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 Issue-《活下去的理由》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Needs to be verified in production” | olano.dev 有些开发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关闭 Jira ticket“,又写开发人员认为自己的工作是“解决业务问题”。他建议在开发流程中,引入 Awaiting deployment , Needs to be verified in production 两个阶段,(来让第一类开发能够有解决问题的感受?) 保证研发人员会更频繁主动的去更新环境,验证自己的代码是否生效,自己修复的问题是否解决。如果等待部署的门槛非常高,面向问题的开发者(更关注实际影响)看到自己写的代码迟迟不上线,可能会感到挫败,甚至考虑跳槽。 Amp Free - Amp [[ampcode]] 提供了免费模式,由广告商提供支持,会在使用过程中增加广告显示,并且会使用该模式下的代码仓库进行训练。 这不是第一次在 AI 相关的产品中看到广告了,之前好像在小爱同学中看到过太太乐鸡精的广告。 Unpacking Cloudflare Workers CPU Performance Benchmarks 哪怕完全不了解技术背景的人,也可以看的很开心的技术文章,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娓娓道来。 PlanetScale benchmarks — PlanetScale The way benchmarking is used is often deceptive. This applies to all technologies, not just databases. So let’s be clear, benchmarking of any kind has its shortcomings. Every OLTP workload at every organization is unique and no single benchmark can capture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ll such databases. You cannot look at a benchmark and know for sure that your workload will perform the same given all other factors are the same. 想到了很多拿着 FIO 结果和自己的 DB 查询结果来建 case 的场景。 Ignore previous directions number 2 • Buttondown 那些拥有多次创业经验的与会者传递出明确信息:应当以更战略性的眼光看待开源,提前构建完整的商业策略。 开源可能加剧市场竞争,特别是那些无需承担项目维护成本的竞争者能以更低价格抢占市场。这正是开源社区中善意往往逐渐消解的关键节点。要在开源基础上建立商业体系,你必须为自己创造某些优势,以确保企业的可持续运营。 补充说明,这个 [[Newsletter]] 作者是 [[docker]] 的前 CTO。 ignore previous directions 4 • Buttondown 麦吉将当前关于美国(及其他地区)制造业的政治叙事大多作为隐含的结局。他确实展示了制造业所需的投资规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持续发展,制造业正变得更加资本密集而非劳动密集,但它始终围绕着特定产品的生态系统展开,而几乎所有产品的生态系统仍在中国。 Ignore Previous Directions 5: hardware has changed • Buttondown 在此期间,延迟几乎没有下降,而且由于资源距离更远(例如许多云架构中需要通过网络访问),延迟反而经常增加。因此,要构建能够利用现有性能的架构,队列深度必须大幅增加 —— 这是大多数软件尚未实现的改进,尽管我们有时会通过运行大量软件副本或尝试进行大量异步 IO 来弥补这一缺陷。 无论发生什么,单线程性能早已陷入停滞,内存墙问题自 1990 年左右便切实存在,延迟指标几乎未见改善,而英伟达数十年来始终秉持统一愿景打造产品。编写高效运行代码本就困难 —— 即便在 CPU 上已是如此,更遑论 GPU。 虽然苹果、英伟达和 AMD 正逐渐将 CPU 与 GPU 集成至同一芯片,但切换到 GPU 仍存在显著的延迟鸿沟,且这类芯片通常内存带宽较低。软件层面亟需迎头赶上硬件发展的现实。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了硬件变革,我们亟需推动面向现代硬件的软件转型。 Ignore previous directions 8: devopsdays • Buttondown Containers though were there to solve a follow on problem, not having too many computers, but having too many applications, and needing a tool to manage them. Companies were hiring more and more developers and they were writing more and more applications. Dotcloud was a PaaS company and was exposed to this, and created Docker to manage deployment of the applications on its platform. It wasn’t the isolation that was important it was the packaging. 对部署的过度关注以及 Kubernetes 的复杂性扼杀了传统意义上的 DevOps。作为从运维转回开发岗位的人,我始终钟爱 DevOps 凝聚社区的特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DevOps 逐渐演变为专门操控 Kubernetes 及其他部署技术的后端岗位头衔。人们似乎总是更易与技术而非文化产生共鸣,最终技术反而开始与文化背道而驰。 当时有虚拟机之前,大多数设备的硬件利用率不到 15%,现在有了容器,有了 Kubernetes,“83% 的容器成本与闲置资源相关”。虽然今天每一个计算单元的价格比过去便宜了十倍,我们浪费它的时候感觉不那么心疼了;但我们发明的 Kubernetes 等自动化工具,使得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成千上万倍地复制这种浪费行为。 Chris’s Wiki :: blog/tech/NVMeAndWriteFlushSpeeds 对于相对低带宽的 fsync () 工作负载(例如 40 MB / 秒 + 大量 fsync 操作),您是否预期 NVMe 固态硬盘会比 SATA 固态硬盘有明显更快的表现? 事实上,[[NVMe]] 的性能就是要比 [[SATA]] 高很多,控制器更新,实际写入闪存芯片的真正瓶颈是寻找已擦除的块,或者在没有可用块时等待块被擦除的过程。 SSD Benchmarks Hierarchy 2025: We’ve tested over 100 different SSD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and here’s how they stack up. 这个网站对 100+ SSD 进行了性能测试,PCIe 5.0 很好,但日常使用没什么必要。SSD 价格过去一年一直在上涨,接下来也看不到下降的可能。 I am sorry, but everyone is getting syntax highlighting wrong @ tonsky.me 关于代码语法高亮主体的一些思考,作者想要说明的是,语法高亮应该是从使用需求角度出发,而不仅是为了美观,当前很多代码高亮主体都使用了太多的颜色,用户很难记住每种颜色对应的语法元素,也无法直观的通过颜色来判断字符类型。 作者推荐颜色数量尽可能的克制,只突出稀少元素:常量、顶层定义、注释,与之相对的是变量、函数调用、语法关键字,因为代码中 75% 可能都是这些。同时也不建议使用粗体、斜体,认为这不过是另外一种很多颜色的表达。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 谈谈 DNS 泄漏、CDN 访问优化与 Fake IP 为了保证 CDN 能够分配合适的 CDN 节点,不论使用 Fake IP 模式还是 Real IP 模式,都需要确保对域名的 DNS 解析,一定要通过实际使用的网络出口发出。 在 Fake IP 模式下,代理客户端在且仅在以下三个场景下发送 DNS 查询请求给递归 DNS: 如果代理服务器的配置是域名,那么代理客户端需要解析域名得到代理服务器的 IP 当一个网络请求不使用代理服务器、通过本地直连访问(例如命中 DIRECT 策略)时,代理客户端需要得到目标网站的 IP 当代理客户端在进行规则匹配时,遇到了 IP 类规则(例如 IP-ASN、GEOIP、IP-CIDR、IP-CIDR6),此时代理客户端需要得到目标网站的 IP 用于规则匹配。但是这个 IP 并不会被发送给代理服务器、发送给代理服务器的永远是目标域名和目标端口。 “DNS 泄漏”是指递归 DNS 在向权威 DNS 查询时暴露的出口 IP,出口 IP 与用户真实地理位置难以关联,不需要过多关注。在 Fake IP 模式下,默认具备抗 DNS 污染能力,相对于 Real IP 模式无需手动配置 DNS 转发规则,也支持透明的 TCP 并发握手。在 Fake IP 模式下只需要配置国内递归 DNS 即可。 链接到标题 背包三年,我的旅行装备清单 - Simon’s Blog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罗列的物品虽然是我在旅行中的精挑细选的完美选择,但仅仅是 “适配” 我自己,而非适合所有人;如果能给你带来些许启发,那将是本文的最大意义。完美的旅行并不存在,但显然更充足的准备会让旅行的完美指数提高。 适合自己的是最重要的,如果找到适合我的一款衣服,我会买很多件来穿,最近一件苦恼的事情是,5 年前买的 N 件 T 恤店家已经下架了,需要找新的替代品。 已经有很多人推荐美丽诺羊毛袜了,找机会试试。 我的欧洲生活 – 瑞典篇 | 土豆不好吃 在中国,房屋的朝向一般是以坐北朝南为佳。瑞典不是这样的。 瑞典维度非常高,因此到了夏天日照时间会很长,更具体的说太阳会在落山的时候落得很慢,如果再靠北甚至能看到极昼。 因为这个原因,瑞典的房子以朝向西为佳。这样在夏天,到了晚上八九点阳光也可以洒满屋子。 在瑞典的生活,虽然很…… 可以说无聊吧,但是胜在悠闲自在。虽然这么说,一个人还是太孤独了,最终于 2024 年底我决定回国。文化、饮食,和可能的爱情,是我回国的三大原因。 转念一想,也许我不应该回来。没了工作,没了爱情,没了退路。如果我没回国,只要再坚持坚持,就可以拿到永居甚至是入籍了。 但是人生就是这样,没有回头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是,无论如何,我想说,这一趟,不亏。这两年半的旅居生活是我的目前人生中的闪光点。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的欧洲生活 – 丹麦篇 | 土豆不好吃 现在的丹麦,人均 GDP 大概有 70000 多美元。非常恐怖了 乐高听说过吧?把塑料块卖给了全世界的丹麦公司。马士基,那个船运集装箱的也是丹麦的公司。 糖尿病护理公司诺和诺德也是丹麦公司,这公司市值高到可怕,从市值的角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丹麦),从年销售额的角度可以说是丹麦经济的中流砥柱。他们还出了几款减肥药,并且在中国获批了。当然了这是处方药……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与摘抄 本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市场是有效的,历史上的交易策略往往只是偶然成功,长期来看最有效的投资策略就是 “买入并持有”,而最有价值的买入对象就是广泛分散的指数基金。(本书的出版时间早于指数基金的兴起) 本书的内容,就是以学者的审慎态度,对各种流行的投资策略进行了分析,破除那些以讹传讹的投资神话,以及各种泡沫和金融造假的案例,来论证上述观点。其中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是,作者还提到了广为流传的 “市场与女士的裙摆高度有关” 的分析方法,证明历史上牛市与否实际上与裙摆高度并无关系。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活下去的理由》,马特・海格(Matt Haig),英国作家。在 24 岁时患上抑郁症,这是一本讲述他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的书。以下是一些摘录: 陪伴在抑郁症病人的身旁是件不容易的事。 抑郁症的一个典型症状是看不到希望。你没有未来。隧道尽头没有光,好像两端都被堵上了,而你被困其中。 而对于抑郁症和焦虑症来说,疼痛不再是某个你可以去 “想”的东西,因为它就是你的想法本身。你的背只是你的一部分,而你的想法是你的全部。 如果你的背疼,一坐下来就会更疼。同样的,如果你的脑袋 “疼”,一思考也会更 “疼”,而且这种疼痛不像背痛那样,站立起来就能得到缓解,往往这种感觉本身就是个假象。 头脑最怪异的地方是,即使里面惊涛骇浪,外表也可以风平浪静,除你之外其他人根本看不出来。你的瞳孔可能放大,说话可能前言不搭后语,皮肤可能在流汗,但全世界都对你的痛苦视而不见。正如那栋别墅里没有人知道我的感觉,不知道我身处地狱,也不理解为什么死亡对我那么有吸引力。 我不能用文字充分表达我的感觉,因为它超越了文字。我说不出话,与这痛苦相比,文字相形见绌。 他认为疯癫应当被允许存在,一个恐惧、压抑的社会把任何与众不同的人宣判为有病。 他们只想正常。如果正常是不可能的,那就清空自己。而我清空自己的唯一方式是停止活着。一减一等于零。 抑郁这事很离奇,即使你有很多自杀的念头,对死亡的恐惧却与常人无异。唯一的区别是活着的痛苦大大增加了。 我们需要更丰富的描述情绪的语汇,并有意识地寻找中断低落情绪的工具,制止它转变为更长期、更严重的情绪低落状态。这些工具包括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的周遭事件、情感关系、身体状况(通过锻炼、冥想或饮食)。 今天,在包括英国和美国在内的很多地区,自杀已成为生命的头号杀手,占死亡人数的 1%。 抑郁症杀死的人超过其他暴力形式(如战争、恐怖主义、家庭暴力、人身攻击和持枪袭击)致死人数的总和。 很奇怪的是,在我最需要缓解痛苦的日子里,我并不愿意主动干涉我的大脑。不是因为我不想好转,而是因为我不相信会好转,甚至感觉有可能变得更糟。我害怕变得更糟。 当然,他说得都对,我也不奢望他能说什么别的话,但他不知道他的话听起来有多么难。 第二天我睡醒,果然,抑郁和焦虑两个都在。人们把抑郁症描述为一种重量,的确如此。它既可以是一种真实的物理重量,又可以是一种比喻意义上的情感重量。 这是他想听到的话,所以我说给他听。然后我又望向窗外那些童年的幽灵。 男性自杀人数远高于女性。在英国,前者是后者的 3 倍,希腊是 6 倍,美国是 4 倍。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状况。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女性自杀人数大于男性的国家和地区仅有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在其他任何国家,皆为男性自杀人数居多。 为什么有这么多男性自杀?怎么回事? 常见的答案是,男性通常把心理疾病看作一种弱点,不愿寻求帮助。 目前我们能做的,也是真正需要做的,就是倾听自己。如果你想好转,唯一重要的是什么对你有用。只要它有用,管它是什么原理 正如永远伟大的诗人、偶尔焦虑的旷野恐惧症患者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所说:“那永远不会再来的事物,才使生活如此甜美。” 如何陪伴患抑郁症或焦虑症的人 1. 要知道你是被需要、被感激的,即使表面上看起来不是这样。 2. 聆听。 3. 永远不要说 “振作起来” 或 “高兴起来”,除非你会提供具体、万无一失的操作方法。(“严厉的爱” 不管用,老套的、温柔的爱就足够了。) 4.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如果病人说了一些无心的话,要体谅他们 人生是艰难的。它也许美丽,也许精彩,却也艰难。大多数人的应对方式是不去考虑它,但有的人做不到。再说,思考是人的天性,“我思故我在”。我们知道我们会衰老、生病、死亡。每一个我们认识的人、爱的人都会衰老、生病、死亡。但我们必须记住,正因为此我们才有爱。 你以为来到了外星球,没人能理解你经受的痛苦。但实际上,他们理解。你觉得他们不理解,是因为你唯一的参照点是自己。你从未经受过这种痛苦,滑入深渊的冲击令你胆战心惊。 然而,还有其他人来过这里。在那片黑暗之中,有上千万人与你同行。 人们说,阅读不是为了逃避,就是为了找到自我。我倒是觉得这两者之间其实没有区别,因为我们会在逃避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与我们身在何处相比,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去向何处。 在当下这个时代,平静反而变成了一种标新立异。安于现状,满足于我们混乱的人类自我,对商业不利。 对抑郁人士最喜爱的哲学家亚瑟・叔本华来说(Arthur Schopenhauer,他影响了尼采、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程度不一但都有重要影响),生命是一场徒劳的追寻:“人生就好比吹肥皂泡,尽管明知一定要破灭,却还是要尽可能吹下去,吹大些。” 他认为,幸福快乐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设定了种种目标。目标是痛苦的根源。未完成的目标会导致痛苦,而实现了的目标只会带来短暂的满足。 新的地方带给你的刺激与兴奋,会让你既害怕又自由。在熟悉的地方,你的头脑全神贯注于自身,你的卧室没什么值得留意的。外部威胁为零,只剩下内部威胁。在异国他乡,环境是新鲜的,你不得不更加关注头脑以外的世界。 爱人与被爱对他们会有极大的帮助。这种爱不一定要是浪漫的爱情,甚至无须是家人之爱,只要学着用爱的目光看这个世界就够了。爱是一种生命态度,爱可以拯救彼此。 一旦我们开始复原,重新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会长出一双全新的眼睛。我们会看得更清晰,开始察觉到过去无法察觉的东西。 其实若你仔细去想就会发觉,一个充满目标的人生必定是令人失望的。的确,它可能促使你前进,使你不断翻开新的篇章,但最终它会令你空虚。因为即使你达到了你的目标,又如何?也许你得到了你缺乏的东西,但得到了又如何?你可能会制定下一个目标,担心着如何一直拥有你的东西;还可能会想,我想要得到的一切都得到了,为什么我不快乐?上千万处于中年危机中(或青年危机、老年危机)的人都在想这个问题。 对其他事物的觉知,也能拉长时间。冥想就是这个原理。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话来说 —— 在 “琥珀” 状的此刻里,觉知自己。这听起来简单,然而我们有多少时间是真正活在当下的?却又有多少时间浪费在为未来兴奋或担忧,为过去后悔或悼念上?我们是如何应对时间恐慌的呢?趁时间还来得及,努力赚钱,提高地位,结婚,生孩子,晋升,赚更多钱,奋斗到永远。准确地说,不是永远。如果是永远,我们就无需讨论了。然而,我们似乎明白,把生命变成一场追逐物质的赛跑,只会让它变短。变短的不是时间,而是你对时间的感觉。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一生的时间都像红 酒一样封存在瓶子里。那我们如何让这瓶酒存在的时间延长?慢慢地小口品尝,还是大口吞咽? 你的头脑里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而世界照旧继续,一无所知。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了。然而,也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你自由了。接纳你在这个世界里的渺小。 链接到标题 脱口秀比赛比的是谁能讲出更符合当下大众群体感受的段子,段子多没用啊 放下犁耙,就是锄头。 冷知识:东三省没有航空公司。 AI 生成的文章已占新发布互联网内容的 52% 了。 Github 贴心的提醒我,关联的信用卡快过期了。 回来的时候是夏天,走的时候就是冬天了 派出所是一个外来词,来自日语。 回到上海,有一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晚没睡好

