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Wi-Fi 自动备份你的 iPhone 到 Nas
基于 libimobiledevice 开源项目,实现 iPhone 通过 Wi-Fi 自动备份到 NAS 等 Linux 服务器的完整教程。支持定时备份、电量控制、充电时备份等功能,告别手动备份的繁琐操作。
基于 libimobiledevice 开源项目,实现 iPhone 通过 Wi-Fi 自动备份到 NAS 等 Linux 服务器的完整教程。支持定时备份、电量控制、充电时备份等功能,告别手动备份的繁琐操作。
一名技术人参加管理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探讨了管理者为何要关注效率、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理念如何应用于技术团队,助力从技术专家到管理者的转变。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配置一台 UPS 同时保护多台设备,包括群晖 NAS 和 Linux 服务器。通过 NUT (Network UPS Tools) 实现断电时的优雅关机,防止数据丢失和文件系统损坏。适合有多台设备需要断电保护的家庭服务器用户参考。
本文详细介绍了个人Homelab中部署的50款实用服务,涵盖开发环境、家庭影音、AI应用、知识管理、网络代理、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从Plex媒体中心到GitLab代码托管,从Ollama本地AI模型到Tesla数据监控,全方位展示如何通过自托管服务构建数字化家庭生态系统,提升生活品质与工作效率。
互联网的信任基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你可能已经注意到,网站地址栏上的小锁头越来越常见,这代表着网站使用了 HTTPS 加密,而 HTTPS 的实现离不开 SSL 证书。就在今天,一个重要的行业动态可能会对所有网站运营者产生深远影响:CA/浏览器论坛(CA/Browser Forum,简称 CABF)通过了一项名为 SC-081 的提案,计划逐步将公开信任的 SSL 证书的最长有效期缩短至 47 天!那么,这项改变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介绍如何部署 Running Page 项目,通过 GitLab CI/CD 实现自动化构建和部署,并集成苹果快捷指令实现一键触发更新,同时支持与上游仓库自动同步代码。
本文分享了特斯拉 Model Y 用车一年的感受和费用分析,包括动力、操控、空间、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长途驾驶体验和购车费用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自建的 Waline 评论系统。同时对比了多个开源评论系统,详细讲解了 Waline 的搭建过程,包括数据库准备、数据迁移、后端配置和博客评论的修改。
探索如何使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来监控 SSL 证书的有效期,并通过一个详细的 Grafana 仪表盘实现可视化管理。
探索家庭网络折腾的奇妙之旅:在AI的协助下,我成功地将Homelab主机迁移到新主板,而无需重装操作系统或迁移数据。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在解决Linux分区和挂载问题时的挑战和学习经历,以及AI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通过 RSSHub 自建 RSS 源,并使用 Reeder 5 进行阅读,高效管理博客、微信公众号、媒体和推特等多个信息源,让信息获取变得更简洁高效。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国内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优化Docker镜像的拉取速度和稳定性。从修改Docker配置文件到使用第三方镜像服务,再到自建Nginx反向代理和Cloudflare Workers代理,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无论您是Linux用户还是Mac/Win用户,甚至是群晖NAS用户,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您的加速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如何使用Docker-Proxy进行镜像加速,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实现Docker镜像的快速拉取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每次卸载软件后,会发现电脑里还有不少关联的文件没有有效的清除!这总给我一种拉💩没拉干净的感觉,非常难受。而这款 AppCleaner 基本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AppCleaner 👈 推荐指数️: ⭐️⭐️⭐️⭐️⭐️ Mac Free 下载安装 可以使用 Homebrew 直接安装: brew install --cask appcleaner 也可以直接到 FreeMacSoft 下载安装。 功能介绍 其功能非常简单,打开APP, 将需要卸载的软件拖到窗口中,确认需要删除掉文件,点击移除,就搞定了。 关联文件的路径,大小等信息都会展示出来。 当然也可以搜索,浏览 APP 列表,从这里选择需要卸载的软件。 除此之外还支持卸载插件 和 Widgets 哦。
