨论后的结论 “双马尾”是头发,但请做成类似于垂耳兔的做法的布条,起始部分隐藏在头发里 需要加长的爪子,务必长过花纹最远处,即半截袖的类型 头部4片小菱形形状物为冰锥,使用毛做即可

2021/8/30
articleCard.readMore

Epic Games俄区国区共存新方式:Legendary启动器

因为垂涎俄罗斯区的低价,所以早些时候我注册了Epic Gmaes的俄罗斯小号,但一直以来白嫖用的(当然也趁着打折买了一些3A游戏)国区大号库里面有不少会玩的游戏,但Epic目前不像Steam允许家庭共享且客户端一次性仅能登录一个账户,所以只能两个来来回回登录、注销,感觉很麻烦。 前两个月偶然发现Github有一个第三方Epic Games启动器:Legendary ,当时我还没俄区小号就没在意;现在不仅有了还在买了吴克3,所以想想为了方便还是用上吧,这样就可以实现官方客户端用国区账户、第三方启动器Legendary用俄区小号且不需要频繁切换账户的操作了。 安装 Legendary是用Python写的,所以首先需要去 Windows Terminal (Windows默认环境下的PowerShell有多辣眼睛你们知道的)。 然后在PowerShell中使用pip安装Legendary:pip install legendary-gl 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了。 开始使用 接下来运行登陆命令来登录Epic Games:legendary auth 运行此命令会自动弹出网页登陆,登陆成功后会显示一串json返回值代码,复制sid里面的值到PowerShell里面回车即可。 这里需要提一句的是,如果你有在使用Clash(或者其他类似的代理工具),那么这一步你大概率是会出错的,所以这时候你要么直接从Clash里面运行Windows Terminal(点击Clash主界面上的终端图标),要么就自己提前设置好PowerShell环境变量。 为了方便我直接给自己的PowerShell Profile设置了环境变量。首先找到下面路径的文件(如果没有可以自行创建一个) 1 2 3 4 C:\Users\用户名\Documents\WindowsPowerShell\profile.ps1 编辑并添加下述环境变量(7890为Clash for Windows默认端口,可按照自身情况更改): $Env:http_proxy="http://127.0.0.1:7890"; $Env:https_proxy="http://127.0.0.1:7890" 这样一来一旦启动PowerShell就会自动应用代理,但缺点是你不能关闭Clash客户端了(不过Clash的配置文件配好了压根就没有关掉它的理由,所以问题不大)完成后就可以继续使用Legendary。 安装和运行游戏 Legendary使用方法很简单,首先命令程序列出你账户的游戏:legendary list-games 返回结果大概是这样子: 然后就可以参照你自己的库,使用install命令安装你自己已有的游戏了。注意安装时,游戏名称需要填写App Name而非游戏本身的标题。例如我要安装HITMAN3, 输入命令时应该输入对应的App Name:Eider。 1 2 legendary install "HITMAN 3" #错误用法 legendary install Eider #正确用法 如果游戏内含DLC,安装后程序还会提示你是否一并安装DLC,安装完成后可以使用launch命令运行。 1 legendary launch Eider #运行杀手3 另外,如果你之前已经下载安装过游戏了,可以使用命令导入到Legendary: 1 legendary import-game Anemone /mnt/games/Epic/WorldOfGoo 如果需要Legendary的详细文档,或任何本文为讲述到的该软件的功能,请移步该项目的 Github页面(英语)。 结语 虽然没有GUI,但是Legendary这个启动器本身就比较简单所以有没有都无所谓了,曲线救国实现了小号大号共存且免切换账户才是最重要的,终于可以安心玩在小号买的吴克3啦。 不过话说回来,吴克3里面重庆怎么叫Chongquing…??狗头人作祟吗??(IOI自己在YouTube发的视频写的Chongqing倒是对的)

2021/3/15
articleCard.readMore

在非洲玩游戏的日子(冰布子的非洲日常2)

以前总觉得任天堂在网络方面做得很烂,丝毫没有作为“现代游戏机”的“感觉”;但当XBOX和PlayStation上各种3A游戏首日更新动辄几十GB、实体盘游戏也需要安装占用大量机身硬盘空间的时候,突然又很感激这家京都老字号:因为任天堂平台的游戏绝大部分仍能插卡即玩。而这种“原始”的方便已经在其他平台上越来越难找了。 先阐明:非洲绝对不是适合玩电子游戏的地方。 如果你要在非洲玩游戏 马拉维和乌干达都是能在“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中能排上前十的地方,那么电子游戏这种“比较现代的娱乐方式”代价必然及其昂贵:一台PS4 Slim至少需要2500元人民币,而游戏的价格就更加离谱,折算人民币后至少需要550甚至600多元一张,而且几乎所有的游戏价格都一样(哪怕有的游戏本身官方指导价要便宜一点),因此就有比较奇怪的现象:Swtich的《古惑狼赛车重置版》和《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价格完全一样,要知道前者的指导价应该是39.99美元,且还没有考虑前者在各国家市场几乎是不可能以原价销售的情况(原价谁买)。 虽然流通的游戏大部分是欧版,但实际上那是中东版,有欧版PEGI标是因为大部分游戏公司的中东地区是规划到欧洲分部的,且游戏塑封大多都有伊斯兰文。我一度认为这离谱的价格就是中东货源导致的。 就算是在非洲发展比较好的国家加纳,到电子游戏方面也不太乐观。不管是游戏还是游戏机硬件都一样贵,唯一好处是这里能更快买到新产品。Xbox Series X发售还没两周,我竟然就在首都阿克拉电子产品店里看到了XSX现货售卖,但是要价6000人民币,十分感人。 至于电脑就更不要提了,因为在非洲这些国家售卖的整机或笔记本的配置在我们都非常“畸形”:落后23代的轻薄超级本低压处理器、清一色HDD硬盘、1366*768的分辨率且价格并不便宜。攒机?华硕的GTX1060显卡价格是3696元人民币,国内炒RTX3080的奸商看了都直呼内行。——因此,在加纳你能买到的性价比最高的电脑其实是MacBook Pro,因为这里的价格比国内更低。 顺便一提,在发展较好的加纳,首都阿克拉的普通工人每个月工资大约只有600800塞地(约700~95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当地普通人是一辈子都不可能碰到这些东西的。 有了游戏和游戏机,在开玩时免不了联网(尤其是现在的那些“现代游戏机”),然而遗憾的是不论是宽带还是移动蜂窝网络,花费都不低。更可气又可笑的是,有的地方宽带还不如4G靠谱:时不时直接断掉,但4G一点问题都没有。 不难看出,能在非洲玩上电子游戏的家里条件都不会差,不过条件不好的也可以去游戏店按小时计费玩PS4,而玩的最多的必然是FIFA,像极了以前国内的PS2游戏店。 ——事实上在二手交易网站上挂着的PSV或者PS4基本都带有FIFA,看来黑叔叔们对体育游戏情有独钟。 在非洲玩游戏的日子 因为工作性质,我是在项目上住的,在马拉维的时候,项目本身就身处偏远地区,4G信号时有时无,必须要把手机放到特定的位置才有稍微稳定一点的4G开热点。就算能解决信号问题,网络费用是完全躲不了的:马拉维的运营商TNM手机流量最低价格都是10元/GB,如果要下载点什么东西的话,只能包价格浮动制的最低7元/4GB限2小时的套餐。得亏我当时只带了台2DS(和后来找人捎来的3DS),系统或游戏更新都不算问题,但那些想玩PS4或XBOX的恐怕流量费都能买好几张正价游戏了。 马拉维的项目条件很艰苦,不过还好下班后基本都不会有什么事情,除了规划好流量看一两集动画外就是拿着3DS玩了,有时候工地事情不多就把3DS带上,中午的时候玩玩,逆转裁判和大逆转裁判都是我在摸鱼的时候通的。 月末时,我们会去大城市布兰太尔逛逛。那里的电子城其貌不扬但东西还不少,除了贵了小一千的PS4之外,居然还有卖new 3DSXL而且1350元价格还算可以(看来他们不怎么玩3DS)。 调到乌干达后情况就好一点了,项目营地信号好,流量价格便宜了一半(5元/GB)有的同事甚至晚上会顶着200ms的延迟玩欧服英雄联盟。因为4G用户少(大部分当地人都只有个传音按键机),因此就算是蜂窝移动网络的NAT类型都可以直接玩P2P游戏,晚上下班时我就会经常玩Splatoon2而且匹配超快。不过毕竟只是4G网络,掉线少不了,我排位的段位也一直停在了A/A+(当然也有我的水平问题)。顺带一说,在乌干达,交话费的时候还需要缴纳聊天税,这绝对是我见过最离谱最奇葩的税收项目。 在乌干达我也难得的见到了一些专门卖游戏的店(其余的都是电子产品店,从来没见过只卖电玩的,虽然价格都一样贵),那里竟然还有全新的欧版宝可梦黑白限定DSi卖,不过1500的价格还是劝退了。 到了2019年末,2020年初,我又调到了加纳,这里条件是目前我常驻非洲的这三个国家里面条件最好的,也终于,项目上都买了4G公共WiFi,虽然还是需要节约点使用但终于不像以前那样拮据了(毕竟那会儿我看个动画都得省着盘算),而且信号也多多少少得到了点保证还省了个开热点的设备。 以前总觉得任天堂在网络方面做得很烂,丝毫没有作为“现代游戏机”的“感觉”;但当XBOX和PlayStation上各种3A游戏首日更新动辄几十GB、实体盘游戏也需要安装占用大量机身硬盘空间的时候,突然又很感激这家京都老字号:因为任天堂平台的游戏绝大部分仍能插卡即玩。而这种“原始”的方便已经在其他平台上越来越难找了。——这就是我这两年来对任天堂主机的最直观的感受,而且NS还把便携主机带到了新的层次,这很好。 虽说Switch可以直接使用自带的屏幕玩、不需要显示器,很适合我这种工作情况,但有个大点的显示器终归还是更好。好在加纳这里还是能创造点条件用大屏幕。今年(2020)年初的时候,项目只有我一个人,于是我直接把食堂的电视搬到了寝室,还顺便买了个瑜伽垫,晚上还能跳一下《舞力全开》活动活动,垃圾宝可梦剑盾也是在这里通关的。 后来我到了其他项目,碰巧有闲置的显示器。虽说是16:10的比例,画面必定会被拉伸且只有DVI、VGA接口,但总比没有好。于是擦干净显示器上的灰尘后我跑了很多家电子城问有没有HDMI转DVI线,落空后偶然去了躺名创优品(没错,加纳有名创优品,而且还有两家)竟然还真给我找着了,于是配合我买的JBL蓝牙音箱和AUX线,我在非洲的Switch体验增强套件总算齐活了。虽说有公家的显示器借来用,但我还是考虑以后买台便携显示器带走。毕竟之后能不能用都说不准,但这事只能等回国后再说了。 今年工作上的事情多且杂,心态越来越糟糕,所以玩游戏的时间(或者说想玩游戏的时间)不算太多,通关的没多少。 年初的时候,我没管住自己的手买了宝可梦剑,和网上说的一样烂于是通关后就再也没碰,DLC买了至今都没玩,直接丢下去玩《马里奥疯兔:王国之战》了。说实话Switch上的这作疯兔真的是非常优秀但就是不火(因为我在鼓楼150块钱买的),其实质量相当优秀好玩:看起来不太正经但实际上需要动点脑子才能玩好,过场卖疯卖傻做的非常有趣有意思,虽说游戏类型都不一样,但真的比宝可梦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另一个让我失望的游戏是《集合啦动物森友会》,一方面是本身我自己就很期待,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从DS开始玩动森系列的玩家来讲,NS版这一代只能算一个阉割版:前作开箱就有的功能缺失(南岛、二手店等)、没有联机小游戏(本身动物之森系列联机就占较大比重,结果现在联机小游戏没了,去朋友的岛就只能到处转,非常无聊)、强推根本就不方便的DIY系统,以及前作的各种问题和希望改进的地方新作一个都没改(如整理背包),少了以前那种真正悠闲游戏的感觉,反倒是觉得多了手游的意味,虽然现在很火,但我直接默默地买了NGC版的动森e+。 最近因为想尝试点新游戏所以买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和《妖怪手表4++》,前者虽然我不是格斗游戏玩家,但也能觉得非常上瘾(只要不上线玩);后者则就是最纯粹的无聊了:整个妖表4充满了毫无必要或者说想办法折腾人级别的跑腿,剧情逻辑也很糟糕,战斗系统乱七八糟,让我这个玩过妖表1还乐在其中的人都有点受不了了。 今年圣诞和元旦假期整整有十天,我想我应该大部分时间都玩大乱斗去了。 其实我还是希望哪一天我可以不用再在非洲玩游戏了,尤其是在发生如今年疫情的各种事情之后。包括但不限于:工人、中方员工确诊却不停工,丝毫不关心确诊人员,国内管理层只顾着推责,等等等等。

2020/12/29
articleCard.readMore

披着开放外皮的传统脸游 – 《原神》简评

在整一个月微博、Bilibili甚至YouTube和Twitter广告的轰炸之下,国内颇具争议性的“全平台联网单机抽卡手游”,《原神》在前几天终于迎来了公测。趁着这几天事情不多,把《马里奥疯兔:王国之战》玩通关后,我决定下个原神来看看有多烂——毕竟GameFreak那90美金的付费翔我都买了,米忽悠这东西下载至少是不要钱的… 玩了过后,米哈游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因为这个游戏本来就是抄袭都不认真,单纯裹一个开放世界外皮的传统脸游,塞尔达这么好的游戏去抄也没抄出个精髓,脸游那堆糟粕倒是一个没丢,再加上碰瓷营销着实恶心人,建议米哈游趁此机会赶紧倒闭。 糟糕的优化 我本来打算用自己的iPad(2018廉价款,A10处理器)来玩,结果预下载的时候告诉我“设备不兼容”,官方微博中则提到“必须使用A11/A10X以上或骁龙845或麒麟810以上的芯片的设备”,得,我是头一次见到一个破手机游戏要求这么苛刻的,Apple Arcade那堆游戏也没听过谁说A10的iPad玩不了。 更可笑的是,米哈游官方说支持iPhone 8 Plus却不支持小号的iPhone 8,你以为他们在限制屏幕尺寸,结果iPhone SE2又支持,隐约就能感到这游戏绝对不一般。得亏我还有一台荣耀9X(麒麟810),不然我连水这篇博客的资格都没有。 总之,我在荣耀9X上下载好了原神,准备看看这“连A10都带不动的史诗级画质”。 真进游戏后第一感觉是:“就这?”,是的,除了人物建模在手机游戏中还算不错之外,画面也就那样,反正我个人觉得肯定不属于A10都带不动的级别。 更不用谈一些场景贴图了,非常不走心,这里我拿之前从网上看到的图就能说明,隔壁MHXX直呼内行。 然而,就这水平的画面,在这样的硬件要求下仍然发热问题严重、转视角不流畅只能用动态模糊摸过去、就算开极高画质也逃不开万恶的“动态分辨率”:NPC不贴脸都不太看得清脸——哦,我怎么能说是游戏的问题呢,没有个A14/骁龙865敢玩这游戏? 然而这还只是噩梦的开始,进入城镇后的过场动画直接卡死,但部分即时演算过场又没问题,这到底是硬件问题还是优化问题就不用我说了吧…然而官方依然声明是手机硬件配置问题,反正玩着有问题就是钱没加够就是了。(然而荣耀9X的SoC是麒麟810,正好是他们所推荐的配置) 噩梦般的操作手感 既然是动作类手游,用触摸摇杆的话,手感肯定不会有多好。而且原神并不支持使用手柄(至少在EMUI上不行),游戏内也没有任何关于手柄的设置,玩起来手感必然是灾难级的。 游戏最开始火属性弓箭手安柏就会加入队伍,使用弓箭时就更加暴露的操作的糟糕:瞄准时,灵敏度过高,如果想改用陀螺仪瞄准则灵敏度又过低,非常难受。 至于触摸摇杆就更不用提了,不管哪个游戏,只要有触摸摇杆设计,手感都不会有多好。 标准的脸游系统 原神(号称)的定位是“次世代开放世界RPG”,但受限于F2P的模式,其脸游根源是不可能丢的,可能是考虑到买断不会真的有太多人买账且F2P的内购回报过于丰厚(毕竟一单648都比次世代3A都贵了,而且这还是个无底洞),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五星爆率仅有0.7%,其他各手游厂及对岸日本厂都直呼专业。 那么现在就来说说系统吧,扒开所谓开放世界的皮,其实原神内核,至少我认为,依旧是标准脸游的那套。虽然这游戏在很多程度上“借鉴”了一下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但米哈游在对于怎么靠内购赚更多钱的问题上做了更多优化:首先,人物是抽卡内容之一,因此你会持有多个人物(当然了,必须会有星级的)且每个人物的元素属性和可以使用的武器不同;第二,武器也是抽卡内容之一,当然也有星级;第三,有增强属性或数值的“符文”(游戏内称之为“圣遗物”)且有符文组合;第四,人物和武器需要养成,除了升级当然还有突破。总结起来就是,和其他脸游一样,人物武器需要抽卡且把养成做得非常繁琐,且养成或突破所需素材极其多且杂,这样就更能逼着玩家内购——毕竟就算是前期,打个史莱姆都得半天,你需要做什么不必我说了吧。 除了继承脸游中万恶的人物等级(和人物阶段突破)之外,原神还有一个“冒险”等级,这个等级会强制性限制你的主线发展,所以它的“开放世界”就是纯粹的伪命题,逼着你在体验极差的游戏中多探索积累(强制增加游戏时间)。 这种强制性限制活动范围的事情真的非常屑。甚至应该开除开放世界籍(摊手)。 跟着游戏引导,加入了“冒险公会”,根据这个冒险手册,很明显就能发现这不就是脸游传统:每日任务嘛…说实话这些脸游糟粕在你这“次世代开放世界RPG”上,有点不对劲。什么都要按照手册说啥做啥,那这个开放世界有何意义? 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游戏我甚至在怀疑为什么非要做成这样的F2P?简直就是为了强行增加付费点而设计成这样子,是将脸游传统完完全全生搬硬套到这个所谓开放世界的躯壳下完成的缝合怪。注意我说的是将“手游糟粕”和“开放模式”的糟糕缝合,而不是缝合经典游戏。 糟糕的游戏引导 和其他脸游一样,原神的游戏引导依旧是弱智级。其他脸游各种系统有意做得繁琐,所以搞保姆级引导让玩家熟悉流程也算正常,但是这些用东西在“次世代开放世界RPG”里面怎么都觉得不太对劲——哪怕把引导改成暗示或者其他尽量不要打断玩家游戏的方式都行。 这一点,之前微博有人吐槽过:开场引导时,强制你走规定路线,自己抄个近道会被强制遣返。 另外游戏中时不时出现根本不会消失的浮动提示,必须要你点击查看阅读所有页面后才消失,且大部分提示根本就没必要,让玩家自己摸索尝试一下不好吗?提示到这种份上把乐趣都搞没了! 最让我想骂人的就是下面的这类提示,一些很明显的事情,甚至还弹窗提示,甚至告诉你要怎么怎么做,总共就那么一个常驻技能,让玩家自己尝试或最多给个暗示不就完了,为什么非要详尽到用谁的什么技能,怎么做呢?那你还搞什么解迷?答案都给你了。 还有一个元素滤镜也挺弱智的,说实话你把元素类机关做得“有特色点”不就行了,干嘛做这种不实用也不好看的功能… 老掉牙的脸游剧情 最近脸游都喜欢整一些看起来特别玄乎的剧情,上来给你丢一大堆有的没的你也记不住但是也没啥用的设定,整体想给人一种自己剧情很有深度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样很没意思,我个人也不喜欢,且非常反感一开头就劈头盖脸一堆老掉牙设定丢给玩家的做法 ,大家好好地慢慢地讲个故事不行吗? 还有,你这主角的资料介绍,是不是有点太…中二了……“因为你将登上「神」之座”,再看看你的实际游戏体验,这落差,妈耶… 其他的奇奇怪怪扯淡的剧情我甚至不想扯,因为目前看起来和背景想打造的故事完全沾不上边(或者说,好像很多脸游都这样…),当然了,在这种游戏上想看点故事好像也不太现实就是。 总结:这不是也不该是手游的未来 从上面我的评论总结的话,可以说原神或许只是一个赶工、碰瓷、抄袭且将传统脸游那些糟粕生搬硬套到一个所谓的开放世界的壳的畸形游戏。手机游戏搞买断或许真的不好赚钱,但是米哈游这么做未免吃相过于难看了点,换句话说,老老实实做点普通脸游得了,整些这种乱七八糟、抄袭也不抄点好的畸形出来,有什么意思呢?还敢号称“次世代手游”,虽然现在手机游戏几乎可以等同于粗制滥造,但是你原神并没有好哪去。

2020/9/30
articleCard.readMore

冰布子的攒机笔记

现在是2020年8月月底,我家里的旧PC已经服役整整十年了。实际上,这个老家伙在当时也只是中低端配置(i3-530/ATI HD5770/MSI P55),也就是玩个守望先锋用 1440*900 的分辨率都得调低画质的那种。而我自己的笔电是MacBook Pro,为了轻薄性能当然不行。一直以来没有升级的原因一是自己在家的时间不长,二是我自己其实是个主机玩家(XBOX+Switch)。 不过最近还是想玩一些FPS或其他联机游戏,所以升级PC的计划就提上了日程。由于我不急着装机,因此这次的攒机时间会相————当————地长,配件并不会一次性买齐,而是蹲守好价后逐个击破。 2021年2月更新: 压根就买不到显卡,不买了,买了ROG幻15 3070版笔记本电脑。 配置单 这次买PC预算还算充足,CPU中端GPU终端偏高姑且还算可以接受。 那么这样也很好选择了,CPU直接等Zen3架构的 AMD Ryzen 7 4700,芯片组用X570,GPU等RTX 3070由于CPU和GPU现在都还没有发售,估计得等到10月或11月了。而X570芯片组的主板可以考虑MSI Tomahawk,如果预算不太足则考虑等MSI出B550的迫击炮ATX版(目前B550迫击炮只有M-ATX)。CPU散热器直接上百元级比较出名的那几个中的利民AS120即可。 内存则选择性价比极高的英睿达铂胜普通马甲条的3600版,这种内存条使用的是C9BKV颗粒,据说轻松超上4000,价格只需要549/16G(两条8G),可以说性价比极高。 存储的话,我家里有一台群晖NAS,所以不需要考虑给这台PC配海量存储,但现在游戏体积也越做越大了,所以我考虑买2条NVME SSD,一条500GB的西部数据黑盘SN750作为系统盘,一条1TB的铠侠(东芝)RC10作为数据盘,1.5TB的容量怎么着也算够了。这样存储也全部直接插在主板上,也省了SATA线和供电线穿来穿去的杂乱感(哪怕我根本就不要侧透机箱)。 电源由于最近Nvidia要更换12Pin电源口,且有可能GPU功率会增加不少,所以暂时还不能确定选用的功率。不过目前我看上的主要就是Be Quiet全模金牌电源,价格非常实惠,价格和酷冷至尊非模金牌差不多。 键盘鼠标要求不高,我自己也不是机械键盘死忠,甚至觉得用蝶形键盘都挺爽的。不过近期京东自营罗技G商品活动降价幅度非常不错,G304仅需167元还送罗技G鼠标垫(我看上的是无线);G612 Cherry红轴版仅需368(一众国产品牌也差不多这个价格,但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有背光,而且不是RGB)。 显示器则考虑买华硕 TUF VG27AQE,俗称“小金刚”。另外一个考虑对象是LG的nanoIPS,型号27GL850-B,参考了RTINGS 的详细评测,考虑华硕,因为nanoIPS的对比度实在是太感人了,而且还贵800块钱。 最后是机箱,我一贯是拒绝任何形式的光污染,所以上面所有的配件都是没有RGB的,有也得给我关了。那么必然机箱必须是无侧透,最好外观上就是一个大铁箱子就行。那么首要考虑的就是先马黑洞标准版:空间够大、自带SD读卡器,价格也不错。 总的配置单如下,预估需要12609元: 攒机第一部分 25号的时候,京东自营的罗技G系列价格非常不错,所以就先买了鼠标和键盘,G304无线鼠标到手167;G612键盘到手368,性价比不错。 接着,我从朋友那边拿到了拼多多黑卡,用480元的价格买入西部数据SN750 500G,要知道这个价格在京东都买不到蓝盘NVME的。根据上车的朋友反馈说,拼多多买到的黑盘是正品国行,5年质保,拼多多真香。 而1TB的NVME则是从淘宝一家有铠侠授权的非天猫店购入,价格为755,也算实惠。 而铂胜的3600内存就没有那么好买了,26号京东放出来了一点,很快售罄,也没有补货(RGB版是有,但是价格灯贵350?爬爬爬)。不过好在依旧是那位朋友正好抢到一单,他没要就转给我了。549的价格还是很不错的。 剩余的就主要是显示器和CPU、GPU了,显示器如果nanoIPS没有什么进步、fastIPS没降价的话还是继续坚守华硕小金刚即可;CPU、GPU当然是等新产品了。由于主板+CPU买套装会便宜不少,所以主板也得跟着等了。 旧PC的去路 说实话,有点不好办,大概率直接吃灰,当HTPC都不合适,因为i3-530的TDP足足有73W,但性能还不如我200块钱买的锐角云,而且这玩意儿还用的是ATX大板,体积大功耗大性能还差,太屑了。 ——那就吃灰吧。

2020/8/27
articleCard.readMore

看海 – Cape Coast游记

被调往加纳之前,我也没想到过我这个生在内陆的家伙22年来第一次看海是在遥远的非洲。这个以前被称为「黄金海岸」的国家,最有名的旅游城市莫过于Cape Coast,因为「黄金海岸」曾经就指的是这里。 不过「黄金海岸」上流通的主要货物并不是黄金,而是黑奴。Cape Coast最著名的景点是两座奴隶堡:Cape Coast Castle 和 Elmina Castle,绝大部分美洲黑人的祖先都是从这里登上奴隶船的。 Cape Coast 曾经被称作黄金海岸,现在是加纳中部省(Central Region)省会的Cape Coast其实是一座很小的以渔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如果不是地图上的标注,你很可能只会觉得它就是一个有些游客小渔村。 海岸角奴隶堡(Cape Coast Castle)就坐落在这座小城市闹市的最南端的海岸上。最初葡萄牙人修建了这座城堡,用来进行木材和黄金贸易,后来逐渐成为了关押和交易黑奴的地方。现在这座白墙黄瓦的城堡是18世纪英国人重建后的样貌。 因为城堡最初不是用来贩卖黑奴的,因此Cape Coast Castle的地牢是由仓库改造而成。部落战争战败方或是别的原因成为奴隶的黑人被其主人(黑人)与欧洲人交易换取香料、火药或是酒,然后就会被送往这些奴隶堡的地牢关押并等待去往美洲的船。 约200个黑奴会被集中关押到这样狭小漆黑、潮湿闷热的地牢内,吃喝拉撒睡全在里面,除非奴隶船到达,否则就只能在这地牢内等待。如果有奴隶生病死掉,或是反抗,就会直接丢进海里——毕竟这些黑奴只值一瓶酒或者一颗子弹而已。 当然了,最讽刺的是,地牢上面就是欧洲人的教堂——住在上面的欧洲人都享受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下面的那些只是“商品”而已。 而且这些欧洲人不止这一点“恶趣味”。他们还在城堡设立了“角斗室”:把两个黑奴丢进一个更加狭窄黑暗,而且空气稀薄的房间内,让他们死斗——要么一人活着出来,要么都死在里面。 至于侵犯女性奴隶,那都是非常常见的了,如果这个女黑奴怀孕生了孩子,这个孩子则会去接受欧洲人的教育,成为奴隶主;而他的母亲生完孩子仍然会被丢进地牢,等死或是等着运往美洲。 如果黑奴能活着挺到奴隶船到达,他们就会通过「不归之门」,运往美洲。现在绝大部分生活在美洲的黑人的祖先都是从这里或是Elmina的不归之门被运过去的。 在场有不少从美国过来寻源的黑人。他们有的驻立在不归之门前,或许是有些思索。 黑奴贸易早就被废除,「Gate of No Return」变成了「Gate of Return」,门外也成了繁忙的渔村,青年和小孩子在海滩上游泳嬉戏、踢足球,海上渔船忙于捕鱼,和这个屹立在大西洋岸边几百年的记录着整个非洲之痛白色城堡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照。 如今,城堡里的大部分设施都被搬空,有的被改造成了黑奴贸易展览馆讲述着这段悲痛史。只有大西洋依旧汹涌的波浪仍在和几百年前一样地拍打着城堡下面的悬崖。 抛开历史上的事件,单纯看海的话,Cape Coast也是不错的地方,站在城堡上或是在曾经欧洲人总督的卧室里看着大西洋,非常壮观。 ——22年了,我总算是看到海了。 正当我感叹大海的壮观和黑奴贸易的历史时,城堡围墙下面的小黑孩的叫声把我拉回了现实,这群天天闲得蛋疼的小屁孩又是叫着 China China Money Money 讨钱来了,妈的,我差点忘了这是非洲了。所以我们中国人就是欠这群黑人一个棉花园呗 Elmina 除了Cape Coast Castle,Cape Coast还有一个著名城堡 Elmina。从Cape Coast Castle驾车沿着海走15分钟就能到达这个位于海湾上的城堡。 Elmina城堡就是为了奴隶贸易而建设的,因此拥有更多的地牢,而且地牢直通出海口(不归之门),方便奴隶主直接将地牢内的努力赶上船。 殖民者早就不在了(事实上,加纳是西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现在,Elmina城堡下面成了当地非常繁忙的鱼市,附近的渔民都会在这里卖他们捕获到的海产。 看海 Elmina和Cape Coast之间的路是建在海边的,沿线都是椰子林和沙滩,没有人也没有别的污染,下车跑到海边沙滩感受下浪花,或是坐下听听涛声,捡捡贝壳好不惬意。我觉得这时候我自己就像小孩子,单纯地见到大海而发自内心的激动,看着一望无际的海,发呆,让海水打湿自己的鞋子。 不过大西洋确实波浪挺高的,而且浪拍上岸也比想象的大… 下海需谨慎呢。