2025/10/19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芯片制造:光刻巨头 ASML 传奇之路》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Postmortem of My Journey at Autodesk I have the habit of tracking all incidents and issues. Interestingly, afte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40+ cases, it magically helped me identify key patterns in service reliability problems and shaped my next year’s OKRs. Wikipedia:Signs of AI writing - Wikipedia LLMs have serious problems keeping a neutral tone, especially when writing about something that could be considered “cultural heritage”—in which case they will constantly remind the reader that it is cultural heritage. Words to watch: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Overall … 如何判断一篇文章是 LLM 生成的?有趣,真有趣。这里有一个背景是,维基百科需要确保“中立”,而 LLM 在这方便做的很差。 Choices – Joel on Software 每次提供选项时,您都在要求用户做出决定。 对于每一个用户接触到的选项,都会尽可能的反问自己,如果自己是用户,自己会怎么选,自己知道怎么选么,自己之所以知道怎么选,是不是因为自己相对于用户知道更多的信息,用户如何知道这些信息,如果用户不知道这些信息用户还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么?这个时候不提供选项是不是更好? 写下来有点像绕口令,事实如此。 Testing two 18 TB white label SATA hard drives from datablocks.dev :: ./techtipsy At some point I stumbled upon datablocks.dev, which seems to operate within a similar niche, but in Europe and on a much smaller scale. What caught my eye were their white label hard drive offerings. Their website has a good explanation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ecertified and white label hard drives. In short: white label drives have no branding, have no or very low number of power-on hours, may have small scratches or dents, but are in all other aspects completely functional and usable. 原来还有这种硬盘,白标,没有品牌,没有或只有很短的通电时间,可能有小划痕或凹痕,但在其他方面都完全正常且可用。在返回给 OEM 厂商时因为一些外观原因无法通过检查,淘汰但是可用的硬盘。18T 的价格会便宜 16.7%。 另外原来硬盘上的 SMART 数据是可以被重置的,TIL。 Introducing OpenZL: An Open Source Format-Aware Compression Framework - Engineering at Meta When OpenZL is able to understand and parse the file format, it is able to offer large improvements in compression ratio, while still providing fast compression and decompression speed. However, this is no magic bullet. When OpenZL doesn’t understand the input file format, it simply falls back to zstd [[OpenZL]],专为结构化数据设计,常见示例包括时间序列数据集、机器学习张量和数据库表。当处理纯文本文档时,会 fallback 到 [[zstd]]。 Augment Code’s pricing is changing on October 20, 2025 - Augment Code 例如,在过去 30 天里,一位使用我们 250 美元 Max 套餐的用户每小时发出了 335 个请求,持续了 30 天,每月给 Augment Code 造成的成本接近 15,000 美元。这种使用方式本身并无不好,但作为一家企业,我们必须根据成本来定价服务。 [[Augment]] 会在 10 月 20 日起调整定价方式,从“按消息计费”模式转为“按积分计费”模式,看上去积分计费的方式还挺复杂的,不如 [[Zed]] 的透明度高。这篇文章本身没什么,但是我应该学学人家怎么薅羊毛的。 I Accidentally Saved Half A Million Dollars — Ludicity I saved my company half a million dollars in about five minutes. This is more money than I’ve made for my employers over the course of my entire career because this industry is a sham. I clicked about five buttons. Hahahahahahaha,省流:想做事的人无法做事的故事。 故事离谱的程度像是假的,但是因为它过于离谱,又显得很真实。 在 Claude Code 中使用 GLM 4.6 的体验 | Randy’s Blog 在 Claude Code 中可以使用 /ide 连接 IDE, 连接后 Claude Code 可以识别出当前 IDE 打开的文件是什么,这样能达到 Cursor 类似的效果。所以 Claude Code 也能得知我希望的是结合指定文件作为改动基准。 用一个比喻来总结 GLM 4.6 和 Sonnet 的对比,我认为如果说 Sonnet 是 P 7 级别的工程师,那么 GLM 4.6 是 P 6+ 级别的。有时候 GLM 完成的任务,你需要再提醒多那么一句,它才能达到完美。 如何配置 Claude Code 使用 GLM?使用 CC Mate。 最近好像看到了不少基于 Claude Code 进行封装的产品,CLI/TUI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还是有点上手门槛的,cc-switch、CC Mate。 GitHub - timelinize/timelinize: Store your data from all your accounts and devices in a single cohesive timeline on your own computer Organize your photos & videos, chats & messages, location history, social media content, contacts, and more into a single cohesive timeline on your own computer where you can keep them alive forever. 很喜欢这个项目,但是又感觉这个项目的目标太过于宏大,以至于无法进入稳定版本。另外,这个项目的作者是 [[Caddy]] 的作者。 My Approach to Building Large Technical Projects – Mitchell Hashimoto Decompose a large problem into smaller problems. Importantly, each small problem must have some clear way you can see the results of your work. 把大的任务拆分小任务,小任务的一个重点是“可见”(tangible ),可以有足够的正反馈。另外就是 Build for Yourself,构建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我每天用的最多的几个命令好像都是自己写的小工具。 聊聊python中的UUID安全 - LamentXU - 博客园 一般地,我们把随机数生成算法分为密码学上安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Cryptographically-Secure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和(密码学上不安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前者的例子有环境噪声(os.urandom())后者的例子有 MT19937(random.getrandbits()) PRNG 相对于 CSPRNG 来说性能更高,但是一旦泄露了超过 624 * 32 个连续字节,就可以利用矩阵求解重建 MT19937 的生成器,从而预测下一个生成的随机数。而这也是本文中大部分攻击方式的起源。 Lighthouse - The feed reader for finding actionable content 将当前市面上主流的 RSS 产品按照收费情况、部署情况进行分类,其中 Folo 是当前唯一一个官方托管且免费的软件。 How to reproduce and fix an I/O data race with Go and DTrace 使用 [[DTrace]] 来进行一个 data race 的调查,作者的一个观点是,在对文件进行操作钱,使用 stat(2) 是没必要的,因为如果文件不存在,那么 read(2) 和 write(2) 这样的 IO 操作会直接返回 EEXIST ,并且可能会产生 TOCTOU (Time-of-check to time-of-use) 问题. 链接到标题 I charged my iPhone the ‘Apple way’ for 2 years - here’s the battery condition now | ZDNET 作者使用 iPhone 15 Pro Max 遵循 Apple 推荐的充电方式,事实就是用处不大,没必要。对于电池来说,我一直信奉的就是“大就是好”。 纽约上州游记之二——女权国家历史公园 - David Feng个人网站 1840 年在伦敦举行世界废奴大会…讽刺的是,废奴会议的首个议程跟废奴无关,而是男性代表投票决定女性不能作为代表参加该会议,所有女性代表只能在旁听席就座,保持安静,不能参与讨论。 Indefinite Backpack Travel – Jeremy Maluf DarnTough 袜子。六双。我已经穿这个品牌 15 年了。DarnTough 美利奴羊毛袜非常耐用,如果破了,厂家会给你寄一双新的。我穿着这双袜子走了 5000 多英里,它们看起来仍然像新的一样。 这个袜子看着是真不错啊。 读后感《母乳喂养指南》 对母亲的好处: 母乳喂养还会刺激母亲身体分泌一系列激素,从而强化充满母爱的行为,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催产素让心情平和,后叶催产素让母婴关系亲密) 你的乳汁中会带有你所食用的食物的味道,这有益于宝宝适应家庭饮食。 给爸爸的话 作为伴侣,后先要做的就是亲自去了解母乳喂养的众多好处。 小事才最重要:在妻子适应新生活时对她说一些鼓励的话;在妻子小憩的时候主动帮忙做家务或照看孩子;在家人朋友质疑妻子的母乳喂养决定时自信地反击。许多研究证实,丈夫的支持是妻子决定母乳喂养并能够坚持下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小舅 - 拾月 我想,小舅大概十分怀念他的学生时代,那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高考失利的打击估计也很大,但命运至少又给了他成人高考和小学数学老师两次机会,可惜都未抓住。 小舅这一生很容易带出「认知不够」、「选择比努力重要」之类的鸡汤来归因,但我更愿意称之为「命运」。 我好像有个差不多的小舅,可惜前两年患癌已经离开了。 独家|AI 六小龙智谱上市冲刺期,多团队紧急裁员 当时外界倾向认为,智谱这次战略收缩,是为了构建成体系的 G 端商业化能力,在商业化变现压力下,更聚焦 G 端。而半年不到,智谱 G 端业务线定制化方向继续调整,节奏明显加快。 不知道这里的“外界”是谁,感觉很不靠谱,“聚焦 G 端”几乎等于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链接到标题 《芯片制造:光刻巨头 ASML 传奇之路》,以下是一些摘录: 每台⾼达4亿美元的造价让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复杂且最昂贵的机器之⼀ 因为40年前,这家衔兰公司只有40名员⼯、1台实验设备和1个成功⽆望的商业计划。他们根本没想到,这项发明如今会在年产值超6000亿美元的⾏业⽇举⾜轻重。 光刻机是芯⽚制造商⽤来⽣产芯⽚的超复杂设备,ASML不仅在这个半导体光刻市场占据超90%的市场份额,还垄断了最尖端的技术。为了让你对该规模有个概念,可以把这些机器看作是⼀个庞⼤的体系,需要7架波⾳747才能把ASML.最先进的设备运到芯⽚⼯⼚。这些设备虽然庞⼤,却⾮常脆弱。拆分运输的机器需要⽤到为其专门设计的⾦属恒温箱,以便在运输途中将敏感设备保持在恰当的温度范围之内。 这种机器所能投射的光线越精细,在同⼀表⾯上就能安装越多的晶体管(芯⽚中的微型电⼦开关)。晶体管越多,芯⽚的速度就越快,效率就越⾼,性能也就越强⼤。 因此,ASML将⾃⼰定位为⼀家颇具美国风格的公司,配备着⼀个综合全⾯且随时可⽤的服务部门。强⼤的维修团队是保证⼯⼚机器运⾏的关键。毕竟,每停机⼀秒都会导致经济损失。 1988年,飞利浦公司接手了德尔,普拉多的股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飞利浦因此获得了他们曾迫切想要摆脱的晶圆步进机的全部所有权。 1985年,芯⽚⾏业出现下滑,对⽼牌的光刻机制造商造成了沉重打击。然⽽,ASML这家年轻的公司才刚刚起步,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因此得以继续推进⽣产。ASML.相信市场会回暖,并希望在市场回暖时领先别⼈两步。 原来,张忠谋点头的条件是特鲁斯特将第⼀台机器免费赠予台积电,ASML承诺:“机器不好⽤,不收费。”就这样,要求极⾼的台积电也被ASML的机器征服了。 与此同时,飞利浦逐步地卖撑了台积电的股份,赚取了数⼗亿美元的收益。2006年,飞利浦彻底退出了半导体市场,剥离了芯⽚部门NXP。NXP⾃⽴门户后继续发展,成为了汽车⾏业半导体的主要供应商。如今,飞利浦如果还能持有ASML或其他公司的股份,那么在其⾛向衰落的过程中,这些股份会为其带来多⼤的价值?这个问题⾄今仍困扰着荷兰⼈。实际上,如果当时没有这些股份⽀撑,飞利浦很可能早早就倒闭了。 ⾃双简望远镜问世以来,光学⾏业就被卷⼈了地缘政治的博弈之中。纵观历史,任何能够揭⽰敌⼈意图的⼯具都具有巨⼤的战略价值 他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不敢断⾔到底是开发晶圆步进机难⼀些,还是说服德国⼈更难⼀些。 但如果有哪个设备值得⼈们记住,那肯定就是PAS5500。这台光刻机最终成了ASML的救命稻草,为这家濒临破产边缘的公司带来⼀线⽣机。时⾄今⽇,30多年后的今天,PAS5500仍在运营使⽤,它依然在制造芯⽚。 但维特科克很快发现,马丁说话和做事都直来直去,只要认定有⼈胡说八道或者拐弯抹角,他就随时可能爆发。跟他接触不久,你就能知道马丁究竟都在想些什么。 在马丁看来,⼯程设计就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做好⼯作意味着主动去发现问题,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后造成更严重的问题。从这个⾓度看,他确实很适合当物理学家。⽆沦是物理学还是⼯程学,⾸要任务都是找出事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就算要提出⼀些得罪⼈的问题或是打破常规,也必须去做。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如为什么是这样的数值?为什么不能把它放⼤两倍或者是缩⼩⼀半? 马丁经常浸泡在⾃⼰的世界⾥是他在应对困难的技术问题时所展现。外⼈看来像是⼼不在焉的⾏为,其实出奇的专注⼒。不管是⼏个⼩时、⼏天,甚⾄⼏年,其专注程度始终如⼀。 如果你在1995年向ASML投资1万美元,一直持有到2024年,那么你所持有的股份价值将超过你本⾦的600倍(包括股息),很多⼈就因此一夜暴富。飞利浦在1995年后将其在ASML的持股减少到23%。 温宁克认为ASML⾃由的氛围解救了他。在这⾥,没有⼈凌驾于他⼈之上,包括领导层在内,每个⼈都要承担责任。他甚⾄不再⼜吃了。“在ASML,⼤家都很谦逊。这不是你⾃⼰的事,⽽是关乎我们所有⼈都想共同实现的伟⼤⽬标。” 莱茵模式是指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如瑞士、荷兰等,也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所奉行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将市场自由与社会公平相结合,注重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工权益、关注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平衡。该模式与更注重自由市场和最小化政府干预的“英美模式”相对,其特点是政府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实现社会公平,企业与工会、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ASML又⼀次处在了类似被审讯的境地。在和委员会的谈判中,来⾃美国所有相关部门的15名专家会⾯对邓恩和温宁克进⾏数⼩时⾼度紧张的轰炸式交叉审问。第⼆次会议结束后,邓恩就已经晕头转向了。他径直⾛出了五⾓⼤楼,连⾃⼰放在⾐帽间的⽪⼤⾐都忘了拿,在去机场的路上才想起来。他尴尬地打电话到五⾓⼤楼,询问他们能否把⼤⾐寄给他。 ( 想到了 Tiktok 周受资的那段视频 ASML再次采取了“先交付,后改进”的策略。这对芯⽚⼯⼚也很有利,它们可以先于竞争对⼿尝试⽣产最先进、最赚钱的芯⽚。ASML.也尔意为之,提前交付机器也是将⾃⼰的竞争对⼿挡在芯⽚⼚门外的最佳⽅式。正如马丁•范登布林克所说:“如果我们等到机器完美就绪后再⾏动,那就已经落后了。” 但在尼康“突袭”之后,ASML.意识到必须加⼤专利保护的⼒度,所以推出了⼀项奖⾦计划(FellowshipProgram),⿎励⼯程师们将他们的发明和创意记录下来并中请专利,同时也为这些⼯程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更⾼的薪酬 2007年……..最终,他发现问题出在⼀种特殊的光学滤波器上,这种滤波器只能从⼀家俄罗斯的供应商那⾥获得。格罗特飞去质问供应商:“滤波器在哪⼉?所有⼈都在等你们!”但俄罗斯⼈对他们造成的问题毫不在意。“每次我们把东西运到德国,都需要贿赂海关官员。所以,我们会等到有50个滤波器的订单时才发货,这样只需要交⼀次贿赂款。” (这居然是 2007 年还在发生的事情?) 马丁•范登布林克对此有⾃⼰的独到见解:“关键不在于不出错,⽽在于出错后,应该如何处理。” 台积电凤凰城北部芯⽚的现场经理遇到了⼀台有问题的浸没式光刻机,每次重启后,就会持续2个⼩时莫名其妙地⽣产出故障芯⽚,然后恢复正常。经过⼏个⽉的研究才找出原因,原来每次机器停⽌时,会有五滴⽔落在⼀层胶⽔上,胶⽔会膨胀⼏纳⽶,这就⾜以使芯⽚图案偏移。⽽⽔分蒸发后,胶⽔就会收缩,机器就恢复正常了 英特尔曾遇到过在晚上芯⽚产量莫名下降⼏个⼩时的情况,研究⼈员兜兜转转,最后发现造成这⼀问题的原因是奶⽜放的屁。每晚凌晨1点到2点之间,风向会发⽣变化,附近奶⽜会通过空⽓净化器进⼊⽆尘室。来⾃这些沉睡“邻居”⽣产造成影响,导致这段时间内⽣产的芯⽚瑕疵率升⾼。想体是不可能的,所以英特尔不得不出钱让周围的三座农场场的甲烷⽓体的额外⽓体⾜以对要过滤这些⽓搬迁。从那以后,每个为芯⽚⼚选址的⼈都知道要留意附近有没有妙⽜场 苹果公司也从台积电的新⽣产技术中获益匪浅。这家中国台湾芯⽚制造商是⾸个掌握制造5纳⽶芯⽚技术的企业。如果你想知道这个数字有多⼩,可以看看你的⼿,然后数到5,你的指甲在以每秒1纳⽶(百万分之⼀毫⽶)的速度⽣长。不管你能否看到,这就是台积电处理芯⽚的尺⼨ ASML对制造极紫外光光刻机的⽆尘室提出了更⾼的要求:⽆尘室每⽴⽅⽶空⽓中只允许有10个100到200纳⽶⼤⼩的尘埃粒⼦。这⽐医院⼿术室的空⽓要洁净1000倍以上。 ASML极度愚蠢的⼈才会把事情搞砸。”ASML在经济危机和开发,⽽⽇本的竞争对⼿却保持谨慎当时有极好的机会和条件,只有期间继续投资于研究少或暂停了投资,这让态度,减ASML.逐渐在技术和市场上取得了领先地位。 据汉斯•梅林的经验:“如果你在没有任何解决⽅案的情况下将问题⽴即告知客户,很容易给客户留下不好的印象。”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不诚实的表现:“显然,不能对客户完全撒谎,但也不需要披露所有细节,适当保留信息与不诚实是有区别的。” 尼康咬⽛切齿地紧盯着ASML.的快速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本技术集团尼康⼀直是光刻机市场的领导者,后来ASML横空出世,迅速占领了市场。不过,当你被赶下王位后,还有办法扭转局⾯,那就是:起诉新的国王 然⽽,作为公司,批评政府的政策是⼀件危险的事情。总统随便⼀条带有感叹号的推特就可能⽴即让公司的股价暴跌。科技⾏业不得不去敲商务部的⼤门,并试图在国防部寻找盟友。他们的观点很简单:如果美国国防部希望⽤本⼟芯⽚制造出更先进的武器,就需要繁荣的芯⽚产业来賺取⾜够的利润,让美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因此,美国芯⽚制造商私下仍持续获取向中国出⼜的许可证。 没有了华为这个客户,台积电的收⼈⼤幅缩⽔。这殃及了费尔德霍芬,当时台湾地区⽴即减少了对芯⽚机器的订购。但随后的连锁反应出乎所有⼈意料。因为担⼼随时可能被列⼈美国的⿊名单,其他中国科技公司开始⼤量囤积芯⽚。他们不仅订购了最新的处理器,还订购了⽤在智能⼿机的旧型号芯⽚,这加剧了汽车⾏业芯⽚短缺的情况。台积电的订单量激增,于是突然间他们要求ASML提供产量更⾼的光刻机。 (奇妙的连锁反应) 欧盟花了数⽉时间审议这份名为《5G安全⼯具箱》的⽂件,美国决策者认为他们实在是效率低下。毕竟,他们能在2天内就将⼀家公司列⼊实体清单,⽆需通知任何⼈,也不⽤公开解释。这就是美国⼈的风格。 截⾄2023年底,ASML在美国的游说⽀出从⼏乎没有增长到了140万美元。相⽐之下,其竞争对⼿美国应⽤材料公司该年花费了200万美元⽤于影响美国政府的决策。ASML也将其在欧盟的年度游说成本提⾼了6倍,达到30万欧元。尽管这些预算与其他科技巨头相⽐⽵然微不⾜道,但有⼀点是明确的:对于ASML⽽⾔,政治问题不再被忽视。 规则经过了精确调整:⼀般来公司,⽽是根据每个⼯⼚,有时甚⾄说,对是每中国条⽣实施产线的限来确制并定的不会影响。这样做整个的⽬的是保持中国仍能顺利供应不太先进的芯⽚。毕竟,美国⼈仍然希望购买中国的汽车和洗⾐机。 碎碎念 链接到标题 原来那个先生孩子再结婚的同学,完整的路线是:怀孕、订婚、生子、怀二胎、结婚 和许久没见的初中同学喝咖啡,发现大家果然还是东北的孩子,别管在哪,都要体制内。 LLM 擅长把内容转换为结构化内容,之前因为一些原因不好记录的事情,现在可以直接记录下来,随着 LLM 的能力改善,后面总会有办法的。 哈尔滨晚上只有 1 度了,真冷啊。 厦门的英文是 Amoy。 有些文章会故意抹去写作时间,不喜欢这种做法,感觉文章的 metadata 还是很重要的:作者、写作时间、更新时间、站点所属。

