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交量预测市场走势
1. 简介 成交量是技术分析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蕴含了丰富的交易信息,包括: 市场活跃度:成交量的大小通常被用来衡量市场对该股票或指数的关注度和交易活跃度。成交量大表明交易活动频繁,市场活跃。 价格变动的确认:「价格会骗人,但成交量不会」。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如果没有得到成交量的支持,其可靠性通常是值得怀疑的。成交量的增加往往被认为是价格趋势的确认。 预示市场趋势:成交量的变化可以预示市场的潜在趋势。例如,成交量的放大往往在价格趋势变化之前出现,而成交量的缩小往往可能预示着趋势的疲软。 揭示供需关系:成交量的放大通常意味着市场对某一资产的需求增加,反之则可能是供应增加。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走势的基本因素。 市场心理的反映:成交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市场参与者的心理状态,如对某个资产的集中兴趣或普遍恐慌。 2. 成交量择时策略 构造成交量时序排名指标,成交量时序排名较高的情况往往伴随着指数未来一段时间上涨空间的增加。成交量时序排名择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构建成交量时序排名指标 成交量的时间序列排名指标用来量化每日成交量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具体计算方法为: 收集包括当日在内的过去 NNN 个交易日的成交量数据。 将这 NNN 个成交量数据从小到大排序,计算当日成交量在排序后序列中的排名。 排名标准化到 [−1,1][-1, 1][−1,1] 的范围内,其中正值表示放量,负值表示缩量。 择时策略的开平仓规则 确定开平仓阈值 SSS,这是决定是否开仓买入或平仓卖出的成交量时序排名的阈值。 当成交量时序排名的标准化值超过阈值 SSS 时,执行开仓买入操作。 当成交量时序排名的标准化值低于阈值 SSS 时,执行平仓卖出操作。 参数优化 策略中包含两个主要参数,即排名窗口长度 NNN 和开平仓阈值 SSS。选择最优参数的步骤包括: 样本内回测:在不同的参数组合下,评估择时策略的性能,选择那些在样本内回测中展现出较高性能的参数组合作为最优的参数配置。 样本外验证:在确定了样本内的最优参数后,还需要在样本外数据上进行测试,以验证参数的稳健性。 3. 成交量时序排名 成交量时序排名的高低意味着在特定的时间序列中,某一天的成交量相对于过去一段时间内成交量的相对大小。成交量时序排名的变化可以作为市场趋势确认的工具。例如,价格的上涨如果伴随着成交量的增加,则可能确认上涨趋势;而价格下跌时如果成交量减少,则可能表明下跌趋势减弱。 3.1 高时序排名 如果某一天的成交量时序排名较高,意味着这一天的成交量在近期的交易日中是较大的,表时市场在这一天有较多的交易活动。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对该资产的兴趣增加,或者市场预期价格上涨,从而吸引了更多买家进入市场。 当成交量时序排名突然增高,即出现放量,这通常被视为市场上涨趋势的积极信号。放量可能表明有新的买家进入市场,或者现有投资者增加持仓,这可以增加价格上升的动力。 3.2 低时序排名 如果某一天的成交量时序排名较低,这通常表示这一天的成交量相对较小,市场交易活动减少。这可能是由于市场对该资产的兴趣减少,或者投资者对市场未来走势持谨慎态度,导致交易量减少。 如果成交量时序排名持续较低,即出现缩量,这可能表市场上涨动能减弱,或者市场参与者对当前价格持观望态度,交易意愿不强。 4. 成交量时序排名配合价格择时 量在价先,量价结合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择时效果。用成交量时序排名结合价格信息择时的思路有很多。例如: 用价格信息区分市场行情,再运用成交量时序排名来择时 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成交量信息的解读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在牛市中,成交量稍微放量或者不缩量可能就预示着后市继续上涨;而在熊市中,可能需要成交量大幅放量才能预示着后市反弹。 计算成交量时序排名:首先计算当日的成交量时序排名,然后将其标准化为 [−1,1][-1, 1][−1,1] 范围内的值。 市场行情分段:将市场行情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这可以通过观察过去一段时间内指数价格的变动来实现,如果过去一段时间内指数涨幅大于某个阈值 CCC,则认为是牛市;如果涨幅小于 −C-C−C,则认为是熊市;否则是震荡市。 设置不同行情的交易阈值:为每种市场行情设置不同的成交量时序排名交易阈值 SSS,包括 SfSfSf(熊市阈值)、ScScSc(震荡市阈值)和 SrSrSr(牛市阈值)。 SfSfSf 较高,处在很高的排名位置,例如设为 0.80.80.8。在熊市中,为了减少错误的买入信号,通常设置较高的交易阈值 SfSfSf,这意味着只有在成交量非常显著地增加时,才可能触发买入信号。 SrSrSr 较低,处在中等偏高的排名位置,例如设为 0.20.20.2。在牛市中,市场普遍预期价格将继续上涨,因此设置较低的交易阈值 SrSrSr,以便在成交量稍有增加时就能够进行买入操作。 ScScSc 中等,处在中上的排名位置,例如设为 0.50.50.5。在震荡市中,成交量的信号不如牛市那样明显,因此设置一个中等的交易阈值 ScScSc,以便在成交量有适度增加时进行交易。 决定持仓与否:根据当日的成交量时序排名和其所对应的市场行情阈值来决定是否持仓。如果成交量时序排名的标准化值超过对应行情的交易阈值,则持仓;如果低于倍阈值,则空仓。 **用成交量时序排名结合 RSRS ** 根据前文介绍的 RSRS 指标,我们可以用成交量时序排名结合 RSRS 指标来择时,具体步骤如下: 计算成交量时序排名指标。 计算 RSRS 指标。 市场行情分段:根据过去一段时间内的指数表现,将市场行情分为牛市、熊市和震荡市。 确定择时信号 在牛市中,主要依据 RSRS 信号作为择时信号。这是因为在牛市中,市场的上涨趋势较为明显,RSRS 信号能够较好地捕捉市场的上涨动能。 在震荡市中,如果成交量时序排名策略或 RSRS 择时策略中有任何一方给出看多信号,则持仓。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策略之间是「或」关系,增加了交易信号的灵活性。 在熊市中,只有当成交量时序排名策略和 RSRS 择时策略都给出看多信号时,才持仓。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策略之间是「与」关系,提高了交易信号的保守性。 参考文献 量化策略14—量在价先(上):如何利用成交量预测市场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