2020/4/29
articleCard.readMore

花瓶是花瓶,不用又不行:三星 Galaxy A51

因为我iPhone8的后置摄像头毫无征兆地坏了,导致无法扫码,而我现在又在遥远的加纳,所以不得不拿出春节抽奖发的钱就地买了台备用机,然后等苹果发布iPhone12。 在加纳,智能手机的选择并不多,能买到的牌子主要是三星,华为,苹果,智能机之屑诺基亚和廉价的传音系。综合价格、外观和品牌因素,最后我选择了三星 Galaxy A51,售价1799加纳赛地(约合人民币1999元)。 三星Galaxy A51/A71系列没有在大陆上市 综述 这手机拿在手上,无论是外观还是手感都不错,大小适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低配(或者说仅有这一款)都有128GB存储,不过RAM仅有4GB(虽说备用机足够了)。同时支持双卡和MicroSD卡扩展且扩展卡不会占用SIM2的位置,这种大容量且可扩展的模式在非洲应该会很受欢迎。 另外,三星全系列手机在非洲都有24个月的超长保修。 手机部分参数如下: Exynos 9611 SoC 摄像头位于正中的6.5英寸挖孔Amoled / 1080*2400分辨率 4GB RAM / 128GB ROM / 可扩展MicroSD卡 4800万像素 4摄 排列外观与S20类似 蓝牙5.0 / NFC / 屏下指纹 三星One UI 2.0 (Android 10) 包装内附送了一副耳机(虽说国产机大部分是不会配耳机的,但这是非洲市场)、欧标充电器及数据线。销售商还送了一个充电宝(非常烂,20包邮那种)和一个蓝牙音箱(非常烂,30包邮那种)。 粗看一下还可以,而且拍照效果至少比国产千元机强,三星的One UI设计也比较好看,没有MIUI的辣眼和EMUI的土,总体“第一印象”还行。 坑点 我之所以说这玩意儿比较花瓶,是因为它的性能(或者应该推锅给三星对祖传优化)——而且是在以“这是一台备用机,不会用来玩任何手游”的要求下得到的结论。 虽说在众多国产机的打压下三星推出了不少A系列中端智能机,而且确实它的2000价位的配置也没以前那么坑了,但还是问题不小,日常使用体验的“流畅度”就是其中之一。现在2000价位,甚至是1000元价位的国产机其实日常使用的流畅度都不错,很难得会出现如 “打开应用抽屉都会觉得有点卡” 的状况——然而很不幸,三星还真的能碰上。 首先猎户座9611有点先天不足,具体可以看 GeekBench的跑分 确实猎户座9611这块SoC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正儿八经来讲应该不至于卡到这个地步,所以估计还是得推锅给三星的优化。(毕竟当年TochWiz那个优化谁都懂的)不过好在上面说的卡顿主要是集中在启动器和从游戏回到启动器的过程中,其他地方使用感觉还算良好。(所以三星这个启动器优化真是一言难尽) 第二点是防误触功能依旧不行。现在全面屏普及,边框也在越做越细,手机厂商应该更加重视防误触功能,然而三星看起来这么长一段时间没什么大的长进,还是非常容易发生误触导致 播放视频被暂停,Telegram里面屡屡按到最底部的按钮。 另一个坑点就是指纹解锁。这个屏下指纹让我想起了当年三星早期的HOME键指纹的识别率——非常差,而且慢。但这也是我第一次用屏下指纹的机型,所以其他品牌的手机是否这样我也无从得知。不过至少可以说三星A51这个屏下指纹还是很差的。 当然还有那个非常差的扬声器。虽说我不太在意备用机的音质,但是这手机的扬声器实在是太烂了,比荣耀9X的扬声器还烂。 优点 外观讨喜。今年很多品牌的手机新品都采用了挖孔屏,但无一例外都是左侧或者右侧挖孔,中置挖孔印象中只有三星才有,估计是三星自己搞了专利导致其他厂家不能使用(而且不出意外他们的旗舰机还都得用三星的Amoled)。我个人觉得中置挖孔比左或右侧挖孔好很多,而且A51的挖孔面积做的也比较小(比Note10系列小一圈),所以整体看起来还是不错的。而且有绿色款,背面非常好看。 One UI部分设计可圈可点。One UI本身我个人觉得比较好用,毕竟现在三星也开始偏原生了一点,对我来讲偏向原生我自己就用得更加顺手;而且不少小功能我也比较喜欢。 比如这个可侧栏,应该是以前S系列Edge拿过来的,可以呼出剪贴板、天气、指南针等小工具,也可以安装第三方扩展进行补充。 玩游戏的时候提供“锁屏挂机”,即保持游戏在前台运行,屏幕变暗到几乎不可见,除非解锁否则不响应触摸,配合Amoled的特性,有的脸游玩家应该会很喜欢。(挂机、下载更新等作用还是不小的) 还有一个小功能就是横屏竖屏切换,不需要关闭方向锁定开关,系统自动检测到屏幕方向变化的时候会显示一个小图标(见右上角),点击一下就可以直接变化方向了,实用而且暂时没有在别的ROM中发现类似功能。 其余的话…姑且都算Android共有的特性或者Android 10的新特性了吧,如果非要提的话就是至少这种外国品牌的手机不会严格限制后台(当然就要小心那些国产流氓了),也原生自带Google套件所以FCM这类推送是没问题的,之前用过荣耀9X,FCM残缺还是有点不爽,而且一些程序锁屏就杀,还是太过于激进了(然而那些流氓这么杀也杀不掉,该唤醒还是唤醒,说白了防的都是君子)。而且EMUI没有接入Android的自动填充,因此1Password这种密码管理软件体验很糟糕。 总结 虽说有一些坑点而且确实性价比不高,但没有办法,选择只有那么点,也只能选择它了。不过还好,作为备用机A51还算合格,毕竟外观和系统都是加分点,主要就是性能(或是说优化)比较差,不过作为备用要求也只能这样了。 但是,现在加纳这里三星S10e(骁龙845,小屏幕款)只要2599赛地,早知道当时咬咬牙买个S10e或者Note10 Lite了,也不至于性能太差。总之,我现在只能等苹果出iPhone12了,这个摄像头坏的是在不是时间啊。

2020/4/29
articleCard.readMore

关于

首先,感谢您访问我的独立博客。 本关于页面初始版本发布日期为2011年11月12日,最后一次更新日期为2022年5月16日。 关于我 我是Cysime ,昵称全名Cysime Moflu,但是这个名字太洋气以至于大家都直接叫我冰娘(白化)冰布(子)。当然也可以直接叫我的兽设圈名雪明(YukiAkari),兽装半装正在制作中。 重庆产白化冰布子,饮食口味比较重,特别喜欢吃重庆火锅和涮羊肉。 学的是土木,现在已经提桶跑路(这是土木行业必备的一环)。目前在广州从事别的工作,之前有在非洲工作过五年。 现在的爱好 电子游戏 全平台玩家,有PC、PlayStation 5、Xbox One X、Nintendo Switch大乱斗限定版、Nintendo 2DSXL动物之森限定版,以及Nintendo GameCube、Nintendo WiiU、Nintendo DS Lite。有游玩时间最长的系列应该是怪物猎人、动物森友会和Splatoon系列。宝可梦?你看现在谁还玩宝可梦啊? 流行音乐 以欧美流行和日本ACG为主,脸盲,不看脸(懒得看)只听歌,唯一支持艺人的方式是买CD或电子版音乐。长期喜欢的艺人是Taylor Swift和Ed Sheeran。同时会入手一些喜欢的听音设备。当前使用的耳机是达音科DK3001 Pro、Astell&Kern T9iE、拜亚动力DT 900 Pro X;解码耳放使用iFi Hip-Dac和乐彼W2(43198),使用手机、iPad和PC作为前端。后续可能准备加购一台台放。 动画和漫画 杂食,单纯娱乐。日本动画/漫画以日常向为主(当然也看JOJO)最近因为喜欢Furry的关系关注到了很不错的作品 BEASTARS;美国动画以Cartoon Network的作品和小马宝莉系列为主。 除此之外… 偶尔会喜欢玩玩钢笔和彩墨,但是写的东西只有英文还凑合能看;喜欢看书,朋友送了我一台电子书阅读器Boox Poke 3,平时会拿来看看书和漫画;另外还喜欢出去旅游,每次年假都会抽很长时间在外面玩。 个人设定 上面的是我的个人设定。分别是兽设、冰布设定和马设。各种设定的明细和委托展示可以去 委托与赠图 页面查看。 其实主要还是围绕着闪光冰布所修改。其中兽设设定名称为雪明(YukiAkari),也是我现在的圈名。 关于本站 本博客成立于2010年12月,那时候还是初中生的我什么都不懂,最开始使用的是免费PHP空间(0fees,kilu.de,cwcity等)及其提供的二级域名搭建WordPress博客。直到2011年年中,我才购买了英国的廉价主机Zyma开始写博,并在Godaddy注册了人生第一个顶级域名域名cysi.me。同年年底,受人资助,网站搬进国内主机,从此走上了稳定开博、认真写博的道路,并开始使用备案域名icyif.com 2015年7月,博客搬出国内,合租于Linode日本节点,并重新回归最初的域名:cysi.me。第二年又学会了使用Linux VPS,先后使用了Vultr、HostHatch、DigitalOcean、RamNode、UltrsVPS.eu、阿里云国际版、AWS LightSail、腾讯云建站,和冰潋合租。 2019年3月,为了方便省事,博客搬入WikiHost的PHP虚拟主机,使用AzureCDN和阿里云CDN对静态文件加速 2022年5月,为了进一步提升网站速度,将网站从Wordpress迁移到了Hugo,并托管到Vercel,评论由Disqus处理。 添加友链 建这个博客十多年来,互联网在不断发展但我曾经友链的存活数却在急剧减少,如果时至今日你还在坚持使用博客写文章,且不涉及商业、弹窗广告,都欢迎交换友链。 但是仍需要你的网站满足下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提供HTTPS访问且为主流浏览器信任的证书 不要连续宕机或证书过期超过1个月 不要使用免费顶级或非顶级域名,如 .tk .ga cf 不要使用免费PHP空间 本站信息 要添加本站作为您的友链,请使用下面提供的信息: 名称: Cysime Moflu 简介: 再不会遇见第二个时光 网址: https://blog.cysi.me 图片: 请右键或长按复制图片链接 联系我 微博:白化冰布子 Telgram:@Cysime 任天堂Switch FC:5794-0766-4880 微软XBOX LIVE:Cysime Moflu 索尼PSN:cysimemoflu Steam:Cysime(cysimemoflu) 电子邮件:i[at]cysi.me * *:不要忘记把[at]换成“@”

2020/4/28
articleCard.readMore

冰布子的IDC盘点(第二弹)

距离我的第一篇IDC盘点博文已经快一年了,手上的VPS/独立服务器也变了不少,所以我感觉自己有必要再写一篇新的,同时也给各位传授更多的人生经验。 今年我买VPS就偏理性点了,不是特别吸引我的就没碰,不过还是老话,本文依旧是完全主观,且这一期不回特别注重对大陆的连接质量。 OVH美国站黑五特惠(正在使用) 使用套餐:2019年黑色星期五 Vint Hill 特价VPS(17.88USD/年) 大名鼎鼎的OVH,相信知道的人不少,除了大陆之外线路和速度其实还不错,性能还行,高防且价格便宜。今年黑五美国站推出了美国东部偏远山村Vint Hill的特价VPS:1C 2G @ 100M仅需 17.88USD 一年且是循环优惠,性价比非常好——只要你不在意对大陆对连通性。不过说实话,套个CF又不是不能用,毕竟这么便宜配置也还可以,再怎么说也是OVH对呢,对吧? 如果想要便宜的玩具域名的话,可以考虑在IE站(ovh.ie即欧元区国际站)去买.ovh后缀的域名,黑五期间1.99欧元,平常价格和续费都只要2.99欧元,相当便宜。 特别提示:OVH的账户验证比较严格,一定要用真实信息下单并准备好资料(账单,信用卡,护照等)准备验证。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区效率惊人的快,从下单到验证到开通只用了1小时不到,快到忘了这个公司是法国人开的。 Kimsufi独立服务器(不再续费) OVH的廉价独服子品牌Kimsufi,算上促销的话价格和配置在同价位也算能打。(我没说N2800那个垃圾)闪销主要是KS7和KS10,个人的话KS7闪销就很不错,唯一缺点是带宽只有100M确实有点小了。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最便宜的独服KS1我也不知道为啥居然还有人要抢,N2800这个鬼东西比C2350还要垃圾,因为它在下载东西同时开qBittorrent WebUI都有可能当场去世,而且我连反代都还没用,性能差得有点过分了。5美元的价格为什么不蹲一下隔壁Online的特价呢? 据说现在国际区(爱尔兰)免税也越来越不好弄了,而我一直是美元区默认无税,使用信用卡支付也没找我要额外的审核。 Online特价独立服务器(正在使用) 使用套餐:特价C2350独立服务器(2.99EUR/月) 又是一家法国公司,俗称法国套路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Online现在到大部分促销根本不是永久循环,而是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后就会恢复原价;甚至以前号称永久特价的2欧元独服都会突然告诉你不再能用优惠价格续费,强制恢复原价并美其名曰“升级服务”。 但是十多天前这套路云居然又开了一次“永久”的特价促销,C2350独立服务器3欧元特价回归(虽说我也不知道这回能永久到多久),但是力度比现在的黑五强多了,因为实在是很便宜所以我还是整了一个,PT刷刷国内站还是不错的,因为Online内网真的一堆Seedbox。——但是我自己仍旧不推荐C2350,因为它的性能真的非常垃圾,建议C2750起步,看看隔壁的i3也是不错的。 特别提示:和OVH一样,Online的反欺诈审核也很严格,务必使用真实信息下单并验证手机号,同时需要信用卡开通(买外国服务怎么能少了信用卡),我自己下单后没有找我人工验证,直接就可以用了。同时,作为一个正经的法国公司,工单效率一定是很慢的。 OneProvider独立服务器(正在使用) 使用套餐:特价i3 530独立服务器(10EUR/月) OneProvider就是上面那一家的官方黄牛,但是这个二道贩子甚至经常比本家Online良心很多(比如优惠是真正永久且没有初装费),入门爆款OP10O就指的是我现在在用的这个i3特价独立服务器。这款配置拥有 4G内存 2x1T硬盘且配有硬件RAID,性价比很高,搞个半全能Seedbox也是极好的。 特别提示:请务必使用欧元结算,用加元或美金的话会贵一些,但是如果你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会强制改加元结算,这一点必须注意,所以我强烈推荐使用PayPal或信用卡支付。同时,这也是一家正经的法国公司,所以工单效率依旧遵循法国传统。 DMIT HKG VPS(正在使用) 使用套餐:HKG Mini(14.9USD/月) 我也算是DMIT的老用户了,从他们刚出香港VPS的时候就在用,最开始他们用的是PCCW不算特别稳,之后上游换成安畅和NTT就很香了。虽说价格稍贵但确实是同类型里性价比最高的一家。所以他们家我也用挺久了。不过最近听说香港区老炸,但我也不在国内所以不能评测就是了。但是其他人(DMIT用户群)说炸的时候我也拿自己家里的NAS(重庆联通)去测试,倒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特别提示:DMIT香港区已经很久都没货了,而且暂时也不会补货(或者说补货不了),新开的美西区我自己觉得一般,可能还是觉得RFC好一点。 AbleNet(正在使用) 使用套餐:512M VPS HDD @ K-OPTI(649JPY/月) 日本那边的小鸡我个人觉得还是以所谓原生IP为主要目标为好,所以基本就只能限定本土运营商。我买过Kagoya(K-OPTI机房,但是能解锁的内容不多了)、WebArena(NTTPC有接TATA,北京联通就会惨烈绕美),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AbleNet这家。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bleNet的机器是随机分配到两个机房中的一个,其中只有K-OPTI机房才可以解锁较多的服务。 特别提示:AbleNet虽然开放非日本人购买且提供英文界面,但审核依旧和其他日本本土服务商一样非常严格。需要使用真实信息下单且会进行人工审核(注意地址要详细到门牌号且禁止使用PO BOX)。但是审核效率还是很高的,这一点日本人比法国佬好多了,另外我听说这家虽号称无限流量(实际上日本本土服务商大部分都是无限流量)但是用多了会限速,但是我自己本身流量用的就少所以从来没出翔这个问题。

2019/12/8
articleCard.readMore

老旧博客的新生

2019年11月28日,这是本博客运行的第3263天。使用VPS运行博客已经快5年了,我最后还是决定转移回到最开始用的虚拟主机上。 在这么多年绕了各种圈子,试了各大服务商的水后,我打算——至少仅仅对于这个博客而言——进入养老模式,拿去折腾的部分和不能去折腾的部分干脆直接分开,省钱又省力。因此,这个运行了快十年的老旧博客今天正式搬迁回虚拟主机。 前因 要说以前用VPS建站的原因,第一个就是图新鲜,第二就是图玩法多,恨不得啥东西都扔一台机器上(哪怕这台机器配置并不高)。刚玩的时候Linux我是一点儿都不会,搞个面板(比如AMH)扔上去就行,过了两年发现还是LNMP包好使,一直用Oneinstack至今。 那为啥现在又不想用了呢?倒不是不想再折腾VPS了,而是自己打算把这个博客——我唯一一个还算稳定的自搭服务独立出来,一方面可以在得到更稳定的水文环境下六空间更好的去折腾别的东西,另外一方面就是单给一台主机扔上LNMP这一套环境确实有点太难为我的那堆低配置小鸡了。虚拟主机因为其特性,在搞LNMP环境下提升不小,因此响应速度一类自然也会更快更顺,以及更便宜。 早在几个月前,微基主机(也就是屌鸡家)出美西虚拟主机的时候我就在关注他们了,鸡家的东西都很不错,圈子里口碑良好,而他们出的这个虚拟主机价格是真的非常吸引人,所以当时就买了台1G多站款,一年只要57元人民币,相当划算(毕竟我随便一台小鸡一个月都可能不止10USD)。 使用后我发现LiteSpeed是真的非常强大,配合Wordpress插件LiteSpeed Cache可以弄出比使用普通缓存插件(W3/WPCache一类)更明显的优化提升,总之就是非常满意,但是无奈自己的老旧博客光附件都有1.5G之多,而且我当时还是附件存本地加套CDN的做法,所以不能直接搬迁到容量仅有1G的虚拟主机上。因此那会儿我只在上面放了少数几个PHP程序玩,没搞啥别的(也就是吃灰)。 不过,最近鸡总说他们要搞新的香港CN2虚拟主机,价格实惠(5元一个月)且美西老用户可以直接搬过去,我想了想,决定趁此机会搬走为好,而搬之前必须先把附件的问题解决好。 搬迁 转移附件依旧是转移到阿里云OSS,没别的,就图便宜又好用,OSS的Wordpress连接插件依旧在更新,其他产品(腾讯COS,又拍等)的插件都很久没动静了。同时,阿里云的CDN现在允许非中国区加速,也就是说他们的CDN可以使用非备案域名了,这一点非常好,反正阿里云香港区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没有大陆区加速也没问题。 迁移到阿里云OSS可以直接用阿里云官方工具 ossutil ,具体操作直接查阅 官方文档 即可。这个工具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所以就不多说。 接下来就是使用插件,我们可以在Github上获取 oss-support 弄好之后不要急,数据库也得改,把旧的图片连接换成新的地址,执行下列SQL语句即可。 1 UPDATE wp_posts set post_content=replace(post_content,'https://旧地址','https://新地址') 完成后,我们再备份一下所有的图片附件到一个安全到地方,删掉本地附件并开启插件测试图片有没有问题,确认无误后就可以了。 ——完成了上面到操作后,我的博客从1.5G缩小到了92M,扔进1G的主机上毫无压力了。虚拟主机本身就以低门槛著称所以搬过去相当简单,只不过Plesk面板没有远程下载功能,只好用SSH自己wget一下数据过去。 至此我的老旧博客基本就迁移好了,现在在虚拟主机上,使用阿里云OSS并套上了阿里云CDN,其他js和css文件也会交给Azure CDN进行加速。 VPS的其他用途 除了跑跑代理之外,做个Telegram微信转发(EFB-Forwarder)或者别的Telegram Bot,再买个OVH的机器刷刷PT开个Plex啥的都是极好的嘛~

2019/11/28
articleCard.readMore

Archives

2019/5/28
articleCard.readMore

Hetzner独服使用体验

用了几个月的WISHosting之后,我决定买一台大盘独立服务器作为Seedbox兼媒体中转中心。 高性价比的独立服务器服务商也就那么几家,出名的无非OVH(旗下的Kimsufi),Online(的官方黄牛OneProvider)和Hetzner。前两者我去年都用过,体验不算很好:Kimsufi的KS7闪促只有100M带宽不说,还有高负载下会自动重启的毛病;Online的只买了Atom C2350的款式,这CPU的Passmark甚至还没1000分,要搞个Jellyfin啥的还是太吃力了(但是6欧要啥自行车)。 选购Hetzner 选择Hetzner的主要原因就是性价比很高。24欧元的价格下,Hetzner可以买到一款6TB硬盘(2x3TB)、16G ECC内存、Intel网卡、E3-1245v2的机器,性能很不错。而且他们是3天后才会出账单扣款,并提供14天退款保证,对于独服而言并不多见,所以试用上不需要担心。 Hetzner也有较为严格的账户审核机制,通常初次购买前会叫你提交护照等信息验证。但也有例外,比如我的这个账户就根本没有被要求验证过任何东西,直接买了就可以使用。根据网上的说法,使用Paypal大概率都会被要求提交验证,使用信用卡就好一些。 我最开始选择的是i7-3770/6T/16G的款式,但发现其稳定性很糟糕(和我之前买KS7的时候遭遇一致),挂了一些种子之后几乎每天凌晨都会自己挂掉,不得不对之进行手动强制重启,但查找Log和让客服检查硬件都没有发现问题,我就不由得想到了去年使用同为i系列处理器的KS7,怀疑是i系列处理器或者没有ECC内存的原因,无奈换了另一款E3-1245v2/6T/16GECC/iNIC的机器,结果发现非常稳定,买来至今一次问题都没出过。 7月25日更新: 关于上一段所说的i系列CPU死机问题,TG群的一位热心网友发现了死机是libtorrent造成的,解决方案很简单,只要保证libtorrent版本是1.3.13+即可。根据这位网友的测试,使用1.3.13的libtorrent后他的i7 3770独服就没有再出现过死机的问题。 补充一下,如果你买的是拍卖价,而且不是 intelNIC 的话,你的网卡很可能用的是螃蟹卡。如果是 8168 网卡的话,系统默认安装的驱动有问题,用的是 8169 网卡的驱动,这个驱动在 hz 官网文档和论坛里都有说明,会导致网卡速度异常甚至失效。建议更新使用回 8168 的驱动。Ubuntu 18.04 可以直接 apt-get install r8168-dkms 安装驱动,安装完重启即可。本人亲测后发现,更新完网卡驱动后,单线程上传速度可以跑到 110+MB/s,比之前的 80-95MB/s 的速度好不少。目测稳定性也会有所提高(还未测试)。建议任何使用 8168 网卡的机器,全部手动安装下网卡驱动(lspci -vvv 查看当前设备和驱动)。 参考(官方社区):https://community.hetzner.com/tutorials/installing-the-r8168-driver?title=Installation_des_r8168-Treibers/en 参考(官方 wiki):https://wiki.hetzner.de/index.php/Hang_up_with_Realtek_r8169/r8168_NIC (可见这螃蟹卡问题真的多) Hetzner的开通速度很快,大约20分钟就能交付,默认启动恢复模式进行装系统、配RAID的操作,非常简单,而且整个系统安装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比OneProvider或是Kimsufi的30~45分钟的时间强多了。同时他们的工单响应也非常迅速,最快仅10分钟,最慢也才一个班小时就能得到回复,比Kimsufi的随缘工单好不知道哪里去了。 使用 下单之后大约十多分钟即可交付,并自动启动为救援模式,按照提示就可以在里面自行安装系统。(下面的IP是我已经退掉了的i7处理器那台) 设置好RAID(我直接使用RAID0),分区,Hostname等基本设置之后,保存(F10)即可开始安装,安装速度同样非常迅速,大约两分钟即可完成,重启就能使用了。作为Seedbox的话,当然就要使用Ubuntu啦! 这一台Hetzner的独立服务器的作用是Seedbox为主,并附加上了Aria2(用于DDL和百度云)、Sonnar(自动下载电视节目或番剧)、Bazzar(用于自动下载字幕)、Jackett(用于配合Sonnar)、RapidLeech(下载国外网盘)和其它一堆杂七杂八的工具。 Hetzner的德国机房给了1Gbps的无限流量带宽(于2018年末从20TB单向出升级到了无限),我自己使用速度很快,国内的话移动电信直连,联通绕美,但丢包还是比别的欧洲机器好一点。 不过鉴于这个线路,在国内的速度的话应该不会有多好,该套CF还是得套一个。不过我大部分时间不在国内,所以这个速度对我自己来讲比较理想。我找在国内的朋友测试,西北的校园网最高也能有800KB/S左右,其实还行。 Seedbox体验 既然主要是拿来做Seedbox那就要先谈谈作为Seedbox本身的体验了。 首先要说的是Hetzner拿去跑Speedtest的话看起来效果并不太理想,几乎测试出来上传都只有300多M,不过实际上无论是上下行,跑满是不成问题的。 我手里大站不多,所以测试有限,我使用的客户端是qBittorrent。在RED和AB,GGN之类的海外大站的种子,上行可以起飞到110MB/S,就连主打电子书的MAM也可以达到差不多的水平。至于下行就更简单了,不论是GGN,RED,AB,甚至MAM,下行走满不成问题。 目前我运行有两个客户端:Deluge和qBittorrent,前者可以提供ThinClient远程控制非常方便,后者则似乎有一些速度上的优势。 不过鉴于地理位置在德国(而且不在法兰克福),所以要和2.5G口位于阿姆斯特丹的LeaseWEB比起来的话还是会差一些,但轻度使用半天不到跑300多G不成问题。 总结 Hetzner应该是目前能买到的独立服务器中性价比最高的一家了,不论是性能还是存储空间都给的非常足,自2018年末后也不再限制每个月20T流量,刷子们更开心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Hetzner在注册使用时务必使用真实信息以防止验证的时候遇到麻烦,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使用信用卡而非Paypal,这样甚至有概率不会找你要验证。 在选购竞拍的时候,如果不满意14日内可以退款(如果出账单扣款了,则退到余额里),然后买新的。但注意不要滥用无理由退款政策,否则会删号不退款。 总而言之,机器不错,我也打算长期使用。

2019/5/21
articleCard.readMore

Majete国家公园游记

这是我在非洲的第一次Safari(游猎)。实际出行时间是2018年12月2日,不要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写。 我所在的项目在马拉维的南部,在这里有两个国家公园比较出名,一个是印在50当地币(马拉维克瓦查)上的Longwe野生动物保护区,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几个去参观的Majete了。从Chikawawa开车大概20km,也就是说离项目也只有不到50km远。 从离Majete最近的镇Chikawawa出发,颠了18km的土路后,总算是到了大门口。游猎的费用并不高,自驾每个外国人只需要7200克瓦查(约人民币60元,当地黑人3000克瓦查)并加上7000克瓦查每车的费用;如果需要使用公园提供车辆,则游猎费用为每人17000克瓦查。这天除了我们几个中国人之外,其他游客都是欧美人。 园区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在交代好一些注意事项和推荐线路之后,就可以开车出发了。 Majete的主要特点是园区一部分是马拉维最大河Shire River,如果在之附近的话可以看到鳄鱼、河马和大象,以及跑去喝水的其它动物。 据当地人讲,Shire River非常危险,因为里面有非常多的鳄鱼,一般人不敢靠近,怕被潜伏在里面的鳄鱼给吃掉。 不过这次我们并没有(至少是没发现)到鳄鱼的踪迹,没准是它们伪装得太好了。 沿着Shire River一路向北,我们还在一处观景平台上远远地看到了几只大象(真的很远,被压缩后的图片估计已经看不清了,不过观景平台上的景致还是真不错)。 就如同Majete公园的LOGO一样,这里漫山遍野都是鹿和羚,或者说这是Majete国家鹿羚公园也不为过?不过它们的屁屁是真的很可爱啊。 ——事实上接下来好几个小时的行程,一路上全都是各式各样的它们。 临近中午的时候,在最北端的观景平台,我们还看到了一直喝水的猴子。它非常谨慎,先是东张西望地靠近,由于了好一会儿之后才靠近水源(难道是怕潜伏的鳄鱼?),喝了几口后就迅速消失在了树林里。看来森林里面或者不容易啊。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里面的路况其实非常糟糕,不少路被洪水侵蚀会非常不好走,因此公园也仅推荐四驱车自驾,我们在路上好几次差点无法通行,还好司机技术还可以,加之我们的四驱车加成,都算是有惊无险。虽说一开始会给救援电话,但是园区内大部分区域都是没有一点点信号的。 总之,这次Majete的游猎还算行,不过可惜的是很多动物,比如长颈鹿、斑马,以及各种捕食者都没有接触到,希望以后去Longwe国家公园的时候能够见到吧。