2025/10/12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他们可能只是心情不好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Boring is good  A recent MIT report shows that 95% of companies implementing this technology have yet to see a positive outcome. LMs are also likely to significantly change as the technology and market matures. They will be used in much smaller, more focused, and, I’m afraid to say it, significantly more boring ways. This will only accelerate as people get tired of “hallucinations” and discover how powerful LLMs are when they’re kept focused on these smaller, more predictable language processing goals. Whenever there is hype, we shuffled into the easy path, forcing the tech into the product without understanding its weaknesses. We are more worried about being left behind than actually doing something of value. We’re here to solve problems, not look cool.. 90% | Armin Ronacher’s Thoughts and Writings The tools are powerful, but they don’t absolve you of responsibility. 文中提到了一些使用 LLM 生成代码的优势,其中大部分都和“试错”有关,LLM 可以让人快速试错,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Research + code, instead of research and code later Trying out things Constant refactoring Infrastructure Adopting new patterns SQL quality TiDB 源码阅读(一):服务监听、请求处理流程概览 - Jiajun的技术笔记 TiDB 源码阅读(二):MySQL协议概览 - Jiajun的技术笔记 TiDB 源码阅读(三):插入数据 - Jiajun的技术笔记 TiDB 源码阅读(四):AST、逻辑计划、物理计划 - Jiajun的技术笔记 好诶,久违的 jiajun 读代码系列又更新了。 Cognition | Rebuilding Devin for Claude Sonnet 4.5: Lessons and Challenges 昨天高强度的使用 Claude Sonnet 4.5 一天,感受与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完全一致: 更多次数的总结上下文; 生成很多的文档,几乎每个小任务都会生成一份文档,这些文档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同的,这点在重构场景下有点烦人; In some cases, somewhat humorously, we’ve seen the agent spend more tokens writing summaries than actually solving the problem. 更多的测试 In another case, when trying to fix a seemingly innocent error related to two local servers trying to run on the same port, the model ended up using this behavior to create an overly complicated custom script instead of addressing the root cause issue (terminating the process). What is “good taste”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坏的品味:在项目上下文不合适地坚持个人偏好,把“最佳实践”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理由,缺乏灵活性,导致项目不匹配或维护成本上升。 Development gets better with Age | All Things Distributed Then you do exactly what you’ve always done. Have an in-depth conversation with your customer, listen, dive deep into their challenges, suggest architectures, migrations, and tools. And sometimes, the solution will be generative AI. G드라이브 전소…74개기관·19만 공무원 업무자료 858TB 소실(종합2보)  据悉,国家信息资源院发生火灾,中央行政机关(部委)公务数据存储设施 “G Drive” 被彻底烧毁,74 个机关 19.1 万名国家公务员个人存储的公务数据全部丢失。 行政安全部于 2018 年制定了《G 盘使用指南》,规定 “所有产生和管理的工作数据都不应存储在 PC 上,而应存储在 G 盘上”。 不过,他补充说,由于 G Drive 是一个大容量、低性能的存储,因此外部备份很困难。 震惊,印象中韩国的网速在全世界排名靠前,以为他们的 IT 基建挺好的,这事故感觉在历史影响范围内都可以排的上名了。也许事后复盘,发现大部分数据没什么用,影响比想象中小很多。 3 Critical TTL Patterns for In-Memory Caching 感觉在大多数场景下,引入 Jitter 都没什么坏处。 对国内地图坐标系统的一些观察 - 陪她去流浪 所有的 GPS 芯片(便宜到几块钱)(含手机相机相片)报告的地理位置都是原始准确的 GPS 坐标,“保密”/“安全” 了个啥?对着你的建筑拍一张发过去都能得到精确位置。 从卫星上还是能看到所有建筑啊,转换坐标又不能移动建筑。 莫名的想到了英剧《真相捕捉》,这里不剧透,第一季豆瓣评分 8.9,第二季豆瓣评分 9.3,是悬疑类英剧榜的第三名,推荐感兴趣的朋友看看,和这篇博客的内容以及疑问多少有点关系。 链接到标题 背刺者艾玛 一个人是个怎样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我们生活在人群中,我们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并不能和性格打交道,和观点打交道,和价值观打交道,和政治立场打交道,我们是个一个个具体的人打交道,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打交道。一个具体的人如何具体对你,这是你得到支持和遭遇背刺之间的分别。 PUBLIC I ran out of money a year ago, spent the last of my savings on a prostitute in Hong Kong, and became a commie. 然而,当我经济富裕时,我从未对世界感到如此深切的感激。 Things I Believe | Lee Robinson They might just be having a bad day 他们可能只是心情不好。 ,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对啊,可能只是心情不好。 金融科技十年血色史:千亿坏账、万企覆灭、1.2 万人入狱 监管竞争导致 “底线比拼”,谁管得松,谁抢到的企业就多。 在地方的放水、加持、主推下,民企崛起了,属于民间金融的一个黄金大门,轰然洞开。 中央定调,但最终执行,还是需要各地金融办配合。 而很多早已经和金融平台牵手的地方政府,为保 GDP 和税收,依然纵容平台 “带病运营”。 《办法》要求银行存管,但地方推动不力,仅 6% 平台完成存管(2016 年底仅 98 家),某省金融办甚至协调本地城商行降低存管门槛。 制度性妥协之下,没有真正的监管者,只有利益的置换者。 这场剿灭背后,有太多真实且荒诞的故事和细节。 发达地区的,一边忙着收拾自己的桃园,一边提防着外地的来摘桃。 为了防止别人介入,他们就会提前立案,这里就出现了另一个词: 保护性抓捕。 但是,他们的存活,也不是偶然,他们一直唯监管 “马首是瞻”,并懂得顺势而为,调转船头。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芯片制造:光刻巨头 ASML 传奇之路》,ASML 的故事,看了 1/3,这家公司的历史比我想象中还要久远。 《喜人奇妙夜 2》,能够感受到演员的累,那种使出浑身解数来搞笑。目前 4 集,和上一季差不多的是《旧警察故事》,我比较喜欢的作品是:《空城计》、《开学第一天》、《忘不了》。 其中争议比较大的是《技能五子棋》,这个作品我看了好几遍,我一直在用一个“正常人”的视角来看,直到我在播客中听到王继续说自己的经历: 我一只觉得自己是搞抽象,但是当我到了《喜人》节目,那里没有人,都不是没有正常人,他们太怪了,我作为一直演怪人的人,在哪里我只能演直人。 《二的三次方-vol:109 拜托,你怎么这么爱演!》,这期播客录制的时候,王继续还没有火,不知道喜人播完之后,他作为吐槽咖会不会受到更多的喜爱。另外刘洪伟讲述的向佐的故事,还挺有趣的,让我对这个人的了解多了一些,虽然抽象,但是是自己知道自己的抽象,也可以接受调侃。 《疯投圈-123. 掘金东南亚的机遇与挑战》,如果之前关注过李自然的视频,那么这期可以略过了,很多内容李自然之前已经讲过了,甚至是实践过,所以这期播客的内容并没有太多新意。 《42 章经-Mercor 高速增长的秘诀与其中的聪明人|对谈 Mercor 首位中国员工虞快》,有趣,如何从一家 AI 招聘平台,转型为数据标注公司的。几个创始人都是大学辍学的,团队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在绝对的增长面前,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被“忽略”,期待几年之后这家公司会是什么状态。 链接到标题 Wirth’s law:软件变慢的速度比硬件变快的速度更快。 给公司项目添加了 AGENTS.md Google 家的产品,总给我一种做出来之后更新速度就明显变慢的感觉,他们是怎么做出 Workspace 的。。 突然感觉市面上强调Durable execution 的框架好像很多了。 看了一些 sora2 生成视频,感觉质量是参次不齐的,但是传播效果很好,是因为“创作者”在视频中的影响? 有没有那种 sandbox,把 git repo 作为 overlay 的lowerdir 来,然后定期 inotify upperdir 保留 diff 结果的,感觉比改造 git 要来的快。 中国人口中位数是 38 岁。 拼多多买机票的界面确实很朴实。 在父母的眼里,人活着就是为了生孩子。 原来有些小众货币,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是换不到的。 如果一个人一直将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远离他。 水王的作品《新默剧》挺有趣的,大家对于“抽象”的接受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2025年的 1000km,比计划迟了一个月。

2025/10/5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笑果创作清单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有机的 LLM 人机交互: 不只是对话框 | Yanli 盐粒 在日常和 LLM 交互中,感觉对话框是效率不高的,如果我在一个私密的环境,并且有一个比较好用的语音输入法,我可能会像当前老罗的 TNT 一样去使用。 How I Vibe Coding? (Sept 2025 Edition) Subscription is the future. Code Agent is designed to be token-intensive. Just subscribe to the best model you want instead of paying per request or token. It makes no sense anymore. I especially can’t understand why anyone pays over $200, even $1000, for Cursor or APIs. By simply switching to subscription-based services, you achieve massive cost savings. 订阅制确实让更多人上手成本可控,更愿意尝试,甚至 GLM 也凭借相对较低的价格(2 个月 Cursor 的价格可以买一年的订阅服务)吸引了很多人。但是很难说订阅制是 future,更像是当前阶段的特定能力下的选择。 Cerebras - new datacenter in Oklahoma City For agentic, real-time reasoning and instant code-generation workloads, our systems use about one-third the power of the fastest GPUs. We designed our hardware for direct-to-chip water cooling from day one. 哇哦。 Zed’s Pricing Has Changed: LLM Usage Is Now Token-Based — Zed’s Blog [[Zed]] 调整了计费模式,原因也很简单:Current pricing is too expensive for Zed,Prompt-based pricing is decoupled from user value。 High-growth companies stand out with flexible pricing 与低增长同行相比,增长最快的公司已经在三个重要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灵活性: 他们更频繁地改变定价模式。 他们的模型更有可能包括基于使用情况的费用,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调整以微调他们的定价。 在考虑未来的价格变化时,他们对更广泛的选择持开放态度。 增长最快的公司在过去两年内调整价格三次或三次以上的可能性,是低增长公司的三倍。 有趣,可以和上面的 [[Zed]] 调整配合来看。作为用户来说,我是很不喜欢频繁的调整定价的行为。 Write the damn code If, given the prompt, AI does the job perfectly on first or second iteration — fine. Otherwise, stop refining the prompt. Go write some code, then get back to the AI. You’ll get much better results. Get your hands dirty. Write the code. It’s what you are good at. You are a software engineer. Don’t become a prompt refiner. Ubuntu 25.10’s Move To Rust Coreutils Is Causing Major Breakage For Some Executables Sure enough, once replacing Rust Coreutils with GNU Coreutils on Ubuntu 25.10, the same exact files now ran successfully without MD5 errors. Looks like som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md5sum from GNU Coreutils and Rust Coreutils is breaking files from at least Makeself. 每次看到 Ubuntu 25.10 关于 Coreutils 替换的新闻,都能让人笑出声。反过来,如果 25.10 成功发布,并且随着迭代可以快速让 Rust Coreutils 进入稳定期。 Onward | Domenic Denicola I’m retired! I no longer need to work for money, and I’m going to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figuring out what that looks like. Life has so much to offer, and I’m excited to live it more fully. I’ll be raising a puppy, seriously increasing my Japanese study time, and enjoying my backlog of video games, TV series, and novels. I’ll build small apps for myself to scratch an itch or learn a technology, and then decide whether to try polishing and publishing them. More than anything, I plan to learn a lot: I want to deep-dive into the philosophy of computation, personal 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 I want to resume my studie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in general, and quantum gravity in particular; I want to learn Lean and get involved in modern, often AI-assisted attempts to formalize mathematics. I’ll make new friends, start new hobbies, and travel to new places. I’m so excited. How Claude Code is built - by Gergely Orosz 回顾 Claude Code 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大道至简 - XX’s Blog 对于足够有产品 sense 和技术 sense,爱玩,且有时间自己探索,且主要精力花在探索模型能力,且用模型不需要花钱,且模型 agent 能力到了可用的时机,且有人一直用一直给反馈…… 的情况下,造出 Claude Code 仿佛是显然的。 生活 链接到标题 最近想赞美闲暇 - Stay Out Space 也许你会问:“你为什么不自己多问问你爸,还要从别人写的书里去试图想象这种生活?”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 这大概是一种刻意的回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无法跟父母构建起极为亲密的关系,我对于 “辛劳但我无法改变、不公但我无法左右” 的事物常有无力的感受,因此靠近就是一种无形的暴力,会伤害到我。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我需要保持安全的距离。说白了,就是我玻璃心。是啊,就是这样。 我们可以想要一些不同的东西 - Stay Out Space 无目的地学习,无目的地思考,并努力为此创造尽可能多的空间,这不正是我们作为人类唯一的余地、唯一真正的自由吗?” PyCome - Frost’s Blog 我说难道不是去咖啡馆集体 Coding 吗?我记得和程序员聚会都是这流程,就像过年回老家的固定节目是和同学连坐打 Dota 一样。 yihong 表示,连坐?什么连坐?卧槽咱可以去连坐! 想到了某一年的团建,当时公司项目太无聊,于是几个人一起去了网鱼网咖打 LOL,由于大家账号都分散在各个区,现创建账号走新手教程,最后以连输几局结束。 派派成长日记 #5 - 成为掌管睡眠的神(90-120天) 没有最好的育儿方式,只有最合适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具备极大的差异性。有的儿童困了需要抱一会,哭闹或玩一阵子,有的孩子可能很快入睡,甚至同一个婴儿也一直在变化,我们不能强求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睡眠状态。 当宝宝在你怀里迷迷糊糊,你便将他放到婴儿床上拍睡,可冰冷的婴儿床让他爆哭,抱起后他一边抽泣一边用小小的手紧紧的抓着你的衣领,不必强求,遵从内心选择最适合你们的相处模式即可。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终于把之前看完的《单口喜剧进阶指南》的笔记补全了,这里整理一下“笑果”创作清单: 创作单口喜剧必须明确表达目的,即“我究竟想说什么”。 要好笑,但是不要去追求好笑,好笑是结果,不是目的。 态度能激发表达欲,所以让你产生态度的事才能成为创作素材。 所有态度都能成为创作素材,利用不常见的态度来创作更容易。 想找到“不常见”,既要向外观察世界,也要向内观察自己。 为了更好地利用素材,我们应该在态度的基础上思考,直到得出明确的观点。 在所有的段子中,演员内心的观点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它们没有被直接体现在段子里。 可以用“解释”和“解决”的思维方式来寻找衍生观点。 我们提供的并非操作方法,而是检修工具。 好笑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而喜剧是阐述人类生活真相的艺术。 喜剧的公式:喜剧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在不具备获胜必备的技能和工具的情况下,与无法克服的困难做斗争,但从不放弃希望。 在单口喜剧中,你就是那个“普通人”,,可以有别的普通人,但只有你是必不可少的。 “胜利”指的是在人物看来积极的或能使他实现目的的任何事。 人物的每一个行为都应该是为了获胜,而不是逗笑观众。 在获胜过程中能对人物产生阻碍的,应该是他的特质和弱点。 如果段子里有很多人物,那每一个人物都应该有自己的胜利,有自己的弱点,不同的目的和弱点造成了人物之间自然的喜剧冲突。 非英雄指的是缺乏获胜必备的技能和工具的普通人。 非英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他们也具备一定的技能,但是对获胜来说远远不够。 做出非英雄的行为是因为只能这样做,除了这样做别无选择,而不是因为这样做好笑。 段子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应该是非英雄,单口喜剧演员从任何维度上来说也都是非英雄。 非英雄缺乏的必备技能中有很重要的一项–信息,即非英雄不应该知道那么多,他们应该迷茫、困惑日愚蠢。 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世界,所以无法对世界建立真实全面的认识。喜剧人物也只能从自己的眼中看到世界,人物必须有所不知。 叙述者必须比当事人知道得更多,观众知道的信息量则介于两者之间。 要努力维持“当事人(人物)<观众<叙述者(演员)“的动态平衡,要仔细地筛选信息,谨慎地给出信息要结合开放麦演出实践进行检验。 关系是人物存在的方式,人物的世界观要通过人物在关系中的表现来展示。 有所隐喻的人物关系揭示了人物眼中对关系本质的认知。 通过人物在表层关系中做出的不符合表层关系的言行,观众得以看到本质关系。所以,在有所隐喻的人物关系中,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是人物的言行。 人物的言行必须既符合表层关系和当时的情境,又符合观众对本质关系的固有印象。 并非所有的人物关系都包含隐喻,不必强行构造有所隐喻的人物关系。 在塑造人物时不应该规定人物的行为特征,而是应在塑造人物时不应该规定人物的行为特征,让人物自然地在情境中做出该从其世界观出发,反应。 通过人物的行为表世界观取决于人物过往的经历,通过人物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对故事发生的环境和其他人物产生影响。 单口喜剧演员可以通过直接介绍或者讲述具体事件:在段子里展示自己碎片化的世界观。 段子中出现的其他配角人物,其行为必须具备独立性和一致性。 在一个故事中,要想让观众与人物更好地共情,可以展示人物的变化,也就是人物弧光。 人物弧光强调的是变化的过程,而非变化的方向。也就是说,人物弧光可以向四面八方延伸。 喜剧作品中可以展示人物追求变化最终失败的过程如果人物成功了,往往就会造就喜剧中的正剧时刻。 喜剧中允许出现正剧时刻。 单口喜剧可以展示人物在事件中的变化趋势。 通过信息量关系,单口喜剧演员可以让观众感受到人物的成长性。 直线指的是搞不清状况,无视问题,甚至是制造问题的状态;波浪线指的是清楚状况,非常努力地与状况做斗争,却屡战屡败的状态。 直线与波浪线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状态,两个角色可以交替处于直线/波浪线的状态之中。 直线状态不等于毫无逻辑的混乱状态,直线角色依然有自己的逻辑和目的。 观众的情感聚焦点在于波浪线,因此我们要重点呈现的并非“好笑的行为”,而是人们对这一行为的反应。 直线(人物)<波浪线(人物)<观众<叙述者(演员)。 积极动作指的是,在人物眼中,能使人物的心理状况变得更好的动作。 积极动作不必以积极的形式呈现,也不必真的起到积极作用。 消极动作指的是非英雄失去希望时做出的动作,消极动作会造就正剧时刻。 自发情感能使观众更好地代入自身经验来理解作品 人物的自发情感要通过人物和情境的互动来展现。 单口喜剧演员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发情感,就需要让自己在舞台上的状态无限接近自己在真实生活中的状态。 开放麦表演对展示自发情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本无害-Ep174 珀斯生存手册:知道这个行为不对,但我忍不住》珀斯的下期,还是很有趣的。 《晚点聊-134: Meta AI 人才动荡,上亿美元为何留不住人?| 与 Pokee AI 朱哲清盘点 AI 组织》,“所有公司事件中大致可以分为重要的 20% 和不重要的 80% 。如果所有人都在做重要的 20% ,还很忙,那没问题;但一旦有人在做 80% 的次要工作,他们就想变得重要。” 《非马非牛-怀想王小波:理想主义何处去》,人物更立体了一些。 《果壳时间-在青藏高原用烟花炸山,为什么激怒了所有人》,高山草甸的草毡层很薄很脆弱,但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基石,翻土 “修复”,只会造成二次伤害。 链接到标题 Grapecity,听说是一家闷声发财的公司。 用 Logseq/Obsidian 也好几年了,还是不知道”关系图谱“有什么用处,现在看到基于图谱来展示 LLM Memory 的界面,还是不知道有什么用。 人数不能解决问题。 人物的这篇《靠送外卖减肥的年轻人》文章下面,有一个评论: 好害怕以后成为庸庸碌碌的大人。 看到直接用 cc 来帮助自己执行一些动作的分享,只能说胆子真大。 Edge Copilot 是跨标签页的,有好处也有不好,我还是习惯每个标签页独立去对话。 国庆可以请 3 休 12,组内只有 2 个人请假,比我想象中少很多。 早上刚想说开发机最近挺稳的,结果就掉线了。