2019/4/24
articleCard.readMore

冰布子的Seedbox入门笔记

我是去年开始玩PT的,由于非洲的网络加上我电脑只有256GB存储,Seedbox就成了我自己的刷PT、媒体存储及播放的必备品。 不过要做一个相对完善的Seedbox还是需要花点心思的,所以就码一篇文章记录一下,也方便自己日后参考。 目前我在混的PT站有 RED,MT,HDH,JPOPSUKI,32P和BAKABT。 选择Seedbox提供商 最开始我有在使用OneProvider(Online)的便宜独服,也就C2350的那一款。不过鉴于此Atom CPU性能极差(CPUBenchmark分数还不到1000),使用Plex的时候只要一开转码必定卡死,只能放弃。 后来OVH旗下Kimsufi KS7独服打折,我买了一台来玩,使用的是i3 2130,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独服也是只要使用Plex开转码的时候会自动重启,但负载不算很高,而且这是独立服务器也不存在“因为资源占满而强制限制”的情况,无奈也只能出掉。 我自己使用的不算很频繁,且会用无限空间的Google Drive存储目的地,所以最后我还是选择了Wishosting的OVH分销,性价比非常高。(13USD/季,450GB存储,2G内存,1核心),也懒得去花更多的钱买Atom独服了。 不过如果要考虑独服的话,Hetzner性价比也相当不错。(然而我个人用起来没啥必要就不上车了) 搭建环境 我自己认为,一个比较完善的Seedbox应该具备下载、媒体管理和文件管理三大主要功能,根据我自己的使用而言,使用Deluge、Transmission、Aria2、RapidLeech、RClone、Jellyfin配合Google Drive、LNP环境为佳。同时,为了部分情况下方便管理,推荐安装一个VNC+桌面环境。 本文使用的环境为Ubuntu 18.04。 为了方(tou)便(lan),我们可以使用 Inexistence 项目来完成上述大部分软件的安装。这个脚本还支持顺带安装VNC和桌面环境,有时候管理起来会更加上手。 至于LNP环境,我们可以使用 Oneinstack 来完成,这也是我多年以来一直在使用的LNMP环境一键安装包。 Aria2直接使用 apt 包管理器安装一下即可。 Jellyfin可以直接使用 官方文档 给出的方法,Ubuntu也是使用包管理器安装。 反向代理 BT/PT客户端、Jellyfin需要使用反向代理以绑上域名。 1 2 3 4 5 6 7 location / { proxy_pass http://127.0.0.1:[port]/; proxy_redirect off;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Real-IP $remote_addr;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 挂载Google Drive Wishosting的400G存储固然不够,所以不再做种的文件需要转存到Google Drive。 安装配置好RClone后,使用下面的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nano /etc/systemd/system/rclone.service DriveName为Rclone的配置名称,比如你配置rclone的时候,Name填的Rats Folder为网盘里的文件夹路径,如果你要挂载整个网盘,直接填/挂载整个根目录 LocalFolder为本地服务器上的挂载文件夹,如果你需要将网盘的文件夹挂载到服务器上的/Drive文件夹,那就填/Drive [Unit] Description=Rclone AssertPathIsDirectory=LocalFolder After=network-online.target [Service] Type=simple ExecStart=/usr/bin/rclone mount DriveName:Folder LocalFolder \ --umask 0000 \ --default-permissions \ --allow-non-empty \ --allow-other \ --transfers 4 \ --buffer-size 32M \ --low-level-retries 200 --dir-cache-time 12h --vfs-read-chunk-size 32M --vfs-read-chunk-size-limit 1G ExecStop=/bin/fusermount -u LocalFolder Restart=on-abort User=root [Install] WantedBy=default.target Transmission配置 Ubuntu下直接使用PPA安装即可。这里我们可以参考 [这篇文章](https://timelate.com/archives/install-transmission-on-ubuntu.html" aria-label=“这篇文章(在新窗口打开)) 1 2 3 apt update && ap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y add-apt-repository ppa:transmissionbt/ppa #添加Transmission Stable builds源 apt update && apt install transmission-daemon -y #安装过程中会顺带把transmission-cli也安装上 配置的时候,不要忘记关闭Transmission,不然配置文件修改会无效。 1 service transmission-daemon stop 下面修改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nano /etc/transmission-daemon/settings.json #编辑配置 找到几个RPC的配置 "rpc-authentication-required": true, "rpc-bind-address": "0.0.0.0", "rpc-enabled": true, "rpc-host-whitelist": "", "rpc-host-whitelist-enabled": false, "rpc-password": "PASSWORD", #密码,记得修改 "rpc-port": 9091, #端口 "rpc-url": "/transmission/", "rpc-username": "transmission", #用户名,记得修改 "rpc-whitelist": "127.0.0.1", #如果没有反代,可以考虑改成0.0.0.0 "rpc-whitelist-enabled": false, #或者把这个改成true取消RPC白名单 为了方便使用,我们还可以安装Transmission Web Control(TWC),一个非常强大的第三方WebUI。具体可以参考 官方中文文档 1 2 3 wget https://github.com/ronggang/transmission-web-control/raw/master/release/install-tr-control-cn.sh chmod +x install-tr-control-cn.sh bash install-tr-control-cn.sh 其余的配置,我们直接在TWC里面完成即可。 Deluge配置 Ubuntu下,Deluge直接使用 apt 包或者PPA安装即可。安装过程不再赘述,可以参考 官方Wiki 如果是手动使用apt安装的话,默认是不会有Systemd守护进程的,所以应该自己配置(如果使用上面提供的脚本,则可以忽略下面的所有配置讲解),配置方式可以参考 官方文档 如果想使用ThinClient(桌面客户端的远程管理模式),需要做下面的步骤: 1 2 3 4 killall deluged #关闭进程 su --shell /bin/bash --login deluge #登陆deluge用户 echo "用户名:密码:10" >> ~/.config/deluge/auth #写入权限文件 deluged #启动进程 完成后即可在自己的电脑上使用ThinClient管理。 Aria2配置 用于下载百度云,待更新。

2019/4/23
articleCard.readMore

我所用过的IDC盘点

我大概是14年末才入坑VPS的,这东西真的有毒,用上之后就在里面花的时间还真不少。这几年买到过好货也踩过坑,于是我想着今天来总结一下我用过的那些IDC们。 在这里我仅仅只是总结和阐述个人观点,推荐大多以大陆连接性为主要评判依据,不客观也不一定真实。 ) 阿里云国际(正在使用) 真香指数:🌟🌟🌟🌟🌟(香疯了) **用过的套餐:**4.5USD 新加坡 和 9USD 香港 **一些建议:**有能力就上吧,蛮不错的,性价比很高。(需要海外手机号码、外区Paypal和VISA/MasterCard/JCB/AE信用卡,还需要一些耐心) 购买(无AFF):阿里云国际版 阿里云网络质量和线路质量相信不用我说了吧,国际版现在就算是限速30M也很香,不管是代理还是建站或者玩游戏,自用都很足够了。 我自己买到阿里云国际版也很辛苦,花了好几个月,最后出国了才成功激活,真的是费了不少事儿,不过还好都算值得。 不过需要说的是,阿里云国际的4.5美金的新加坡对联通并不好,走的Singtel人称Shittel,甚至还长时间炸过几次,移动电信就是CN2了,蛮不错的,当然建站的话可以说性价比非常高了。至于9美金的香港,质量如何不必多说,阿里云的线路很不错,玩游戏也完全没有问题,目前本站就在香港阿里云上。 顺便一提,阿里云硅谷的机器并没有CN2,很神奇。 BandwagonHost(正在使用) 真香指数:🌟🌟🌟🌟(考虑到性价比的话算美西比较香的) **用过的套餐:**9.5USD的OVZ旧版套餐,19.99USD的标准款。 **一些建议:**联通不要买DC8,C3机房对联通不友好,但是电信移动很不错;联通用户可以考虑DC3(QN机房),个人使用还是不错的,可以蹲点一些促销。 购买(无AFF):官网 我相信用过VPS的朋友十个有九个都用过它,而且还有不少是因为它入坑的,原因很简单:便宜,而且面板比较方便,当时还有代理一键搭建的功能,深受新手欢迎(同样也深受功夫网的欢迎,搬瓦工的功夫网合作伙伴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我入坑的时候买的是现在人称传家宝的类型,不过最近BWH已经不再提供OpenVZ的VPS了所以这堆传家宝也不再有任何意义了。 当时我几乎不会用VPS,也是第一次用CentOS,一切都靠一键脚本,出了问题自己Google琢磨,慢慢的补了不少知识,那时候使用LNMP环境也图简单用的AMH面板(现在感觉其实并不好用)。 总之,BWH现在KVM机器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贵,还提供免费快照等服务(要知道这个东西很多家都是收费的)唯一可能要注意的就是被Q的可能了,毕竟树大招风,而我现在不怎么用它所以现有的CN2 GT套餐已经不打算续费了。 KDataCenter(太贵续不起) 真香指数:🌟🌟🌟🌟(贵但是香) **用过的套餐:**19USD/月的VPS **一些建议:**贵,但是非常适合联通使用。 购买(无AFF):[KDataCenter] 我有详细评测过这一家的VPS,可以移步下面的文章查看。 适合联通的地方不多,北方主要就是韩国和俄罗斯伯力海参崴之类(当然还有香港了),说到韩国VPS的话就必须提到这家了。KDataCenter走的SK线路,质量很不错,但是移动会绕香港、电信部分回程绕香港且教育网绕美——但是联通就非常香了,速度非常快,G口可不是盖的,不管是测速还是亲自使用都非常爽。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这家并没有一个像样的面板,不论是重装还是重启都得…发工单,另外就是价格了,19USD一个月并不便宜,而且韩国的流量是非常非常贵的,贵到加流量不如再开一台的地步。 Kagoya(暂时不用) 真香指数:🌟🌟🌟(不香) **用过的套餐:**649日元/月的KVM **一些建议:**便宜的原生IP,没有原生需求就不要上了。 购买(无AFF):Kagoya 据说Kagoya已经屏蔽大陆IP注册了,不过我是在非洲注册的账户,验证填写的真实信息,使用起来没有问题。 回到机器本身,649日元且不带初装费在日本这里不多见,而且不是很限制外国人注册使用,算是比较友好的一家了,而且提供日本原生IP且不会被P站屏蔽(樱花大部分被P站屏蔽了),如果有日本原生需求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要追求速度的话就算了,因为Kagoya虽然去程IIJ,但回程有一定概率是NTT,所以高峰期炸是肯定的,而且现在IIJ在晚间高峰期表现也并不好。 我个人认为这家最大的优点就是无初装费且可以按天计价,适合临时使用。 星光互联(暂时不用) 真香指数:🌟🌟🌟🌟(略香) **用过的套餐:**7USD/月的大阪KVM **一些建议:**东京并不香,用大阪最好。 购买(优惠码osaka):星光互联 星光也是一家开了有点时间的国人商家了,但并不服务国人且屏蔽了大陆IP,如果开代理注册使用会被判定欺诈。不过我在非洲所以不受影响。 他们家目前对大陆最友好的就是InterNap机房的大阪KVM了,配置还可以,动态路由所以去回都是BBTEC/IIJ/NTT/KDDI动态,不过大部分去程都是BBTEC,回程多为BBTEC和KDDI,所以线路质量还是不错的。使用起来也还可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提供原生IP。 UOvZ(正在使用) 真香指数:🌟🌟🌟🌟(真香) **用过的套餐:**香港CVM、99元/年的美国CVM **一些建议:**性价比比较高,老板不错,时不时有点优惠,可以在优惠的时候看看。香港CVM还是很不错的。 购买:[UOvZ] 一家国人商家,虽然名字带个OVZ但现在已经没OVZ的机器了,目前主推带快照和备份的CVM机型。CVM有香港沙田、日本大阪和美西三地可选。 我有使用他们的香港沙田CVM,带宽100M,是BGP.NET的机房走CN2,联通移动直连,速度很快而且只要43元/月;日本机房是xTom的BGP动态路由,但是大部分去回都是BBTEC,价格是51元/月,也很划算。他们家我还有一台99元/年的Physz的机器作为备用。总体来讲价格实惠,老板人也不错。 Amazon LightSail(不再使用) 真香指数:🌟🌟🌟(联通不香) **用过的套餐:**3.5USD,性能很糟糕。 **一些建议:**联通不要买。 AWS我也有详细评测,详细可以看下面的文章。 [insert ids=”6005″] 今年9月的时候亚马逊突然接了电信163直连,联通也改了IIJ/KDDI,突然就香疯了,顿时大家一窝蜂地跑去用。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一个月联通就切了NTT,嗯,就是那个晚上炸的妈都不认识的NTT,就再也不用了。 但是现在电信和移动用着还行,虽然电信晚上还是经常炸。 需要说明的是部分IP段(比如54.x)是看不了P站的。 准备一说LightSail的性能非常差,我在里面放了EFB转发微信消息到Telegram经常重启,在别的机器上从来没有这个问题。 Kimsufi (正在使用) 真香指数:🌟🌟(除非有特殊需求才香) 最近在玩PT,但是就非洲的网费来讲是玩不起的,所以就要上SeedBox了,这时候就必须把目光放到欧洲独服了。 Kimsufi算是几家廉价独服提供商里面最便宜的一家了吧,最低的KS1每月只要3.99欧(然而得抢),如果不急着用的话建议等促销,比如我现在就是买的闪惠KS7(KS3C),只需要8.99欧就可以得到一台i3-2130处理器,8G内存,2T硬盘带宽100M的机器了,性价比非常高,OVH旗下也值得信赖。 当然OVH的机器(和别的很多欧洲机)就别指望线路了,欧洲机器绕美,美洲机器绕欧都是常有的,延迟四五百也是常有的,但是考虑到这个价格的独立服务器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买买买就是了,做SeedBox再合适不过了。 购买过的套餐:KS7闪惠 i3-2130/8G/2T/100M 8.99EUR 一些建议:价格实惠,基本上是最便宜的,但是没这个需求不建议上,毕竟线路真的很差。 RamNode(不再续费) 真香指数:🌟🌟🌟(稳定香) **使用过的餐:**3.5USD KVM **一些建议:**适合稳定建站,线路一般。 RamNode是一家以稳定著称的VPS提供商,我自己也使用了非常久,本站在几年前也就托管在他们家里。 他们家的西雅图机房连接大陆比较快,不过线路一般,但是非常稳定,基本没什么问题,如果是拿来建站的话在合适不过了,关键是价格也很不错。 Online/OneProvider(不再续费) 真香指数:🌟🌟(除非有特殊需求才香) 既然提到了Kimsufi那就不得不说下隔壁Online了,同样提供以法国为首的廉价独服,区别在于价格比Kimsufi稍贵但是带宽有1G,不过看起来国内线路可能比OVH好一点点(实际上半斤八两吧)。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时候官网价格并不如官方黄牛OneProvider,而且后者还不要初装费,当然经典的8o 10o 15o机器基本买不到啦,有耐心的话可以蹲点,我现在手里只有一台9.99欧的Atom C2350机器,性能很差,如果是用Windows的话基本上干啥都能100%,不过带宽很足,玩PT很快,也就只有这一点比Kimsufi好了。 DigitalOcean(不再使用) 真香指数:🌟🌟🌟(大陆香不了) 和Linode一样,是一家技术实力强但是国内路由不行的一家,因为Github送50美金学生额度被玩炸了很多次,主要是旧金山机房比较香。高峰期国内的话同样是炸的妈都不认识。同样是因为被撸坏的缘故,开出被墙IP是常有的事情。 HostHatch (不再使用) 真香指数:🌟(真臭) **用过的套餐:**5USD SSD KVM **一些建议:**不用看了,SL都凉凉几年了,看别的吧,我连链接都懒得放了 在16年的时候,香港SoftLayer机房的VPS深受欢迎:便宜、带宽足、速度也快,我就是看上了这几点赶紧跑去尝鲜,去的就是HostHatch家,价格不贵,5美元一个月,当时香港SL机房真的是相当好用。 可惜好景不长,香港SL被众无良奸商DDoS之后被迫取消大陆直连,从此香港SoftLayer在大陆彻底不能用,所以我就全部搬走了 Linode(不再续费) 真香指数:🌟🌟🌟(大陆香不了) 大名鼎鼎的Linode,以前的高富帅机型,降价过几次之后也提供5USD的小鸡了,然而到国内路由一般,只有费尔蒙特和东京1能看,然而现在费尔蒙特也不行了东京1早就买不了了。能买到的东京2是NTT,晚上能炸的妈都不认识,所以主体国内使用就算了吧,虽然Linode技术实力之类的都很不错,只不过是不适合大陆主体使用而已。建站还是不错的,毕竟是大家了。 Vultr (不再续费) 真香指数:🌟🌟(玩坏了不香) **用过的套餐:**5USD SSD KVM **一些建议:**并不建议,除非你根本不在乎国内的速度和路由。同样的价格去搬瓦工或者AWS都行。 这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入门商家,支持支付宝,有日本机房,也是很多Affman必推的一家,但是现在的话,并不推荐,虽然便宜但是怎么说呢,还不如直接上搬瓦工呢。 日本节点也是早就被玩坏了,开出被Q的IP也是常有的,NTT几年前还好,现在烂的跟翔一样,天天晚上炸的妈都不认识,同样的价格反正都是炸,更建议去LightSail。

2018/12/14
articleCard.readMore

冰布子的Caddy入门笔记

我现在主力VPS有两台,分别是新加坡和香港的阿里云,其中香港那台装的是LNMP环境,跑着自己的这堆老字号网站(比如这个博客),而新加坡那台主要安装的Docker和NodeJS环境,如果还用Nginx反代的话就太麻烦了,所以我想到了Caddy。 上手两天后,发现它真的非常简单方便,如果仅仅只需要反代或者静态文件托管更是简单的要命,比起Nginx的配置来讲可以说精简了大部分。 在这里我做一个自己的简单总结,方便参考。 安装 安装很简单,Caddy官方有自己的一键安装包,可以直接在 [官网] 定制自己需要的插件。 我自己的安装如下: 1 curl https://getcaddy.com | bash -s personal docker,http.cache,http.cgi,http.filemanager,http.forwardproxy,http.git,http.jwt,http.login,http.minify,http.nobots 安装完成后,定义一下配置文件目录、网站目录和证书生成目录。 配置文件目录 1 2 3 sudo mkdir /etc/caddy sudo touch /etc/caddy/Caddyfile sudo chown -R root:www-data /etc/caddy SSL证书目录 定义为 /etc/ssl/caddy 并做好权限设置(770) 1 2 3 sudo mkdir /etc/ssl/caddy sudo chown -R www-data:root /etc/ssl/caddy sudo chmod 0770 /etc/ssl/caddy 网站目录 定义到 /var/www,用户为www-data 1 2 sudo mkdir /var/www sudo chown www-data:www-data /var/www 创建服务 最后,创建一个服务,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管理并实现开机启动。(使用systemd) 1 2 3 4 sudo curl -s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mholt/caddy/master/dist/init/linux-systemd/caddy.service -o /etc/systemd/system/caddy.service # 从 github 下载 systemd 配置文件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重新加载 systemd 配置 sudo systemctl enable caddy.service # 设置 caddy 服务自启动 sudo systemctl status caddy.service # 查看 caddy 状态 安装PHP 为了方便,当然是直接用apt安装了(我用的Ubuntu 18.04 LTS)。 1 sudo apt-get -y install php-fpm php-cli php-json php-curl php-imap php-gd php-xml php-zip php-intl php-imagick php-mbstring libsodium-dev 再修改一下配置文件 /etc/php/7.2/fpm/php.ini 1 2 3 memory_limit =&gt; memory_limit = 512M ;cgi.fix_pathinfo=1 =&gt; cgi.fix_pathinfo=1 upload_max_filesize =&gt; upload_max_filesize = 2000M post_max_size =&gt; post_max_size = 2000M 以及 /etc/php/7.2/fpm/pool.d/www.conf (由于我9000端口被占用,所以用的9009) 1 listen = /run/php/php7.2-fpm.sock =&gt; listen = 127.0.0.1:9009 编写配置 Caddy的配置文件为 Caddyfile,详细的配置可以看 [官网文档] 我这里一个Caddyfile里面记录了我这个VPS的所有网站,多个host只需要用花括号 “{ }” 括起来即可。 不过总体来讲,Caddy的逻辑大概都是一个套路:第一行是域名,不填端口或者http(s)协议的话默认开启80和443端口并自动签发证书。接下来就可以定义gzip、网站根目录和rewrite规则等等。下面详细说明。 普通反代 我在机器上有跑Docker和NodeJS,为了让这些Web应用绑定上域名,就会涉及到反向代理。 使用Caddy完成普通反代的语句非常简单,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比Nginx不知道简单到哪里去了。 1 2 3 4 5 example.com { #域名 gzip #开启GZIP tls your@email.com #SSL证书签发邮箱 proxy / localhost:端口号 #反代地址 } 静态文件 静态HTML文件托管也很简单,只要定义网站根目录和域名。 1 2 3 4 5 example.com { #域名 gzip #开启GZIP tls your@email.com #SSL签发邮箱 root /var/www/YOUR_WEBROOT #网站根目录 } 使用PHP(以OneIndex为例) 如果要使用PHP,那就要加上fastcgi了。Rewrite部分就是伪静态规则,这里写的是OneIndex的规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OD a.b.com { gzip tls a@a.com root /var/www/WEBROOT fastcgi / 127.0.0.1:9009 php { #刚刚安装的时候监听的是9009端口 env PATH /bin } rewrite { #OneIndex的伪静态规则 to {path} {path}/ /index.php?{query} } } 使用JWT做简单的登陆验证 除了basic_auth之外,Caddy还可以使用JWT进行简单的加密和登陆验证,自带登陆界面,比较好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com { tls a@abc.com gzip root /var/www/WEBROOT jwt { path /example #加密目录 redirect /login #跳转到login界面 allow sub user #允许的用户名 } login { success_url /welcome #验证成功后跳转的位置 simple user=pass #格式:用户名=密码 } }

2018/11/18
articleCard.readMore

冰布子的非洲日常(动身篇)

为什么要去遥远的非洲呢?这个答案一年多前我自己心里就有数了(不然我也不会直接申请国际班了),什么年轻就还是要出去闯一下见见世面都是虚的,为了更高的工资和固定的假期才是真。 总之,6月底拿到学位证、毕业证回家,7月初就匆匆去贵阳培训,再在家摸鱼了大半个月,到了8月初,就真的得动身出发了。而现在都已经快11月了,时间过得真快。 成都 我是八月四号出发的,成都双流是除了北上广之外唯一一个有非洲航线的机场,一路也很折腾:先是成都到亚的斯亚贝巴,转利隆圭(马拉维首都)后才到终点布兰太尔,一趟下来基本上有整24小时,可积国航里程5800英里。 有趣的是,我们在成都值机的时候能看到很多非洲人买大屏液晶电视带走,当时还很好奇:就算当地电视很贵也不至于自己跑这么远买吧……结果到了马拉维才知道国内五六百的电视在当地至少要3000人民币才能买到。 总之,1点多登上飞机,接下来就是8小时的旅程,醒来就到非洲大陆上了。 亚的斯亚贝巴 当地时间五点,我们一行人总算到了非洲。亚的斯亚贝巴在高原上,又是雨季,还是早上,而我还只穿着短袖短裤,下飞机差点没把我冻死。 亚的斯亚贝巴机场总体来说还行,甚至有黑妹提供中文引导服务(别指望他们中文说的多好了,能说就不错了),还能在部分店铺里面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换美金,也有很多餐厅、酒吧,免税店也有不少(据前辈说很多假货),总体来看还是比较现代化的。尤其是对比了利隆圭和布兰太尔的过后(而且还有免费WiFi呢) 但是你以为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就很好吗?不,他们厕所都还是钢板房很多地方依旧不能刷卡,只是内部设置比较….现代化一点点而已,说白了,全靠别的机场衬托啊! 在埃塞呆了几个小时其实巨无聊,根本原因还是网速太烂,本来想着买了石头号抽卡的,不过…实在是太慢了,只能放弃,——不过,至少还能聊聊QQ,机场WiFi就不要求太多了。等了六小时之后总算是可以转到利隆圭了。 利隆圭 从地图看马拉维会发现这个国家有很大一块是一片湖,这就是非洲第三大湖泊马拉维湖,足足占了这个本来就很小的国家的23%,在飞机上望下去非常壮观。 利隆圭机场很小,停机坪只有两三架埃航和南非航空的飞机,是日本援建的,环境倒是还不错。到利隆圭就得开始办入境手续了,虽然内容不多:检查黄本、护照、办理签证等待入关,但是非洲人的办事效率嘛…所以光是入境就花了很长时间,而且还必须在很拥挤、没有坐的地方的机场入境厅(这已经是很委婉的说法了)填写手续办理。 早有听说入关很有可能被海关扣留并找你要钱,不过还好,一路上都没有找我要钱(我也故意没有带美金,只有人民币),难道是因为我看起来比较小?还是说打开我的包就是俩伊布毛绒? 不过和我通行的有一位就没那么幸运了,交了点钱才过。 顺便一说利隆圭机场是没有WiFi的,除了付费的SkyBand WiFi,其实……就算是付费也不是不行吧,但问题是它必须要用现金买充值卡才行……然而我当时并没有马拉维克瓦查,所以从这里到项目之前,都是失联状态。 利隆圭机场出发安检是没有X光机的,全靠手检,而且不会管你的电子产品是否放在了托运行李中。 总之,又过了百无聊赖的几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排队等签证),终于可以坐上小飞机去布兰太尔了,虽然行程只有40分钟。 布兰太尔 布兰太尔是马拉维最大的城市,但是下了飞机却发现这个机场竟然是平房,而且一架飞机都没停。 就这个配置连北碚区那个火车站都不如,但这却是个真正的国际机场( 不出意外的话,最大的飞机应该是A320了,我们坐的还是更小号的庞巴迪D8)。 当然更别说机场路了,简直和村村通一样…… 不过,漫长的旅程总算是结束了,可以安心睡一觉了(吧) _(:з」∠)_第一篇就先写到这里吧,搬砖去了

2018/11/15
articleCard.readMore

最后我们都换了阿里云 – 国际版阿里云使用体验

事情是这样的,大概五六天前,我又突发奇想再试着过阿里云国际版的支付方式验证,万万没想到我的美国区PayPal就突然给过了,总算是可以自己亲自品尝一手的阿里云香港了,就算是只有30M也香炸了,香!炸!了! 不过有一点还是改了:不再使用OSS,也不使用远程附件,直接改用AzureCDN加速所有附件、主题等静态资源,兼容性更高且速度更快,压缩率也比较高。 通过验证 因为价格良心、线路很爽,我没毕业的时候就有想过想买阿里云国际版了,当时也试过注册美国区Paypal,VISA卡也有了(招行的全币种卡),然而始终卡在“发卡银行在中国”这一步,无奈只能放弃,并找代购妥协(讲真现在阿里云代购相当贵)。 结果就是上周,我就莫名其妙的通过了,我的Paypal美国账户压根儿就没改过,还是该买买该用用的,AppStore和各种VPS基本都是走的这个账户,绑的卡也是招行那种,从始至终都没改过。申请流程也和网上的各种教程一致:Google Voice过的Paypal手机号验证、绑定VISA卡、使用Google Voice绑定阿里云国际、最后直接绑定完成。唯一的不同是,我现在在国外,也就是说各种无痕模式已经没有必要使用了。 购买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阿里云国际版购买ECS一键包(也就是我们说的9美元、4.5美元且带1TB流量的款式)的入口已经被隐藏官网无法直接购买。(不排除是套路云的新套路) 阿里云国际最香的就是9USD的香港和4.5USD的新加坡了,性价比极高,个人使用非常足够,所以我就各开了一台,目前本博客就在阿里云香港上放着,新加坡那边就放着Caddy和Docker,用反代的话Caddy比Nginx简单方便多了。 使用 关于阿里云的评测就不用再说了,网上非常多,做的也比我详细,所以只说说自己的使用感受吧。 首先快是肯定的,因为阿里云自身是国内企业所以垃圾教育网也得到了照顾(KDataCenter教育网是要绕美的),连线到非洲路由和延迟也能看(都得从法国或者英国转),到国内的质量很高,总体来说是香疯了。 另外还有一点是比AWS稳定很多,配置也好一些,AWS LightSail的配置低到令人发指,以至于我跑的EFB Wechat没两天就会自动炸,但是阿里云这里我从运行开始就没断过,哪怕开发者说的3天掉线很正常。 总之,自用建个人站啥的,我目前真的找不出比它更好用的了。 ——另外搬瓦工真的烂炸了。

2018/11/13
articleCard.readMore

加钱还是有那么点用的 – KDataCenter使用体验

上个月刚夸完、吹爆AWS LightSail,结果还没一个月就打脸了:电信晚上爆炸得连美国都不如,联通直接从KDDI切到了NTT,晚上延迟甚至可以300ms起步,已经到根本不能用的地步,不得不再去找下家了。(白瞎了我那150美金的学生额度了摔) 但是呢,这玩意儿太贵了我还是玩一个月就跑吧,去阿里云香港了,真香。 香港的机器还是很贵的,关键是性价比高一点的就等着天天被打(甚至包括NAT VPS),实在是太乱,只能另请高明。于是就想到了韩国,很早前就听说过KDataCenter,无奈19USD/月的价格让以前囊中羞涩的我望而却步,但现在好歹也算上班了,怎么着这点钱还是有的,再加上有优惠码可以以折后15.2USD/月的价格入手,总体来说还是可以一试的。 入手 早有耳闻KDataCenter一直稳如狗,就算是现在,按照ping.pe的测试也可以发现其晚高峰的表现也非常不错,再加上最低配也提供高达100GB的SSD硬盘,作为主力建站VPS并附带个人代理是相当不错的——唯一缺点是价格确实有点小贵。 这家的官网非常简洁,首页就是测速链接,看起来对自己的连接速度非常有信心,事实上SK线路确实在国内还算不错。(除了移动是绕香港的,但就算如此,测试结果还是好看) KDataCenter的最低配置是19USD/月配备1核1G,500G流量,100GB SSD硬盘空间,带宽峰值为1GBPS,给的配置还是比较足的。官方有给出一个八折循环优惠码 **kdatacenter_btc **但条件为老用户(即在他们家买过VPS的用户)。不过新用户要使用这个八折优惠码也不是做不到:我自己最初订购时还没注意到这个八折优惠,直到确认订单还没开始付款的时候才发现有优惠价格,于是又重新申请了一个19USD/月的VPS,此时用上面提到的优惠码就可以生效了,折后价格为15.2USD,性价比还是有的。唯独流量不算多,而且要加流量要90USD/1T(干嘛不去抢啊,摔)。 购买完成后并不是即时开通的,一般需要等2小时才会用邮件将信息发给你(所以我觉得可能并非自动开通而是手动开通,毕竟这家VPS连个面板都没。) 使用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是,这家VPS是没有主机控制面板的,也就是说,任何基本操作如重启、开关机、重装系统等操作都必须发工单找客服,网站后台也是简陋的可以,不知道为啥这么多年了也不改改,客服也很辛苦的嘛(我的VPS是韩国时间凌晨2点开的),好好一个无管理机都快成半管理机啦。 可以看到,这个所谓的管理界面也仅仅只能看看流量、IP和购买附加产品(比如贵到想哭的流量包、新增IP等等),可以看出这是个很不适合折腾的一家,不过实际使用的话,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得出来G口带宽跑用的很足,跑的非常快,延迟也说得过去,韩国要和香港比延迟还是不行的,但是这带宽就很强了。 不过韩国SK线路也有一个祖传问题,那就是路由可能绕香港。不过对于联通而言是没问题的,双向不绕路,延迟也非常不错。但是移动的话,去回都绕香港,电信有部分地区(主要发现在南方沿海地区)绕香港(1跳) 不过就算是部分地区绕香港,延迟还是不错,经过测试使用PS4联机MHW是没有问题的(北京联通),联通的表现也相当优秀。 总结 KDataCenter作为从12年就开始提供VPS服务的提供商,到现在还一直提供很稳定的服务而且带宽足速度快,可以说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另外100GB的空间比较足,可以存一些东西。不过19USD/月的价格确实有点小贵,另外他们对移动不算很友好,所以要是有在用移动的话还是需要考虑下了,但是联通的话就非常棒了。虽然KDC的面板做的真的是很糟糕,功能缺失,依赖于提交工单。 总之,预算可以的话,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8/11/8
articleCard.readMore

搬进LightSail与使用Azure CDN

10月20日更新:AWS日本区联通的线路被改成了NTT,不论是质量还是延迟都相当糟糕,电信晚上也严重丢包,简直不能用了。散了散了。 我又来打自己脸来了,因为前几个月才说换到阿里云新加坡就不换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换到了AWS Lightsail。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Lightsail并不怎样,总所周知亚马逊的线路在国内用是出奇的烂,三网除了移动能用之外别的都得绕美国一圈,可选的Linux发行版也仅限于Amazon Linux和Ubuntu(虽然我也可以用Ubuntu),但是最近几天变动很大,线路和网络质量提升显著,所以我也凑个热闹去试试。 最后发现很不错,干脆直接搬过去算了,阿里云毕竟是代购的,懒得搞了。 切换到LightSail 主要原因是阿里云其实是代购的,一个月价格还算行但是自己还是不太想是代购,自己控制才是最好的嘛~上周耳闻AWS Lightsail线路优化,包了电信163的大口子,所以在AWS日本区连接中国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从最初的绕美变成了三网直连(联通是走KDDI线路,质量也是很好的)且回程也是直连,经过测试比我的Kagoya(一家日本本地VPS服务商,位置在大阪,走的IIJ线路)网络质量级延时都好一些,沿海地区的延时甚至可以达到30ms左右,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最低配置只需要3.5USD,对我这种小流量小网站来说最低配置足够了。 不过做代理的话,AWS被P站屏蔽了,而且这个IP应该也不是日本IP,有这方面需要的话还是拿别的比较好,比如Kagoya啥的(我自己用中国的信息成功注册了)。 Lightsail默认是动态IP,可以分配静态IP地址使用,因此更换IP也是很简单的。同时也提供免费的DNS服务,实质上是阉割版的Route53,我就暂时没用——改用Azure的服务。 添加Azure服务(CDN&DNS) 我知道Azure是很贵的,但是也有部分确实蛮好用也不贵,比如CDN和DNS,Azure有香港节点所以国内访问速度是很不错的。加之最近几天还有一个消息就是Azure自家的CDN(S3)上线测试了,目前半价促销中,就算是原价也不过几美分1GB且仅计算流量费用,所以费用还是很低的。 Azure CDN也支持自定义域名,自定义域名的HTTPS证书可以自动生成且不需要额外付费,用的是DigiCert,单次签发有效期一年(而不是LE的3个月的那种免费证书)并提供自动签发、续签,所以说巨硬还是蛮良心的。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亚马逊CloudFront真的挺烂的,各个地域所解析到的CDN节点并不能很好的就近分配,导致加速效果并不好,经常有国内访问会走美国的节点而非就近的香港或者日本,AWS节点的自动解析还是很糟糕的。但是Azure CDN的节点分配就相当不错了,虽然解析出来都是美国IP,但是可以注意到各个地区的延时都不会超过100ms,大部分甚至都是在50ms之内,也就是说Azure CDN有比较精确地根据地域分配CDN节点,这一方面比AWS强多了。 WordPress启用Azure CDN也不难,直接使用CDN Enabler即可,阿里云OSS也可以直接套CDN,只需要把源设置为对应的bucket即可,OSS的插件直接使用也不会有半点问题。 至于DNS…就是纯粹想换Azure了,价格0.5USD一个月,很划算。

2018/9/16
articleCard.readMore

搬入阿里云(新加坡)

我发誓这应该是今年最后一次换VPS提供商了,阿里云真的很好用。 这已经是一年内的第4次换VPS了(DigitalOcean—RamNode—UltraVPS—阿里云),不得不说我还是挺能折腾的。但是每一次更换都代表着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和UltraVPS的对比 我是上个月才换到UltraVPS的,采用的是QN亚洲优化线路。从一个月的使用情况来看,总结就是稳,加上美帝G口和CN2 GT线路,使用起来也是相当爽,价格便宜(4.5刀左右)配置也比较高(2G 2核),非高峰期在全国的ping值甚至可以保持在150ms上下,性价比非常好。 但是作为国内提供商的阿里云(国际)优势更大,4.5刀新加坡的1G1核配置,默认带宽是30M(可升级为200M),线路是双向CN2 GIA,比普通的CN2 GT高出一个等级,加上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速度和ping值都比UltraVPS快很多。 下面使用oldking的测速脚本进行对比。 上:UltraVPS,下:阿里云 从上面的对比能看出,阿里云的速度相当快,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带宽上限(200M),IO依旧不咋地,但是这个成绩已经相当可以了。不过UltraVPS的IO测速可能有点问题,SSD这个速度有点不对,而且我之前测得的结果是300M/S。 对于我这种要求不高、只求稳求速度能力所能及地快的用户而言,阿里云新加坡可以说是非常不错了。 速度测试 中国大陆优化线路+亚洲机房,阿里云的速度很可观。 目前我使仅用了BBR优化,在晚上九点(算是高峰期了吧)直接在YouTube观看视频4K完全没有压力,MacBook上面看4K 60FPS有极大压力就无法测试了,但是可以看到带宽能达到25M 而UltraVPS能在这个点儿带宽上10M都算谢天谢地了。 实际体验说完了再来讲讲线路吧。 在IPIP.net使用路由追踪(节点为四川电信),可以看出是CN2 GIA线路即全程无202.97而都是59.43开头的CN2节点,回程依旧全59.43,也就是“双向CN2 GIA” 再来看看Ping值,虽然我现在都不是特别关注它了。依旧是在IPIP.net进行测试,可以看出由于地理位置较近所以Ping值也相当可以,在国内最高不高于150ms,平均也大都在100ms内,总体来讲大概ping延时为85ms,算是较低了,如果拿来加速游戏应该也是可以的。 使用OSS做备份 阿里云的OSS对象存储很好用,现在我已经是阿里云的机器所以同一个数据中心使用不计流量费用,也就是说,我完全可以开一个新加坡的bucket然后直接靠内网备份网站到OSS,而且新加坡的免费空间额度有5G,单纯备份7日网站数据完全够用。 我使用的LAMP包是Oneinstack,内置了备份脚本,直接内网备份即可,不仅快速还免费,算是阿里云福利了。

2018/5/5
articleCard.readMore

又拍云迁移到阿里云OSS与在WordPress的切换

我使用又拍云已经快6年了,又拍确实挺不错的,而且有又拍联盟的话完全是可以免费用(就算没有,价格也十分公道)。但是OSS经过几年的发展明显赶超了老牌又拍,因为我决定换到阿里OSS,然后把又拍里面的所有文件都转移过去。 阿里OSS的优势 让我迁移到OSS的原因如下: 我的网站没有备案,无法直接绑定域名到又拍 WordPress插件常年无人维护,不支持在线编辑和响应式图片 管理较为麻烦 社区或官方资源已经被后来者OSS追上很远了 上面的第一二两点都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线编辑的问题,又拍云如果使用Wordpress的在线图片编辑,那么就必然会失败,并直接导致图片无法访问(虽然又拍是支持图片编辑的),但是使用阿里云OSS的插件就完全没有问题,另外新版Wordpress引入了“响应式图片”,又拍云的插件是不支持这类新要素的,也就是说,就算启用的又拍的图床,只要不禁用响应式图片那么非原图依然会直接从自己的服务器里面加载,根本就无法起到加速的作用。 第二点,阿里云允许我的无备案域名绑定CNAME,而我正好也只需要一个非大陆的OSS节点,这对我而言很方便。 现在阿里云OSS在国内是没有免费额度了,非大陆地区有5G存储、5G下行流量的免费额度,值得一提的是请求是要算钱的且没有额度可用,但是香港区万次请求1分钱(其他地区至少1毛钱/万次)还是很便宜的,对于中小站点来讲完全够用。 使用OSSImport迁移到阿里云 迁移到阿里云并不难,因为官方有一款迁移工具可以用,不仅支持又拍,还支持本地、七牛、百度BOS、AWS S3、Azure Blob、腾讯云COS、金山KS3、HTTP、和自家的OSS的转移。 这个工具需要使用Java,因此需要在你运行此工具的电脑中安装好Java环境。 接下来,去阿里云的官方 Github 下载对应平台的配置文件job.cfg改名为local\_job.cfg并替换OSSImport目录下的/conf/local\_job.cfg,再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修改,配置文件里面有详细的中文解释,这里不再对配置文件的修改做过多解释。 最后,运行OSSImport目录下的import.sh或者import.bat,等待其自动完成即可。 这个工具的传输效率还算是比较高的,我的又拍云内大约有700M的图片,是本博客建站以来的所有附件,算下来有接近一万个文件,但迁移过程只花了不到5分钟。 在Wordpress中切换到OSS 不论是又拍云还是阿里OSS的Wordpress插件都是直接调用的原生附件上传工具,得益于此,它们的上传目录和整理方式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只需要修改前面的URL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要禁用又拍云的插件,然后使用数据库管理工具(如PMA),执行SQL语句 1 UPDATE wp_posts set post_content=replace(post_content,'https://又拍云URL/旧目录','https://阿里云OSS-URL/新目录') 接着,在阿里云OSS的管理平台你所使用的bucket的“图片处理”选项卡内,将下列常用图片处理规则做成一个纯文本文档(如txt)点击“导入样式”到OSS内,以便Wordpress能完全没有问题地使用。 1 2 3 4 5 6 7 8 <code class="hljs html"> styleName:thumbnail,styleBody:1e_1c_0o_1l_150h_150w.src styleName:post-thumbnail,styleBody:1e_1c_0o_1l_120h_160w.src styleName:medium,styleBody:0e_0o_1l_480h_480w.src styleName:medium_large,styleBody:0e_0o_1l_768h_768w.src styleName:large,styleBody:0e_0o_1l_1024h_1024w.src styleName:full,styleBody:.src styleName:twentyseventeen-featured-image,styleBody:image/auto-orient,1/quality,q_75 再获取并安装OSS的Wordpress插件:Aliyun-oss-support 启用后就算完全切换到阿里云啦! 再试试效果吧: 使用又拍的时候,整个网页完成加载大约需要3秒,现在仅需2.27秒,更重要的是,我终于可以恢复使用响应式、内置图片编辑和自定义域名了! 又拍云的去向 当然又拍云还是会继续用的,我的免费额度比较充裕,完全可以用来备份网站数据,我的LAMP一键包Oneinstack内置的备份脚本原生支持又拍云,所以非常方便。 同时我还有一个基于Cloudreve的云盘,用来获取外链,整个云盘直接使用又拍云驱动,而阿里云免费额度仅有5G,所以外链这种东西还是交给又拍云吧。

2018/4/23
articleCard.readMore

自用WordPress插件汇总 2.0

今年是我的Wordpress独立博客建博的第八年,所以要说用Wordpress需要点儿啥插件的话,我还是自认为能说那么几句的,虽然技术不精,但是用得多嘛! 不过说实话,这么多年了,Wordpress的后台倒是没改多少(印象中就是去掉了内置的链接页面,增加了响应式),不过使用的插件倒是有不少改动,比如现在响应式布局流行后WP Touch这种插件就完全没用了(更不需要为了移动设备专门加一个二级域名了)。 本文中如果没有在插件后附上链接则说明可以直接在WP后台直接搜索、安装。 4.23更新:取消使用又拍云,改用阿里云OSS 优化类 WordPress说实在的还是挺欠优化的,不过调教好了的话,我这网站在校园网能让加载速度保持在3秒以内。 多功能缓存 LiteSpeed Cache 我目前使用的缓存插件,因为WP Super Cache其实我感觉还行,但是功能太少,仅仅只有一个缓存功能,以至于我还要另外安装Autoptimize、Redis(我VPS安装有Redis,可以作为对象缓存)、LazyLoad、禁用Emoji等一系列插件,而LiteSpeed Cache则完全可以一步到位,而且简洁好用,也没有W3TC的PRO版广告,干净清爽,值得推荐(如果配合LiteSpeed或者开源免费版的OpenLiteSpeed的话会更好,不过我的WEB服务器是Apache) 阿里云OSS 我现在把图床从又拍转移到了阿里云OSS了,又拍虽然便宜也算好用,但是绑定域名必须备案,插件是不支持Wordpress内置的编辑功能的(虽然又拍是支持图片处理的,但是年久失修的又拍云插件如果使用编辑功能就必然失败,也不支持响应式图片),阿里云免费额度对我来讲还算够,只需要掏请求数的钱,而且在香港的节点可以直接绑定没有备案的域名,非常好用。阿里云OSS的插件可以在Github获取 又拍云插件 Hacklog Remote Attachment Upyun Hacklog出的又拍云附件插件是目前为止最好用的又拍云WP插件,没有之一,以前还有一款由cuelog推出的,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没有维护,所以现在仅仅只有这一款可以使用了。 另外本插件最新版无法在WP后台搜索到,请自行在Github获取 又拍云配合 Disable Responsive Images 这是因为又拍云而使用的插件,因为又拍云的插件不支持新的响应式图片,如果不禁用它的话依旧会从本地服务器加载图片,影响速度,甚至可能根本找不到图片文件,因此很有必要使用这个。 Google Font Fix 简单的Google Font优化工具,切换CDN,不过现在大陆貌似可以直连Google公共库了?同时支持Gavatar的缓存。 Really Simple SSL 简单地解决MIX CONTENT的问题,让站点无痛使用HTTPS 个性化化类 WP Ajaxify Comments AJAX化评论框,老物了。万年前多说挂了之后我就决定还是不用社会化评论框了,原生的其实才是最方便的:无注册、登陆,简简单单挺好,AJAX化后可以免刷新提交。 WP Sticky Sidebar 边栏固定工具,作为一个双栏主题,如果文章太长的话边栏那边就是一片空白,而且twenty-seventeen主题的侧边栏本来就很宽,这样就会导致长文章的后面部分页面有一半都是空白的,非常不美观,使用本插件之后就可以让边栏跟随内容。 Easy Table of Contents TOC(目录)插件,简单好用,识别H1~H6(自定义)标签作为目录,如果有强迫症的话用着还是挺爽的。 Zhongwen Excerpt 古董级插件。WP的摘要不支持中文,如果主题不支持的话,就算显示摘要也会导致全文显示,而我又懒得使用 more 标签,所以简单粗暴的使用中文摘要插件即可。

2018/4/21
articleCard.readMore

新玩具:XBOX ONE S

其实XBOX ONE我1月份就买了,只不过现在才想起来要写篇博客而已。 上大学后,我爸妈已经不怎么反对我玩游戏了,尤其是对主机游戏看的很开,以至于我的首发美版3DSXL就是我妈出钱买的;存钱买Switch的事儿我爸妈也是知道的,甚至我的Joy-Con坏了一个的时候我妈还出资给买了个新的。 但是任天堂平台最大缺陷就是严重缺乏欧美3A作品,而我家的PC配置又很糟糕,土豆厂这好几年的作品我一部都没玩过,甚至GTA5都玩不了,再加上期待已久的今年一月发售的MHW,寒假(一月)的时候我就想买一台家用机了。同时我妈也希望有一台机顶盒,于是XBOX ONE就成了最佳选择了。 选择 这一代的家用机无疑是PS4胜出,早年微软作死不断(禁止二手、强制联网、超巨型机器+变压器、国行锁区)功不可没,再加上“独占”赢得市场。 但是我并没有选择PS4,原因如下: PS4的手柄极其糟糕,而XONE的手柄却是公认最佳 我非常不喜欢JRPG和绝大部分的非任天堂的日式游戏(说实话我现在也太不喜欢正统宝可梦作品了),索系独占对我没有吸引力 我不在意有没有中文 XONE可以安装UWP应用,扩展性强 国行XONE不锁区,自带永久金会员 XONE切区大法,不需要像索尼那样换区就要重买 PS4系统并没有体现出“现代家用机”的特色 我是拿来玩欧美3A的,我还有一台NS和3DS XGP和XPA非常方便 综上所述,XONE更适合我。 入手 一月的时候巨硬天猫XBOX ONE S的Minecraft同捆版打折,一台只需要1699,果断下单。剩下的钱拿来买了GTA5和MHW。 广州发货,顺丰陆运,2天到了重庆。 Minecraft的同捆版有特殊的彩绘包装,虽说买不到海外的彩绘版主机,不过1699的特价还要啥自行车。 开箱后如下,所有的包装样式和海外的彩绘同捆类似,唯独机器是普通的白色版,XBOX快速安装提示封面也应景的做成了MC的“草地”样式,附件也成了泥土块。 因为是同捆版,所以内附了Minecraft XBOX版的兑换码和创意者包DLC,内置了非常多的模组、混搭包和皮肤,另外Minecraft XBOX版可以免费在外服兑换成基岩版,可以无缝与Win10,iOS,Android和将要推出的Switch基岩版联机,DLC也会一并同步过去且全平台可用,巨硬无比良心。此外还附送了《决战喵星》的优待码(海外版是送Win10版的Minecraft,但是大陆没有基岩版Win10 MC) XONE机器非常好看,底部还有一行来自西雅图的问候。 开机,首次更新接近4.7G,不知道巨硬在干啥,这么大都够下载一个64位的Windows10了,而且XONE图示还是旧版的,更新完之后倒是变成了ONE S的图标。 更新后便可以直接切区到任何国家,但国行的金会员只在地区为中国大陆才有效。 使用体验 XONE入手后我下载的游戏有GTA5和5块钱一个的刺客信条:大革命外加极限竞速:地平线(当时国行打折,豪华版仅需127)并预购了MHW。由于任天堂在今年目前还没啥我喜欢的作品,因此NS吃灰了整整两个月,我一直都在玩XBOX。 XBOX给我的第一感受是,终于能体验到一款“现代家用机”了,做系统起家的微软的优势体现得十分明显,而转头看Switch就会感觉简陋的不行。 手柄就不说了,没有XBOX的玩家都有不少人会买XBOX手柄。 XBOX的联机我认为是质量最好、操作最方便的,内置的“派对”功能组队、邀请好友非常容易,派对语音直接插手柄的耳机孔而且通话质量极佳,从此告别QQ电话;再看看Switch那根本不存在的聊天系统和傻逼一样的Nintendo Switch Online APP,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你甚至还能在XBOX上玩Switch(内置HDMI IN) 小毛病也是有的,比如金会员充值了没效果之类,解决全靠重启,真不愧是微软的东西,重启解决一切问题。 总而言之,这是一款玩欧美游戏的高性价比选择,配合XGP都能玩好一阵子了(连HALO5都包含进去了,却只要67元一个月) 关于国行解锁 其实在网上说的国行解锁内容不是很对,经过实测,比网上说的还要好,下面我详细说一下。 国区商店的游戏,如果带有XPA可以无缝下载到外区XONE内 外区的下载版游戏可以在国区运行,反之也可(这是网上没提到的) 国区和外区都有的游戏,同样适用于换区大法(多为XPA游戏) 国区有部分游戏和外区不一样,比如舞力全开,国区外区是两个不同的游戏,一旦切外区,则不能在已购买中看到,但如果下载好了是可以玩的 国区自带的永久免费金会员可以用在任何外区游戏中,包扩非XPA游戏(如MHW,GTA)

2018/4/14
articleCard.readMore

萌新猎人的日常2:怪猎世界

一月中的时候我终于有了一台 XBOX,可以玩到《怪物猎人:世界》了。 我买 XBOX 是有原因的,当然主导因素就是 XBOX 买游戏划算,可以随便换区,可以做机顶盒外加手柄手感极佳而且我家雷布子(最常带我玩 MH 的家伙)也是用的 XBOX。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是索尼的游戏设备黑 入手 XBOX 到手后我就立刻在巨硬商店里预购了 MHW,预购送护石(说实话送的这个护石初期还挺实用)和初代套防具(巨丑) 和日版的灭尽龙封面不同,欧美版的 MHW 封面是雄火龙,配上顶部绿色的 XBOX 标志感觉卡表有意而为之(滑稽脸) 就这样,雄火龙又被官方绿了一次。 关于英文语言 XBOX 版的 MHW 无港台区所以语言是不含中文的(实际上隔壁 PS4 也是限定港区有中文,而且 PS4 账户区域不通用,也就是说如果买日版的话只能重买一次才行,不能跟巨硬或者任天堂一样玩切区大法),我虽不敢说自己英文多好但是玩这游戏倒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个人感觉英文版唯一缺点就是怪物名称只记得英文不知道中文怎么说,比如我至今不知道浮空龙和风飘龙对应的是哪只,必须说 Legiana 和 Paolumu 我才分得清谁是谁。另外古龙的英文名确实很 “奇怪”,灭尽龙(Nergigante)还行,要是换成尸套龙(Vaal Hazak )、钢龙(Kushala Daora)还得反应一会儿是啥,不过还好一般只叫一个简称,比如钢龙拿 Daora 代替,冥灯龙(Xeno’jiiva ,俗称 LED)用 Xeno 代替,只要一开始就接触英文名的话,不用多久就能习惯了,毕竟 MH 怪物数量不多,比宝可梦的学习成本低太多了(作为一个美版宝可梦玩家的痛)。 至于跟老外交流,到不必在意太多细节了,比如可以像机核巨佬的这条微博一样: 所以,苍火龙(Azure Rathlos)是微软云特别版的雄火龙 说回来,这两天正值恐暴龙更新,我也才知道老外一般把 “丝瓜” 叫做 “Pickle”(腌黄瓜) 游戏体验 MHW 确实是革新的一作,不论是画质还是系统,让真猎人和假猎人们都感动万分。实际也就只能达到 20~30 帧的动态分辨率(XBOX/PS4),如果场景复杂可能还会出现跳帧,连真抛瓦的 XBOX ONE X 也只有 1440P@40FPS 的结果,卡表优化依旧很烂。 MHW 中地图比以往大了非常多,并且有分层,也不再有烦人的换区 loading 了,但代价就是读盘速度奇慢:在出发前接任务的时候开始就要 loading,进入任务的时候还需再 loading 一次。 另外卡表祖传的穿模得到了保留。 吐槽归吐槽,这一作在战斗内的很多改动都非常值得肯定。 一是不再需要使用染色玉了,方便。 二是不再需要虫网、铁镐这种还能坏的智障东西了,非常方便。 三是采集速度和数量得到了史诗级加强,赞美卡表,对弩玩家尤为友好。 四是新增辐射状菜单,不论是使用道具还是调和夺命 10 连闪都异常方便。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猫套非常好看。 好吧… 其实最重要的是武器配装大幅度简化,不再需要点够 10 点数值了,而是每一点都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直接能在装备页面查看技能效果,比起前作不知道方便到哪里去了,对新手也友好了很多。 —— 另外预购送的护石(攻击 + 1,加护 + 1)在前期很好用。 狩猎体验 作为一个 XX 里的强走流武士道双刀手,我最开始玩 MHW 并不是很顺畅,打蛮颚龙的时候就被它的一口浓痰猫了几次,究其原因还是太浪,而且强走用多了老是没怎么关注体力。 所以后来我一直使用轻弩和操重棍打到解禁,除了打灭尽都没碰过双刀。 到了中期,我觉得最讨厌的就是火龙了,封面怪确实挺烦。 和前作一样,狗男女依旧喜欢扎堆来跟你男女混合双打(玩微软云苍火龙的任务就是男女混合四打,加上轰炸机);其次,他们的窝在全地图的顶部 —— 古代树上,如果你没有开古代树营地的话只能慢慢爬上去,让你体会到打怪五分钟跑路半小时的快感。所以古代林一度是我最讨厌的地图,没有之一,别的地图自认为没啥可以黑的。 哦对了,既然说到这里怎么能少了哪里都有的轰炸机呢? 爆鳞龙是真的烦,烦出声。它不仅长得很丑,如同一只得了甲亢的千刃龙;还管的宽,上位几乎到处都有它,给你来一次地毯式轰炸然后冷不丁地撞下来。可以说是继丝瓜之后最讨厌的怪了(不,丝瓜都比他好)虽然它很好打,但真心烦人。 —— 不过爆鳞长枪还是不错的。 解禁任务冥灯龙我的感觉是,不好玩。打着 “没有激情”,单纯血厚却异常容易,以至于全程几乎都在给它切尾巴、剪脚指甲和打头,大概就是平 A 老山龙的感受吧。 武器感受 虽然 MH 系列的前作我只细致地玩过 XX,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算《世界》里没有狩技、风格,上手难度也比 X/XX 容易不少,对新手和没有接触过系列的玩家来说友好了很多。 在 XX 里我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双刀,但是《MHW》中强走药不再提供无限体力且鬼人强化时无法使出鬼人滑步,加之习惯了武士道风格双刀之后总觉得很不爽,因此在打了土砂龙之后我就几乎没使用过双刀了。 在试过各种武器之后我的感觉非常明显:除了双刀好像操作都得到了史诗般的增强,拿我最常使用的两种武器轻弩、长期为例子,下面提到的键位会混合 XBOX 的美式键位和与之布局相反的任天堂日式键位。 轻弩的操作在 XX 中我认为非常不好用,3DS 只有一对 L/R 键且 L 键作为视角调整所以瞄准只能靠 R 完成,而开火则需要按下和 R 在同侧的 A 键,同时还有操控右侧摇杆,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 NS 版的移植也并没有利用好新增的 ZL/ZR 按键。 到了 MHW 中轻弩就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瞄准和开火依照惯用的键位:LT 瞄准 RT 发射,LB 功用依旧是视角调整,RB 也依旧是奔跑,并加了收刀功能,动作流畅度大增,且得益于 XBOX 手柄的设计,轻弩的体验非常良好,再加上新增的 “起爆龙弹”(B)和枪托近战(Y+B),爆炸属性的龙弹无视肉质且数值较高,近战能积累眩晕,使得轻弩的输出更上一层楼,甚至可以做到怪物倒地 —— 起爆龙弹 + 枪托近战 —— 眩晕再倒地的素质三连,使得轻弩成为了入门门槛低且效率、输出都较高的武器。 长枪在 MHXX 中我使用的并不多,因为当时我不喜欢这类 “笨重” 的武器,但是在 MHW 中就有了很大的改观。首先是动作比 XX 更加流畅了;新加入的 “强防御”(RT+B 进入防御反击状态后按 A),虽会快速消耗体力但是可以 360° 无死角抵御任何形式的攻击且无后退,可以快速反击加快效率,亦可作为保命措施;人车(RT+Y+B)的体力消耗大减且能自动加速,长距离赶路或者追怪完全没有问题,且人车平地起跳积攒的骑乘值也不小。在做好了高会心套装之后,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长枪,感觉非常好用,只要打弱点几乎可以做到每一枪都会心。 总结 总而言之 MHW 我认为还是挺好玩的,门槛也降低了,导致我现在回头玩 XX 感觉非常不适应。这两天丝瓜 DLC 更新了,可惜我的 XBOX 在家里现在还不能玩,只能继续回味 XX(感觉好难)。 另外这两天卡表还演示了 MHW 海龙却说不会更新进游戏里,看来出 G(欧美 U)只是早晚的事情嘛… 毕竟卡表还是那个卡表。不过我更希望泡狐、雷娘能加入到 MHW 里,尤其是泡狐,主要是装备好看。