2025/9/28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一根新鲜的玉米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Hosting a WebSite on a Disposable Vape :: BogdanTheGeek’s Blog 如果世界末日,我想和他呆在一起。突然想到如果世界末日,深圳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城市,有巨量的电子垃圾,估计什么都能组装起来,而且靠海。 人人都能写程序:Vibe Coding 与问题规模 程序 / 服务是商品 购买软件或订阅服务来租用别人的解决方案。 可持续的可靠性与持续维护。 对授课/知识付费/方法论反而是利好。因为「把问题讲清楚」和「把需求说准」变得更重要。 如何描述问题、如何验证结果、如何迭代。这直接提升 Vibe Coding 的产出质量。 What’s wrong with AAA gam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Battlefield has answers. - Ars Technica 读着读着,感觉不只是在说 3A 游戏… 大型项目、张口就要 All in、涉及到多个团队、Deadline 明确,这几个关键词一上来就感觉到压力了。 NVMe 子系统故障预测 - 健康度指标 当前,当服务器上出现 NVMe   SSD 故障时,排查过程复杂且耗时,例如需要登录操作系统和 BMC 查找故障盘,并通过点灯功能定位,操作繁琐,极大地增加了人力成本和误操作风险,甚至可能因 Surprise   Hotplug 支持不佳而引发机器重启。 各个硬件厂商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有时候明明已经有问题了,但是联系厂商也不给更换,老大难。这里的健康度 1-5,分别是: 5,健康,Telemetry log 没有任何异常值 4,亚健康,Telemetry log 中有些轻微的异常值 3,有过小疾,Telemetry log 曾经有过一些异常值但恢复了 2,重疾,Telemetry log 有一些关键的异常值 1,膏肓,严重故障。 Container Bandwidth Limiting | Hechao’s Blog 针对主机上的容器进行带宽控制,使用 TC、HTB、IFB、eBPF。 iptables - How is the IFB device positioned in the packet flow of the Linux kernel - Unix & Linux Stack Exchange If you are good at code review, you will be good at using AI agents  If you don’t have the technical ability to spot when the LLM is going down the wrong track, you’ll rapidly end up stuck. %CPU Utilization Is A Lie - Brendan Long 作者尝试在自己的 5900X CPU 上验证 CPU 使用率和实际工作负载之间的关系,使用 Stress 和 Nginx 来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是当 CPU 使用率到 50% 时,实际的工作负载可能已经达到了最大负载的 60~100%,部分场景下 CPU 使用率到 80% 是,实际的工作负载可能到了最大负载的 100%,和多线程/Turbo 有关。 某种意义上讲,在监控报警中将 CPU 使用率阈值设置为 60% / 80% 也挺合理。想到了这篇: CPU Utilization is Wrong ,相较于 CPU 使用率,更建议关注 IPC (insns per cycle)。 探秘源码:从 ChaosBlade 到 kubectl exec | My Site 在 B 站的实际使用环境里,特别是用户广泛开展混沌测试的 UAT 环境,机器负载水位常年偏高。高峰期间很容易出现 kubelet 因故重启,但上面业务服务正常工作的情况。特别是考虑到 B 站 Kubernetes 容器服务 “去 Kubernetes” 程度较高,不使用 CoreDNS,不使用 Service,不使用 ConfigMap / Secret,故障情况下 pod probe 不影响服务流量进入。 kubelet 挂掉重启是非常正常的事情。kubelet 乃至 containerd 挂掉都是对业务服务来说可以接受的。 Letter to Arc members 2025 A lot of people loved Arc — if you’re here you might just be one of them — and we’d benefitted from consistent, organic growth since basically Day One. But for most people, Arc was simply too different, with too many new things to learn, for too little reward. fanatics — but our metrics were more like a highly specialized professional tool (like a video editor) than a mass-market consumer product, which we aspired to be closer to. 确实,身边同事还在用 Arc 浏览器的,都是没有更换的打算。现在 Edge 和 Chrome 都已经添加了 Copilot 功能了,每个月都能看到各种 Chromium fork ,浏览器作为入口的激烈程度明显比 IDE 要高好多。 Church Of Turing - The Enterprise Experience 关于 $ENTERPRISE 的一些吐槽: 在小企业中不是问题的事情,在大组织中突然就成了棘手的问题 因小失大 一个为期两年的项目在即将启动时被取消,因为它略微超出预算,高层领导决定通过招标来节省更多资金。你购买新鼠标的请求已被拒绝。 “紧迫性” 只是一个词 这就是薛定谔紧迫感的一个有趣例子。它存在于巨大压力和绝对零压力的叠加之中。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唯一的区别在于你是否打开了盒子。在这种情况下,一位优秀的经理才是关键;有些人会屈服于压力,希望成为一名 “团队成员” 能让他们获得领导层的赞赏(但这不会发生);而有些人会出于体面而维护团队,希望这能让他们获得同事的赞赏(但这会的)。 工程团队本身就是帝国 占主导地位的帝国很少愿意失去自己的地位,而且一般来说,帝国也很少愿意削弱自己的自主权。 systemd system extensions for Fedora image based systems | extensions.fcos.fr 发现我对 sysexts 的理解有些问题,之前以为是类似于 distrobox/toolbox ,用于 debug 或者执行某些特定动作的 container,现在看好像是为了避免构建 base image 而引入的一些应用层的 container image。我好像可以把自己维护的 COPR 换成 sysexts。 链接到标题 As I remember London What’s a Foreigner? | Armin Ronacher’s Thoughts and Writings 值得阅读和思考,但我没有想法。 [读后感]《婴幼儿及其照护者:基于尊重、回应和关系的心理抚养》 感觉把这里的「婴儿」换成「老人」也同样适用。 又去了趟关西 - 就差亿点点 iPhone 可以直接用西瓜卡确实方便,不知道啥时候安卓可以用上。 在菊厂八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 史海的博客 华为云计算在 2019 年左右经历了软件交付的交付流程变革,从公司的 IPD 交付模式转换到 DevOps 模式。 我们的工作、生活由无数次类似小朋友掷骰子事件叠加而成,所以我们的未来就有无限的可能。因此决定我们未来生活质量的不是那些我们已知的内容,而是那些不确定性事件以及我们如何在未知的情况下能处理好不确定事件。  17 年刚入职的那会,精力旺盛,开会交流和任务推进都可以做到各种怼天怼地怼空气,也挺佩服自己当初年轻精力旺盛,哈哈。但回头来看其实也挺惭愧的,许多讨论实际上没有有效产出。其中一个原因是过高的估计自己理解,而过低评估了事件的复杂度以及他人对事件的理解。后来也就慢慢懂了: 交流点到为止,我们不一定都是对的。 我们遇到的更多的是如何在面对不确定性、不完美的时候,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宽可能性空间,在黑暗中寻找光。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独树不成林-252 - 查理・柯克的谋杀为何对当今美国右翼意义非凡?》 讲查理柯克枪击案的两期播客,我更喜欢铜镜的这期,感觉独树不成林感觉带有的感情色彩更浓一些,配合上结尾的 BGM,有一种时评节目的感觉,铜镜的这期更友善些。 《基本无害-Ep173 珀斯生存手册:在最孤独的城市做最莫名其妙的工作》,这期很有趣,在整个城市生存手册系列中都算是有趣的,观众从事的行业种类也很多:有 IT、金融、移民、装修、建筑、矿工等等。另外这期讨论了澳洲移民的一些事情。 链接到标题 家里突然停电,匆匆忙忙出去找咖啡店。 其实不匆忙,7 天前就发短信给我爸通知了,但是他没在意。 几周过去了,我觉得 《How It’s Done》比 《Golden》 好听,可能因为后者太“规整”了。 重新走过自己小学中学生活过的地方,发现20 年过去: 小学最初的地方已经拆掉了; 小学搬到了我中学的校园; 中学搬到了另一个地方; 当时附近有两个中学,其中一个已经关掉好多年了; 中学时候吃的包子铺还在营业,买了两个,味道确实是那个味道; 一些小区的维护状态已经非常差了; 看到了自己很多第一次经历的地方:网络小说、游戏厅、看电影、被抢钱; 整体感受还不错。 感觉 arkade oci install 的安装方式挺讨巧的,看了眼代码内部直接调用的 crane 。 我好像跑的比之前快了 不记得自己上一次在地里干活是什么时候了,拍一根新鲜的玉米 Dler 送的 udh emby 还不错。

2025/9/21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Pure and impure software engineering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ToB SaaS 服务之殇 - Jiajun的技术笔记 多云,云之间的复杂度,又无法全部屏蔽掉,因此配置项更多 很多客户不想用公有云,要赚钱,还得提供一套私有云部署,如果是私有云,debug 那叫一个难 三大云厂商,产品大体相似,但又各种不同,要会的知识太多,细节太多;如果还要接入更小的云,那就更复杂了 为啥 [[SaaS]] 还要让客户感知是哪个云服务商?感觉可以把 SaaS 去掉。 We all dodged a bullet - Xe Iaso npm debug and chalk packages compromised DuckDB npm Account Compromised in Continuing Supply Chain At… 这两天针对 [[npm]] 的钓鱼攻击影响范围确实太大了。依赖(的依赖)管理问题真是老大难。 Issue #12786: Copr outage - build queue slow down (or halt) - fedora-infrastructure - Pagure.io 尝试更新我维护的 [[EasyTier]] Fedora RPM,发现 COPR 构建很慢,看到了已经存在的 Ticket ,发现这个项目的监控系统还在使用 Nagios,已经不记得上一次看到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了: “The copr-backend is running out of storage. I’m not sure why we didn’t receive an early Nagios alert, or if we did, I missed it.” A framework for pricing AI products 在 Stripe 最近的一项调查中,63% 的科技行业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提供人工智能产品或应用程序。也许更引人注目的是,31% 的非科技行业受访者也说了同样的话,另有 45% 的人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提供人工智能产品。 关于当前各个产品中 AI 功能的定价讨论,一直觉得这方面波动很大,尤其是随着模型能力的变化以及需求场景的变化,无论是按量计费还是套餐制都会面临调整计价时候的用户吐槽。 如何给 (AI)产品定价: 我的产品给客户带来了什么样的价值,是否可以以涵盖增量成本的方式收取费用? 如何将此费用指标转换为鼓励客户采用和增长的定价模型,同时提供可预测的收入? 定价模型会产生哪些额外的风险,如何控制风险? 目前主要有 3 类费用指标: 基于实际消费(API 调用、Token 消耗):这种方式与底层基础设施成本直接相关,好处是成本是可预测的,坏处是很难与客户的具体商业价值联系起来。通常被模型公司使用。 基于工作流(每个已完成的任务):该指标引入了成本可变性,但是与提供价值挂钩,公司对完成一系列任务收取固定价格,比如预定会议、分析 Excel 等具有明显节省时间的价值。客户很容易了解他们购买的是什么。 基于结构(每个成功的结果):与实际业务结果最密切相关,只有当真正解决问题时收费。也是对交付的产品最有信息的一种计费模式? Keeping Secrets Out of Logs - allan.reyes.sh 如何避免敏感数据泄露到日志中,作者总结了集中常见的原因,如直接日志记录、异常处理、配置变更、嵌入到通用格式等。给出了多种解决方案,最终一种是“人”,但是感觉“人”是最不可靠的了。 可以试试: GitHub - mongodb/kingfisher: Kingfisher is a blazingly fast tool for secret detection and live validation across files, Git repos, S3, Docker images, Jira, Slack, and Confluence Pure and impure software engineering Open-source work is often like this: some engineer wants to write the best HTTP requests library, or their ideal game engine. Of course, any engineer can do both pure and impure work. But in my experience, engineers who are mainly interested in pure work do impure work badly: they struggle to compromise, they panic under deadlines, they aren’t as good as holding unwieldy codebases in their head, and so on. As I keep saying, it takes a lot of skill to ship in a large tech company.  Likewise, engineers who are mainly interested in impure work (like me!) struggle with pure work: they’re too eager to settle for a working hacky solution, and they often don’t have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to see the right path forward. With this in mind, I can see why pure engineers are baffled by the hype around AI. It must seem so strange: every time they try to use LLMs, they’re completely unhelpful. But I think this reflects a certain narrowness of vision. KDE launches its own distribution (again) [LWN.net] The root filesystem (/) is a read/write Btrfs volume, while /usr is a read-only Enhanced Read-Only File System (EROFS) volume backed by a single file. The system is updated atomically by swapping out the EROFS volume; currently KDE Linux caches up to five of the files to allow users to roll back to previous versions if the most recent updates are broken. 这周还看了一个 openSUSE 的介绍: openSUSE Conference 2025 - Atomic OS Updates via OCI Images - YouTube ,大家好像都喜欢利用 Btrfs 的 subvolume 功能来实现类似需求。 SSH session 到底会加载哪些环境变量? | My Site Shell startup scripts — flowblok’s blog login/interactive/non-login/non-interactive 各个组合下,环境配置加载流程。 链接到标题 Chat Control Must Be Stopped, Act Now! - Privacy Guides 我以为欧盟的 Chat Control 事情已经结束了,被否决了,没想到又重来了,9 月 12 日会最终确认是否通过。欧盟走火入魔了,这法案都违反他们自己的 GDPR 。 今天是 9 月 13 日,法案没有通过。 Words are not violence You could agree or not. Counter or be quiet. But the earnest exploration of the topics in a live exchange with another human is as fundamental to our civilization as Socrates himself.You could agree or not. Counter or be quiet. But the earnest exploration of the topics in a live exchange with another human is as fundamental to our civilization as Socrates himself. Don’t give up, don’t give in. Keep debating. 信息爆炸时代,付费信息才是最好的过滤器 · 唐巧的博客 最近几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免费财经内容,最终都指向商业变现。 付费当然是一种解决方式,我会用另一种解决方式,看一些“活人“的分享。“活人感”这个词我虽然不喜欢(没理想编辑部的编辑们很喜欢用这些词,我都是从他们那学来的),但是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词来形容了,我很看重“活人感”强烈的人,真实的分享,而不是为了“起号”。 突然想到了脱口秀综艺现在的状态,近年来,观察式喜剧不受欢迎了,至少相比几年前,大家更喜欢的是像“嘻哈”那样的,分享自己感受的,当你在舞台上去讲“诶,今天你有没有发现”就是不如“你骂我,老娘就是要弄死你”受欢迎。 Some tips to travel in Shanghai // Shell’s Home Shell Xu 写的上海旅游小贴士。原来现在所有的酒店都允许接待外国人了,只是需要填写额外的文件。如果和朋友住在一起,需要去当地的公安局登记。 国际驾照不允许在中国开车,需要领取临时驾照。 清迈:一座有些矛盾的城市 | Joe 的折腾日记 整个城市围绕清迈古城分布,想去什么地方,基本就是以古城为参照物,不过,虽说是古城,却不是刻板印象里的仿古风,最多算是城墙片段围起来的区域,古城内外差别不算大; 当我不知以什么角度向父母介绍这座城时,偶然看了邓丽君的故事,这是一个悲伤的往事,1995 年,因哮喘病突发,抢救不及时,她在这个城市病逝,这是妈妈最爱的歌手了,就这样,这个城市多了一个锚定物,突然与远处的人产生了关联。 [[清迈]],想去。 漫步台湾(上):历史在城,烟火在人 - Simon’s Blog 漫步台湾(下):古意在南,云雾在山 - Simon’s Blog 想去 +1。 链接到标题 《不开玩笑-209. 想赢就得拼,聊聊胜负心》,嘉宾有:贤鱼、小块、吴鼎、赵丽娜,这期嘉宾随便一个都可以撑起一期闲聊播客了,多了之后,就有点吵闹了。 《岛必叨-013.你以为人家真喜欢啊?展示一下自以为浪漫的行为和礼物》,这个播客确实很邪性,是喜剧闲聊类播客中少有的制作粗糙的了,感觉台上有两个《正经叭叭》的大盆在聊天,话题满天飞,主持人拉不回来。 《谐星聊天会-vol.82 怎么说呢?也可以这么说,还是这么说吧!》,这期挺有趣的,不在播客本身,而是在评论区。有一个女生分享了自己在健身房加了一个男生的微信,然后被自己男朋友看到了,说“不要让自己的「可得性」太高”,这个词肯定是不对的,评论区争论的点是这个女生自己是否有什么问题,说如果性别互换之后,会发生什么,吵的还挺厉害的。 《正经叭叭-vol.214 精致不昂贵,有半价电费》,这期很逗,嘉宾有 Max 哈正经,两口子的生活分享有意思。同时几个出了名的不精致的人在上海聊精致,实在是话题稀缺了。 链接到标题 国庆我能去哪呢 Yaak 真不错。 有个同事问我 Celery Broker 的事情,我:建议不要用 Celery。 感谢爷商 $NTNX ,今天加鸡腿。 AI 给的回答啊,要带着批判的眼光看。 之前中午吃饭和同事聊过几次,大家都无法明确什么是“预制菜”。

2025/9/14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单口喜剧进阶指南》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一次艰难的 cpython issue 排查过程,以及我学到了什么 · Issue #325 · yihong0618/gitblog 先放弃了,但还想着 然后我就把问题先搁置了去忙别的 但是跑步的过程中突然有了一点想法也许不是 3.13 only 的 那种一个 bug 有点想法但是又没解决的时候,很难做到强迫自己不去想。 Welcome to the Black Parade 看着非常舒爽的调试过程,这里记录一下: 查看 CPU 使用情况: perf stat -p $(pidof python3.13-dbg) -- sleep 1 查看系统调用情况: strace -fTttp $(pidof python3.13-dbg) 函数调用栈采样: perf record -g -p $(pidof python3.13-dbg) -- sleep 1 火焰图查看具体函数及耗时: perf report -g --stdio 查找具体代码: perf annotate -l --stdio --symbol _PyEval_EvalFrameDefault Introduction to SELinux - The GitHub Blog 聊胜于无吧,看似讲了很多,但是很多的概念又没有解释的很清楚。 Where’s the Shovelware? Why AI Coding Claims Don’t Add Up 作者通过分析来自 Statista、Verisign 和 SteamDB 等平台的数据图表,发现全球新软件发布量、移动应用发布量、新域名注册量以及 GitHub 上的新项目数量等指标,发现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而是保持平稳。 一个完整的产品和一些特定场景的“工具/脚本”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能节省一些时间已经是很不错了。 链接到标题 我最喜欢的悖论 | 歌词经理 辛普森悖论。 在分组数据中出现的趋势,可能在合并后消失,甚至反转。 每当你得出一个数据结论时,都要问问自己: 有没有可能我正处于辛普森悖论中? 有没有一层数据没剥开,藏着另一种真相? 无论你拥有多少数据,问对问题才是关键。 东北与我 - by 汉洋 MasterPa - 汉洋滔天 长春与入冬三件套 - by 汉洋 MasterPa - 汉洋滔天 直到多年后我才理解:《闯关东》对她们来说就是一部纪录片。从她们的祖辈那里继承的回忆和自己童年中经历的故事,就像是一片因为历史大山崩塌偶然形成的堰塞湖。 错误的回忆却告诉我这是一个网络兴起后发生的事情。缘木求鱼了五分钟,才修正了记忆。可见回忆并不靠谱。 那时候我上小学,刚开始萌发起对很多东西的意识。比如对于家乡朴素的自豪感,绿化率高就让我感觉很好。原来家乡和其他城市相比也有特长。我看到南湖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园,感觉比自己的奖还开心:那可是我家对面的公园!虽然不知道具体与我何加焉。但我从小在里面溜达,肯定有点意义,只是此刻还不知道。 很有感触,小时候也是全家一起看《闯关东》,印象中那时候是冬天,一起包冻饺子,我也是在那一年学会的包饺子,虽然这项技能现在只有春节的时候能施展个一两次。出门在外,总在想家乡有些什么,慢慢的发现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太少。 工作到了最最难的时候 这事儿还得从 2006 年说起,这一年用户体验设计公司 Humanized 的程序员兼设计师阿扎・拉斯金(Aza Raskin)发明了 “无限滚动” 技术,他的初衷是想把古早的网页下的 “下一页” 按钮去掉,但他却没有想到这个小小改动几乎改变了后来的一切。 我现在一到晚上,盲目地向上滑动拇指玩手机,就会想起阿扎・拉斯金。2019 年的时候,泰晤士报有他一篇报道,他在里面说: “This is a profound moment in our species. We are losing control of the tools we made.” 广场时代,信息自由传播,随机,只有有好的内容,自然会有人关注到。 996 | Armin Ronacher’s Thoughts and Writings More importantly, a successful company is not a sprint, it’s a marathon. And this is when this is your own company! When you devote 72 hours a week to someone else’s startup, you need to really think about that arrangement a few times.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单口喜剧进阶指南》,王梓晗的书,这是一个妙人,她本人从小就是别人家孩子:高考状元、北大元培、相声社团、单口讲师(好像有不少演员是大学在相声社团,毕业从事单口这个路线,比如猫头鹰喜剧的史焱,德云社的阎鹤祥)。自己讲的不多,但是一直是笑果的培训师,给单口喜剧演员们进行培训,现在活跃的单口演员应该有大部分人都参加过她的培训。这本书建议读者是至少上过一次开放麦的人,但是不影响阅读,其中有一些技巧或者叙述逻辑和《喜剧这回事》是一致的,“非英雄”、”不放弃“、”获胜“。 《基本无害-Ep171 聊聊中亚旅行和人文街拍技巧》,这期讲了很多”斯坦“,听了半天感觉都听混淆了,其中的一些旅行经历还挺有趣的。 《基本无害-Ep172 张踩铃的多重身份和开放麦恐惧》,我还听喜欢张踩铃的短视频的,记录孩子们的成长趣事,随着她老公和孩子们越来越符合社会意义上的“正常”,她的短视频走向也是一个问题。 《二的三次方-vol:105 抄袭?撞梗?脱口秀需不需要真事儿?聊聊创作的二三事》,因为《脱口秀和他的朋友们》综艺上的kid 抄袭事件,最近有不少人在讨论这个事情,其中有一点,就是作为单口演员,你讲述的故事,是否必须是你自身经历的?段子中虚构的成分有多少是可以被接受的?比如这期播客中提到的房主任,有些段子是换了主语。 链接到标题 如果能重来,我一定选择天然能合法合规的工具栈,别管哪个法哪个规,能省一个是一个。 家里有一个病人的话,气压都是低的。 我可真是经常泼冷水啊。 说的都是中国话,我却听不懂。 发现 Prisma 的 Twitter 账号改了名字,从 Prisma 改为了 Prisma Postgres,这可真彻底啊,不禁担心起来之后的 ORM 维护质量了。 看到了一个冷知识:口蘑全称:张家口蘑菇;基围虾:基地围场养殖虾; 人啊,一变得脆弱,就容易迷信。

2025/9/7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一个很 sb 的硬件 bug,及其 patch 机箱上有一个不可拆卸的螺丝柱顶到了内存插槽的第八槽,导致硬件错误 Patch:用透明胶粘上了 Hahahahahahaha。 Using Podman, Compose and BuildKit · emersion Docker CLI 对接 podman sock ,为了对接 buildkit 自己实现了 bakah 来构建 Image,一种“为了这点醋包了一顿饺子”即视感。Podman 自己一直在推自己的 Quadlet,感觉不如赶快把 podman-compose 的功能对齐上来,可以更快的吸引用户使用。 From Python to Go: Why We Rewrote Our Ingest Pipeline at Telemetry Harbor During our canary deployment of the Go endpoint, we noticed something concerning: the 400 error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xpected. Boolean coercion: If someone submitted True or False (standard Python boolean values), Pydantic would silently interpret these as 0 and 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validation error, no warning—just automatic conversion. String-to-number coercion: When users submitted numbers as strings (like "123.45"), Pydantic would automatically convert them to floats or integers without any validation warnings or errors. 印象中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在从 Python 迁移走的时候,遇到这种类型转换问题了。 Cracks are forming in Meta’s partnership with Scale AI | TechCrunch 一团乱麻,顶级诈骗? 链接到标题 派派成长日记 #4 - 幸福但不快乐的二月龄 书中还有一段印象深刻的话,大致观点:需要谨慎区分 “安抚” 与 “道具”,以安抚奶嘴为例,如果婴儿放在嘴中安静吸吮则是 “安抚”,如果需要待在他身边不断塞到嘴中,则你成为了那个 “道具” : ( 需要尽可能避免成为 “道具” 消耗自己。 经过三个月的带娃旅程,对孩子这种 “无理取闹” 的行为有了新的理解:当一个 三岁 的大朋友对家长大发脾气,与 三个月 的宝宝歇斯底里大声哭泣,有没有可能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由于家长没有满足某个需求? 读这类文章会让人心情愉悦,一个生命在成长。 沒有表達慾 - Pin 起來! 前阵子看到一件很看不顺眼的事(不是犯法或者是任何与我身边的人事物有关的事),本来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想要分享这件事,但由于某些原因(可能是工作、身分或者是其他类似的东西),我限制自己不能分享。那么为何不用影射、暗指的方式就好?我当时在某篇 journal 里面跟自己激烈地自我对话,最后还是决定不影射或暗指。不过后来我发现,这样子把完整的事与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后,好像就有某种「已分享」的感觉了,或者说,我知道这件事总会有某个地方有留下纪录,不会被遗忘,那也就足够了! 我的笔记中有很多类似的自己和自己对话。 You Have to Feel It – Mitchell Hashimoto We, as people, feel something with every interaction. Frustration, joy, relief, confidence. A feeling. A person interacts with our work. Our work evokes a feeling. The feeling matters. The feeling is part of the work. The desired feeling is part of the requirements. When you feel it, you know. The feature makes you smile when you use it. It fits right in, like it was always meant to be there. You want to use it again. You want to tell people about it. 想到了很久之前看到的 Burn-out 的缓解方式中,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发挥总用、被认可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链接到标题 《只有我一个人觉得特好笑吗?》,刘旸教主的书,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件场景分享单口喜剧演员们的视角和思考,同时也代入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有点像他个人的碎碎念。以下是一些摘录: 一个什么事情都能理解的人,当不了喜剧演员,尤其当不了单口喜剧演员。 我们以骂甲方开始,就以骂甲方结束吧。送大家一个反向类比: 优秀的单口演员郝雨曾经讲过这样一个讽刺那些微信文章的段子: (这个段子是郝雨专场里的段子,我更喜欢他这段的下一段,我大概转述一下: 网上盛传一个段子:当你去看心理医生时,他工作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机械性地说,这是原生家庭问题,这是原生家庭问题,这是原生家庭问题…… 当然,在国内训练“what if”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认识几个东北人,东北人经常说的“咋地”,就是“what if” 这个词最完美的翻译。 ( 我觉得可以更精确,认识几个锦州人,每句话都是 what if 喜剧的内核,在我看来,只有乐观。超脱于生命的宋观,敢于嘲笑一切黑暗的乐观,面对死亡放声大笑的乐观。 可见面对自己不想做却不得不做的事情,想让自己渡过难关的方式,就是意识到,这一切本来可以更糟糕的。这也就是单口喜剧演员对抗负面情绪的小小智慧吧 不过,这种心态实际上很难一下子扫清,毕竟从世俗最普遍的角度来看,单身还是一种“不正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说各的呗-小块:花有重开日,人总在少年;咱名声在外,但是声名狼藉呀》:这应该是脱口秀和他的朋友们综艺录制之后的闲聊,其中提到了小块的鼻毛段子,小块因为年年上节目,但是年年很早被淘汰,导致喜剧信用很低,逐渐的从他自己吐槽自己不行,到大家都本能觉得他不行,这种状态要想改变需要花很大力气,不过今年的鼻毛段子还是很好的。 链接到标题 哈尔滨已经有上海秋天的感觉了。 日常锻炼和体力劳动完全是两个东西。 虚空讨论,倒是没病走两步啊 最近体会到了同时进行两份工作,一份体力劳动,一份脑力劳动,脑子是会打架的。 再次看到一些人为了展示自己而去没事找事,我能理解那是一种工作方式,但是不能接受。 想糊弄总是能糊弄过去的,但何必呢。平时不注意最佳实践,等真需要的时候也就不记得了。 突然发现今天一个初中同学结婚,Ta 是先有了孩子再结婚的,在现在好像还挺少见的。

2025/8/31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腰椎知识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AI tooling must be disclosed for contributions by mitchellh · Pull Request #8289 · ghostty-org/ghostty · GitHub I think the major issue is inexperienced human drivers of AI that aren’t able to adequately review their generated code. As a result, they’re pull requesting code that I’m sure they would be ashamed of if they knew how bad it was. 很合理,现在 AI 生成代码太快了,完成一项工具最后基本上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 review 上,现在我尽可能的让 AI 把变更拆小,哪怕在 git commit/squash/rebase 上面花费了比之前多的时间。 To SSH is human, but that doesn’t mean we should - Sidero Labs **Asking the hard question: do you really need it? Instead, we rely on APIS. This gives us a controlled, declarative way to interact with the system. That means changes are validated, consistent, and auditable by default. Simply define what the system should look like, and the Talos API enforces that state. 当有全套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 Grafana 作为统一入口来查看 metrics、log 当然 ok,如果 Grafana 故障了呢?如果链路中其中的一环故障了,怎么搞?当然你可以说,你的系统没有健壮的基础设施是你的问题,ok,我司的容器平台集群,一共 443 个 Pod,容器平台基础设施的 Pod 数量是 197 😀。 链接到标题 这周大部分时间都在了解腰椎相关的知识,这里简单的写一下。 腰椎:指的是下背部五节椎骨,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实现躯干的弯曲、伸展和旋转等运动。 椎间盘:位于两节椎骨之间,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外部是“坚韧”的纤维环,内部是髓核,之所以标引号,是因为坚韧是相对的。 退行性改变,指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劳损积累引发的老化过程,椎间盘会失去水分和弹性,缓冲能力下降。 椎间盘膨出:椎间盘整体向外均匀膨胀,但纤维环未撕裂。 椎间盘突出:纤维环破裂,导致内部的髓核祖师被挤压,形成突出物,压迫周围的神经结构。 椎管:由椎骨后补结构围成的管道,容纳病保护脊髓和神经,通常椎间盘突出可能会伴随椎管狭窄。 硬膜囊:包裹着椎管内神经的鞘膜。 治疗方式: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减压:为神经松绑,移除压迫神经的祖师,可能是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刺 融合:当椎骨之间存在不正常的活动,不稳定,或者因为减压手术需要切除过多的骨骼导致的不稳定,需要通过融合手术重建脊柱,将多节腰椎骨 融合 成一节,固定在一起,让其长成一整块骨头。 链接到标题 《代码之外-在「少数派」做硬件产品的心路历程》,虽然我不是少数派的用户,但少数派的忠实用户的消费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在这个基础上做硬件周边,至少初始用户感觉不用担心,但是后续的出圈是个问题。 《基本无害-Ep170 柏林生存手册:德国高速果然不限速,你好意思说我都不好意思听》,相较于上一期的苦闷,这一期提到了一些“特色”:男女混浴、多夫多妻(?)、club 等等。 链接到标题 感觉有时候 AI 抓不住我想要的重点,该细的地方不细。 我 7 年前 review 的代码引发了 P1,当时我刚写代码。 再一次想念一个前同事。 好想哭啊。 看病太难了,好不容易挂一个医生的号,他说不做这种情况的手术。 sshd 可以同时监听多个地址,第一次知道,知道之后又很合理 当一件预言了 10 年的事情发生了,是不幸得。

2025/8/24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K-Pop 猎魔女团》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现代化你的 Go 代码 | Oilbeater 的自习室 学到了几个之前不知道的方法: strings.SplitSeq maps.Clone, maps.Copy, maps.Insert slices.Delete NixOS Now Celebrates Pride Month… Year Round [[NixOS]] 表示出明确的政治倾向,并且直接 block 提出异议的人。挺好,双向选择。 Vercel Goes All In on Vibe Coding Web Apps - The New Stack v0.app Is Changing the Next.js Framework The Future Isn’t Model Agnostic · The Fly Blog Your users don’t care that your AI project is model agnostic. Every startup pitch deck with ‘model-agnostic’ as a feature should become a red flag for investors who understand product-market fit. Stop putting ‘works with any LLM’ in your one-liner. It screams ‘we don’t know what we’re building.’ 这里的一些观点和 [[ampcode]] 是一样的。 pyx: a Python-native package registry, now in Beta [[Astral]] 的商业化项目,一个 private package registry。和去年在 [[Mastodon]] 上的回复一致。是在 PYPI 之上的一层么?没看懂。 LoxiLB – More than MetalLB | Oilbeater 的自习室 MetalLB 的缺陷 - 缺乏有效的监控 生活 链接到标题 丟失的表達欲 - Just lepture 我也试过写点周记,谈谈一周见闻或所做之事,却往往不见下一周。大抵因为下一周乏善可陈,于是不了了之。不然尝试写一下月记? 除了介绍自己的项目,还能写点什么呢?近来有什么所思所想,又有什么洞见或者观察?似乎没有。这大约就是所谓的咸鱼人生吧。意识到了,似乎就应该翻一下身,来晒晒另一面。 如果某一周没有看一个完整的作品(电影、书籍、剧集),我的周报中的关键词就很难想,通常就会想到那句话:“没关系,又活了一周,已经很棒了”。 链接到标题 《K-POP:猎魔女团》:网飞出品的电影,有一种迪士尼电影的感觉,制作精良,剧情简单。因为有很多的 K-pop 元素,时不时的就原地唱跳一波,又感觉在看一个张专辑的完整 MV。这部电影本身影响范围应该只是还好,但是靠着其中的几首歌曲一直在各大榜单中刷榜,各大“老牌”女团 Vocal 都在翻唱《Golden》这首歌,B 站上有人制作了翻唱合集:【K - POP: 猎魔女团】Golden 翻唱,喜欢郑恩地、李海丽的翻唱版本。 《两个写作者对抗AI-EP10 Storm 徐风暴 “脱口秀演员在舞台上绝不说 sorry,但口水喷到观众脸上除外”》,这是谢梦遥的播客,主要内容是对各个领域的人进行采访,他本人是《人物》杂志主笔(一个有争议的人)。在采访过程中,会问一些比较尖锐的问题,有些问题很直接,这期对谈就很好,因为 Storm 也是一个直接的人。听完更觉得, Storm 应该早点脱离俱乐部老板的身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单口上。国内的单口俱乐部,都很难和演员找到一个可持续经营的方式。 《两个写作者对抗AI-EP19 刘旸教主 关于新书,去年喜单名次,负面评价,真诚,虚荣,努力,以及是什么拦住了我去加吴镇宇的微信》,很多人看完教主的表演,都会觉得他很用力、很努力,他只是做自己,就让别人感觉到他很努力,也是一种抵抗外界的方式。 《基本无害-Ep169 柏林生存手册:闲着也是闲着,先罢个工吧!》,城市生存手册柏林篇,在听之前就对德国的租房听说过一些地狱难度,但是这里聊到的也太难了,确实太卑微了,很难就说这是一种良好的状态。里面有个女生提到,因为自己作为二房东,在找房客时没有认真“审核”,导致自己反而被迫搬出去,在搬出去前,还有给房客找一个适合的二房东,这太憋屈了。 链接到标题 小红书支持长文了,B 站开始推广视频播客了。长文和播客,都属于“长”内容,世道变了。 虽然有时候觉得过分信任要不得,但是一个人是怎么能把自己的可信度降到这么低的呢。 Github Action 的 scheduler 需要是默认分支才会生效。 BeastMode 确实比 VSCode 默认的 Agent 要好。 现在最快实现可以 fuse 挂载的方式,是实现 webdav ? 继续踩坑,OpenAPI generator 参数 disallowAdditionalPropertiesIfNotPresent 默认为 true。 原来 docker 也干过打错 tag 又删掉的情况。 靠着周末写点其他代码回血。

2025/8/17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灰色的内衣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从「没有对手」到「一天崩溃好几次」|对谈 Zilliz 创始人 / CEO 星爵 👦🏻 Koji:但像 Reynold Xin 就觉得开源让他们经历了 “二次创业”:先做开源,再去找闭源的 PMF,好像要连跨两座山。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 Koji:那有没有什么是你八年前坚信不疑的,但现在已经完全不信了? [[Milvus]]项目老板的访谈,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有趣,让人笑出来,至少不是“皇帝的新衣”。 第二次简单尝试了一下用 AV1 编码视频,效果依然非常不错 - 陪她去流浪 使用 SVT - AV1 编码器编码视频,效果不错。 Added AGENT.md and links for other LLMs. by cheftako · Pull Request #133386 · kubernetes/kubernetes · GitHub It would be naive to pretend people are not going to use AI tools, so we should help get best results. More than that, we ALL should be using these tools when we can, and when they improve our productivity. I feel like a dinosaur myself, but when the tools work (which is not every problem!), they can be amazing. [[kubernetes]] 仓库添加了 AGENT.md,和前阵子 QEMU 社区的态度是相反的。 Litestar is worth a look 又一篇 [[Starlite|Litestar]] 的推荐文章,主要讨论关于 Scale 、[[Pydantic]] 和 [[SQLAlchemy]] 的处理方式上的选择上的思考。 在 HN 的评论区看到了 [[FastAPI]] 的这个讨论,原来它们的文档中也有这么多 Emoji ,真恐怖啊: You go with your crush 😍 to get fast food 🍔, you stand in line while the cashier 💁 takes the orders from the people in front of you. High costs and thin margins threatening AI coding startups | TechCrunch If the startup was growing that fast and attracting VC interest, why would it sell at all? cost of some of the latest AI models has risen, as they use more time an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to handle complicated, multistep tasks. 句句大实话。在我的理解中,工程师已经是最可能掏钱付费的群体了,现在的各种套餐 $10, $20 大家都能付费,大模型能力越来越强,最终用户带来的体验却是限制越来越多。 Cursed Knowledge | Immich [[Immich]] 公开记录了开发过程中遇到的 “坑“,我司内部 Slack 也有一个 channel,叫 you-dont-know-$product,是有用的。 OpenFreeMap survived 100,000 requests per second What? 3 billion requests in 24 hours? What on Earth is that? Also, 215 TB of traffic from tiny, 70 kB files? As the sole person running OpenFreeMap, I’m incredibly proud of these two numbers. First, that my architecture hit a 99.4% CDN cache rate, which is fantastic for a service with weekly data updates. And second, that my own servers successfully handled the remaining 1,000 requests per second. [[OpenFreeMap]] 大善人。 从这篇文章知道了 Wplace.live 网站,还挺有趣的,不同城市的画风差异比较大,上海地图上显示的是大大的原神,北京地图上显示的是 XX。 链接到标题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Website has removed sections! : r/law 当一段内容,每天改变一点点,很难有人发现的。 Breakneck: China’s Quest to Engineer the Future | Dan Wang The simplest idea I present is that China is an engineering state, which brings a sledgehammer to problems both physical and social, in contrast with America’s lawyerly society, which brings a gavel to block almost everything, good and bad. 月刊(第31期):基于 Claude 的阅读流 - Airing 的博客 你是一个全球闻名的哲学家,请根据以下内容继续提出 3 个有哲理的、引人深思的问题,以便于读者发散思考。 正如前文所说,我认为效率和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是冲突的,所以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基本不会用 AI 总结、AI 解释等功能。这并非是对技术的抗拒 —— 阅读本身就是价值,所以不能逃避思考的过程,迷失在高效和技术追逐中。因此这套阅读流的设计中更加强调思考整理的环节,这都是为了让 AI 更好地辅助我们思考,而非跳过。 真正的理解需要停下来,思考每个概念如何与其他事物联系。而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思考都外包给 AI 时,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记忆,而是思考本身。 这篇文章写的很好,其中关于 AI 和阅读的看法非常认同。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 AI 插件了,但是这些 AI 插件更多的是关注一个结果,可以短时间生成一份及格的“新闻”,我称之为“新闻”而不是“总结”,“新闻”对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阅读后的感受不是。AI 生成的内容和直接阅读所感受到的东西差别非常大。我日常会先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让 AI 去找漏洞、偏见、刻板,让 AI 去 Roast 。是之前这里看到的方法: How I Use AI: Meet My Promptly Hired Model Intern | Armin Ronacher’s Thoughts and Writings。 关于阅读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可能不重要, Reader 中的 Highlight 功能确实是我需要的。 别做草包族 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忽略科学评估的重要性,在评估模型的过程中,我们会挑选对我们有利的指标。我们自我欺骗,营造虚假的繁荣,看起来欣欣向荣。实际上,我们的模型没有得到任何提升,我们也没有走到正确的路上。飞机不会降落下来,我们的模型还是原地踏步。 西点军校半日游 - David Feng个人网站 1915 届毕业生被称为 “群星荟萃的班级”(The Class the Stars Fell On),164 人中有 59 人(36%)获得了将军军衔。在这之前这个称号属于 1886 届毕业生(潘兴那一届),77 人中有 25 人(32%)成为将军。两拨人恰好赶上了两次世界大战,时势造英雄。 脑海中想到了 NBA 的 1996 和 2003 是怎么回事。 华盛顿的地位已经如此之高,以至于给他一个现代陆军军衔只会让国会看起来很荒谬。“这就像教皇提出让基督成为红衣主教一样(It’s like having the Pope offer to make Christ a cardinal)。”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食贫道-韩国邪教》,食贫道团队成员“卧底”韩国邪教,其中一名成员卧底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接受“教化”。完备性上不如《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好在是团队成员的亲身经历,代入感比较强。如果我一个人在韩国的街头走,会被盯上么? 《代码之外-第 15 集 | 和 VSCode 核心开发吕鹏聊 AI 编程、Vibe Coding、未来程序员还是否存在》,推荐,我还没听完,关于 VibeCoding 还是 PairCoding 的定义还是挺有启发的。再次吐槽微软的产品命名:Github Copilot, Github Copilot Coding Agent, Microsoft Copilot,聊起来太费劲了。 链接到标题 同事:给你看看我的数字生命卡(U 盘) 发现只要我和下班搭子有一个人不在公司,另一个人就会忘记下班时间。 和 AI 价格比起来,VPN简直太便宜了 It’s always DNS. 世界上迭代速度最慢的产品是什么?军工类产品么? 现在用 AI 的方式,不能叫 vibe coding,叫 pair coding 更合适 我知道我不年轻了,但是当我知道安宥真2016年小学毕业,还是很震惊。 发现上海 LV 巨轮的展览,和我当时在曼谷看到的很多地方都一样。 “你又听妈妈的,又听佳明的,你听听自己的吧”,我是否也是骆驼? 户外跑步跟着一个老哥跑了一段,是我不自量力了。 在博客中增加了 Running 页面,也算是一种激励。 按照我的日常,今天是周日,我应该听两档播客,但是这两档播客居然都没有更新,突然不习惯。 周末调整了 fava-dashboard 配置,适配了下我的旅行统计,开销是逐年增加的。