2018/3/24
articleCard.readMore

新家: UltraVPS.eu

当买VPS目的是建站的时候,稳定性应该最优先考虑。 虽然香港PCCW速度不错,但是带宽通常比较小,而且香港简直就是一潭浑水,奸商D机房的事情频频发生(想想当年SoftLayer大水管怎么取消大陆直连的),低价位的香港VPS目前个人感觉甚至不如用美国的,尤其是国人少有涉足的,稳定很能保证且带宽不小。 我的破站本来是在RamNode的,这家的VPS很便宜、LEB口碑极佳,使用KVM架构的(1CPU 512RAM)只需要3USD,虽然线路一般但是极其稳定,我买他们的VPS接近一年了就没宕过一次(除了之前修复英特尔CPU漏洞所需的必要重启),不过速度一般性能也只能说凑合,不过谁叫他稳定呢? 后来从Telegram的群里了解到了 UltraVPS 这家德国佬的VPS提供商,同样也是非常稳定,且价格喜人。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很低的价格(3.6欧元,约28元人民币) 买到QN机房的G口2核心CPU、2GRAM的高配置机器,所以规格都有1IPV4和10个IPV6地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家的QN机房有机会开出双向CN2 GT线路。(同搬瓦工DC3的QN CN2 GT机房)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保证一定能开出CN2,是有一定随机性的。 PS:搬瓦工其实也是用的QN机房,但是UltraVPS这家价格便宜配置高,更重要的是……有货 线路和速度 UltraVPS.eu使用的QN机房明显还是比RamNode的线路好不少,不论是延时还是下载速度都快一些,关键是花了很少的钱升级了配置,要知道RamNode的性能并不很好。 现在我们使用ipip.net提供的路由追踪(上海电信),可以去程看到走的是电信CN2 GT的节点(59.43.X.X) 再测试回程线路,依旧走CN2 GT: 可见这个机房是双向CN2的,说性价比很高了。 下面使用RamNode进行对比,可以看到直接走的电信163,然后转到PCCW:   再说说速度吧,使用SpeedNet脚本测速到国内的速度如下: UltraVPS LA,没有进行任何优化 测试时间是晚上9:53,这个速度还是不错的,而且能看出来这是真G口。 作为对比,把我现有的RamNode也拉出来跑了下: RamNode LA,使用了BBR加速 可以看出来,没有安装BBR的UltraVPS都比安装了的RamNode快一些,而且差距还不小。 另外在中午的时候我还使用VNC在VPS上直接用浏览器测试速度,结果如下: 使用代理观看YouTube可以达到20 000KBPS,因此看4K视频是没有问题的,晚上高峰则只有4000KBPS的速度,但是鉴于我的校园网本身就不快,使用购买的代理的香港线路也只能达到6000KBPS的速度,因此同体而言它的速度还是不错的。 目前我的站点均已经转移到了新VPS中。 价格 我使用的是他们的KVM SSD VPS,详细配置和价格如下(请自行打八折): 官网价格含税,但是非欧洲地区是不需要缴税的,因此实际价格可以打八折。 SSD KVM的机器是可以月付的,HDD机型最低价2欧(免税价格1.6欧)/月,但是必须半年付,另外他们还有年付优惠,仅需40欧(免税后32欧)/年就可以拿到2CPU 2GRAM,50G SSD的VPS,免税价格约合人民币250元,比月付下来能便宜100多。 另外需要说的是,UltraVPS.eu和ProviderService其实是同一家,两个网站买到的VPS都是一模一样的。 详细方案可以直接去官网查看(不含AFF):ProviderService

2018/3/21
articleCard.readMore

萌新猎人的日常

11月,我《怪物猎人XX》的游戏时间达到200小时了,超过之前游戏时间最长而且发售时间还早一个月的《Splatoon2》整整80小时。 作为一个从MHXX才开始正经玩(一年前玩过MHX,但是只玩过一会儿猎猫,而且也没玩多久)怪物猎人系列的纯萌新,这游戏真的有一些难度,前期甚至还差点儿被怪物们劝退,不过还是一路摸爬滚打上来了,再加上大佬们在中期带着我解禁,现在也算凑合能玩了。 双刀萌新,参上! 在我说准备要买MHXX之后,大佬们都告诫:不要再玩猫了——好吧,是时候做人了。在试玩版可供下载的时候便试了下各种武器,带上公会风格拿绿跳跳试水。因为我喜欢玩攻速快的近战武器,双刀就成了不二之选,在DEMO里面打跳跳的时间也从最开始的20分钟降到了7分钟,感觉可以后又花了20分钟sala死了冰牙龙,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可以安心玩了。 另外我在买MHXX之前还特地搞了一本(挺厚的)MHX的攻略书研究,中日对照还算实用,在最开始的时候帮了不少忙——虽然到现在就没啥用了,G位的资料MHX攻略是没有的,最后还是得靠日文WIKI站。 同时,大佬们对我说,把解锁村上位作为目标,在这之前他们是不会带我的。聚聚们做的很对,不然我可能现在更菜(笑)。 然而完整版游戏开荒还是比DEMO难多了:纸糊的防具、如同废铁般的刀,咱试玩版说好的泡芙套和泡芙刀还有强力辅助的猫呢??不过幸好1星任务都是打小型怪物和采集,再拿着自己的那把破刀好容易打死了跳跳们之后按照菊苣的建议开始做“混装”,总算是能凑合着开始摸下位了。 我在下位开荒的时候一直使用的公会风格双刀,甚至还有严重的咸鱼倾向,例如,沙龙我就打了20分钟,我的菜鸡打法效率极低;到了打雌火龙的时候迎来了系列中第一次猫车,它一尾巴中毒,又不小心没躲过素质三连最终不幸身亡,不过最后总算是成功打死它了,算是“争了口气”吧。 在下位开荒期间就是那本攻略书发挥作用最大的时间,因为它对怪物的肉质、耐性和推荐打法有比较详细的记录,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我还是很怂,经常不敢直接怼头干——果然常年辅助(奶妈)玩家突然要改输出还是很不适应的(不,这是借口) 大约用了一周时间,我总算是完成大佬们定的第一个指标:解锁村上位了,一路上摸爬滚打,虽然还是很菜,但自我感觉凑合还能行了,这时候我的装备大概就是这样子: 用这身装备解锁上位的时候是这样的(特约嘉宾白丝): 当然,得到的评价是:“你穿这身去联机为毛还没被打死” 没办法啦~都是拿着每次任务完成得到的新鲜素材东拼西凑得到的,要问技能?当然是一个都凑不起来的啦!(直到解禁之后我才明白技能的重要性),这时候我特地试了试上位的任务,结果发现难度上升了不少,就连桃毛兽都打了接近20分钟,还被这家伙的各种异常状态坑了不少——装备真该升级了。 不过,总算是可以让大佬们带我了! 咸鱼解禁 就用了半晚上,黄巨@hwk就把我带到了上位,顺便还做了一套上位巨兽装来过渡,总算是可以安心sala村上位的任务了。 又是一晚上,大佬们(王巨,猎巨,气巨)带着我直接解禁、凑出了螳螂刀,甚至还凑完了一套天眼装,等着有时间就可以做瓜镰混装了。 哦对了,由于我狩猎技术太菜,所以打柠檬丝瓜的时候我是这样的: 然并卵,爬这么高居然还能被喷下来,这游戏体验实在是太糟糕了。而且最后还翻车了,直到现在我依旧没有做出瓜镰套的丝瓜部分,但却凑出了套天眼装,虽然技能就那样——但是好看呀! 所以,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是靠(升不满的)巨兽和(依旧升不满的)天眼装sala G位任务的,不过对于近战无防御的菜鸡来讲,这俩防御力有点儿低呀~ 因此这段时间翻车率还是很高的,比如,用勇气双刀的时候被G雷娘拍地板拍死,天眼装又弱雷,很伤心呢。 咸鱼翻滚 咸鱼翻身?现在还不行,但是翻滚两下倒是还可以的。 比如,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想做一套螳螂装,但无奈巨佬们都没时间联机,只好考虑sala。打高达虽然是有套路的但是螳螂最后一阶段的车轮伤害实在是太高了,以至于被扔两下就直接猫掉。失败多次后,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终于花40分钟sala掉了,不过这效率实在是太低下了,还是只能找巨佬带,毕竟有3个人一起打也就只要5分钟。 现在,我就终于能穿着螳螂装带着个还行的护石浪了,还顺便慢慢地清理猫任务,毕竟我最早玩MH还真的只是玩的猎猫,而且我觉得猎猫还是很好玩的。 不过还是改变不了我很菜的既有事实,比如G3星的柠檬怪我打着就很困难了,G2星的部分柠檬怪物也一样。 玩200小时的咸鱼 MH是一个让人上瘾的游戏,虽然确实有难度但真的很有趣。从游玩时间就看得出来,这东西买的时间最晚,却是玩的时间最长的,开荒那会儿真的是一直没有在NS上退出过MH,每每打过一只怪物之后都会有一股小小的成就感——这就是玩游戏中最开心的时候嘛~尽管在不同时期都会猫车甚至任务失败,但打过了之后就会觉得非常高兴。 MH的音乐做的真的非常棒,在战斗期间为不那么好的画面加了不少分,玩起来也非常带劲(因此,打白电龙就一点激情都没有),目前我最喜欢的BGM应该是古代林の息吹,当然还有泡芙的专属音乐了,说起来,二名怪全是统一BGM倒是想骂卡表,不给每一只二名单独作曲就算了吧,给他们用普通版的BGM也好啊! 而且我这个日语大字不识的人还靠问巨佬、查书、网上看攻略慢慢地积累,能让我这么大费周章去玩、去研究的游戏并不多。比如我玩了很久的宝可梦系列就不在这之中(因为现在我已经对宝可梦的模式感到厌倦了,而且我从最开始就没有对对战有半点兴趣)虽然后者有很大的原因是对这种传统回合制游戏感到厌烦,以至于宝可梦ORAS/SM我只玩了不到30小时就弃了(这两作素质个人认为很糟糕),但是玩光之子这种半回合制的时候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 另外,MH还有不少有趣的东西,比如艾路(们)。当然还有猫娘了,解锁集会酒场的时候才发现猫娘姐妹竟然在龙识船靠卖萌献唱渡日!而且都很好听!(虽然妹妹是个奸商)。后来黄巨还告诉我,如果在自宅的猫版开除随从猫的话有惊喜 恶意煽情啊喂! 总之,我爱这个沙雕游戏。 哦对了,其实白化冰布子就是冰布的二名种呢。

2017/11/3
articleCard.readMore

搬入RamNode

首先我要说一句,辣鸡DigitalOcean 时隔一年我又换VPS了,这次的提供商更快更稳更便宜——RamNode,用了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相见恨晚。 为什么放弃DigitalOcean 虽说都是美国的机房,但是DO的体验确实是一直在下滑,抽风是肯定的,丢包也非常严重(大概15次能丢2次吧),在macOS的ping值也是400起步,好的时候也不过330,虽说macOS的ping命令的数据包是Windows的两倍,但是这个成绩并不好,除非上了BBR,文件的下载速度才能看。你要问我不用BBR的效果?轻则两三百K,重则几十K甚至几K,让你时刻怀疑你的光纤并不是100兆的。 更气人的是下载一些源在中国的文件,速度更是慢的出奇,我之前常用的文件管理器“[可道云]”,更新基本没有速度,wget/curl也慢的出奇,无奈只能靠下载到本地,然后开代理上传,可以说是非常烦人了。 DigitalOcean还有一点最离谱,那就是下载MySQL的源码竟然速度不到100K——我不知道是镜像解析出错还是什么别的问题,但是这个真的非常不能接受,作为一台VPS,丫下载个源码都这么慢,我还要你何用? 除此之外,默认关闭了任何邮件服务却不告之,甚至连在VPS上使用别的SMTP服务器都不行,必须要开工单申请,而且工单回复效率极慢,我的申请总共花了3天才搞定。 这样看来,DO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的网站更好看了,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买了之后成天对着的还不是那该死的SSH,哦对了,这货还比RamNode贵2美金。 说说RamNode 我也不知道从哪儿看到的RamNode的消息,总之是看到了这货,而且评价非常好,尤其是很多人对它的稳定性赞不绝口(比如UPTIME 1000天啊什么的),还有就是夸赞服务的也不少(据说开工单回复效率非常高),关键是KVM的512M/1核 SSD的VPS只要3美元一个月。测试了一下他们的美国西海岸的节点,更是快得惊人,直接飙到了宽带的上限,不用问,非常满意。 RamNode的美国西海岸机房有LA和西雅图,这两个都很不错,我买的是LA的,使用垃圾校园网也能飚到5MB/S的高速,在macOS直连ping测试更是低于200(macOS发送的数据包是Windows的2倍)而且不丢包,SSH用起来也感觉延时不高,非常好用。 不过这里需要说一点的就是,RamNode里面可以供一键安装的系统并不多,而且大多较旧,我现在主要用Debian系,它的一键重装系统里面只有Ubuntu14和Debian8(当然,有CentOS7可以直接安装,喜欢用RH系的朋友可以直接用),如果要使用最新版的Debian系系统,RamNode也提供了CD-ROM,只需要在面板里面载入安装光盘,自己使用VNC手动安装即可,我现在使用的Debian9就是自己使用VNC手动安装的(macOS自带VNC,非常方便) 一些注意事项 如果要买RamNode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主页在国内直连速度不太理想(估计是CDN或者Google公共库的问题),但是购买的时候不可以使用代理,因为他们的反欺诈做得比较严格,如果使用代理的话购买会出现问题。 另外,填写信息也要完全,因为他们的审查较为严格(应该是为了防止spammer)

2017/9/2
articleCard.readMore

DigitalOcean无法使用SMTP问题的解决

DigitalOcean是我现在正在使用的VPS提供商,SFO机房速度还是不错的,不过最近几天换了IP之后发现Wordpress的SMTP插件一直提示timed out WordPress的SMTP插件实际都是使用的 PHPMailer ,在Github寻找排查了很久也没有发现问题,一般来讲排查方式一是ping,例如ping -c 10 smtp.gmail.com 直接在服务器SSH上ping十次Gmail的SMTP服务器,发现VPS能解析也能ping上,完全没有问题,后来直接把iptables的进、出、转发全部开放,依旧是改不了timed out的错误 于是我就只能使用Telnet测试连通性:telnet smtp.gmail.com 587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返回如下: 1 2 3 4 Trying 173.194.67.109... Connected to gmail-smtp-msa.l.google.com. Escape character is '^]'. 220 mx.google.com ESMTP ex2sm16805587wjd.30 - gsmtp 但是在DigitalOcean上却依旧timed out,就算是重装系统,更换IP,在纯洁无改动的系统下依旧没有任何改观,看来不是VPS上既有程序或者防火墙的问题。 无奈只能提交ticket。 没想到这个问题居然就是DigitalOcean本身导致的,开ticket后,客服告诉我为了防止spammer默认屏蔽了SMTP等E-Mail相关的服务,必须联系他们才能开通。 Hey there, Thanks for writing! To curb a recent increase in abuse and SPAM, we have an initial SMTP block on new accounts created in certain contexts. To remove that block we’d like to do some manual account verification. Please let us know the following: – Your Name – Location – Phone Number – The reason you are requesting the removal of the SMTP block Also, please provide as many of the following as you can to help us verify your identity: – Your public Twitter handle – Your blog – Your company or personal website – Your public Facebook profile 要申请取消封锁还需要提供一些信息帮助验证,回复后等了整整一天后才得到回复,告之自己的账户的邮件服务已经被解锁。不得不说DO的ticket回复速度还是非常慢的…可能是中间换了部门所致(回复的是Trust & Safety Team) 客服回复如下: Thanks for the info and for your patience! I’ve enabled mail-related traffic on your account. As a reminder, we take SPAM very seriously as we comply fully with the CAN-SPAM Act. If you’re not familiar, this says that you may not send bulk email unless you maintain a double-authorized list of subscribed members including IP addresses and relevant contact information. Also, you must follow guidelines for including removal links with all sent emails according to the CAN-SPAM Act. 看来spammer是在太多默认禁止SMTP了,不过总算是解决了 虽然严格把控是好事情,但是这类还是提前说说最好啊,折腾了好大一圈结果发现是运营商自己的问题,自己却瞎折腾了好久才知道。

2017/8/16
articleCard.readMore

 我的Nintendo Switch

在买Switch之前我可没少对自己做思想斗争(当然主要原因是没有钱)。 首先是16年10月的第一个预告,便携性加上还可以的性能着实吸引人;不过今年3月的发布会之后,偏贵的建议零售价(299美元,齐平PS4/XBOX One)和极其薄弱的首发阵容外加黄牛的炒价(飙升到2700元人民币)甚至让我一度非常想买个PS4+二手显示器+一堆游戏而非NS,毕竟前者的一套加起来还没一台单Switch贵呢,更别说卖的比new3DS还便宜的过气机顶盒游戏机XBOX One了。 决定购买 但是,Switch的便携性对我来说确实是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3月中在勒泰试玩到了同在石家庄的M君的NS,我们俩在星巴克里1-2 Switch玩的不亦乐乎。再加上videogame dunkey的荒野之息傻缺视频,打消了我选择PS4的念头(毕竟在学校和在家都不方便),决定存钱搞一台Switch。 所以我就卖掉了自己的new3DS(没啥想玩了,幸好破解过的3DS还很好卖)、宝可梦的卡带(ORAS和SM都是让我比较失望的两作,当然我卖了3DS也没必要留着)、Kindle(说实话这个东西也就考试复习管用了,幸好Kindle二手价格虚高)、作为备用机的Moto X gen2(但是这个可真是好手机,虽然这方面闲鱼里傻逼就多了)再加上余下的600块压岁钱,总算是有了买NS加荒野之息的钱了。 最终在四月初搞到了想念已久的Switch和荒野之息。 和任天堂的其他机器一样,Switch也是小毛病不少的机器,一开始系统并不是很稳定,待机后可能就会直接死机掉,eShop也是被广大用户批评为“半成品”,而系统简单到连浏览器都被阉割掉了,不过还好,至少它能使用需要登陆的WiFi了,不然就真的成为笑话了得。虽然系统本身槽点很多,但是这机器作为游戏机而言还是不错的,尤其是相对于3DS——至少反应迅速,UI简洁干净。 塞尔达系列我基本没玩过,玩过的也没有通关过,所以荒野之息是我唯一玩通关的塞尔达作品,对于本作的评价不必多说,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我个人非常喜欢Rito族(而且Rito村的背景音乐非常好听),剧情也很不错,谜题难度适中,也没有以前那些解密地狱和超大型迷宫了,而是分散成120个小的神殿散布于整个地图,不过不得不说,这个游戏的收集可真是无底洞(至少对我来说是),战斗和游戏方面也对于我这个欧美向玩家非常友好,探索方面确实无可挑剔,几乎看得到的地方都能去,可以说真的是沉迷爬山无心救塞尔达了。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开放游戏。 另外,荒野之息的欧版封面和美、日版不一样,所以我特地换成了欧版留着。 只可惜我火急火燎地通了塞尔达以至于很早地进入了游戏荒,而且马车8又没有发售,所以一不小心就跑去买了些独立游戏。 我入手的独立游戏 首先是首发之一的Snipperclips,这游戏对Switch的特性利用的非常好:自带双手柄、HD振动,不过缺点是必须找第二个人一起玩,算是现充游戏了,然而…大学里没脱团的话,还是算了吧,真的。(你要知道你的寝室室友基本都不是玩主机游戏的) 其次是售价500日元(4.99美元)的便宜垃圾游戏神巫子,抄袭HLD的作品却缩水到了极致——1小时就能通关,耐玩度甚至不如手机游戏,官博还在微博大打中文情怀牌以至于这货发售后在美日欧eShop登过下载量第一。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中文情怀也就只能够玩一次了,现在本作已经差评如潮。 最后说的是Wonderboy The Dragon’s Trap,这是一个老游戏的重制版,横版闯关,画风讨喜音乐喜人,但是操作依旧是当年的旧游戏操作手感(毕竟是重制)以至于玩的时候难度偏高,操作手感也非常不好,所以这个游戏若要入手需要有待考虑。 另外,在Steam备受好评的独立游戏Hollow Knight也要出Switch版了,这个倒是更值得去关注,毕竟现在我还是觉得如果有条件的话,优质独立游戏出在便携平台上更加好。 现阶段玩的游戏 4月底我又去了次北京,拿到了马车8,总算是又有好游戏玩了,甚至还和在北京的小伙伴们4人分屏玩(就差打起来了) 马车8这种撕逼游戏可以说是出门必备了,随时来两局有助于团结。 之后出的ARMS,一开始我对它的兴趣很足,但是试玩会之后却兴趣大减,虽说它的玩法新颖不过实际上确是非常核心向的,使用体感虽然让它与众不同,可是就算是试玩会,才过一天就变成各种固有套路了,顿时就变成观望状态了。 至于Splatoon 2,这是我一开始就想玩的游戏,1代也是Wii U难得的黑马,玩法也非常有趣,而且武器不少,对我这种瞄准奇差的人来讲也有很好的别的选择,试玩Wii U的初代之后就非常想玩了,所以我很早就定了美版(毕竟有语言限制),然而发售后店家却说没有英语版本的,我只好直接退款买了下载版,也算是能第一时间玩上了。 未发售愿望单 任天堂在今年E3公布了不少新作,个人倾向于能持久玩的那一类,所以大概是这些: MHXX(3DS玩过MHX,但是我个人更喜欢玩猫,致力于玩成Nekopara),虽然是冷饭但是可以和3DS版联机,我一个新手肯定是能玩非常久的,而且还能找大佬带! Steep,育碧的滑雪游戏,这是我一直很想玩的一款,但据说Switch机能太差,移植出现了问题,所以还不一定能玩上 雷曼 传奇终极版,这是一款非常好玩的横版游戏,雷曼系列也是育碧的老看家作品了 Hollow Knight,之前讲过了,非常好的独立游戏 另外这些属于观望状态: 星之卡比新作(毕竟还不知道是啥呢) 马里奥奥德赛(有点想入二手而非首发,毕竟不是马里奥厨)

2017/7/26
articleCard.readMore

Macbook涂层脱落换屏小记

问题的出现 在16年11月的时候我的15年初款Macbook Pro 13’ Retina在我擦屏幕的时候出现了非常难看的痕迹,当初我以为是污点于是用布蘸上清水想擦干净,没想到那个小“污点”竟然扩散了。虽然亮屏的时候影响不大,但是关机和显示黑色的时候就很比较明显,非常有伤美观。 就像下面这样: 当时我在网上查阅后发现我并非个例,而且还是大面积的技术缺陷“StainGate”,即rMBP的屏幕疏油图层脱落,所幸现在苹果能为出现这些问题的机器免费更换屏幕,包括过保和非国行的机器。 关于涂层脱落(StainGate)的更多信息,请查询 StainGate网站 我的rMBP是港行且过保而且也没有发票。现在Apple Store保修iPhone的政策在一直紧缩,还好在这个问题上苹果放的很宽,没有找我要发票、盒子或者其他购买凭证。(虽然在打Apple Care热线的时候,客服还是建议我带上这类东西) 去Apple Store维修 因为石家庄没有Apple Store而且直信创有也是出了名的坑、北京的Apple Store预约天才吧也是出了名的打挤,所以我决定到寒假回重庆的Apple Store修理。 重庆的天才吧果然比北京的好预约多了,基本每天都有空位,我就近预约了16号位于重庆观音桥北城天街那家店的服务。 在我说明了应该是涂层脱落的问题之后,店员很快地做出了反应,说明这个问题可以免费更换,做了必要的检测后很快就给我了表单并把我的Mac拿走留店维修,由于店内有货所以大约一天即可拿走。 这次去维修基本没有问什么问题,也没有要求提供发票等购买凭据,购买电脑起3年内出现问题都可以更换。这时候店员会把服务授权单给你,这个单子必须妥善保管,因为之后取电脑就需要它 可以看到付费更换屏幕的价格高达3377元!贵上天了,还好这次免费。 第二天下午四点天才吧的人就打来电话说修好可以拿走了。 取走电脑需要带上之前店员给你的服务授权单和自己的身份证,等一会儿就送到手上了。 虽说是换屏,其实他们是把整个A面都换掉了,这一点让我很满意(因为我上半部分的外壳有一处划痕),测试了一下没有问题就签字带走了,流程简单而又顺利。 我问了下店员关于新换的屏幕是否还有涂层脱落的问题,店员也回答不清楚,不过他告诉我还是别用水擦为好(要知道,苹果官网清晰的写着可以用布蘸水擦的),也许言下之意就是至今涂层问题仍旧没有解决,不知道使用16年新款rMBP的朋友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13年至15年款的rMBP都出现过这个问题) 小结 这次维修免费而且进行的很顺利,担心因为iPhone维修政策紧缩可能会波及到Mac的朋友大可以放心,就算是过保(但是需要在购买后3年内)、非国行,在国内的Apple Store均可免费更换。 下面我总结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各种清洁剂会让涂层更易脱落,尤其是酒精,请谨慎使用。如果可以,最好连水都不要用,以防万一。如果问到用啥擦的话一律只回答用水用布。 鉴于各地授权维修部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去Apple Store直营店最好,毕竟直信创有保内都想乱收钱。 维修的时候直接告诉店员是涂层脱落问题,他们都知道的,只要没进水没私拆可以免费修,无须发票(如果有的话拿着还是最好)。 预约天才吧预约不上的话可以打苹果客服电话让他们帮你,Mac维修并不多,所以压力比iPhone,iPad小。 最后祝大家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2017/1/18
articleCard.readMore

遭遇倒卖者:一些购买二手Kindle的建议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Kindle的热度变得特别高,廉价版Kindle虽然价格诱人但是没有背光非常不方便,因此Kindle PaperWhite(KPW)成了大部分人的首选。部分囊中羞涩的朋友也会选择购买二手省一点钱。 不过现在的Kindle二手市场和3DS一样水深。当然,后者只是因为小白太多,听信奸商去高价破解,而前者则是因为有非常非常多的倒卖者,在闲鱼等二手交易平台四处找卖家,低价购买二手货再抬价(通常抬高100至200元)倒卖。因此,现在Kindle,尤其是KPW的价格一直虚高,甚至有点离谱。 所以我决定写这么一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到想要购买Kindle的朋友们,同时也列举出一些倒卖者,不论是你想买还是想卖还请大家小心上当。 下面列举部分倒卖者: 所在地:广东梅州 所在地:河南郑州 我被此人所骗,所在地:安徽芜湖戈江区,买的时候ID为天行游客。 此人所在地:河北唐山 祝愿上面提名的倒卖者死一下妈。 我的遭遇 我很早就入手了一台白色美版KPW3,可惜最近不小心被钥匙划到有划痕,直接导致漏光,而且还有一条因为漏光而导致的阴影,阅读体验大打折扣,而要解决这个办法除了高价换屏之外就只有卖二手换新了。 我在闲鱼最后以500的价格出手给一个安徽芜湖的买家,然后拿收到的钱买以650的价格买到了一台几乎全新的国行(不得不说这个真的是靠运气),进展顺利。 然而这时候我注意到搜索页面有一台白色美版带瑕疵的Kindle,我点击进去对比序列号之后发现那人卖的就是我之前出手的那一台!而且这人竟然倒卖价格为640,也就是抬高了140元,并假称它是“今天刚刚才激活的”、“99新”。 虽然我这次买卖我并没有什么亏损(毕竟650买到一个几乎全新的国行KPW3确实很划算),但是那个倒卖的人真的把我恶心到了。 而且事实证明闲鱼里面真的不缺上当者,上面提到的我卖出的那台机器,不到一天就找到下家被卖出去了,纵使会被砍价,保守看来那个无良奸商至少能从中赚取几十元。 对想入二手的朋友的建议 这里拿KPW举例,国行KPW3定价958,基本是定死的。至于美、日版,在不打折的情况下,淘宝800元左右即可拿下。此外,京东全球购的eBay精选,每个月时不时卖699元包邮保税的全新特价KPW3,唯一缺点是等待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可能需要你自己亲自去一趟邮局。 而闲鱼的二手货价格呢?美、日版本KPW3想卖700以上的不在少数,以至于和不打折的差价还可能不低于50元,其根本原因就是非常多的倒卖者加价倒卖,想要以合理的价格入手一台非常靠运气。 因此,这里建议想入二手KPW的朋友们,除非是全新未拆封,二手美日版KPW3若是超过700就没有去看的必要了,如果不急着入手,看看京东那个全球购吧,每个月都有很多次699的特价——换句话说,干脆不要去买二手的美版或者日版,因为价格及其不值得。 这里还需要着重说一下闲鱼一些人的所谓美版代购,价格在699到750左右还要你补上关税才卖的KPW,这类90%都是京东全球购的699特价机,请绝对不要去上当购买。或者说难听点,请不要相信闲鱼的任何所谓Kindle代购!都是高价倒卖、骗取关税的!大部分都是从京东全球购转卖的廉价海淘机,不管是KPW还是Voyage都一样。 如果你想买二手国行,700左右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但要是超过800的话你还是存钱到958买全新吧——你都有800块钱了还在乎那158吗?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还是KPW3为例):与其在二手平台被无良奸商宰,不如去买全新,就算你囊中羞涩,也可以入手考虑美、日版本——除非你能找到一台成色不错、价格低于700KPW3。(若是国行,则价格在700左右或更低为佳) 买卖二手反倒卖指南 依旧是以KPW为例,如果你打算购买二手KPW3,当然首先是比对价格,价格合适咱也不必看是谁在卖,买就是了。(而且也没有开价良心的倒卖者) 现在最新版本的闲鱼已经能在商品详情里面显示卖方多少天卖出了多少件二手货了,这个指标对反倒卖很有帮助。因为一个正儿八经出手闲置的人一年也难卖上100件,而倒卖者可能半年左右就能在闲鱼上卖出上百件东西——这是其一。 其二,查阅卖方的资料。在个人资料页面可以看到这个人同时还在卖些别的什么,如果你发现这个人同时卖着两台甚至更多的同型号Kindle,那基本可以认定是倒卖者了——因为当前款的Kindle并没有收藏价值。或者说难听一点,搜集同型号Kindle可能比搜集各种颜色的LAMY Safari还傻。 靠以上两点几乎就可以识别出绝大部分的倒卖者,希望各位朋友不要上当。 购买便宜KPW3指南 鉴于现在二手平台特别乱,而且全新和二手的价格差距不是特别大,我个人还是更提倡想入手Kindle的朋友们直接购买全新的。 由于国行基本是定死在958元的价格,所以想特价入手国行机器还是很难得的,这一点不妨关注 什么值得买 ,没准什么时候哪家电商搞促销呢(本月初百联商城就有825元的特价)。 美、日行则是便宜入手的首选,800左右是绝对能买到的,若是打折期间海淘,或者海外朋友代购则会更便宜。在文中第一部分也说过了,京东全球购的eBay精选几乎每个月都有好几次的特价KPW3促销可以以699的价格购买,当然代价就是等待时间比较长。 总结 综上所述,当下的二手市场非常乱,如果你不差那两百多块钱的话个人建议直接买全新,就算囊中羞涩还能买非国行使用——因为现在买二手确实不太明智。 当然,如果你能找得到好价的话,买买买就是啦!祝愿各位能以划算的价格买到自己满意的Kindle。

2016/12/29
articleCard.readMore

Kindle入手指南 & 我的Paperwhite3使用小记

我的Kindle PaperWhite3已经使用了不少时间了,作为一个Kindle“老”用户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给Kindle系列写过文,所以我打算现在补上。因为我使用过KPW2,Kindle499,接触过KPW1,所以在这里我还会综合一些Kindle不同版本的个人感受的差异,希望同时能够对想买Kindle的朋友一点帮助。 目前我的Kindle设备是Kindle PaperWhite3白色款,值得一提的是目前Kindle电纸书只有Kindle499、558、KPW3和Oasis有白色,其余的只有黑色。虽然黑色稳重大气,但是我个人还是更喜欢白色。 为什么需要背光 我以前使用无背光版本Kindle的感受就是,背光其实是必要设施。 我曾经是Kindle499的用户,因为考虑到入门版本Kindle价格几乎只有KPW系列的一半,而且单看书确实不会太在意PPI有多少多少(尽管我们还是可以区别出入门版不足200PPI和300PPI的KPW或者更贵的Kindle的屏幕)。 但事实上无背光Kindle屏幕本身就显得比外界更暗——同样的环境下阅读纸书和无背光Kindle,后者因为本身屏幕就发暗显灰,所要求的光源更强。如果外面光线欠佳,那就真的是很难看到文字了——所以Kindle需要背光的时候不仅仅是晚上,你只需要拿出一本书看看是否光亮充足就能大致评估出这个环境下能否使用无背光Kindle了。 因此很多入门版用户在夜间阅读的时候便会选择自己购买一个台灯或者USB灯,或者买一个可以夹在Kindle上面的阅读灯,不过事实上使用这些东西都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反光。虽说Kindle可以有效的防止眩光,但是对于晚上开台灯的话就不行了。而且像这种光源,要是离得太远就又会因为太暗而看不清文字,太近则反光会严重影响阅读。 再说说淘宝上面的阅读灯,由于离屏幕很近,使用这些阅读灯的反光现象会更加严重,同时由于光线太过于集中,还可能导致屏幕一部分根本无法被照亮。 总而言之,能直接买KPW就最好直接使用KPW,除非是囊中羞涩而且没存钱计划,再考虑入门款。 Kindle购买指南 决定好Kindle的款式之后,就是选择去哪儿买、买什么版本(国行,美版,日版)了。如果是想买国行,个人建议直接去Amazon官方购买,当然,一些天猫店能便宜一些,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美版、日版是因为价格便宜几百元,虽然没有全国联保,但是这种东西一年之内想坏也确实难所以买水货也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况且美版日版都是可以绑定中国亚马逊、使用中文——和国行无差。 如果在淘宝购买,个人不建议买任何套餐,直接买裸机,也不要买所谓的推送(盗版书)服务。原因是:我个人认为,Kindle不需要任何配件,安心读书,根本不需要任何附加,充其量加一个保护套或者保护壳。而淘宝套餐的保护壳多为劣质高价卖出,不如自己单独购买Amazon认证过的NuPro保护壳。 至于那些贴膜、夹子、架子就是纯鸡肋了。另外,绝对不要给Kindle贴膜,因为贴膜只会让它显示效果变得更差,更容易反光。 至于那些微信推送,就更不值得了,都是盗版书,很多排版糟糕,有的甚至没有封面目录,阅读体验大打折扣,况且亚马逊Kindle商店的正版电子书并不贵,还有Kindle Unlimited包月(12元一月)服务,为什么还需要那些糟糕的盗版资源呢? 我的Kindle Paperwhite3 Kindle系列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KPW系列了,因为它的屏幕属性、机器性能和目前的售价高达2399的旗舰版Oasis无差别。而且KPW3也跟着推出了白色款——要不是因为白色,我也许根本不会入手它。 KPW3的样式和2代差别不大,圆滑机身加上类肤质涂层,裸机手感很不错,因此我就没有为自己的机器配保护壳,而是直接入手了一个布袋,不仅更轻便,也不牺牲手感。(当然主要原因是我在双十一买Nupro特价保护壳3天还不发货,一气之下我直接退款不要了) 不过就外观而言,我更加喜欢558款——边框更窄,而且在接口部分没有凸出来而是一体化了(当然缺点就是不像KPW那样圆滑了)。499款和Voyage则让我想到了Kindle Fire HD(HDX)系列的锲形设计,但是499款手感并不是特别好,拿着不是特别舒服,Voyage和Fire HD一样把电源键设计到了背面,可是我个人觉得单单一个电源按钮孤零零在摆在那里反而不如和其他款式一样,和USB接口一起放在机器下方。 因为E-Ink技术的提升,KPW3的墨水屏在清晰度上已经做得很不错了,300PPI的像素密度已经达到了视网膜水平,而这个差别相比较于入门款Kindle是真的能一眼看出的——入门版本Kindle是可以看到文字的锯齿的,而KPW则显示的更为平滑。不过由于Kindle官方对PDF的优化欠佳,在KPW3上,没有经过特殊优化的PDF文档的显示效果依旧欠佳,除非越狱安装KOreader插件才能使之得以弥补。 不过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虽然KPW3增加了一倍的RAM,但是我依旧觉得它的反应速度比499Kindle还慢。 除了看书,我个人而言Kindle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用途就是:存放复习资料。虽然我有专业版的Evernote,但是要说阅读体验(包括眼睛舒适度)最好的还是E-ink Kindle了。所以不管是以前考高数还是大学物理,或者是毛概马原的资料,我都爱在Kindle里面存一份,复习的时候翻出来打开看看非常方便——毕竟Kindle只有6寸,而且它的功能单一,只有纯粹阅读,所以不会被其他事情(或者别的App)所打扰。 总体而言,KPW3确实是一款很不错的阅读工具(和我的考试复习工具)。

2016/12/11
articleCard.readMore

在北京这三年

不知不觉就大三了,也是我一个人去北京旅行的第二年。在石家庄念大学,出去玩,个人而言第一选择不必说就是北京,而不是石家庄这个看起来有点没有“特色”的城市。 于是我在这两年断断续续地,利用每个学期内的节假日在北京四处走。现在我甚至觉得在北京我都比在石家庄熟路。 也就是这两年,我从一个人背着包四处游荡在景点渐渐到在北京认识了不少朋友,能结伴同行,去约饭、一起出去玩。 两年了,我还是来总结个流水账吧 UPDATE(11.12):没想到我居然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看来我这几年过去还是蛮充实的嘛(笑) 第一年(2014):一个人的旅行 14年一个人在北京旅行就只有国庆节的那十天。 虽然我知道国庆节的北京肯定是挤的要命的但是在14年也就是我大一时候的国庆节假期还是直接去了北京。14年国庆和中秋假期一起放,我们学校放假整整10天,我也在北京呆了整整十天。住在姐姐家。 国庆放假那一个周五我就买了高铁票跑去北京,我姐让我先去崇文门找她去那儿吃饭,北京西站过去不可避免坐二号线,可怜的我第一回坐环线就给**坐!反!了!**不过,在北京第一顿是黑松白鹿,还是赚到啦! 那时候我住西苑,不用说,第一站就是颐和园。那时候其实还没有真正到国庆假期所以人并不是特别多,但是第一次体会到北方的秋的我真是在昆明湖边儿被冻得个半死。中午被在北医三院上班的老姐叫去牡丹园吃海底捞——嗯,达成成就 在北京吃重庆火锅,传说中的海底捞服务真的很好,当然排队也是感人,第一次见到吃个饭跟银行排号似的(第一次去大都市的土鳖),唯独可惜的是,海底捞的味道,也就那样吧。 那时候我在北京认识的人不多,要说还在联系的那只有一个小学加初中同学阿江,这家伙在北京的中国公安大学上学,苦逼的是一来就高强度的军训一个月,连北京城区都没去过。于是他出来的时候提议去天安门,嗯,十月一号的天安门…更傻逼的是,我明知道能从中山公园穿过去但还是去天安门排队了,整整用了一个半小时!真的是非常非常混乱、拥挤,安检机也被挤得晃来晃去,安保人员还不得不给扶着。不过还好没迟到,和阿江在中山公园见面。 还好中山公园人不多——不,应该说人非常少,虽然到了午门则是另一个极端,看着进故宫的队伍就非常非常吓人。于是我们俩放弃进故宫,继续横穿去参观太庙,之后阿江提议去军博和世纪坛,晚上想吃涮羊肉,于是我们俩坐着挤得不能再挤的北京地铁一号线地铁去军博。那时候军博还在大修,只有一小部分旧军械摆在外面。而空旷的世纪坛应该算是假期整个北京,人也非常少的地儿?顺便一说,有时候世纪坛的展览还是很不错的。晚上则是在附近找了一家涮羊肉吃,俩人竟然吃了小三百(要知道今年我和其他3人约涮羊肉一共才吃了240),估计都饿疯了吧(笑)。可惜的是,这家伙也就只能出来一天,警校太可怕了。 要说14年国庆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当然就是国家图书馆,没记错的话我去了三天——一天“参观”,一天泡在书里,第三天天则是去旧馆的典籍博物馆。嗯,这也是国庆在北京,人很少很少的地方了吧。 其实一个人去玩,时间长了也会感觉无聊啦 大概是国庆假期的第9天吧,我决定去鸟巢看看。碰巧我看着国家会议中心有漫展,IDO8,不知道哪根筋搭错的我竟然在北京,还一个人去逛了次漫展!(嗯,也算达成了另一个,很无聊的成就吧 笑)而且,我还不是空手而归的!还带着个大号颜文字,回中关村,面基……现在想起来好像还是有那么些耻度的? 第二年(2015):很高兴认识你们! 其实之前我有点想把15年元旦假期放进14年的总结的,不过又想了想,我好像还真的是15年年初才开始接触了在北京的小伙伴。15年开年开了个好头呢。 啊对了,好像就是这一年北京地铁就不再是全程2块钱了啊! 元旦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面基 上大学第一年跨年是在北京。那个时候我存了几个月钱买了一台二手3DS和宝可梦X,终于可以去联机啦! 在北京的口袋妖怪NF群的好友曼曼约着去面基,综合我和她的地理位置,最后选择在中关村和海淀黄庄玩。因为是PM同好所以中午约饭的时候当然也不忘一起玩宝可梦——这还是我第一回真正意义上和别人面连,非常非常激动。 面基过后,我的几个大学同学也来北京了,因为当时是我帮着他们定的在前门的酒店,而我也没去过前门,于是我提议他们去逛一圈。我是早早的就从海淀黄庄到了前门,不过那几个没坐过地铁同学竟然不会换乘地铁!而且…还坐反了二号线,而我还无奈地,在寒风中,在正阳门等了快两个小时。和同学一块儿逛了逛前门、鲜鱼口之后我就回西苑去了。 第二天我姐带着我去了军都山滑雪——这辈子第一回滑雪。好吧我承认我是去摔跤去了,刹不住就靠摔嘛…而且我乘缆车还都是能摔下来的。更别说滑雪板朝向不对就直接给滑下来了…很刺激但是摔下来更爽啊!——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南方人没事儿滑什么雪。 回学校之后,我问那几个来北京玩的同学玩了啥,答:基本啥都没玩成。所以这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个计划出去旅什么游。可惜班里大部分同学出去旅行基本都这样,也是这之后我也再也没去过班级的出游和一些同学出去约着的旅行了。 清明 小安 樱妈 还有帝都的聚聚们 第二学期的一个节假日我也去了北京。大概在15年寒假的时候我认识了小安,这回去北京就约好去雍和宫和国子监玩和面基了。可惜那天一早身体不舒服,第一回面基迟到了很久。 那时候小安还没有3DS,虽然没有联机不过依旧玩的很开心!在雍和宫、国子监参观一圈之后小安拉我进了樱妈的Z吧群,碰巧樱妈几个正要在东直门约饭,于是我俩也一块儿去,第一回见到了樱妈,气合,杀君小武,也就是这一回开始我终于认识了更多帝都的聚聚,也有幸能和他们熟悉起来。那次在东直门吃的牛舌,还如愿以偿地拿到了樱妈的明信片还有闪光(白化)冰布!还有气合聚聚提供的神兽(们),那天还凑了不少图鉴!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一起约饭真的非常非常开心。 九月初 朝阳门 胡同 每年在北京都会淋一场雨 第三学期还没开学的时候,我提前了10天也去了一次北京。 同时我姐告诉我,她从西苑搬到了朝阳门,是个很方便的地方(终于不用坐4号线到西苑,然后去枢纽站在寒风中等半小时到马连洼的公交车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更倾向于坐公交、或是暴走而不是乘地铁出门了。 晚上吃了还不够?去东四M记啊!再从东四四条穿回去就行了! 晚上去北新桥吃?走过去啊! 想去景山看风景?走过去啊! 想去王府井APM?走过去啊! 想去南锣鼓巷?穿两条胡同走过去啊! 以及我姐:其实你还可以走去工体三里屯啊朝阳公园也是不错的。 这一段时间我真的非常非常能走,一天走个二十公里,一言不合走纵跨二环也是能干出来的。以至于到了第二年(16年)没去约饭的时候我也会时不时暴走一次。 当时正好是反法西斯抗战胜利90周年,附近地铁也暂停运营了,所以那一天上午我只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不过我还是定好了下午的规划:走一部分皇城根遗址公园(从沙滩路口东到王府井),在沙滩参观了北大红楼之后从五四大街南下直到长安街再从王府井北上。那会儿阿江也在北京,那家伙前几天跟我讨论日料,闲来没事儿我也在逼乎看了看相关文章,正巧王府井APM有一家逼乎有人提到的丸龟,于是那天晚上我跑去那儿尝了一次乌冬。真是物美价廉的地方! 第二天我还是在王府井附近,不过这回主要是在灯市口了,在老舍故居停留了一会儿后,正没啥事儿就突发奇想地决定去逛胡同——因为以前我还没正经逛过呢。碰巧我走的第一条就是史家胡同,更没想到这小小的胡同竟然还有一个博物馆…… 第三天,阿江也来北京了,俩人就约着去国博,晚上去西单。国博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那一天,也是我第二次参观也依旧没有走完。不过更惨的是当我俩出来的时候外面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两人都没伞只能非常狼狈地跑出去、排队进地铁站,然而那时候天安门地铁站人都巨多,也排了很久的队才艰难地进去了,感谢公交卡,不然我们估计还会耽搁更久——而且这时候我和阿江都被淋湿了,耽误太久的话没准儿我和他都得感冒。因为大雨,我和阿江不得不终止之后的活动,他回大兴我也回朝阳门了。 而且就是从这次开始,我好像每年在北京都得至少挨淋一回雨。 之后两天还去了次鸟巢的北辰和小安去玩儿,嗯,这次的目的是拷贝图包。 15年9月初的那次旅行的倒数第三天,我决定暴走纵跨半个二环,于是午饭过后坐着公交车到文津街那个北海公园门开始往北走,过什刹海,参观了宋庆龄故居,再从后海北沿过去穿过西海一直走到了积水潭。说实话我真喜欢北海和什刹海的风景,尤其是夏秋看着湖可真是不错的光景,如果什刹海人不多的话那就更棒了(实际上在北边人还真的不多呢)。不过西海就显得无人问津了,感觉和后海完全是两个格局。积水潭那边还有一个郭守敬纪念馆,可惜那天正好周一没能参观。 另外,由于上面的暴走,在那次旅行的倒数第二天,我在家里累得睡了一天。 珍爱生命,量力暴走! 第三年(2016):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从15年末到16年初,这段时间应该算是我自己的低谷期。要说去散心,最好的办法当然还是去走二环和去景山了。尤其是大二第二学期,几乎每个月都去了一次北京。与此同时,因为15年的铺垫,今年在北京认识并熟悉了更多人,终于是可以经常约约约了! 总而言之,这第三年在北京非常有趣! 元旦 聚聚聚会 性别还真的是迷 16年元旦依旧是在北京过的,在那之前通过图鉴企划又认识了猎君和白金聚聚。正好元旦那天樱妈问我来不来东大桥约饭,没想到这次过去竟然就遇见了图鉴企划的聚!聚!们!(因为我是全企划里面唯一一个不会画画的)而且还收到了贺年明信片。然后就去芳草地的胜博殿一块儿去吃猪排了。这次约饭应该是帝都群里人来的最多的一次,大概有十多人,一起在胜博殿的大桌子围了整一圈真是壮观呐。另外,胜博殿磨芝麻真够费力的(笑),但是胜博殿猪排真是好吃! 从胜博殿出来之后我们一行人在东大桥的蓝蓝路联机起来了,还见到了猎君,嗯,我又一次被以为是女孩子了。果然在社交网络上性别都是迷吗… 元旦这次唯独可惜的是我的卡带中没有对战精灵所以没能和大家一起联机,倒是玩了一下午的Picross和Pokemon Shuffle这俩垃圾游戏。 虽然这个时候还和帝都群里的聚聚们还不够熟悉,不过,这个元旦是个好很好很好的开端。 元旦的第二天又见到了阿江,和他夜游了南锣鼓巷和荷花市场,一路聊着人生,嗯,主要还是感情方面的。冬天的什刹海还是挺漂亮的,另外,在那儿滑冰真够贵啊。 清明 和旧友最后一次在北京 还是去散心,清明节一放假我就买了高铁票往北京去了。这会儿阿江告诉我他想休学,我当时说到时候一块儿出来聊聊吧,地点定在前门杨梅竹,不过会面的地方却有意定在了北海北门——没错,又是一次暴走。我和阿江一路南下,穿过北海公园,从府右街穿过去一路往前门走。依旧是一路上谈着人生,在下午总算是到了杨梅竹——这个还挺文艺的小胡同。铃木食堂虽然就是一个普通的日料小餐厅,但是开在杨梅竹的这一家真的挺值得一去,可惜排队的人一直很多。 而铃木食堂对面有一家名叫Soloist Coffe的咖啡厅,据说来头不小,店里装潢也显着一股复古的味道,我和阿江在这家咖啡厅聊了很久,又在制定之后的计划。阿江这时候想到了一个馊主意,去五道口。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五道口,以及第一回在西直门那该死的、长的不能再长的换乘站换13号线。其实到五道口第一感觉我有点懵:为什么这儿会这么乱啊?!然后跟着那个来五道口一看就不是想干正经事儿的阿江去北语打望。另外,北语那个食堂也太吓人了吧!那么几层楼我还以为是教学楼或者图书馆!结果,是!食!堂! ——其实那时候我俩还想去看看北大的(没错,这么两年我还真没去过那地儿),可怜的北京大学被各个旅行团整得太惨了,以至于学校对外开放只到下午5点!“MD我还不如去北师大啊”阿江这样说到。 这就是我和这位旧友在北京的最后一次小聚,顺便一提,高中毕业之后我还真的没有跟这家伙在重庆玩儿过。 五一 M君 簋街 还有MH 大概就是在那会儿我认识了M君,而且很巧的是他和阿江在一所大学。五一来北京前就早早约好要来去面基了,约定地方则是在东四。那时候柠檬茶非常流行!面基第一件事就是人手来了一盒吸(笑)。一路和M君聊聊走走,在北新桥的卤煮老店停下来尝尝。我也是那时候开始对卤煮这东西完全抵抗不住了!并和炒肝加入每次去北京都一定会去吃的列表里。从北新桥往西一条胡同就是南锣鼓巷的支路,我们俩从南锣出去,沿着二环走到鼓楼大街,再回到鼓楼,在芝士青年尝到了好吃的芝士蛋糕,顺便在那儿好好地联机了一下(虽然玩PM对战惨败啦)还和M君一起玩了他的别的3DS游戏。 五一假期的第二天则是和帝都群的王叔,猎君,小武,小安和液氮约MH和电影《奇幻森林》。因为就约在崇文门的国瑞所以我挺晚才过去。奇幻森林真是继疯狂动物城之后今年迪士尼的佳作。但是我真的很心疼阿克拉啊,就那早被扔下去了还没个后续!电影过后一行人在对面新世界的电玩厅——嗯我承认我基本就没在这些地方玩过多少次——玩起了电动。另外,这游戏厅的赛车为毛还是北京的赛道啊!而且我们几个玩,王叔这个老司机居然还是垫底(笑)。 那天我们几个跑去簋街撸串儿——那时候我才知道:哦,原来簋街就是北新桥和东直门之间那一段啊… 第二回豆汁儿挑战 北新桥那儿有家姚记炒肝,那时候我作死问了句豆汁儿你们觉得怎样,结果就被拉进姚记里:觉得怎样?赶紧买一碗尝尝啊!于是我买了碗豆汁儿还有一份麻豆腐拿去撸串儿了。五一假期簋街人也非常多,我们几个只能在外边吃着,顺便达成成就:在北京吃到烤脑花(虽然豆豉味太重)。以及——那碗豆汁儿肯定是逃不掉的!豆汁那气味真的很大,以至于在打包盒外边都能闻到那股酸臭味,一路上拿着这碗东西的我压力很大,因为那时候我还根本喝不惯豆汁…当我打开那碗豆汁儿的时候我就知道这货肯定不是什么能好好喝下去的,老司机王叔在一旁指导:焦圈要泡在豆汁里,要和咸菜一起喝比较好…然而并没什么卵用,一口下去,那酸爽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以至于到最后我们几个人串都撸完了那豆汁儿还有一大半,在一边的王叔看不下去了**“我跟你说豆汁儿要一口闷!”**说罢便一饮而尽。全体热烈鼓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儿不要嘴贱。 六月 樱妈的婚礼 樱妈婚礼在六月十八号,正好是考四六级的时候,全系包括我就两个人过了六级不用考试,我这回在别人看英语,考试的时候又跑去北京浪是拉足了仇恨(笑)。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不是亲戚的婚礼,所以这事儿本来是瞒着我妈的,但还是被老妈给发现了,所以不得不把我去参加樱妈婚礼的事儿告诉了她,还好没有说我什么。但是!我和小安、猎君在复兴门等王叔的时候我妈突然打电话过来问我是不是在北京…真的是被吓到了! 樱妈婚礼还来了很多从各个地方来的PM圈的聚聚们,真的是非常非常羡慕!虽然很想去勾搭但是自己还是太羞涩了所以一直呆在帝都群这一大桌的。现在想来还有点惋惜呢……另外好像我们都有点沉迷于联机,隔壁桌还在联机垃圾游戏(马车)当然我们桌依旧是沿袭了帝都群的为王叔制作特供饮料的传统(笑)。 樱妈超级美!而我们几个正好就在她到会场的时候下车的地方,离得最近,运气很不错呢。 而婚礼结束的那个下午,我和液氮、咖啡、涟酱一起玩了一下午的垃圾游戏,液氮竟然专门带了4只皮克西组团摇手指!然后我们4个还真的玩了一下午!这个垃圾游戏真是让人无法自拔啊!——虽然这一下午我实在是太非了…很多次都是我自己最先挂掉…一旁玩着桌游的其他人看着我们四个欢乐得很。 所以啊,PM对战,我只服摇手指。 九月 吃吃吃 约约约 一个暑假在重庆除了泡温泉就是打守望先锋,憋在家里有点难受所以我还是想着…提前十几天,去北京玩一次吧。 因为在朝阳门很方便所以我现在每次去北京都会常一次北新桥的卤煮,吃一次炒肝,以及去一次景山——我感觉我每次去景山拍的故宫全景照可以找个时把它们候拼一起? 到北京第一天,樱妈说下午约去工体唱K,上午和小安去潘家园配眼镜。到潘家园真是被吓着了——从劲松到潘家园两个地铁站之前,马路两边居然都是卖眼镜的批发大厦…我姐说在潘家园买眼镜一定要往一半一下砍,但是小安配那眼镜也就不到300加上我和他都不会砍价于是就这样了吧。 下午唱K的时第一次见到了布丁。樱妈,猎君,一夏和布丁的嗓音简直不能更赞!而我们几个男生…彻底咸鱼了呢。 另外,恭喜小安在玄学下抽到了妮可SSR!而且还在朝阳门的Animate抽到了妮可挂件!(事实上那天在Animate只有我一个人没抽到自己厨的角色…惨啊)另外我以前一直以为Animate会比较大的,结果朝阳门这一家比我想的小的多得多,而且还只是在外文书店的二楼… 我就知道我还会在北京被淋一次 好像是和去年(15年)在国博被淋的同一天,我、王叔和猎君约去南锣鼓巷的一家猫咖去撸猫…啊不对,是去帮王叔倒腾他的3DS,猎君则是在给投稿的漫画作画——但是还拿逗猫棒逗我是干嘛啊!我是犬派啊!中间店员还告诉王叔,只要拍照发朋友圈宣传下这猫咖还能得一份果盘,结果他词穷还把网速很好都写上去了,“王叔傻逼”我和猎君这样形容。 虽然是帮着倒腾3DS,不过实际上那天下午我们几个又是看LL又是看鬼畜视频,只是顺便做一下3DS的破解而已(笑)。 从猫咖出来已经快六点了,这时候天色是很不自然的暗——要下雨了。一开始还下的很小我们几个都没在意,结果我们几个快走到交道口的时候那雨就大得不可收拾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三人都没有伞,最初我们还打算一路飞奔到北新桥的,结果这势头越来越不妙,硬着头皮过了交道口的十字路口在一家店边上等雨变小——然而这一等就是快一个小时,而且雨还没有变小的意思,我们三个看着那十字路口的积水越来越多,被雨淋湿得瑟瑟发抖而又很无奈地等着。直到雨小了那么一点点的时候赶紧跑到附近一家京客隆准备买伞,无奈京客隆的伞、雨衣居然给卖得一把不剩!还好京客隆旁就是一家麦当劳能坐着避雨,不然那天我们仨就真的不能更惨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麦当劳又等了一个小时之后雨总算是给停了,我们几个终于能走去北新桥吃卤煮——这么冷能吃到热热的卤煮真是幸福啊! 动物园 两万~九千~~九百八十日元~~~ 过了一天,依旧是我、王叔还有猎君,这次我们仨约着去东直门的动物园和在西四的地质博物馆。 猎君还带来了挂面可以喂动物们——我第一次才知道原来挂面还可以这样用!(毕竟在重庆的动物园一般都是喂的糯米或者玉米卷)于是!我们几个就在动物园里喂鹿去了:来!一起双手举高!大喊Luuuuuuuuuuuu!吃面面!动物园的马鹿真好玩,看到挂面全都凑过来了,而且还抢,有一只特别魔性地伸着它长长的舌头来够挂面,于是我们几个还拿着面去逗那只舌头伸特别长那只鹿,真是有趣儿极啦! 那天正好微博到处都在传索尼PS4新价格的广告曲——那个大喊着两万九千九百八十元~的魔性曲正流行的时候。而大毒瘤王叔一来就给我们看这个破玩意儿!于是这一天的动物园之行也不正经了,而且这毒瘤还时不时突然唱起“两万 九千 九百八十元”来! ——另外,用普通话说火烈鸟真难 大概是一两点的时候我们仨才从动物园出来,准备去西四吃砂锅居然后参观地质博物馆。这时候我和王叔两个咸鱼这时候已经走不动脚都疼了,然而猎麻麻却看起来一点儿都不累。 砂锅居有名的当然是砂锅白肉了,我们三人要了一大锅白肉,一份干炸小丸子和一份芥末墩儿。我是头一回吃芥末墩这种凉菜,而且还不知道这东西居然是白菜做的!更重要的是我还没准备好一口下去,一大口芥末真是呛得眼泪都快留下来了。干炸小丸子呢,配上椒盐小料倒是挺和我胃口。最后说说重头戏砂锅白肉。我应该是第一回吃到这种北方菜,事实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小料身份登场的,还是液体的豆腐乳(没错,因为重庆的豆腐乳是固体,用菜包住,而且也裹了一层辣椒),以及真的只是酸的酸菜也是第一次吃到,和四川的酸菜完全是两码事!当然还有主角白肉了,砂锅炖的肉非常入味,不管蘸不蘸腐乳小料都很棒,虽然是五花肉做的但完全不会觉得腻,而汤对我而言有点太酸了,一开始还不怎么能适应,当然那个真的只有酸味儿的酸菜我目前还不太能接受,因为对我而言它真的有点酸而且除了酸没有别的味道了(我个人更倾向于四川酸菜还带有辣味的那一种口味),最后的结果是我们三个食量小却点一堆东西的怎么也没吃完这一大砂锅白肉——不过至少肉还是吃完了的! ——可惜出去约饭的我基本没拍吃的照,不然又是一波半夜报复社会的素材啊!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三人去地质博物馆看石头去了。 碰巧地质博物馆建馆一百周年,学生免票成人半价,运气不错!虽然心机的王叔趁机把我那有着黑历史的照片的学生证拿去看了(ry. 现在,我们都是大雾算了——我心里这么想着。地质博物馆的石头门真的真的太漂亮了!萤石和文石们都是超级好看的,尤其是博物馆大门摆着的巨大的文石,真的很像冰布进化的石头啊。 ——话说一楼还有搭积木并模拟地震的小游戏来着,我们仨还真的在那儿玩儿了起来,都怪王叔这个毒瘤。 从地址博物馆出来之后我们仨准备动身去西单,然而这时候我和王叔两个咸鱼已经走不动了,不过还是一起去了西单的图书大厦,而且还径直地走向了高中教辅区去看高中的语文五三,果然字音字形的题对于我这个重庆来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而且还看的是北京的题。虽然对于王叔和猎君这俩北方人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这可是重庆高考语文最难的地方,没有之一!在意识到我们好像有点跑偏之后终于还是正经地看正经的书去了,比如儿童图书,比如笑猫日记,这一套丛书我小学特别爱看,可惜初中之后再也没有看过,甚至都不知道这个系列都已经出很多本了。 然后我们一块儿去了西单的丸龟干了一碗乌冬,咖喱乌冬最棒了! 潘家园二周目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去动物园的前一天半夜,我姐家那只泰迪估计是看我的眼镜不爽,把放在茶几上的眼镜给咬坏了,镜框被咬变形以至于一块镜片都被弹了出来,虽然后来被找到了但是这家伙的齿印却被深深地刻在了上面。好在心灵手巧又能随机应变的我把眼镜掰回原样,又把镜片安了上去,总算还是凑合能用,没有耽误去约动物园。 所以在去动物园后的一天,我又不得不去了次潘家园。当然这回是跟着我姐的了。我姐把“在潘家园就应该一半以下砍价”用到了精髓,然后我的新眼镜,和我在重庆配的1000元的一样,但是价格却不及在重庆的一半。 ——潘家园真是好啊,会砍价真是好啊。 十月 开启新世界的大门 首先这个开启新世界大门只是因为我能喝豆汁儿了而已! 今年(2016)十月其实一开始我是不打算去北京的,毕竟九月份刚刚才去过一次。但是,想着自己在石家庄呆整整七天确实没有事儿可以做,正好十一当天我姐问我来不来北京,于是就临时决定:还是去一趟吧。 就这样,又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好短途车票多,我很顺利的买到了十月一号的动车票,被旁边的熊孩子折磨了一个半小时候总算是到了北京西。 人人都说十一的北京肯定人满为患,不过,要只是去“对”的地方,倒不会那么夸张(毕竟我第一次去北京也是在国庆嘛)。 豆汁儿不可能这么好喝! 考虑到国庆节各大景点人都会不少,这次在北京我以逛博物馆为主。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首都博物馆啦!中午又走到北新桥吃了一碗卤煮之后就坐着公交慢吞吞地过去了,途经南锣鼓巷的时候不禁倒吸了口冷气:实在是太恐怖了!那几天的南锣鼓巷基本就是严丝合缝地塞满了游人。 不过还好首都博物馆就不那么挤了。比起那个大得走一个展馆就要累死的展品涵盖了全国各地精品的国博,首博更加有京味儿,老北京民俗的展厅,着实很有意思,还有京剧的常设展。唯独可惜的是走进养心殿的临时展没能预约到,所以没能去成。 晚上则是和王叔去约饭。那时候我正感冒,又跟王叔说想继续来老北京专场,大毒瘤王叔当然又开始来安利我喝豆汁儿了,不过这回我说,来就来。然后就跑去天坛北门的老磁器口豆汁儿店干两碗豆汁儿去了。 其实那次一开始我还有点害怕,知道就着咸菜喝下去的时候,真的惊艳到了——这是我以前根本就咽不下去的豆汁儿吗?!酸豆汁配上咸菜的味道非常好喝,再泡上一个焦圈儿,简直巴适!恨不得再来一碗! ——从这个时候,我觉得我真的喝豆汁儿上瘾了,真的上瘾了。以前叫又酸又臭,现在叫酸咸可口,配上肉火烧,真的非常过瘾。 事实上这一次国庆在北京,我还去了两次天坛的这一家磁器口豆汁儿店,也在别的地方吃早饭的时候去喝了喝豆汁,其中还有一天我在王府井AMP吃完晚饭之后特地坐着110跑去那家豆汁儿店喝一碗,还有两天早上也不嫌远地在从朝阳门早起过去吃早饭。不过由于这家店在天坛附近,所以那几天人都非常非常多,而且时不时还有旅行团整团进来,人多又混杂,当然,这都档不过喝豆汁儿的瘾。 第二天我和小安又去光熙门约着玩。 这天一早我又想吃炒肝和豆汁了,于是就在附近的东四十条的一家天兴居吃早饭。但是奇葩的是他们有豆汁但是居然没有焦圈儿卖!!我还差点儿没找到咸菜!不过还好天兴居的炒肝还是不错的,我个人觉得比姚记好吃那么一点儿,不过好像肥肠的量不如姚记(的北新桥店)。 到了下午就慢吞吞的去光熙门咯,国庆节北苑路施工13号线东段停运,倒霉我就只能坐公交之后走一大段路才能过去。在爱琴海当然还是和小安去联机玩OW了,一下午打的很爽,我也很久没去碰OW了。晚上则是跑去吃上次吃的大蜜汉堡隔壁的俺流拉面。 火锅和火锅,南边儿! 又是一天,上午我在森林公园浪了之后,碰上了下午下班(而且看上去还有点闲的)王叔。王叔提议去吃火锅,然后让我去问问樱妈哪儿吃比较好,并很快得到了答案——安定门的一家重庆火锅店。在这之前我们俩去西单还约到了液氮。 在西单君太和汉光之间的人行天桥的时候,王叔靠边儿玩儿着LL,这时候有个人问我天安门怎么走,我完全不假思索地说:往南边儿!(因为我们在西单的街上嘛,得先往南一点点才是长安街然后再往东走,我是这样想的但是说还是只说了往南)结果一边打LL的王叔和看王叔打LL的液氮突然笑死,我却完全没有意识到——而且结果就这样我这句话还成梗了。 准备去安定门的时候王叔还叫上了猎君,然而这货放下电话才想起来猎君并不能吃辣!于是这毒瘤就开始甩锅给我了!(摊手)“你个重庆的跑北京吃重庆火锅干嘛?!”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南方人(好吧这里需要特制是西南)和北方人眼里默认的火锅完全不一样,原来一开始王叔跟我说的火锅其实指的是(铜锅)涮羊肉而不是我默认的川锅(笑),当然最后我们还是去吃的涮羊肉——我可两年没吃了,甚是想念(也想念宽粉)。而我们四个也才吃了两百多,果然我们食量都不行啊(看来不是吃自助的料呢~) 从涮肉店出来后在猎君的带领下我们去吃三元梅园的奶酪,说起来,那天这家三元梅园的店外面还守着一只狗特别像放大版的小香菇(LLSS)!三元梅园的奶酪是醪糟冲的,吃起来有醪糟的味道很香甜。唯独可惜的是那一天有点晚已经没有杏仁豆腐了。 写在最后 从2014年国庆到2016年的国庆,在北京这三年可以说每次都是非常充实的,从一开始只有一个人到处走走逛逛到现在经常约着出去玩,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旅行的快乐。 北京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我想在最后我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北京是一个多彩的城市,这里既有那些平平常常的胡同,也有繁华的CBD,也许是因为身处他乡,我第一觉得一个城市有好多好多想去探索的地方——哪怕只是个小小的胡同。 因为北京的身份的优势,所以这也是一个聚集了很多很棒东西的地方,最直接的或许就是那么多散落在北京各个地方的博物馆了——这比重庆好多了呢。 或许还有一点就是老城了。重庆主城里的老城老街已经所剩无几,磁器口也不过如同南锣鼓巷的一个商业区,更别说那个完完全全就是新盖的、专门坑外地人的洪崖洞了。但是北京,却总能找到很多。 当然更重要的就是人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没有在北京的朋友一块儿玩,或许后面这一年半的北京之行会黯淡不少。 而我的旅行还在继续着,这些流水账应该还会继续。