2025/8/10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骆驼狮子小孩》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Summary of Heroku June 10 Outage | Heroku [[Heroku]] [[事故分析]],这个故障造成一些客户长达 24h 的停机,属于重大事故了。 A lack of sufficient immutability controls allowed an automated process to make unplanned changes to our production environment. 发生了什么? 生产环境运行了本应该禁用的操作系统更新,在更新过程中重启了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有一个遗留脚本,该脚本只在系统启动时执行一次,如果后续网络服务重启不会执行,导致网络中断 status 站点与内部工具运行在同一个环境中,当生产环境发生故障,内部报警通知也故障了 看到他们现在的 status 页面的域名还是 status.heroku.com,感觉之后还是会可能发生因为 DNS 配置文件导致用户无法访问 status 页面,这里建议的做法是搞一个 company+status.com 域名来提供 status 页面,比如 www.cloudflarestatus.com。 Choosing Between Count and For-Each | Ned In The Cloud [[terraform]] 的 count 和 for_each 差异。count 生成的是一个有序列表,通过整数索引来访问,for_each 生成一个 map,通过唯一键来访问。当列表顺序发生变化, count 会先删除原有资源然后重新创建,for_each 不会。推荐默认使用 for_each。 How we tracked down a Go 1.24 memory regression across hundreds of pods | Datadog How Go 1.24’s Swiss Tables saved us hundreds of gigabytes | Datadog [[DataDog]] 在将 [[Golang]] 升级到 1.24 之后的经历。 RSS 显著增加,但是 Go Runtime 的内存统计数据没有变化 通过检查 /proc/$pid/smaps 对比,发现 Go Heap 增加了,最终 Golang 团队定位是 1.24 在进行 mallocgc 重构时移除了一个优化:在分配包含指针的大对象时,Golang 会无条件的重新清零这些内存。 1.24 的 Swiss Tables 哈希表实现带来了内存效率的明显提升。 Our $100M Series B / Oxide [[Oxide]] B 轮融资了 $100 M,还是那个问题,什么客户会购买他们的产品呢? GitHub - charmbracelet/crush: The glamourous AI coding agent for your favourite terminal 💘 开源版本的 Claude Code,是 Golang Charm 团队维护的,目前在 Golang 生态中编写 TUI 的话可能大概率会选择 Charm 的 bubbletea ,不知道这个使用体验是否会好一些。 另外有趣的是它们的 License 是 FSL - Functional Source License,FSL License 会在 2 年后自动转换为 Apache 2.0 或 MIT,相当于提供了一个 2 年的商业保护期。 Making Postgres 42,000x slower because I am unemployed 喜欢这篇文章,各种意义上。当大部分人在告诉你如何变得更好时,找到一些变得更糟糕的办法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系统运行方式。(我司产品的一些 bug 就是靠着各种嵌套集群发现的。 PDF 电子书重排和裁剪 | 卡瓦邦噶! Willus.com’s K2pdfopt 可以对 [[PDF]] 进行裁剪,比如去掉边框空白部分。 AWS deleted my 10-year account and all data without warning 作者在 [[AWS]] 的所有服务都因为 [[AWS]] 内部错误丢失了,[[AWS]] 推脱说是因为作者没有及时的完成身份验证,所有数据都被删除了。作者是在住院期间收到的邮件,在确认要住院前,还特意把所有的数据都备份到 [[AWS]] 上。 难以想象该有多绝望(想了一下我自己的数据,如果 Google 突然删除了我的账号,我的很多关联事项就会瘫痪。。 链接到标题 大厂祛魅:破碎的专注力 在这里,大厂员工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数字:工资、级别、股票、分红、年终奖。置身其中,让人不禁感慨自己仿佛是一位职场新手。 说起来,我从北京来到上海有部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直到现在,当我身边有同事因为发布了某款 3A 游戏请假去玩的时候,我还是会很开心,这个环境是我喜欢的。 My Experience Working at TSMC Arizona For 4 Years : r/Semiconductors They refused to help us because “Americans make too much money for us to help them.” Also, all of those I still talked to that had quit said they were better off. Every project comes from the “mother fab” in Taiwan and needs to be followed no matter what, excluding logic or reason. So there was zero place for innovation or even basic brain use. The job became show up, see what you’re being told to do that day, have the plans change, fix it, be super behind, rinse and repeat. It created a very toxic style of no teamwork, no one helping anyone, and overall delaying all projects. I work to live, they live to work. 一名美国台积电员工的经验贴。这里的描述符合我对一个糟糕工作氛围的想象。 Product Manager vs. Product Owner: Why Teams Get These Roles Wrong - The New Stack Product Manager (PM): Driving the What and the Why Product Owner (PO): Owning the How and When While the PO role is crucial within Agile teams, it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product management. Assigning PO responsibilities to someone without strategic training or customer exposure often results in delivery without direction. Business Analyst (BA): Making Clarity From Chaos Delivery Manager: Keeping the Wheels Turning Technical Product Manager (TPM): Translating Vision into Systems 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 (PMM): Crafting the Narrative 印象中和朋友聊过很多次这些岗位对应的职责,很多时候都是混乱的,如果直接从职责去聊,然后把职责扔到具体的人身上,不定义岗位,可能就清晰多了。 一次家庭沟通 起因是他发了一个关于现在的中国人普遍不感恩父母的视频,明显是针对这类老年人的流量,我则一直秉持着即便冒犯也要实话实说的态度,把我同温层里的普遍认知发给他看。对这种思想进行解剖和批评。 我不会对爽文应激和生气,因为它其实根本无法威胁到我。我反而会想一想,对方说这些,是在向我乞求什么,我可以适当满足,而不要看成是压迫。只要不是心理变态的父母,你真的做出卧冰求鲤的举动,他们反而会吓坏了的。所以,根本无须以为宣扬孝道就真的希望你那么做。这只是一种低层次认知里的夸张。 书影播客 链接到标题 《骆驼狮子小孩》,宁家宇单口喜剧专场,豆瓣评分目前是 7.1。这个专场没有开场演员,主持人下台之后直接就是他自己讲,讲了 2h,相较于国内的其他专场,实在是太长了。 在我观察中,宁家宇是有一个很得体的社会身份的,东北人,毕业之后进入辽宁广播电视台,有几档受众还不错的节目,结婚生子,在广播行业不景气之后,离职在沈阳创办了单口喜剧俱乐部,同时自己也在北京演出。不管怎么说,这个社会身份是很不错的。但他在喜剧行业里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可能不喜欢的更多一些),播客和单口都不讨喜。 这个专场的名字是来自于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骆驼、狮子、小孩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精神状态,在这个专场中,宁家宇将其分别对应于他自己、老婆、儿子。讲述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在亲密关系中,在面对现在的“主流”声音时,自己的一些想法。在看的过程中,感觉其中的有些观点有些别扭,这个别扭不是来自于观点,而是来自于观点和他这个人的矛盾,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合观众,感觉他有点太在意了。他作为一个中年男人,面对来自社会身份的压力,一直在以骆驼的状态去“我应该”;在与老婆平时的沟通中的“谨慎”,发现老婆一直在“我要”;在与儿子想要做朋友,但是发现儿子真的“不拿他当爹”之后产生的身份失衡,发现儿子一直处于“我是“,心态失衡。回应到开头我观察到他的社会身份,他为了在这个社会身份中扮演一个合格的角色,活的很累。 《不开玩笑-202. 低头不见抬头见:聊聊邻里间那些事》,感觉大家都差不多,只有小时候会去邻居家串门,或者因为有了孩子之后,邀请孩子的朋友到家里串门。 《不开玩笑-203. 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聊聊比赛,斯密马赛》,知道了淘宝有一个“丑东西”大赛,最近在杭州有线下展览,确实挺丑的: 淘宝首个丑东西线下展,也太没创作瓶颈了 。 链接到标题 孕妇效应明显:周六晚上和朋友吃云南菜,聊到了:马来西亚、云南。结果当天吃完饭就在朋友圈看到了马来西亚,第二天收到了同事请假去云南玩。 一些服务连基本的 schema 都没定义好,就要提供 MCP Server 了。也太胡闹了。 工作日下午 3 点的 KFC,好多人捧着全家桶在吃,感觉是工作遇到了委屈所以靠吃来宣泄下。 不考虑 DevEX 就算了,一个仓库 700M 是闹哪样啊。 一个完全内部的项目 Python 版本还停留在 3.8 ,工具链还是上古的,怎么忍受的。 在 Bash 里看到 eval 总是会很小心。 我以为交接过来的东西已经快结束了,结果才刚开始,我年轻了。 7 月跑步 178km Figma 凭啥值一半的 Adobe 呢? 感觉最近半年收到的垃圾邮件,比之前几年都多。 暑假请假的人真多。 每次用 Gemini 2.5 Pro 的时候,都想说:大就是好 一直想统计一下公司内部到底有多少个 Dogfood 节点,发现数量比我想象中要少。

2025/8/3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远离公众号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HTTP QUERY and Go [[HTTP]] QUERY 方法,一种介于 GET 和 POST 之间的查询方法,允许在 request body 中携带复杂的 query 语句。等真正能用上估计要很久以后,大概率永远也用不上。 The strange case of ICMP Type 69 on Linux 10 年前的文章,问题也早已经修复了,但是看 debug 过程还是很有趣的。 作者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运行 collectd 采集监控数据,发现有很多 ICMP OutType69,但是 69 不是一个有效的 ICMP 类型,于是进行了调查。 当统计 ICMP 出站消息时,代码使用了 ((struct icmphdr *)skb_transport_header(skb))->type 来获取 ICMP 类型。对于一个 IPv4 数据包,skb_transport_header(skb) 返回的是 IP 头部的起始地址。ICMP 头部应该在 IP 头部之后。当代码直接将这个 IP 头部的起始地址强制转换为 icmphdr 结构体并尝试读取 type 字段时,它实际上读取的是 IP 头部的第一个字节。 IP 头部的第一个字节中:前四位是 IP 版本(通常是 0x4),后四位是 IP 头部长度(IHL,通常是 0x5,表示 5 个 32 位字,即 20 字节)。当这两个半字节组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字节 0x45,其十进制值是 69,IP 头部的信息被错误地解析成了 ICMP 类型 69。 Lovable went from $1M to $100M ARR faster than any other software company in history. [[Lovable]] 的 ARR (年度经常性收入 )从 $1M 到$100 M 的速度超过了 [[Cursor]]。 榜单上分别是: [[Lovable]] 8 个月 Cursor 1 年 WIZ 不到 2 年 OpenAI 2 年 Slack 3 年 … 有一点我没搞懂,在现在 AI 产品及应用变化这么快的情况下,讨论 ARR 合适么?真的是 recurring 的么。 让 Gemini DeepResearch 了一些常见软件的复购率(不完全等价,用做参考): Salesforce 92% Nutanix 110% HubSpot 115% 深信服 (没查到 链接到标题 #5 - 近日找工作趣事二三则 网上还是好人多啊。 云风的 BLOG: 慢跑 目前身高 187 ,大学毕业时大约 183 ,后来 20 多年陆续又长了几厘米。 原来有人大学毕业后还能继续长高的,希望我也能长高几厘米。 How GLP-1s Are Breaking Life Insurance Life insurers can predict when you’ll die with about 98% accuracy. 有趣,[[GLP-1]] 对保险公司的影响很大,因为复用了 [[GLP-1]] 之后,对于保单评估是有很大的误导性,而当前 [[GLP-1]] 停用后大概率会反弹。 史上最热夏天,冰淇淋却卖不动了 「当气温超过30摄氏度,人们就只想喝饮料,水和软饮料的需求量会超过冰淇淋,25或26摄氏度对冰淇淋的销量更好。」 雪糕卖不动,评论区都在说糖太多不健康,但大家奶茶喝的还是起劲的。 今年暑期,自驾游干翻酒店、旅行社 不少人是睡车上的,还有直接支帐篷的,就住在露营地边上或者景区停车场,除了我们这些包价团客,大部分自由行和自驾游的人,压根不进酒店。” 当旅游消费悄然转向,显然这届游客已经穷得越来越精明了。 裸辞的年轻人,把尼泊尔躺成大理「平替」 跳跳在尼泊尔认识的中国年轻人,几乎都是“工作得不如意”的,不是被裁员的,就是裸辞的。月亮遇到的和自己同龄的中国女孩,也基本都是裸辞的,“对上一份工作很厌倦,想要出来玩一会儿”。 但在尼泊尔,没有人会和跳跳谈论工作,大家不是裸辞人士就是失业人士,“我们都是世俗意义上的那种失败的,谁好意思谈?”至于那些财富自由来尼泊尔旅居的,更不在乎工作如何了,“而且大家都觉得出来了,别谈国内的那种事情。” 尼泊尔不重要,(相对)低成本无压力的社交环境比较重要。 东亚第一「性压抑」国,穷人不配结婚 人们以为只要一路努力——上大学、找工作、买房子、结婚——幸福就会自动到来。但事实呢? 学历不错、收入却不高的男人,结不了婚; 学历高、收入也高的女人,依旧结不了婚。 在城市里结婚难,在地方上更难。 为啥结婚 == 幸福。 集中看了几篇最近微信公众号推荐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些相同的共性,经济下行、生活成本高、生活方式转变。无趣,我觉得这类文章有一个问题就是只描述当前的困境,让文章阅读者找到自己“所属”的群体中,当一个共同体名词潮流过去之后,会有下一个名词产生,这些都不解决问题:经济压力大 -> 消费降级 -> 价值观转变。然后呢?会有人说“大家只想追求情绪价值”。“情绪价值”,情绪价值到底是什么? 越看这类文章,越容易把自己放到一个又一个的群体中,然后合理化自己的状态。这不是一个好的方式。 链接到标题 《Biong Biong 地球游戏厅 第二季》,断断续续看完了,据说一些人说是目前三季中不太好看的一季,当人员固定下来,游戏环境固定,是否好看感觉全看状态了。 《基本无害-Ep167 悉尼生存手册》,推荐的旅游景点是三件套:悉尼歌剧院、悉尼海港大桥和悉尼塔,果然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三件套。这期提到了一些长辈为了能在澳洲种植自己想吃的蔬菜,采用的方式是上飞机前,先把种子吃到肚子里,然后保证在飞机上不要进食,一直回到自己家,在排放出来,并且成功了。这算物种入侵么。。。 链接到标题 OpenSSL 1.0.2 已经需要花钱买服务支持才能够下载到源码了,这些老旧的系统真是头大。 感谢博通,感谢 vmware/photon ,还保留着 source rpm。 看到这么多吐槽用了 qwen-code 之后花了很多钱的,挺好的,让大家对云服务账单有了直接的认知。