2016/11/12
articleCard.readMore

使用Let’s Encrypt(Certbot) & 替换StartSSL

在之前我的个站(包括本博客)一直在使用StartSSL的免费SSL证书,不过,最近StartSSL和其收购者WoSign频频曝出丑闻,甚至到了Mozilla不信任的地步,也有朋友在留言板告诉了我这些事情,于是我决定把自己的网站SSL证书更换为Let’s Encrypt的。 为什么停止使用StartSSL和WoSign证书 关于StartSSL和WoSign(均为奇虎360子公司),的丑闻,可以在知乎的问题中了解:如何看待中国沃通wosign偷偷收购自己的根CA StartCom并且签发github.com的证书? 总结有三点: 2015 年 4 月 23 日左右,沃通 CA 允许免费证书申请者选择任意端口验证,违反了限制端口和路径使用的规定; 2015 年 6 月,免费证书申请者发现如果他们能证明控制了子域名那么就能获得基础域名( Base Domain )的证书,如证明控制了 theiraccount.github.com/theiraccount.github.io 等子域名得到了 www.github.io 的证书; 2016 年 7 月,与沃通 CA 有关联的 StartCom CA 被发现允许证书倒填日期,倒填日期能绕过浏览器对 SHA-1 算法的限制。 可见,为了安全和后续可能遇到的浏览器不信任问题,建议更换掉自己正在使用的StartSSL或者WoSign SSL。 更换为Let’s Encrypt Let’s Encrypt最近非常流行,其实最初申请SSL的时候我本来是打算用它的,但是看到只有90天的有效期,而且在当时如果使用国内的DNS服务的话还会签发失败,而碰巧我就在使用CloudXNS,所以没能用上它。 现在官方推出了自动化签发工具certbot,不论是签发还是续约都十分简单,几个命令就能搞定。这里以CentOS和Nginx为例。 首先,安装EPEL源(如果没有安装的话),并安装Certbot 1 2 sudo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如果没有安装EPEL源 sudo yum install certbot 接着,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因为Certbot使用webroot配置模式,在验证服务器域名的时候,会生成一个随机文件,然后CertBot的服务器会通过HTTP访问你的这个文件,因此要确保你的Nginx配置好,以便可以访问到这个文件。 在你的对应网站对应的nginx conf文件中,在 server 模块中添加: 1 2 3 4 5 6 7 8 location ^~ /.well-known/acme-challenge/ { default_type "text/plain"; root /usr/share/nginx/html; } location = /.well-known/acme-challenge/ { return 404; } 记得修改后重启nginx(如service nginx restart) 然后就可以使用certbot签发SSL证书了。 1 2 3 4 5 //-w 后面为网站目录,-d 后面为该目录下对应的域名(可以是多个) sudo certbot certonly --email admin@example.com --agree-tos --webroot -w /home/wwwroot/example.com -d example.com -d www.example.com //同理可以一次生成多个不同目录下多个域名的证书(一次生成多个域名的多个证书,不过输出是只有一套文件) ./certbot-auto certonly --email admin@example.com --agree-tos --webroot -w /home/wwwroot/aaa.com -d aaa.com -d www.aaa.com -w /home/wwwroot/bbb.com -d bbb.com -d sub.bbb.com 如果提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IMPORTANT NOTES: - Congratulations! Your certificate and chain have been saved at /etc/letsencrypt/live/example.cpm/fullchain.pem. Your cert will expire on 2016-12-29. To obtain a new or tweaked version of this certificate in the future, simply run certbot-auto again. To non-interactively renew *all* of your certificates, run "certbot-auto renew" - If you like Certbot, please consider supporting our work by: Donating to ISRG / Let's Encrypt: https://letsencrypt.org/donate Donating to EFF: https://eff.org/donate-le 说明申请成功,证书位置在 /etc/letsencrypt/live/ 内。 再次修改对应的nginx配置文件,新建(或者修改)443端口的配置,并修改后重启nginx: 1 2 3 4 5 6 7 8 9 server { listen 443 ssl; listen [::]:443 ssl ipv6only=on; ssl_certificate /etc/letsencrypt/live/your.domain.com/fullchain.pem; ssl_certificate_key /etc/letsencrypt/live/your.domain.com/privkey.pem; ssl_trusted_certificate /etc/letsencrypt/live/your.domain.com/chain.pem; // ... other settings ... } 最后,使用crontab达成自动续约SSL的功能。 1 2 3 4 sudo crontab -e //进入VIM,键入i,然后输入下面的命令 30 2 * * 1 /usr/bin/certbot renew &gt;&gt; /var/log/le-renew.log //输入:wq退出并保存</pre> 上面的执行时间为:每周一半夜2点30分执行renew任务。最后,执行/usr/bin/certbot renew >> /var/log/le-renew.log看看是否执行正常,如果正常,那么就大功告成。 现在我的个人站点Cysi.me和Makiwith.me均采用Let’s Encrypt,建设中的Glacoen.cc则采用Comodo SSL。 附上成功后的截图:

2016/9/29
articleCard.readMore

搬入DigitalOcean

半年时间我居然已经搬了两次VPS服务商了。 去年12月末我正式和 潋潋 一起使用VPS建站,最初使用的是拥有日本机房的Vultr,KVM架构,每月5美金实惠好用而且性能高(并且配备的是768M内存)之前由于东京的地理位置优势,Vultr建站速度非常可观,可惜到了3月,Vultr家的东京机房开始在大陆抽风,速度极差,几乎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无奈搬走。另外需要说的是,Vultr的日本机房是绕路美国的。 后来我开始寻找香港机房的VPS,总所周知大部分HK的机房都是小水管,虽然ping值可观但是带宽很低,但是SoftLayer机房不同,大水管,电信直连(至少之前是),速度非常棒,于是跑到HostHatch这家小众一些的服务商买,他们的HK-SL机房只有OpenVZ架构(肯定会超售的),一开始速度非常快,可是后来SL香港机房集体被玩坏,还撤销了大陆电信直连,速度也一落千丈,只能GG.直到目前,那边的VPS依旧速度不稳定,很难让人满意。值得一提的是,现在SoftLayer的香港机房也是会绕路美国。 DigitalOcean虽说早有耳闻但是因为其不提供可靠的亚洲节点(DO的新加坡节点确实很让人捉急)所以一直没怎么关注。但是在这之前我拿到了Github的学生认证,成功获取了50美金的DO额度,所以决定使用下DigitalOcean。 要说DO的口碑还是不错的,也有人说DO审查严格,对违规的项目更严——当然这对于用来建站的话是好事儿。而且50美金确实够我用很久的了。 在官方的速度测试页面测试之后我开通了SFO2机房的512M VPS,并对之与我在香港SL机房的VPS进行对比。 重庆电信ADSL 4M网络下,DO的ping值只有180ms左右,较为稳定,SL机房VPS的ping则稍微不稳定,在160250ms徘徊。下载方面,DO的下载速度可以达到接近ISP峰值,380KB/S左右,而SL下载速度只有150250KB/S。取消直连后SL机房优势大减。 重庆有线 20M光纤下,DO ping值不稳定250~350ms,时不时丢包,SL ping值约在230左右徘徊,当然,这很大部分的锅得归ISP背。下载则不相上下,都在300KB/S左右,这锅依旧是得归ISP背。 重庆联通 20M光纤下,DO ping值稳定在180ms左右,SL也差不多。 今天我就全部搬入DO了,搬进DO的感觉真不错。 目前我已经使用了锐速进行加速,效果不错。 如果你有意使用DigitalOcean的服务,不妨使用一下链接,激活后可以获得10美金余额奖励:前往DigitalOcean

2016/8/25
articleCard.readMore

购买3DS前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破解篇)

本文编写于2016年7月,关于破解的信息已经严重过时,仅供参考,但是奸商依旧是一如既往地坑这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文中很多破解方式已经不再适用,现在常用的破解办法是B9,详细请参阅 https://3ds.guide 获取最新的办法。不过不管过了多久,奸商们依旧是在用破解来赚取超高额利润,甚至比A9的时候更加变本加厉。 本文中,你将了解到:在国内购买3DS的现状、二手市场购买3DS的值得注意的事情、破解相关科普,告诉您为什么要大力反对购买破解机,最后将简单讲述如何省钱又省心地购买3DS。 本文适用于:没购买3DS且有意愿购买的、想尽量省些钱的朋友;想安利别人入坑的朋友。 **忠告:在不了解破解相关的情况下,请勿购买任何形式的破解机、烧录卡。**和iOS越狱一样,破解应该是让你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而不是用来玩盗版的。请务必支持正版,如果你的当前经济状况不允许,大可以购买二手游戏、少买游戏,亦或是日后补上正版。 国内3DS市场现状 我认为3DS是掌机界的一大奇葩,当然,我指的是它被彻底破解后的价格方面。而且形势对想先入手一台二手机器省点钱的朋友不太友好:现在国内3DS二手卖得比全新贵的比比皆是。根本原因就在于几乎所有的淘宝卖家都在鼓吹破解的好,强力诱导所有人购买破解机并从中收取高额费用(100~400不等)。因为奸商的变相提价,二手市场的价格便就像如今这样居高不下,甚至比全新机还贵。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以日版机器为例,一台普通全新new3DS价格约为900人民币,加大版的new3DSLL价格约1100元,而要买破解的套餐,至少得加100至200,高的甚至400元,除开那些劣质配件(包、套、膜等)和存储卡(其实就是普通的TF卡)成本,商家所赚取成本是及其可观的——正因为如此,卖家才会大力推荐破解。要知道,400元你可以购买一台二手老版小3DS了。 而更重要的就是,商家推荐的破解,物质成本为零。一切用到的工具不仅免费,而且大部分还是开源的。所以可以说如果你在商家上购买破解机,就相当于被坑骗了。 关于破解 首先必须阐明的是,不管是哪种破解方式,都是有变砖风险的。降级,以及破解中和破解后一切涉及系统的操作均有是极高风险的。 3DS破解后能做什么呢?想必大家都至少知道,破解后能玩盗版游戏。虽然3DS破解和自制系统的初衷并非是用来玩盗版,不过现目前的情况确实如此:大部分人破解后主要用途是玩盗版游戏(因为这个原因,著名3DS自制系统rxTools作者宣布退出) 除开玩盗版游戏,3DS破解后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安装各种自制软件。因为自制系统禁用了签名验证,这得以让各种自制软件得以安装和运行(当然 还有盗版游戏)。这些自制软件能做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跨区玩游戏(如美版机插日版卡带)、使用汉化补丁汉化正版(或者盗版)游戏、外挂Mod玩改版、录屏、截图修改(系统和游戏)、自制主题,或者玩玩家自己制作的小游戏等等。 3DS破解后,玩正版是没有任何阻碍的,所以就算手拿破解机也不必担心和正版游戏冲突。 3DS破解算是个老话题了,但是破解成熟起来还真没太久。目前常用破解大致分为三类:烧录卡(Gateway、Sky3DS)、无卡破解(MenuHax等)和核心破解(Arm9LoaderHax,简称A9LH),我先为各位解释下之后会提到的名词的解释。 Sysnand:真实系统,你3DS原本的系统,存储在机身内存而非存储卡之中。 Emunand:虚拟系统,在3DS存储卡内引导一个系统。 Homebrew Launcher:简称HBL,一个自制系统,利用各种漏洞引导可运行于未被破解的机器上,是无卡破解和A9LH破解所必备的工具。同时,它能运行各种自制软件,不支持任何盗版游戏。 CFW:自制系统,配合HBL的漏洞或者别的方式所引导,并引导Sysnand或者Emunand,一般都带有禁用签名验证(用于安装自制软件和盗版程序)、反锁区等补丁或者工具。 A9LH:一种3DS核心漏洞破解。 CIA:自制软件、DLC、盗版软件等的通用安装包,相当于Android的apk安装程序。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它没有文件头,所以CIA软件安装后是不会被ban机的。 无卡破解、A9LH都是需要3DS系统在9.2或者能降级到9.2才可以使用的。而10.5以下版本才能使用浏览器漏洞,这就是10.5及以下的机器卖的比较贵的原因。 **A9LH:**A9LH是目前3DS破解中步骤最繁琐(大约需要两三小时),风险最大但是效率最高的破解方式,且必须先进行无卡破解,然后深入破解3DS系统底层。这种方式会使用Sysnand,启动速度极快且稳定,并不怕升级系统。因此,所有奸商都看上了这个破解方式。目前为止,淘宝进行A9破解没有低于100元的,更多商家会趁机提价200~400元——虽然其物质成本为零。这个破解方式是导致国内二手3DS价格极高的原因之一。 无卡破解:(某些商家故弄玄虚说的自动破解,其实也是指的是它),目前多指的是利用各种漏洞(浏览器、立体忍者、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宝可梦超级迷宫、3DS主题等等)引导进CFW,这种破解方式方法简单,只要机器能引导进入HBL即可,缺点是可能会开机的时候死机。多配合Emunand使用,这个情况下你的3DS有两个系统:Sysnand和Emunand,其中Syanand如果被升级,机器会变砖。Emunand可以升级,但是不保证升级后一定能使用,因为部分奸商制作的无卡破解CFW版本较老,可能会出现升级后无法引导至Emunand的问题。此种方式商家大多提价50~200元,但是部分奸商会只制作Sysnand破解而不做Emunand,一旦不小心升级Sysnand,3DS就会变砖。 **烧录卡:**GateWay(简称GW)有自成体系的CFW和引导方式,售价约300元,CIA、3DS、3DZ格式的游戏和软件均支持。Sky3DS则因为原理限制,不能跨区,只支持零售的3DS文件,且必须配合template.txt加上文件头。值得一提的是,Sky3DS的文件头都是公用文件头,一般人所说的ban机就是因为公用文件头滥用所导致的。所以,使用Sky3DS网联,是有ban机风险的。 3DS购买建议&常见问题解答 这一节我会告诉一些购买建议和破解机和正版的关系。 是否有必要购买破解机或者付费去破解? 和iOS越狱、Android手机root一样,个人不建议任何不了解破解后的利害关系、破解后的常见问题(系统升级等)和不会升级CFW的玩家以及新手玩家破购买破解机或自行破解。 相信有一部分朋友希望能购买3DS的同时省钱,但是目前从奸商购买破解机的价格是非常贵且坑人的(商家的破解方式、破解版本都是未知数,长期而言并非好事,如果自己不了解破解,后期处理各种问题只能干瞪眼)。而且在奸商那里破解所需费用已经可以去购买正版游戏了。 综上所述,如果你不了解破解、不会自己破解且无承受风险的能力,那就请直接购买裸机,绝对不要购买任何形式的破解机和烧录卡或者请人有偿破解,更不要尝试自行破解。 如果你有经验或者能阅读学习相关文档、懂得操作且可以承受任何破解带来的风险且想尝试破解,请自行动手。这里附上公认比较详细的在Github发布的A9LH破解文档供参考(国内的文档都是很老的翻译,建议爬英文原版):A9LH Guide – Github 国内购买二手3DS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希望省钱的玩家,二手本来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但是由于国内环境加之奸商对A9LH破解的肆意提价,国内二手市场购买破解3DS的价格是及其高的,甚至有许多人开价高于一台全新机。 因此,如果你需要购买二手3DS,也请不要选择破解机以避免任何不必要的开销。同时,请记住:一台全新日版new3DS的价格是900元,一台全新日版new3DSLL价格是1100元,美版全新new3DSXL价格是1400元;对于已经停产的型号,老版本3DS的二手价格约400500元,3DSLL/XL价格约550650元。请堤防被坑! 如果确实找不到非破解机,请记住上面的价格区间,选择一台价格合适的A9(A9LH)破解的机器以降低风险。 PS:在淘宝直接购买二手3DS可能会比在闲鱼购买二手更好。 破解能恢复吗?对正版使用有影响吗?能升级系统吗? 一些已经购买了破解机的玩家可能有这些疑问。 关于破解后恢复的答案是:不能恢复,尤其是A9LH,这个动作是不可逆的。但是A9LH和无卡破解对正版使用丝毫没影响,还能跨区玩正版卡带(也就是说美版机器也能插日版卡带了,联机也是正常的)或者打正版卡用的汉化补丁。因此,正版玩家不必担心破解机和正版的冲突。 关于系统升级,A9LH可以随意升级系统。无卡破解升级Sysnand有变砖危险,而Emunand则能升级,但是可能会遇到CFW不兼容的情况(因为部分奸商制作的无卡破解CFW版本较老,可能会出现升级后无法引导至Emunand的问题)。 那商家是如何破解的呢? 这里只提到目前商家管用的无卡破解和A9LH。首先,需要一台能引导HBL的机器,对于9.2~10.5的机器,可以直接使用浏览器漏洞,扫个二维码即可引导,而10.5以上的机器则需要立体忍者卡带或者烧录了立体忍者的Sky3DS引导。引导之后就能利用工具把系统降级到9.2(这个步骤风险较大),最后制作Emunand,安装CFW即可完成无卡破解。整个过程约30分钟完成。如果要核心破解,就需要在前面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度破解,大约需要两三小时完成。 但是,如果是批量破解,效率是非常高的。所以说破解机的利润是极其高的,甚至是达到了坑钱的程度。这就是我大力反对购买破解机的原因之一。

2016/7/2
articleCard.readMore

网站近况,搬入VPS和Vultr

从2010年末开始到处找免费PHP主机到现在,这个站已经摸爬滚打了6年多了,终于,到了今年我下手买VPS建站了!以前我都是窝在虚拟主机里,虽说是挺便宜,相比起一月几十块钱的VPS来讲,一年90块确实挺划算。但是VPS玩起来自由啊!资源给的也多得多,虽说配置全得靠自己就是……不过还好,现在来讲还算顺利。 My Little VPS 初次接触VPS得感谢高性价比的廉价VPS提供商BandwagonHost,也就是搬瓦工。去年7月还写了篇使用报告:新家,重生,Lindoe还有BandwagonHost。不得不说搬瓦工真的是一个起步练手用的好地方,搬瓦工这个VPS被我折腾了不知道多少次了,直到现在,各种林林总总的测试和学习也主要在上面进行。 现在我终于从一个连wget命令都不会的小白上升成了会wget的小白了。 至于决定要使用VPS,是因为最初我是打算合租VPS的,后来找到了一个叫VPS合租网的网站,里面一直在搞各种合租,一个月算下来只要15块钱左右——当然,合租下来的话依旧是虚拟主机那样咯:虚拟主机面板+PHPmyadmin+FTP账户,给的配额很高所以还是挺划算的。 我在那儿买过一会儿合租,使用的香港节点的小鸟云,可惜服务提供商那边实在是坑,再加上他们被DDoS过几次,所以我就终止合租了。VPS合租网那边总体很不错,管理人也挺热情,一群高中老师业余做做这些也挺好的。可惜业内挺乱的?因为相比于外面卖的虚拟主机而言,这合租价格的确是很低的,所以他们之前被D了几次,最近换了IP,把网站之前公开的管理面板和探针全部撤下去了,看起来好了些。 终止合租之后,也是偶然我看到了些稍微便宜些的VPS:Digitalocean和Vultr。前者有美国、新加坡等节点,后者节点有日本、美国、欧洲等等。其中,Digitalocean的新加坡节点我测试了下速度,简直慢的惊人,美国节点反而比较好,Vultr的日本节点则完全碾压了Digitalocean,且配置也稍高,所以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注册了Vultr。 Vultr的最低套餐价格是5美金一个月或者0.007美元一小时,支持Paypal使用借记卡付款,我使用我的工行普通借记卡(没有办理网银业务)可以直接链接到银联验证并正常付款,可以说非常方便快捷,5美金实际扣款是32.5人民币。首次充值后使用优惠码赠送了20美金。 目前运行还算稳定,我的站已经全部搬进VPS里了。 使用非主流环境配置:LTMH 为了节约资源(以便使用更耗资源的东西),我取消了使用了好几个月的AMH面板,换成了一键包,平时操作操作SSH就行了,反正面板在稳定使用的过程中还算比较少用得到的。面板腾出去的资源我则是拿去把网站用的环境改成了“非主流”模式:HHVM/PHP+MariaDB+Tengine(LTMH),目前使用起来效率不错,据说HHVM相比于PHP7也有优势,而且经过我的实际测试,HHVM(在我能测试的地步中)兼容性还比PHP7略优。而效率方面——比曾经使用的PHP5.x真心快了。 至于MariaDB,则算是跟风代替MySQL,按照一种说法就是“换掉这个有点臃肿的MySQL,同时甲骨文收购了MySQL,担心它因此闭源”,使用Tengine这个淘宝修改版的Nginx则是想试试淘宝做的是不是良心了一次。同时,为了防止兼容性问题,我安装了PHP5.6保底。 目前使用情况良好,这个Wordpress就运行在HHVM中,毕竟Facebook官方是保证HHVM能兼容Wordpress的。不过另一边,我使用的Pydio(用于个人云存储和WebDav)兼容性就不行了,使用HHVM会导致安装出错,换成PHP5.6就一切正常。 最后,如果您想买VPS或者说买Vultr的VPS,不妨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可以额外加10美金: 或者直接链接:http://www.vultr.com/?ref=6868365