2025/7/27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Oncall好苦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Tyblog | systemd has been a complete, utter, unmitigated success [[systemd]] 得到了事实上的采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前的状态下谈论 systemd 往往谈论的不是 systemd 自身,systemd 现在太庞大了,在它还没有大一统的时候,我会尽可能的只用核心功能,而不去使用 systemd-boot, systemd-resolved 等功能。 如果最终有一个 Linux 发行版所有的服务都是 systemd- 提供的,我会去使用的。 Telefónica DE shifts VMware support to Spinnaker due to cost • The Register “We told them that we don’t use all parts of the VCF. They offered us the whole solution, and it was very good, and it’s a lot of things that we don’t need, that was the main problem,” he added. That number of virtual machines currently stands at 8752, running across 660 host servers. 这篇新闻的一些数字挺有趣的: 一家电信公司有多少服务器?660 台服务器,8752 虚拟机 他们在过去 3 年在虚拟化软件订阅上花了多少钱?500 w 到 800 w 欧元; 博通收购后的软件报价是客户预期的多少?5 倍,包含了 VCF 全家桶。 #4 - 和 RSS3 道别的这一周 👋 “还会继续待在 web 3 行业吗?” Rancher 社区双周报| 722 个版本的旅程,RKE 即将告别,未来交给 RKE2 与 K3s [[Rancher]] [[RKE]] 完成了它的使命,20250731 正式 EOL,推荐使用 [[RKE2]] 进行替代,重点提到了安全性:增强安全性:默认配置即满足 CIS 基准,支持 FIPS 140-2 合规;。 这里有一个热知识,就是 [[RKE2]] 的自我介绍一直都是: RKE 2, also known as RKE Government, is Rancher’s next-generation Kubernetes distribution. focuses on security and compliance within the U.S. Federal Government sector. 最近刚好是护网期间,加上遇到了很多国密的需求,同事说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要搞这个,这更多是话语权的问题,在现在的环境下不得不搞的事情。换一个说法,[[Rancher]] 这些搞合法合规,可是遥遥领先。 TiDB Observability: Moving from Prometheus to VictoriaMetrics [[Pinterest]] 运行这一个 96 core, 768 G 的 Prometheus 实例,频繁的发生 OOM: 超长的恢复时间,在 replay WAL 时可能会耗时 40 M,甚至可能会失败; 重复 OOM,在 replay WAL 期间也可能会触发 OOM; 因为 OOM 导致的停机导致监控中断活潜在的 metrics 丢失。 在进行评估后,最终决定将其从 [[prometheus]] 迁移到了 [[VictoriaMetrics]],带来的好处是: 更好的资源利用率,CPU usage 降低 50%,内存使用率保持在 35% 以下,性能稳定; 更好的查询性能; 更低的资源消耗(但是这里好像没有写具体的磁盘使用率降低了多少,可能是现阶段无法给出的数字? 文章的最后给出了推荐的调整过的 [[VictoriaMetrics]] 配置: `docker run -it -v {PATH}/victoria-metrics-data:/victoria-metrics-data \`     `--network host -p 8428:8428 victoriametrics/victoria-metrics:v1.106.1 \`     `-search.maxSeries=5000000 \`     `-search.maxLabelsAPISeries=5000000 \`     `-search.maxQueryDuration=1m \`     `-promscrape.config=/victoria-metrics-data/vm.config \`     `-promscrape.maxScrapeSize=400MB \`     `-search.maxSamplesPerQuery=1000000000 \`     `-search.logSlowQueryDuration=30s \`     `-retentionPeriod=10d` Upcoming changes to the Bitnami catalog (effective August 28th, 2025) · Issue #35164 · bitnami/charts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Shutting down Clear Linux OS - General Discussion - Clear Linux OS Forum 博通不再维护 Bitnami Image 了,所有的现有镜像需要在 8 月份完成迁移(这个时间可真紧)。 再次警醒,谨慎选择非主要盈利方向的项目作为核心依赖,所有的 Image 最好在公司内部 mirror 一份。 Building a Self-Bootstrapping Coding Agent in Python • Data Is Dead, Long Live Value. 作为了解 ReAct 流程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Debugging the One-in-a-Million Failure: Migrating Pinterest’s Search Infrastructure to Kubernetes | by Pinterest Engineering | Pinterest Engineering Blog | Jul, 2025 | Medium  meant we were dealing with a rare event — something that would occur with a one in a million chance for each request. On the clearbox side, we sampled CPU, memory, and network utilization, correlating them with latency spikes. We used perf to look at CPU scheduling events, comparing preemption rates between Kubernetes and current production. We also checked cache utilization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and kernel lock contentions. On the blackbox side, we isolated the Manas pod from other processes via CPU shielding using taskset and cpusets, eventually giving the main Manas leaf process dedicated access to almost all CPUs on the node. As mentioned, we also ran the Manas binary outside its container entirely, directly on the host, similarly shielded, eliminating the likelihood of cgroups throttling. GitHub - brendangregg/wss: Working Set Size tools This tool uses /proc/PID/clear_refs and /proc/PID/smaps, which can cause slightly higher application latency (eg, 10%) while the kernel walks page structures. For large processes (> 100 Gbytes) this duration of higher latency can last over 1 second, during which this tool is consuming system CPU time. Consider these overheads. [[Pinterest]] 在整个 2024 年决定将自己的搜索系统迁移到了内部的 [[kubernetes]] 集群,近期在进行验验收时遇到了部分请求超时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在前期验收过程中,如果只关注指标的 P99 可能会忽略这个问题,之后需要注意下要了解集群最差情况。在排查过程中用了各种方式,最终还是黑盒二分来的彻底。 最终定位到是因为 [[cadvisor]], [[cadvisor]] 的 container_referenced_bytes 是默认启用的,用来跟踪进程在每个测量周期内引用的内存总字节数,在官方文档中显式说明了这是一个侵入式采集,可能会影响内核 page 回收策略并增加延迟。 链接到标题 Adults don’t exist - Blog by Simon Frey Some evenings, in quiet moments at home, even the most seemingly competent individuals remove their professional masks and sit, slightly bewildered, wondering how they’ve ended up responsible for mortgages or children or entire departments. They check their phones while brushing their teeth, rapidly scanning the messages, mentally racing to keep track of all the things they’ll have to be on top of the next day. Figure it out yourself, and do it. Not because you’ve become an adult, but because you’ve realized there never were any to begin with. 想到周围一些 30 岁以下的同事对于 30 岁 的恐惧和迷茫,恐惧的主体并不是 30岁,而是如何面对一个社会意义上 “成年人” 的期望的恐惧。 不是因为他们是“成年人”所以有能力、自信、成熟,而是因为他们有能力、自信、成熟才获得了“成年人”的社会身份及社会认同。 链接到标题 (啥也没看,Oncall 太苦了 (播客在我日常接收的媒介占比还是挺高的,打算增加一下播客的记录 《没理想编辑部-Vol.183 平和地苟着就很了不起》,主播林蓝采访金子,金子是“GQ 实验室” 的媒体负责人,最近写了一本书《还可以的金女士》,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挺喜欢金子的聊天状态的,很放松,不那么的精英,我以为这种资深媒体人聊天都会比较无趣,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精于聊天的技巧,以至于我没有感觉到。想了半天她聊天的状态和哪个主播比较像,可能是猫爷。 链接到标题 走在路上,突然闻到了小时候吃的老式饼干泡牛奶的味道。 掌控力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大家好像都比我敏感,都敏锐的发现了一些情况 又到了季度大家争相发 IDC 市场份额的时候了,不得不说 IDC 公司真是躺着赚钱啊,自己制定规则,自己当裁判。 一堆内部项目假设开发用户是 root ,无奈。 Groq k2 的价格是官方的 7 倍。 呆的久留会面临一个场景,很多项目都多少改过一些代码。 被一些张口就来给气笑了。 *看到良渚自来水的新闻,不知道这次带来的信任危机需要多久才能修复。 看到 Intel 停掉了 Clear Linux 的消息,没钱就会砍砍砍。其实我看现在 VMware Photon 好像也没什么维护了,不知道是内部维护还是要被砍掉。 我不喜欢twitter 上面 @grok 的行为。 moonshot 的计费延迟还挺严重的?20号还看不到 19 号的账单。 周一遇到了一个客户环境的问题,当时我说最好知道客户环境做了什么配置,可以问问客户。 远离中信银行,6 个月没交易记录就要去柜台重新开通,什么鬼。 冷知识: 西梅,酸角,雪莲果,通便。

2025/7/20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Garmin教练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The AWS Survival Guide for 2025: A Field Manual for the Brave and the Bankrupt - Last Week in AWS Blog Congratulations! You’re now ready to embark on your AWS journey. Remember, every expert was once a beginner who wondered why their “simple” WordPress site costs $3,000 a month to run. 想到了我司的 Slogan 是 make IT simple,可是产品复杂度上去之后,最终暴露出去的概念一点也不少,在最终用户看来可能既不 simple 也不 easy。 Victorialogs vs Loki - Benchmarking Results TL;DR of the Numbers 70–94 % faster across common search patterns. ≈40 % smaller on disk with the same retention window. Half the compute, freeing a full vCPU and ~1–2 GiB RAM on our smallest nodes. 如果现在让我选择监控组件,我会选择 VM 全家桶。 Why ‘if not list’ is 2x Faster Than len() in Python 很久之前还记得这种 [[python]] tips,现在已经忘光了。 It doesn’t make sense to wrap modern data in a 1979 format, introducing .ptar | Plakar - Effortless backup [[Plakar]] 推出的 .ptar 格式,目标是用来替代 .tar。在备份场景下,貌似想要享受完整的好处,需要配合他们的备份引擎 Kloset 一起用才行。 原来 tar 的全拼是 Tape Archive。 Guest Post: How I Scanned all of GitHub’s “Oops Commits” for Leaked Secrets ◆ Truffle Security Co. 这篇文章很好,前阵子刚好和同事聊到了这个方式,即使 git reset && git push 清理包含了敏感信息的 commit,还是有办法通过 [[Github]] 获取到历史提交。如果要彻底清理的话,只能联系 [[Github]] 发 DMCA 了。 链接到标题 知乎的理想国:当知识乌托邦遇上流量现实 日报的成功,不只是流量产品,更完成了从社区到内容品牌的跃迁。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知乎,是通过日报的微信推送、豆瓣广播,甚至网易云阅读。 在它的黄金年代(2013–2016),知乎日报几乎是中文互联网 “内容审美” 的标杆。我几乎一篇不落全看了,有几篇回答也被选入知乎日报。 Slack 的更换不是一件小事。在知乎内部,它象征着早期工程师文化:扁平、开放、自由讨论;而企业微信,则代表着流程、权限、管理。这场替换引发了很多老员工的强烈反抗,你没看错,是反抗。Slack 全员大群里,一度爆发激烈讨论。 有老员工发帖说:“Slack 是我们最后的精神角落。” 经历过知乎的 2012-2016,刚好和大学时期重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让当时的我看到了讨论和思考的维护多样性,影响很大。 链接到标题 《二战新史 : 鲜血与废墟中的世界》,读着读着发现我借的是上册,下册被其他人借走了,失策,失册。 《分布式数据库 TiDB:原理、优化与架构设计》,周末在上图的新书书架上发现的,把第一部分看完了,有点像之前的一些博客文章的合集。(话说第一次看到书籍的第一页是一个 Grafana 截图的,意义不明。。。 链接到标题 刚刚结束了一个为期 17 周的 Garmin教练训练计划,训练目标是完成 10km,从结果来看是很早就完成了(训练目标设定的不太合理),5km 的配速从最开始的7m30s 到现在的 6m,提升明显。 Garmin 将 17 周分成了几个阶段: 基础训练:基础期通过提高有氧适应能力和增加训练量为接下来的训练奠定基础。 进展期:增长肌肉质量和体积阶段会增加锻炼的强度,以提高您的有氧能力。 峰值:巅峰期包括注重速度的训练,并进一步增加训练强度。 减量期:减量期会减少训练量,但保持训练强度,以帮助您保持状态。 17 周的时间里,中间有两周出去旅游没有训练,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严格的按照规划训练,一共跑步 86 次,平均每周跑步在 5-6 次,周末会进行一次长距离 12-15km。训练类型大部分都是基础训练,穿插着有长距离跑和乳酸阈值训练。训练契合分数一致不太高,基础训练还好,但是偶尔配合间歇训练的时候,要求5 分配跑 6min,就跑不下来,只能尽力而为了。Garmin 的训练记录中,会记录很多信息,比如步频、垂直振幅之类的,最开始的时候我还尝试关注一下,后面发现关注也没啥用,还不如先跑起来再说。事实证明也是有效的,当 17 周结束之后,找到了自己舒服的节奏,这些数据看上去也好看不少。 Garmin 对训练内容的调整,是会严格和前一晚的睡眠状态关联的,如果前一晚的睡眠质量很差(睡眠时长过短、深度睡眠时长过短、静息心率过高),都会触发 Garmin 的自动调整,会降低训练强度,最高的一次好像直接从乳酸阈值训练调整为了恢复训练。 接下来又开始了一个为期 17 周的训练,这次训练目标是半马,期待训练结果。 链接到标题 我妈说我的房间太埋汰了,可是我自我感觉还不错。 某种程度上,开发友好很重要,感觉甚至比 CI 都要优先级更高些。 真牛啊,感觉有些公司的业务模式上限不高还能持续招人,一定是我哪里理解不到位。 一些人在用 AI 进行各种创造,一些人拿着 command not found 来找 Oncall。 aespa 的 Dirty Work 不好听。 什么是号外?编号之外的产物。 六分半配速跑 7 公里,佳明认为是基础训练,得提升强度了

2025/7/13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连云港特种兵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Thank you, Databend; Hello, LanceDB New Chapter in 2025 | Hi, I’m Kante Yin 👋 去做类似于 to B 的 Devin 的东西了 在同一天看到了三个人从不同的公司([[DaoCloud]], [[Databend]], [[BentoML]])离职,加入了新的公司,共同点是新的公司都是 [[AI]] 方向。 Next.js 15.1+ is unusable outside of Vercel | Omar Abid - Personal Blog tl;dr: Starting with version 15.1.8, Next.js might break metadata handling for non-Vercel deployments, potentially devastating your search rankings. This is not a bug. GitHub - m1k1o/neko: A self hosted virtual browser that runs in docker and uses WebRTC. 在 [[Container]] 中运行多种浏览器的方式,主要用来多人共享。貌似没有找到设置浏览器版本的配置。 我的颈椎病康复之旅 - 关于选择的故事 我人生大部分的经验都是在追逐目标,这些目标本身并非我自己设定,而是自然而然目标就自己立在了那里。更好的成绩,更大的职级,更高的工资,这些都是社会中毋庸置疑的目标,也有标准的追求目标的方法,直到有一天因为一些旁路发生的意外,被动的人生重新开始主动的思考,自己是为何来到了这里。 Announcing PlanetScale for Postgres — PlanetScale We have made explicit sharding accessible to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users and it is time to bring this power to Postgres. We will not however be using Vitess to do this. [[PlanetScale]] 增加了对 [[Postgres]] 的支持,看说明应该不会使用 [[Vitess]] 。结合前阵子这条信息: Sugu Sougoumarane: Joining Supabase: For some time, I've been considering a Vitess adaptation for Postgres, and this feeling had been gradually intensifying. PlanetScale’s classy retirement 很多软件如果试用期结束后,那么会在结束前的一周或两周以邮件形式通知用户,还有 XX 天数据将被删除,请及时备份或购买新的套餐。[[PlanetScale]] 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数据处于归档状态,用户可以选择激活 24h 来备份数据,而无需购买完整新的套餐。 2B 软件产品会怎么做?我已经不记得处理过多少没有维保但是找上来的客户问题了,万一呢,万一之后客户会复购呢,万一客户续保呢,服务一个购买过的客户感觉比服务一个潜在客户来的感觉好一些。 Get in losers, we’re moving to Linux! 最近 [[DHH]] 开始推荐 [[ArchLinux]] 了,并将自己之前基于 [[ubuntu]] 的配置方式 GitHub - basecamp/omakub: Opinionated Ubuntu Setup 同样应用到了 Arch: GitHub - basecamp/omakub: Opinionated Ubuntu Setup 。 当一个有品味、有话语权、行动力拉满、存在争议的人出现来推动一件事情,而这件事情是之前很多年没有阶段性进展的状态,故事可能会出现一些转机。 Deeplinks [[Raycast]] 的所有 command 都有一个 deeplink,可以在 MacOS 上直接通过 open 来执行。 Tools: Code Is All You Need | Armin Ronacher’s Thoughts and Writings 让 [[LLM]] 去生成可以重复执行的代码,而不是让 [[MCP]] 去做,[[MCP]] 过于依赖推理。 链接到标题 [育儿] 婴幼儿睡眠学习笔记 👶 看着就头大。 链接到标题 清早起床,现用个10w token 再说。 给上海同事听 Qwen 上海话TTS,细节出现了问题,上海话不会说“超级好看”,会说“老好看”。所以 TTS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先用大模型讲普通话文本转换为上海话文本。 营销是门生意,有时候确实是需要一些“手段”的 uv 配合 PEP723 可太方便了。坏处就是要先安装 uv。 asciinema 配合 agg 生成 gif 挺好用的,感觉比 vhs 好用些。 现在好像随便一个不是 Rust 写的项目出现漏洞,都会有人站出来说应该使用 Rust 编写的版本。基本法呢? 看最近的一些版本迭代,感觉 AI 发展给 K8s 续命了。 同事昨天上班期间突然视野缺失,去医院检查发现是脑动脉硬化,好可怕。 Deepwiki 昨晚 18 点提交一个 repo,今天 11 点索引完成,排队 6338。 Figma 一年收入$749m ,在 AWS 上的支出是 $110m。 DeepSeek R1 到现在也才是半年的事o 周末需要去连云港参加表姐婚礼,行程非常特种兵,周六去周日回,单程3h40m。很累。 现代婚礼已经没有“管事儿的”人了,都是新郎新娘自己费尽心力,很慌乱。在很小的时候,有一个姥爷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一个婚礼,他清楚地知道所有的流程,并且全程掌控,感觉婚礼的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控。

2025/7/7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F1:狂飙飞车》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Attach to a running container [[vscode]] 在配合 [[distrobox]] 使用时,默认使用的是 root 用户,需要在 [[vscode]] 本地配置中, Dev Containers: Open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File 打开配置文件,指定 remoteUser 配置,配置示例: { "workspaceFolder": "/var/home/yiran/projects/xxx", "extensions": [ "eamodio.gitlens", "github.copilot", "github.copilot-chat" ], "remoteUser": "yiran", } AI产品|AI 六小龙那些「活不过一年」的产品坟场 ▶ MiniMax「万物追踪」:RSS+AI 的「伪效率」 **初心:**帮用户聚合信息并生成摘要,对标 Feedly; **现实:**82% 用户反馈「AI 摘要太冗长」,上线 6 个月后默默停运。 很难说是人不行还是产品不行。想到了某个同事的“总结性”周报,每次在 Slack 上都是一大篇,现在好像都快 1000 字了。 “MiniMax 万物追踪停运前,竞品「Readwise」已迭代 3 次推荐算法,而万物追踪停留在初始版本;",这里也挺奇怪的,[[Feedly]] 和 [[Readwise]] 面向的用户有重叠但是核心需求应该是不同的,印象中 [[Readwise]] 在 AI 火爆之前就是热门产品了,现在说干不过 [[Readwise]] 是因为推荐算法迭代速度赶不上,有点强行解释的意思。 JSON evolution in Go: from v1 to v2 Some notable Some notable marshaling differences include: v1 marshals a nil slice to , v2 marshals to v1 marshals a nil slice to null, v2 marshals to []. You can change it with the FormatNilSliceAsNull option. v1 marshals a nil map to , v2 marshals to v1 marshals a nil map to null, v2 marshals to {}. You can change it with the FormatNilMapAsNull option. 读完就一个结论:别用 v2。 Anthropic wins a major fair use victory for AI — but it’s still in trouble for stealing books Everyone reads texts, too, then writes new texts. They may need to pay for getting their hands on a text in the first instance. But to make anyone pay specifically for the use of a book each time they read it, each time they recall it from memory, each time they later draw upon it when writing new things in new ways would be unthinkable. [[Anthropic]] 在早期下载了大量的盗版书籍用于训练,后期为了避免法律风险,找到了负责 Google 图书扫描项目的合伙人,让他来获取"all the books in the world”,于是花了数百万美元买了大量二手书,进行拆解扫描得到 PDF。购买二手书籍用于训练目前被认为是合法的。 相关信息:20250131 Anna Archive(盗版资源站)发布博客,提到很多中国的 LLM 厂商与他们合作获取信息,希望美国能够改善版权管理。20250206 TorrentFreak 报道 Meta 通过 AnnaArchive 下载大量数据用于 AI 模型训练。 Counter Service: How we rewrote it in Rust Myth 1: Rust is blazingly fast! Faster than Golang! Myth 2: Rust is more efficient than Golang Myth 3: The learning curve of Rust is too high [[Grab]] 将自己的 [[Golang]] Counter Service 用 [[Rust]] 重写了,最终得到的性能差不多,计算资源消耗是之前的 20%。这篇文章的叙事风格很舒服。 How to Write Compelling Software Release Announcements · Refactoring English Release notes are not release announcements🔗 这篇教程很不错,发布公告是给用户看的,应该尽可能的以用户视角来编写,增加了哪些之前无法做到的功能、哪些使用体验上进行了改进。相对来说大部分用户不会去关注发布说明,发布说明某种意义上是给自己看的。 How I Vibe Coding? Integrate AI into your existing workflow instead of adapting yourself to AI. 认同这句话,看到有些人在为了证明“现在的 AI 无法帮助我完成工作”而去使用,如果它无法帮助,那直接不用就好了,没必要硬要用。 Kube-OVN 是如何自动修复 CVE 的 | Oilbeater 的自习室 存在上游新版本不稳定风险,目前两年内遇到过两次 疑问:如果遇到了 “不稳定” 的问题,在当前的自动更新流程中后续会咋处理呢,fix 到上一个版本然后周期性的观察问题是否有修复么? 作者回复: 回到上一个版本,之前 dependantbot 可以用评论忽略掉某个版本,再就是看看有没有可能在自动化测试里发现这个问题了 全量自动更新的前提需要保证自动化测试覆盖率足够,分摊到平时挺好的,只是在版本管理阶段可能不好控制,比如在 LTS 场景中,通常是不期望有太多其他组件的功能变化的。对于一些基础组件(如 openSSH),从体感上来说一些漏洞都是高版本引入的,可能像 RHEL 那样维持在一个固定版本按需 patch 是一个更好的方式。 感觉适用场景还需要考虑。 我对各种 AI Coding Agent 工具的看法 - XX’s Blog Cursor 的创始人曾谈过他们对 “壁垒” 的看法:在这个发展过快,未来的想象空间也仍然很大的领域,壁垒的本质就是 “快”。只要你够快,就能领先。反之无论你当前的技术有多强、产品体验有多好,一旦你在某个阶段慢下来,就可能被超越、被取代,非常残酷。 简言之,vibe coding 平台在严肃、复杂场景下的上限可能不足。 如果只做简单的小项目或者 demo,价值肯定是有的,但有多少用户愿意为此买单,我就不懂了。这个故事,其实在 Vercel/Neon 这类主打 “开发者体验” 的 PaaS 平台上已经发生过:大家都说体验好,但等项目做大以后,很多人还是默默地迁移到了 AWS。 总的来说,现在所有的工具都处于一个 “still early, but already useful (if used correctly)” 的阶段。它们在简单的小活儿或生成 demo 上表现不错,但在复杂场景下,则非常考验使用者的 “手艺”。 这门 “手艺” 既包括 prompt engineering 的技巧,也包括对代码和 Agent 工作原理的理解。“了解 ai 能力边界” 也是个有点说烂了的东西。所以,未来能把 Agent 用得最好的,大概率还是专业人士。这就像专业摄影师和普通人的手机拍照,工具模糊了专业间的边界(比如工程师可以搞设计,PM 可以写 demo),但最终还是拉开了上限。 喜欢这篇文章的商业部分思考。 链接到标题 Design is compromise — Steph Ango Appealing to everyone is impossible. If you make something that aims to be good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capabilities, you are choosing not to be exceptional at anything in particular. That might be the right compromise for your audience, but it’s definitely a compromise. 2025.5 俄罗斯胜利之旅 bowen 同学的俄罗斯游记,边看边想,自己确实对俄罗斯有很多刻板印象,但是印象又很模糊。看完之后有了一些新的了解。 链接到标题 《F1:狂飙飞车》,合格的商业类型片,值得去电影院看,156min 的时长,没有感觉很长,整体剧情推动很流程,剧情是老套的,没看就知道的结局,人物是刻板的,不掩盖电影本身的精彩。毕竟不是纪录片。 《二战新史-鲜血与废墟中的世界:1931-1945》,周末在上海图书馆吹空调看的书,历史总是相似的。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链接到标题 没想到 CNCF 是 Linux Foundation 的一部分,一直以为是平行关系。 记得刚工作的时候,同事们为了给产品起名字想的头都秃了,老板们还互相调侃对方是“起名小王子”,现在感觉时代变了。 ghostty 的 terminfo 还是让我有些难受,暂时切回 wezterm 了。 用 TypeScript 写一个简单的命令工具,同事看完了,跟我说:.... rollup , ....minify ...., terser ...., tree-shaking ....。 我只是想写一个命令工具,前端生态太可怕了。 最近感觉自己的肠胃好像和之前不一样了,难道是因为公司最近换牛奶了?可能要对照观察一下。 原来乐高是丹麦的公司,今天才知道。 做梦,梦到了我跑完步坐地铁回家,发现坐反了,然后进了一个陌生的家,用密码进去了,睡了一晚上,醒来的时候,发现不是我家。 现在有没有只专注于编程的小模型,便宜些的,感觉还是通用大模型赢家通吃的状态呢。Qwen Coder 貌似有阵子没更新了。 6月跑步 200km。