2016/1/21
articleCard.readMore

Mac下使用Mentohust替代安朗客户端

本教程仅适用于石家庄铁道大学 开学了,要说关于电脑方面最担心的话肯定还是自家Mac访问校园网的问题了。校园网认证大多是使用802.1X认证,OS X其实自身是支持这种协议的,无奈学校提供不了对应证书和描述文件,所以只能找校园网客户端使用。 经过搜寻 发现Mentohust这个开源跨平台的认证软件同样适用于我们学校(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安朗客户端,今天测试了一下,成功连上了网络。 1.获取Mentohust Mentohust是一个支持多种认证模式的软件,部分高校的配置详细可以参见院校支持列表(部分):查阅列表 下载Mentohust(Mac GUI版本)链接: 百度网盘   密码: aeq5 2.配置系统偏好设置 进入系统的 偏好设置——网络,找到你的网卡(比如我的外置网卡),点一下它,然后点击旁边的“高级”按钮。 接着,在“TCP/IP”选项卡里面把“配置IPV4”改成手动,接下来就是填你自己的IP地址了,默认网关就是“路由器”。 别忘了点“DNS”修改DNS为学校的DNS,否则上不了内网。 至此,系统设置搞定,别忘了保存设置。 然后我们就可以捣鼓客户端了。 3.配置Mentohust 打开Mentohust,按照上文的支持列表查看高校的配置(院校支持列表:查阅列表)。点击顶部任务栏的蓝色地球图标即可看到它的菜单。在菜单的“偏好设置”一栏开始按照你自己的条件设置。由于年代久远,这个程序对OS X 10.10支持不佳,但是使用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输入校园网账号的时候,可能需要你自己粘贴你的学号进去。石家庄铁道大学的同学们可以参照下图设置(使用网卡一项需要看下面)。其他院校的朋友请参照上面的列表进行设置。 关于“使用网卡”的选项,请选择你正在使用的网卡,比如我使用的是USB有线网卡,点击苹果标志——关于本机——系统报告,找到“以太网卡”一栏,点进去后查看你正在使用的网卡的“BSD名称“即可。例如,我的网卡就是en5,大部分机器的有线网卡应该是en0 最后,点击“开始认证”即可,等到状态那一栏显示“发送心跳包以保持在线”后就说明链接成功了。

2015/9/1
articleCard.readMore

Windows 10使用小记

7月29号,微软发布了Windows 10的正式版,并允许正版Windows 7/8/8.1用户免费升级。我在之前也看过截图,认为Windows 10会是一个不错的新系统,也早早的预定了Windows 10正式版的升级,等着推送。 29号推送当天,电脑已经在静默下载,不过推送通知却迟迟不弹出。这方面我觉得我想骂微软,一是升级是静默下载,看不见进度,我相信跟我差不多的人也不少;第二就是已经确定下载好了之后迟迟不提醒安装,而且自行直接安装也是行不通的。作为一个急性子,我只能按照网上的办法,复制升级文件出去,运行setupprep.exe安装,并成功让自己的Macbook Pro和PC安装了Windows 10正式版。 整个安装过程大约20到30分钟,不过之前准备更新的时间非常慢,所花时间比安装时间还长。安装的时候也是“请坐下休息片刻”而不是“坐和放宽”,突然觉得挺可惜。值得一提的是,这回的升级的确是“一键”式的,整个升级过程只需要等待进度条,不知道是不是驱动问题,在Retina屏幕下,升级界面完全正常,而不是新安装Windows 8的时候那种“小到可以瞎眼”的程度。安装完成,经过一些简单设置之后就可以进入系统并自动激活了。 不得不说,现在微软的每次新版本Windows的UI变化都非常大:XP,Vista,Windows7,Windows8,到现在的Windows10,只需晃眼一看就知道是哪个版本。虽说每一代Windows的间隔都比较长,不过或许微软在设计的时候也比较纠结吧?不然怎么会每次改动都会极大呢? 开始菜单和窗口化Modern APP 按照微软官方的描述,Windows 10有“熟悉且易用的界面”,的确,Win10让开始菜单回归了(也可以开启全屏的开始菜单),并把右侧变为了支持动态磁贴的 Modern App的快捷方式,使用起来比较便利——终于,微软在保留Modern App的条件下找到了另一个给普通PC的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我想讨论的是在普通电脑上使用Modern APP ( Merto )虽然说现在感觉使用普通无触摸功能的电脑的用户,虽然很少会使用到Modern APP,但是Win8的使用让我觉得全屏的开始屏幕除了平板还非常适合电视使用,而且Modern APP和桌面程序分屏共用,自认为体验也是不错的。 Win10的桌面模式也让Modern程序窗口化。不过,我自己认为,对于要使用Modern APP的桌面用户,新的窗口化模式,至少现在在一些第三方程序上表现的并不太好(毕竟为Win8及平板设计,没有更新,所以还不能满足窗口化)。而窗口化的Modern APP也不能像Win8那样半个屏幕使用传统桌面半个屏幕开Modern APP,虽说是窗口化,可以自由调整大小,不过我个人认为没有Win8那样好用而且也硬生生地“变成”了桌面应用:上面一个标题栏,下面一个任务栏,可用面积也小了。 而且,别忘了,窗口化之后,若要调整窗口大小,你得一次调整俩。另外,在Win10桌面版本中,Win8右侧的菜单已经不复存在,弥补办法则是在标题栏(左侧,左上角)上面加了个菜单按钮,打开的菜单却仍然是在右侧弹出,显得比较麻烦。 再说说适配窗口化的一些Modern APP吧,这类APP就把菜单键内置进了APP内部,并不再使用右侧弹出的菜单作为设置页面。下面我们来对比我的常用程序,桌面版和Modern版本的OneNote: 固然,桌面版本的OneNote才是“完整”的,Modern版毕竟还是一个普通的移动版而已。不过必须吐槽的是,这个Modern OneNote居然还要Office 365订阅才可以解除只读状态还不能正常同步,而Mac,iOS系统的OneNote却是完全免费使用而且可以正常多设备之间的同步。所以微软你这是为啥?在竞争对手的平台反而变良心了啊。 桌面应用和Edge浏览器 Windows 10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新的内置浏览器——Edge,另外,IE浏览器并非是一些传言所说被替代,IE在Win10下不仅得到了保留,在一些时候甚至还会提示说“页面更适合IE”,并引导用户在IE下开启页面。我认为,Edge浏览器更应该说是为平板电脑所制作的,也匹配普通PC的浏览器,大图标和大的按钮明显就是照顾触摸屏,官方提到的“在页面上随心所欲做笔记”的功能也明显是为平板或者有触摸屏的电脑设计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要适配触摸屏,Edge的可视面积比内置的IE11要小,不过IE11把标签页,菜单按钮,地址栏和前进后退全都放在一个水平线上,显得空间非常局促。 在易用方面,怎么说呢——反正咱不都是该用Chrome的用Chrome,该用Firefox的用Firefox吗?(大雾)不过这个Edge的bug有点不少,今天用它逛了下淘宝就假死了好几次,昨天打开一个下载的文件也同样假死。关闭的时候因为有多个标签页,关闭会提示是否全部关闭,这下好了,提示是弹出来了,但是按不了,只好使用任务管理器结束任务。看来微软,你得好好更新下这个浏览器了。 再说说传统桌面吧。Windows之所以叫Windows,离不开窗口。 Win10的窗口一改以前的粗边框,直接把它削成了一条能代表主题颜色的细线,窗口颜色也不再迎合主题颜色,统一为白色,配合整个窗口,的确是比Win8好看了一些,窄边框的话,我觉得还是看个人喜好咯。 不过有一点还是得说,微软做图标真的一点都不走心,虽说很多图标被重新设计被拍扁了,但是你仍然能看到不少以前的拟物风格图标,而且还不难见到,比如,控制面板:[ ] 你看, “外观和个性化”还有“硬件和声音” ,这俩类目的图标根本就没有重新设计,微软啊微软,你能再懒一点么?图标绘制可比消灭bug简单多了吧? 小结 Windows 10,在我眼中感觉是结合了Window s 7 和 Windows 8的特点的新系统。新的开始菜单让习惯使用Win7的用户更易上手,界面也比Win8好看了些,另外也增加了一些过渡效果,整个系统看上去更平滑。 PC也可以体验平板模式。在平板模式中,任务栏将变得不透明,底部出现返回按钮,所有桌面程序也会只能使用全屏,或者和其他Modern APP分屏(类似于Win8),可惜这个分屏只有在平板模式才可以用。 另外就不得不说一个Windows的老毛病——字体渲染,在我的Macbook的Retina屏幕下还好,渲染效果还不错。 Win10是个不错的系统,不过很明显,它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完善,另外,一些bug也得填,比如有时候开始菜单打开左半部分啥都没有的情况,而且这个问题还不是个例。

2015/7/31
articleCard.readMore

新家,重生,Lindoe还有BandwagonHost

时间过得真的很快,这个博客已经摸爬滚打走过了6年时光了。在这之前(约2011年末),这个站由在好心人 Lly 赠与的国内主机托管。由于是IIS+Win2003,以及一些设置上的限制,使用Wordpress有不少限制,虽是大陆的GBP机房,但使用WP的话速度并不是特别理想。再说,一直在别家“蹭饭”也不怎么好,不是吗? 所以在上学期的时候,我就准备想搬出去了,无奈大一没有电脑,各种限制只能一拖再拖。知道上周我去买了新的主机,然后搬家。 在买之前我也到处翻看了各种主机,还问了 E叔、蚊哥、口袋大学城的嘟嘟之魂、PNNK几个在使用的主机和价格。问道的一般都是香港的主机,比如恒天的几个,150块1年的香港主机,存储空间1G。——当然,最后的最后我没买这些。 我的新主机是合租的Linode的,自己老早就听说过Linode了。可惜VPS太贵,我一个人不可能承受得起。不过既然是合租就可以了。这回的合租,我的600MB存储空间主机一年价格89元,还是挺不错的,更重要的是速度真的非常快,比我之前的国内主机还可观,必须说Linode的日本机房的速度果然名不虚传。而我当初买这个89块的只是试试,现在看来真的可以长居咯~ 之前还觉得600M可能不够用,不过事实证明配合我之前买的又拍云CDN,完全足够——因为我的站点最耗费空间的就是图片了。把图片全部扔进又拍云之后,我的网站数据空间从400M减到了不足100M。 啊……这6年攒下来的图片真够多的。所以一个博客的本体是图片啦! 顺便安利下又拍云,按需计价,我一年消费差不多也就15块吧,还送了空间和流量给朋友一起用。对于一个小站已经够用了,而且又拍不知道为啥最近老是免费送CDN流量,有一次干脆送了我215GB!反正我是觉得没个十年怕用不完吧。同时又拍云还可以作为静态站点,我的群刊站(口袋妖怪新家族)就是托管在又拍云上面的,速度非常棒。而且,把这个CDN加个二级域名:cdn.icyif.com,所有图片都是指向这个,显得十分有逼格(大雾)为了保证我不是托我就不发我的邀请链接咯。(笑 搬家完成之后也做了个新主页,看起来还可以,欢迎访问:http://cysi.me 新的主机,新的面貌,这个博客该重生了,这一年真的啥东西都没有写呢,真的,挺可惜的。 购买BandwagonHostVPS 除了搬家之后我自己也买了一个廉价VPS,搬瓦工的512M Plan,一年只需人民币58元,速度还可以,拿来练手、搭梯子很不错,各位可以访问我的分站:http://us.icyif.com 试试。 之前就听说这个VPS了,说实话别的VPS一个月都得60多呢这货一年才这点钱其实也有点怕,不过考虑到这玩意真心便宜所以就试试了,至少搭个梯子不做站也不亏。 买了之后发现搬瓦工的VPS还是不错,买来第一天就开始搭梯子配置ShadowSocks,IPSec代 理等等,不过我配置AnyConnect一直失败——当然我也承认我这点水平不适合玩Linux。 不过目前而言也是很足够了,关于速度,至少在YouTube看720P视频是没有问题的。 买来第二天又给它安装了个面板、配置LNMP环境——虽说现在这个站点还是空空的,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要干啥了。那就暂且当个梯子使吧,要知道在外面买这类东西一年怎么也得花个150左右啊。

2015/7/17
articleCard.readMore

美版任天堂New 3DSXL入手

今年终于靠压岁钱得到了一台3DS,北美区再今年2月13日也终于跟上了日版,发布了New 3DSXL,不过比较坑的是,New 3DS(XL)系列美国是没有小号的,只有加大版本的XL,原因是“考虑到北美市场”,虽说老美们手是比较大,但是誰能告诉我为啥欧版都有小New 3DS发售呢?! 值得一提的是首发New 3DSXL中,欧版日版是一样的,小号的New 3DS和蓝色、黑色的New 3DSXL(LL),而美国则是红色和黑色的New 3DSXL,也就是说红色版本的是美国(目前而言)单独有的。 而购买方面,2月13日发售,紧接着就各种商城没有货,过了一个月依旧难得,亚马逊也没有官方在卖,都是第三方卖家在倒卖。国内方面,早期预定的(发售前)当然早拿到了,我3月预定的人肉代购,昨天(3.27)才到手,而且在淘宝,美版New3DSXL卖的现货很贵了,红色大约1750,黑色甚至到了1900左右。而且那些卖家还不一定是现货(虽然标注是这样)——当然 我不是以这个价格买到的。建议所有想买的朋友们,如果没有抢到最初的,那就最好等降价。 从New 3DSXL这回美版已经不再内置充电器了,虽说美国110V的充电器在国内也没用。所以现在包装也小了一点,基本就比主机本身小一点。美版包装三国语言,正面写着新主机的改善功能:脸部跟踪3D、C Stick、NFC和更持久的电源、更快的处理速度。上图左为旧版小3DS,中间的是DSi,右边的就是New 3DSXL 因为以前没有用过大号的3DS,初次拿到手上,第一感觉就是,这货真大啊! 新3的外壳的红色其实非常好看,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其实这货外壳是有斜线构成的纹路的而非单纯的红色。 再看背面,这回背面的信息看起来换了写上去的方式,新3DS的没背面信息显得不太明显。背面两颗螺丝在红色的主机上很显眼。 打开3DS,里面的红色会稍许不一样,嗯,跟我的衣服差不多一个颜色。 使用方面,ABXY按钮个人认为要比旧版更有弹力,而新增的小摇杆也就是C Stick是靠压力传感的,不能像左边的那个大摇杆一样被扭动,不过用起来还算顺手。 新的彩色A B X Y按钮让我想到了XBOX? 不得不说新版的手感的确比旧版的好了。 新增的ZL ZR按钮也为一些游戏提供了方便,不过这两个按钮和L R按钮同高,不知道玩的时候是否会误触?因为我现在还没有玩这类游戏所以暂时不知道。不过需要吐槽的是这年头触控笔倒是变廉价了,左边是DSi的,中间的是老3DS,右边的就是新3DS的,就一个塑料棒完事儿了,而且我的红色主机配的还是黑色的。 接着来看看新3DS新增的重要功能,脸部追踪3D吧,3DS虽说一直很强调自己的3D显示功能,而且还是裸眼3D,不过实际使用来讲3D效果并不是特别突出,而且只能正对着看,如果斜着就是重影了,新3DS使用了前置摄像头来追踪脸的位置从而校准3D显示,这个功能实际用起来不错,反应比较迅速,而且3D效果,尤其是出屏效果比老的小3DS好多了。在黑暗的情况下,前置摄像头旁边的辅助传感器就会工作,帮助在黑暗的情况下捕捉脸部。同时,也新加入了自动亮度的功能,非常实用。 最后说说系统吧,我拿到手上是9.0版(最新9.6),搬家必须升级到最新。无线传输搬家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搬家是所有数据全部完完整整拿走,顺带把旧机器格式化了。因为新3DS换储存卡需要拆卸后盖,而我正好手里没有螺丝刀,所以只能使用无线传输。

2015/3/28
articleCard.readMore

独立博客的小悲伤

想起来开学这么久之后却一直没有管理过这个曾经经常光顾的独立博客。因为大一不允许带电脑,而要让我用手机使用网页码字,唉,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啊! 光是盯着那个小小的屏幕,除非是真的想写点啥,否则基本没有码字的想法。 因为我根本就没有料想到大学会更忙,虽然比一些高中同学好一点。比如我有一个在西南财经大学的同学,每次想找她聊的时候……基本都碰上开会。 当然,要说真的忙也许也是一种借口吧。因为,这时候我觉得我首先应该说的是: 作为一个独立博客主的小伤感 当自己很少接触电脑的时候我发现如果到了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使用电脑的时候就会特别的忙碌。同步手机,同步iPod,给Kindle放点文档,以及追番,看起来在种种事情之下,“更新博客”的优先级是非常非常低的。 是的,你会用生活中那点儿零碎的时间刷刷微博,和朋友聊一会儿,但是,当要更新博客的时候,那可不是“零碎的时间”可以解决的了。对我而言,哪怕是一点琐碎日常,也是需要集中点儿精力来写的。 而现在看来,这种情况有点普遍。 之前一位同样之前是在独立博客里面混的朋友就说过,因为倒腾微博,他也很少去管自己的独立博客了。 是啊,微博用140字和零散时间很大程度上可以把需要不少精力的独立博客或者说是所有的博客打得落花流水呢。 我从2009年开始玩独立博客,2010年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友链,这4年多来,我只能有这个感觉:是的,独立博客这方面的确每年都有新鲜血液输入,Wordpress也在一直勤奋地更新,也就表示着它并没有衰落,但是我却觉得离开的人几乎是更多的。而且说除去离开的人,还有不少独立博客更新的频率已经越来越小了。我也不例外,换做高考前,我能一周一更新,寒暑假两三天来一篇也没问题。 当然,博客区别于微博就是博客不会像微博那样的“即时”,算是“总结”或者“精华”吧。 现在我感觉独立博客这一方面走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在各种免费的轻博客或者博客托管,以及微博等社交网络的重压下。我玩独立博客这5年来,看到了很多人来但却看到的是更多人是在离开,有点伤感。 微博之外,外有Tumblr内有Lofter为首的轻博客服务,也在狠狠地挤压独立博客。 是啊,独立博客可不是啥简单活,即便现在搭建并非太难。不过相对于那些注册就完事儿的轻博客等托管服务,独立博客的确是太麻烦了,而且,耗费也不小。虽然独立博客能把自由度最大化,DIY不说,海量的免费的主题就能选择,也不必说那些很棒的付费主题了。不过,在那些能满足绝大部分人需求的托管服务的模板加上免折腾的优势,独立博客还是败了。 这年头不愿意折腾、倒腾的人才是占大多数。独立博客的优势还有就是域名,不过,现在也没太多人注意你的是顶级域名还是二级域名了。或者说连二级域名都不是也不会介意吧?大多数人只需要一个“订阅”一个“时间线”,或是一个连接、二维码。 说道订阅,独立博客们所依靠的通用订阅RSS,主动去用的人看上去也越来越少了。事实上Google Reader走了之后我也基本没有用RSS Feed了。 其实我特别期待自己认识的一些在写文的人能够加入独立博客。而当我知道 @冰潋 这家伙有意向的时候,是非常的高兴啊。 我也觉得我也不能因为各种社交网络而疏远了这个己快5年的老朋友啊。 是的,这个博客曾经能很容易得到十几二十几个评论,而现在却显得很荒凉。心里确实会有落差。 有人告诉我:那又怎样,大不了就是给自己看。 这样的话也许太消极了吧,如果写给自己看的话,又何必要写在能被全世界人看到的独立博客站点上呢? 如果半年一更新的话,也许和放弃它没有太大区别了吧? 所以,就算没有太多观众,我觉得我还是应该走下去,并让它重新恢复生机。

2014/11/21
articleCard.readMore

Ingress试玩 – 不错的脱宅游戏

先说明下这个游戏吧。Ingress是Google的NianticLabs开发的一款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的手机网络游戏。最大特点是玩家不是一直得像其他游戏一样死盯着屏幕,而是要到处走动,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定地点完成任务,有点像一些外出探险找一个地点的电视节目。详细介绍请访问维基百科的Ingress词条 我在1月的时候就知道这个游戏了,可惜没怎么注意。知道前几天,微博好友@冰潋 提到了这东西,顺带还搞到了邀请码,准备试试。 Google下面做的东西很喜欢玩花样,这个游戏不例外,从开始屏幕就有种 “高端大气”的感觉。游戏玩家被称为 “Agent”,分为两派:倡导发展与未来的绿色阵营Enlighter(启蒙者)与倡导保守的蓝色阵营,我是绿色的启蒙者。 好吧,废话少说,来看看我试玩的感受吧。 这个游戏需要网络与GPS定位支持,定位成功后程序将获取你位置附近的信息,而Portal应该是游戏的围绕的中心了,就像占领据点一样。 跑来跑去地试玩 那天去了杨家坪、解放碑和沙坪坝,都是重庆的繁华地区,一早就到了杨家坪的步行街。 游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发现并占领中立据点(白色),占领后会变成自己所在阵营的颜色。同时,你也可以攻击敌方据点(fireXMP)或者黑入自己的据点获取装备、黑入对方据点也可以。占领一个据点是靠放置共振器得到的,最多可放置8个,越多越好,相当于防御工事做的好。 可以看到,绿色的一大片对应的就是我绿队的据点。我转了转,占领了轻轨站的据点,进入步行街,看到一群大妈大爷早早就出来遛弯了….转了一圈,整个杨家坪步行街就完成成了蓝军据点,不得不吐槽重庆的“战局”基本都快一边倒了。攻击了会儿就闪人,黑入自加据点获取装备后坐轻轨去解放碑。 解放碑是重庆的重要地标,图片可以看到,那些线就是 “LINK”,一个据点有8个共振器后就可以与另一个8共振器据点链接,若有3个或以上就可以组成 “field”。更加强大。可以看到,地标建筑解放碑已经被绿军占领。而旁边的蓝军据点依旧很弱,难道是我的绿军队友觉得可怜没有攻击? 黑入本方据点后我也尝试攻击了下对方的据点,比较顺利,然后我在新华书店停留了下,申请了新华书店作为新据点。 完事儿后去了沙坪坝。沙坪坝的三峡广场算是个地标吧,里面有很多据点,而且居然都是中立的。 然后我走一路占领一路….共振器不够所以每个据点安装的共振器都很少,后悔之前没有建立LINK啊。 小评测 不得不说这个游戏在一开始就十分吸引眼球:非常新颖的模式和“高端大气”的UI,与Google地图配合的非常好,虽然有时会出现GPS位置漂移…不过不得不说,手机上的让人到处跑AR游戏,它应该是开了个先河,而且这个游戏就是让人离开家门,可以说是非常棒的想法。 这个游戏的最大特色就是滚出家门,目前而言对于假期中的死宅是很好的游戏:是时候离开下家了!不如出去走走。这个游戏的据点都是地标或者雕塑、邮局、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其实有的时候,再次发现下自己熟知的地方,也是比较有趣的,同样,如果是在外地旅游,这个游戏也会是不错的东西:探知外地的地标。 不过,这个游戏的坑爹之处在于,游戏采用GAE驱动,而且是被墙了的。所以需要修改Hosts(或者使用番羽土蔷)用来访问游戏。使用 “smarthosts”即可,不过需要ROOT,另外,游戏只有英语,虽然简单,但是一定有人会想 “哎哟卧槽是英语我才不干”。 总之,我是比较喜欢这个游戏的。

2013/8/23
articleCard.readMore

里程碑 – 评论数终于破1000

昨天博客评论就已经达到了990条,今天,终于迎来了破1000条评论的日子! 感谢各位在博客里面留言的童鞋们,没有你们,我就没有动力去写文,尤其感谢日前水军的前10:E叔,蚊哥,大葱,Pnnk,象牙塔,汶海洳,小V,C瓜,Win8迷和刘彦硕! 当然,还有为我捐助的人们!没有来之不易的主机我连搭建博客的东西都没有。 欢迎各位继续发扬灌水不要钱的精神,猛冲2000! End.

2012/8/28
articleCard.readMore

试玩口袋妖怪乐园2(皮卡丘大冒险)

口袋妖怪乐园是Wii平台上的口袋妖怪作品,在里面没有人类干预,是真正的口袋妖怪的世界的故事。 主角呢是任天堂最卖座的PM,皮卡丘,在乐园2里面增加了BW的初始精灵:水球獭、草藤蛇和火苗猪,也从上一个版本的DP升级到BW。 在游戏里面,有强大的交友系统(当然是精灵与精灵之间的交友),方式很简单:完成任务、赢得“你跑我追”、战斗或者捉迷藏等。交友在主线剧情里面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剧情发展需要Friendship Power之类的。 比较上一个版本,这次游戏以来就有阴谋,皮卡丘的好友圆企鹅被困在Dream Park的坏人里面,于是就开始了冒险。不得不说,皮卡丘是继马里奥后面的再一个倒霉蛋,一个是朋友被分离,另一个是女朋友老是被绑架(。 战斗是游戏比较卖座的模式,普通的口袋妖怪游戏战斗是回合制的,而这里的战斗是自由式的,并且是限时的!保留有口袋妖怪的属性相克和种族值所以有些难度,不过,因为有Friendship系统所以可以找朋友帮忙! “朋友”会在对话里面加入小本子的标记。 而主角可以随意切换,当然只能在BW初始精灵和皮卡丘内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在游戏里面,精灵的叫声与NDS版本的游戏不一样,叫声使用的是动画里面的角色CV配音,尤其是皮卡丘,咱不解释。可惜我看不懂日语,因为如果是日语的话,声优就是日本的,比美版的好听些。 游戏里面会穿插出现神兽的身影,丫的,当官的就是懒,只知道叫我们这些人努力自己啥都不做不说,都不给强力的装备! 在游戏也有类似于BOSS的任务,有限定场地但是不限时间。还有训练项目,提升自身素质,但是,价格不菲,要花100个树果(在NDS版本的口袋妖怪里面,树果是口袋妖怪爱吃的东西,在这里成了货币了),不过效果是不错的。 顺便贴一个打败第1个BOSS的场面: 上一个版本里面,有个东西很出名,就是loading界面,上一版本只有皮卡丘在卖萌,这次,增加了BW的初始精灵,嗯,一起卖萌,当然也有单独卖萌的时候。 而且,二只遇到的跟着皮卡丘一起冒险的精灵草藤蛇,居然还是个公主(而且速度很快)。

2012/7/30
articleCard.readMore

新浪微博成功认证

我在4月的时候就搞到了工作证明,户口本因为当年是手写的,所以之前腾讯一直没让我过。 而之前我一直以为新浪认证要100人,不过…其实只需要30人即可,害得我等到昨天粉丝上了100后申请认证时才知道…… 不管怎么,我有身份证明、工作证明,还有个看得下去的小站,过认证没有可能问题,试一试地就去申请了。 今天下午一看,新浪给了我通知: 哈哈!认证成功! 腾讯一直没有让我过的原版资料,新浪就不到一天就给我通过了…… 我的新浪微博是:http://weibo.com/541647229 欢迎加粉!

2012/7/20
articleCard.readMore

世界,你好!

欢迎使用 WordPress。这是系统自动生成的演示文章。编辑或者删除它,然后开始您的博客!

2010/12/29
articleCard.readMore

Search

2001/1/1
articleCard.readMore

友情链接

添加友链 建这个博客十多年来,互联网在不断发展但我曾经友链的存活数却在急剧减少,如果时至今日你还在坚持使用博客写文章,且不涉及商业、弹窗广告,都欢迎交换友链。 但是仍需要你的网站满足下面的最基本的要求: 提供HTTPS访问且为主流浏览器信任的证书 不要连续宕机或证书过期超过1个月 不要使用免费顶级或非顶级域名,如 .tk .ga cf 不要使用免费PHP空间 本站信息 名称: Cysime Moflu 简介: 再不会遇见第二个时光 网址: https://blog.cysi.me 图片: 请右键或长按复制图片链接 横幅: 请右键或长按复制横幅链接 (如果你的友链模板是卡片式的,需要一张图片作为背景横幅) 友链动态 欢迎访问我的 友链屋 查看我友链们的动态。

2001/1/1
articleCard.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