2025/6/29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avoid negativity echo chambers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Why Generative AI Coding Tools and Agents Do Not Work For Me - miguelgrinberg.com The more you practice learning the easier and faster it gets! 周思博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tackOverflow]] 的创始人和 [[Trello]] 的创始人是同一个人,一直以为这是两个时代的软件。 Pure, Ocient and Solidigm push back against Seagate-quoted SSD paper – Blocks and Files 这些大公司的市场部真的是有钱又有闲,争论起 SSD 和 HDD 碳足迹这种东西。你排多少碳,关我用户什么事。都是生意。 Quick takes on the GCP public incident write-up – Surfing Complexity This is the typical “we didn’t do X in this case and had we done X, this incident wouldn’t have happened, or wouldn’t have been as bad” sort of analysis that is very common in these write-ups. The problem with this is that it implies sloppiness on the part of the engineers, that important work was simply overlooked. We don’t have any sense on how the development decisions made sense at the time. “如果当时做了 X 就不会出现这个事故了”,为什么当时没有做 X?应该想为什么当时做了 Y。 k8s的域名解析总是需要coredns吗? 问题:如果 kube-apiserver 通过普通的 Service IP 访问自己,可能依赖 DNS 解析、kube-proxy 或网络插件,这些组件可能未完全运行或存在网络延迟 / 异常。 GitHub - psviderski/unregistry: Push docker images directly to remote servers without an external registry 我喜欢这个项目,这个需求有很多的解法,但如何在有限的场景中无感的使用,是不容易的。 Docker 作者在 HN 上进行了回应: Docker creator here. I love this. In my opinion the ideal design would have been: No distinction between docker engine and docker registry. Just a single server that can store, transfer and run containers as needed. It would have been a much more robust building block, and would have avoided the regrettable drift between how the engine & registry store images. Push-to-cluster deployment. Every production cluster should have a distributed image store, and pushing images to this store should be what triggers a deployment. The current status quo - push image to registry; configure cluster; individual nodes of the cluster pull from registry - is brittle and inefficient. I advocated for a better design, but the inertia was already too great, and the early Kubernetes community was hostile to any idea coming from Docker. 生活 链接到标题 云风的 BLOG: 育儿的一些日常 小孩子的快乐来的很简单。 Rolling the ladder up behind us - Xe Iaso Additionally, if this is such a transformational technology, why are key figures promoting it by talking down to people? Why wouldn’t they be using this to lift people up? Waiting is risky | Bryan Braun - Frontend Developer For one, sometimes the world changes, and your idea no longer makes sense. you change. 行动力非常难得。 Career advice, or something like it - Marc’s Blog If I could offer you a single piece of career advice, it’s this: avoid negativity echo chambers. I recommend you choose one of two paths. If you want to move your career or industry forward, focus on the positive parts of your role, and spend energy making things better. Alternatively, if you don’t want to advance your career, spend the right amount of energy to stay where you are. Then, instead of joining that whiny waterhole, go home and mow the lawn, play with your dog, take a walk in the woods with your kids, or whatever you enjoy. My advice: find the yes, and communities, and spend time there. Find the people doing cool stuff you admire, and spend time with them. Find the people doing the work you want to do, or living the life you want to live, and find ways to learn from them. 这篇文章可以反复阅读,并按照文章建议执行。 链接到标题 随便让 AI 把一些已有项目的 README、帮助文档改一改,对易用性的提高就很大。 避免日常沟通中文字的滥用,比如”割韭菜“。 我发现自己几年前选择的技术路线是错的,突然汗毛就起来了。 一个许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问了一个 ftp 问题,2025 年,ftp,哎。 和父母吵架,表面上是关心,实则是自己面子挂不住,拉黑了。 上海的天气一冷一热的,感冒了。 周末尝试跑了 15km, 历史新高。

2025/6/22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tokui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Agents Need “State” Instead of “Memory” 使用 memory 一词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到底有什么是值得记忆的?比如,作为终端用户来说,我希望我的 chatbot 能记住我们之间每一次对话的每个细节,这是一种 memory。但是如果我的 agent 要处理一个特定的任务,它一轮一轮地调用 tools,它用 memory 记住每一个 tool 的每一个具体输出,这有价值吗? 因此相比于 memory,我们应该换一个词称呼它:state。Agent 在每一轮运行过程中,它首先根据自己的 state 做出决策、调用工具,然后根据 tool output 更新自己所处的 state,再进入下一轮运行。就像一个寻路机器人要知道自己在迷宫中的位置及先前探索过的路线,然后据此做出下一步移动。 我最近也在考虑,如何处理我与各个 LLM 之间的记录数据,直接全量保存没有意义,很多时候一些对话只是简单问题,手动保存不现实,可能也没有必要。现在会把一些长对话,在得到阶段性答案后手动记录下来。 Rust Week 2025 杂记 | CatCoding 我发现一个编译器贡献排前三的大牛打字使用二指禅,有天早餐时他坐我对面,我问起为什么只用两个手指操作键盘,会不会效率不高。他说两个手指的速度已经够了,敲键盘能跟上我的思考速度就行。 Typesense | Open Source Alternative to Algolia + Pinecone To Raise VC, or Not. Choosing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 Typesense We are concerned that “launching” a new “product line” (selling stocks) and bringing on a whole new group of customers (investors), would cause us to lose our precious bandwidth that could have otherwise been spent on our core search product that our primary group of users and customers expect from us. After all, the “company stock” product line would not exist without the core search product. When a large team congregates around work that cannot be parallelized, we’ve observed that new work gets created to keep everyone busy - new nice-to-have features get worked on. This ends up adding complexity to the product. New team routines are invented because there’s bandwidth available. This ends up adding communication overhead and layers between users and builders and slows down the pace of innovation. This sadly becomes a vicious cycle that dilutes the core product. [[Typesense]] 是 [[Algolia]] , [[meilisearch]] 的开源替代品,这篇博客讲述了为什么没有接受风险投资的原因,在和很多 VC 进行沟通后,最终还是选择建立一家由客户收入支撑的公司,践行类似理念的还有 [[Obsidian]]。读完这篇文章,我就想试用一下他们的产品了。 Cloudflare service outage June 12, 2025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多个篮子在同一辆车上呢? 链接到标题 中兴 F50 随身 Wi-Fi 体验记录 - 陪她去流浪 看上去这个 F500 400+ 的价格完全不可用,最近看到很多人在晒[[中兴]]的 U60Pro 随身 Wifi,2000+的价格,不知道实际使用怎么样。 It must be worth it even if it doesn’t work The way to work without regrets is to pursue projects that’ll have been worth your time even if they don’t pan out. Projects that’ll tickle your curiosity, flex your competency, and teach you something new regardless of where they ultimately end up. Projects that leave you better off, as a person, despite not being a commercial or critical success. If you work on projects like this, it’s impossible to waste your time. 书影 链接到标题 《奇观》,小奇的单口喜剧专场。小奇是 2025 年单立人原创喜剧大赛的冠军,单立人比赛的含金量是在的,所以看到有专场直接来看了。小奇是一个中专生,讲述自己来到大城市之后看到的一些”奇观“,冠军是有道理的,段子很硬,梗翻的妙。这场的观看体验不好,观众有很多人一直在说话,声音很大。 tokui 链接到标题 平时一直使用 tokei 来查看仓库的代码统计,tokei 默认输出如下: [yiran@box tokui]> tokei =============================================================================== Language Files Lines Code Comments Blanks =============================================================================== Go 20 2185 1637 182 366 Makefile 1 20 14 0 6 ------------------------------------------------------------------------------- Markdown 1 117 0 86 31 |- BASH 1 19 8 7 4 (Total) 136 8 93 35 =============================================================================== Total 22 2322 1651 268 403 =============================================================================== 一直有一个场景无法很好的处理,当 clone 下来一个仓库之后,如何找到当前仓库中代码量最大的目录?虽然 tokei 有 -f 的选项可以直接输出所有文件的统计信息,但是没有目录统计。laixintao 之前实现了 tokei-pie,是将 tokei 的输出转为旭日图,可以在浏览器中查看,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但我不想每次都打开浏览器,所以一直在找一个可以在终端中查看的方式/工具。 在 Todo 列表里面一直有一项任务是“基于 Textual 实现 Treemap”,Treemap 的交互形式一直没想好,优先级不高,一直就放在那里。上周突然看到了noxdir 项目,一个用于查看磁盘空间使用率的 TUI,发现交互形式很好,看了看代码,主要的实现逻辑都在 bubbletea 和文件目录树的组织,只需要把磁盘空间使用率改为代码统计信息就可以。noxdir LICENSE 是 MIT,在代码中保留原作者的版权信息可以使用。 周末借助 Gemini Pro 2.5 和 Copilot,Vibe Coding 了一把,有了一个可用的版本: tokui。全部让 AI 生成,包含 README、CI 配置调整、代码注释等等。大概的流程是:把全量代码发给 Gemini Pro 2.5,同步发给它我的需求描述,让其返回目标代码结构和文件全量代码,得到全量代码后,让 Copilot 进行基本的编译调试。一点自己的使用经验: 如果代码体量不大,可以直接把所有代码发给 Gemini,效率很高; 需要批量修改很多文件时,Copilot 的 apply diff 效率较低,可以考虑使用 Roo Code; 可以通过调整 Copilot Agent Max Request 配置,来避免频繁确认; 最好显式说明需求中涉及到的所有概念; 当前 Copilot 无法调试 TUI 链接到标题 再次提醒自己,如果一件事情无法通过技术角度解读,那么可以从其他角度试试看。 每天使用很多设备,对于自己熟悉的系统,比如开发机,通常都会第一时间升级;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系统,只要当前运行状态符合我的预期,我通常不会主动升级。 很多软件看似提供了很多数据,实际上没什么用。 一直以为 Linear 是一个小而美,没想到都 C轮融资了,看上去是为了这波 AI浪潮。 看到了一个工程师因为癌症去世的消息,在 Github 的提交停留在 2024 年 12 月。 如果关税战有 git commit,那这个 git log 一定很精彩。 我没有坐过波音 787。 自从开始 vibe coding ,睡得是一天比一天晚了 RooCode 这类 vscode 插件存在是有道理的。

2025/6/15
articleCard.readMore

Weekly Issue-《强风吹拂》

文章 链接到标题 技术 链接到标题 Red Hat Ansible and HashiCorp Terraform Will Be Coming Together - The New Stack [[Ansible]] 和 [[Terraform]] 要有更多生态上的集成, Terrible 要来了么? Start Sidecar First: How To Avoid Snags | Kubernetes 在使用 .spec.initContainers 时,如何保证主程序在 sidecard 正常运行之后运行,可以考虑使用 startupProbe 或 postStart。 操作系统技术是护城河吗? 同事:那我们的护城河是什么? 我: 我们的护城河是真诚待人,服务用户。服务意识是唯一一个靠金钱没法去快速积累的竞争优势。因为服务需要靠人,每个人是否真心愿意服务别人,是装不出来的。 我现在不是很喜欢这种论调。 AI Changes Everything | Armin Ronacher’s Thoughts and Writings Right now it’s messy and raw, but the path is clear: we are no longer just using machines, we are now working with them. I encourage you not meet that moment with cynicism or fear: meet it with curiosity,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onviction that this future will be bright and worth embracing. working with them。 glibc vs. musl — Chainguard Academy [[musl]] 和 [[glibc]] 的对比,主要为了解释为什么 [[Wolfi]] 使用 [[glibc]] 。[[Wolfi]] 在有些时候很有用,比如你想快速构建一个 container image,打包一些命令工具,但是其中一个命令是 glibc 的,此时直接将 [[alpine]] 替换为 [[Wolfi]] 即可,零成本。 GitHub - hackclub/terminal-wakatime: Wakatime plugin for bash / zsh / fish shells! [[Wakatime]] 官方不推荐使用各种 terminal 的插件了,文档中已经将其删除了,推荐使用他们的 Desktop 版本,但是 Desktop 版本只追踪窗口级别的粒度,所以 terminal 中的操作都不会被追踪。这个项目通过 Shell Hook 来实现,依赖于 wakatime-cli。 [硬件] 自部署服务推荐(持续更新) Navidrome 作为一个 go 编写的服务端通过 web 访问,但它兼容所有的 Subsonic/Airsonic 客户端!个人目前选择 substreamer 作为苹果客户端。 之前看到有人推荐过 GitHub - swingmx/swingmusic: Swing Music is a beautiful, self-hosted music player for your local audio files. Like a cooler Spotify … but bring your own music. 。 Max Mitchell | I Read All Of Cloudflare’s Claude-Generated Commits Around the 40-commit mark, manual commits became frequent—styling, removing unused methods, the kind of housekeeping that coding models still struggle with. It’s clear that AI generated >95% of the code, but human oversight was essential throughout. [[CloudFlare]] 的 GitHub - cloudflare/workers-oauth-provider: OAuth provider library for Cloudflare Workers 是开源的 [[OAuth]] 2.1 实现,在 Git log 中记录了完整的 Prompt。虽然项目是 95% 自动生成的,但是还有一些不得不手动接入的情况。 Why We’re Moving on From Nix GitHub - railwayapp/railpack: Zero-config application builder that automatically analyzes and turns your code into an image [[Railway]] 将自己的应用包管理器从 Nix-based 切换到了 Buildkit-based。切换的原因主要有:Nix 的版本管理机制导致在进行基础软件版本更新时,所有上层应用都要更新,有可能引入构建错误;Nix 引入会将 /nix/store 作为单一 Layer 引入,无法拆分,导致最终的构建 Image 体积较大;同时还有缓存问题,这里没有看懂,将 Deployment ID 注入到构建过程中,后续的 Layer 缓存失效不是预期的么? 他们改进的方式是自己实现了一套 Buildkit LLB + Frontend。之前有看过一些其他的实现方式,Buildkit 引入自定义的语法使用上是很方便的。同时他们使用 [[mise]] 来作为一些运行时的版本管理,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方式,感觉这里会埋坑。 链接到标题 内网相亲帖观感 - 且听书吟 思考当下女生对男生需要什么,思考这样的女生为何还是单身,思考如何让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大雾)。 反过来也是一样,为什么还单身? 链接到标题 《强风吹拂》,完整的看完了,相对于剧情的推动,更喜欢任务的旁白,在最终的比赛中,大家真的踏上了“顶点”,都在想些什么。每个人都想成为藏原走,都想有灰二的照顾和支持,都想想王子那样短短几个月就能完成蜕变,动漫终究是动漫,现实生活中可能永远也达不到 3 分配,喜欢 KING 的这段独白: 光明又快乐的大学生活 我只是因为有些期待,电视剧里描绘的那种生活 于是选择了那里 但是,现实很骨感 我的大学生活,没有半点出彩 马上就要这样碌碌无为地毕业了 要说哪里令人失望 那应该就是我自己了 我让自己失望了 肚量小,气性高 但又希望得到他人关怀 我讨厌这样的自己 表里不一,矛盾重重 不管去哪里,和谁在一起 好像就只有我是多余的 虽然我总是满脸堆笑,但却不曾对他人敞开心扉 努力不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弱点 我就是 KING,别靠近我 总是这样,也不会有人想靠近了吧 但是,要是承认自己的寂寞,那就是输了 事到如今,也不可能改变自己了 没错,我谁也不是 谁不也是,但这才是真正的我 因为这个动漫了解到了箱根驿传,在 B 站上看到很多箱根驿传的视频,争取 2026 年去现场看看? 好想知道 3 分配是什么感觉啊,一定飞快。箱根山岳险天下! 链接到标题 上半年的假期太集中了,距离下一个假期还有 4 个月。 感觉很多人把”搬家成本“想的太高了。 EasyTier 真好用啊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太难了 最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在 AI 之前产出能力超强的人,现在的产出能力更强了。 如果 ChatWise 的导出数据功能有限制的话,拿我估计要被迫付费了。 同事问我 List[str] 和 list[str] 有什么区别,这种充满了历史故事的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突然发现,自己现在的“闭嘴”技能练的不错啊 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理赔,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还是很快的。 最近发现了一个还不错测试 Vibe Coding 的方法:收藏夹里一定躺着很多想要了解的项目,随机找一个,然后去 Issue 中找一个看着不难的问题,让 Copilot 修复,观察 Copilot 的修复过程,验证 Prompt 边界。 Fedora copr 的官方指引确实不咋样,好在日志很详细。 麦当劳的 BGM 挺舒服的,不那么抖音 用 Fedora copr 构建了 EasyTier 的 x86 和 arm 的包,不知道为什么构建 x86 总是会下载 aarch64 的 source,只能使用一种比较丑陋的方式先绕过去了。 Dagger 最近的一些信息都是集中在 AI Agent 方向了。 最近跑步的状态很不错。

2025/6/8
articleCard.read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