这篇博客文章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微软Azure上申请并使用OpenAI服务的全过程,这对那些因OpenAI的风控问题而苦恼的开发者提供了完美替代。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zure上注册账户,如何申请并配置OpenAI服务,以及如何申请使用GPT-4模型。在微软Azure上使用OpenAI服务不仅省去了很多麻烦,而且支持国内的信用卡,手机号和IP。
最近几周Depay被风控了,卡片的充值被停止了,到目前还没有恢复,恰好ChatGPT又到了续费的时间,只好又去折腾了一下onekey的信用卡。从注册到KYC, 到最后充值绑定ChatGPT都挺顺利的,昨天也顺利扣费成功了,特此记录&分享一下。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国内长期使用英国giffgaff手机号,以便在注册国外服务(如ChatGPT)时避免一次性号码。giffgaff卡无月租、接收短信免费,180天内发一条短信即可保号。文章详细指导了购买、激活、充值以及查看余额的过程,帮助用户摆脱一次性验证码手机号的限制。
这篇文章分享了开通ChatGPT Plus会员的过程和经验。包括使用虚拟信用卡、搭建临时代理、使用住宅IP代理等方法来解决支付问题,以及选择Depay、OneKey、NobePay等虚拟信用卡的比较。同时,还提到了账号开通、登陆和购买时应注意的风控问题。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Depay上开卡、充值以及消费。文章包括了申请卡片、身份认证、充值USDT、卡片充值、查看CVV和消费等方面的内容。作者还分享了一些使用该卡的注意事项和Depay官方链接。
这篇博客分享了如何开通欧易钱包、快速入金以及转账的过程。需要先注册并完成身份认证,然后开通Web3钱包。交易USDT需要购买并选择支付方式,然后选择提币网络并填写提取数量。最后,可以将USDT发送到其他钱包。作者还算了一下费用,建议小额交易不要折腾这个,直接找人充值到最后的钱包中。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1块多钱注册一个ChatGPT账号。需要先拥有一个梯子,然后注册微软或Google账号,接着使用接码平台注册并充值,最后在ChatGPT注册页面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成功注册。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科学上网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购买机场服务与自建代理节点的策略。介绍了购买服务的注意事项、使用 Trojan 和 Cloudflare CDN 搭建自己的代理节点的方法,并推荐了代理客户端 Clash 和 Shadowrocket。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2023年注册一个美区Apple ID并完成充值、订阅和消费操作,而无需使用科学上网或信用卡。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创建美区Apple ID,包括使用无痕浏览器打开注册页面、填写个人信息、验证邮箱和手机等。接着,文章讲述了如何在iPhone上设置付款方式,使用免税州地址,并通过淘宝购买礼品卡充值。最后,文章还解释了如何在iPhone上添加设备进行二步验证,以提高账户安全性和方便性。
这篇文章介绍了NASTool 3.0.2的升级体验,包括界面变化、插件功能、用户认证等。作者团队为了缩小圈子,让软件长期发展下去,做了一定的取舍,取消了BT支持,只支持PT站点的索引。文章还提供了将NASTool降级回2.9.1的方法。
前面的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用套件去安装NASTool。 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分享一下Docker版本的NASTool怎么安装和配置,重点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上一期中,我们搭建好了 NASTool, 可以在 NASTool 中开心的订阅搜索下载一条龙,这期我们更进一步,实现 NASTool 与微信的交互。让我们在微信上远程发指令给家中的 NASTool,实现消息推送和远程下载。
你希望下载的下载的电影能够自己分类,自己重命名么?你希望你在豆瓣上点一个想看,回家NAS上就成功下载好了电影,可以直接观看么?你想微信上发个电影名,家中NAS就开始自动下载电影么?你想监控你PT站点数据,自动托管养站,每日登陆保号么。。。 上面这些场景 NASTool 工具都可以做到,这篇文件,我主要分享 NASTool + Jackett + Qbittorrent + Jellyfin + ChineseSubFinder 实现输入电影名称后自动搜索下载,重命名并归类整理。
目前能实现内网穿透的软件有很多,这篇文章中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 Tailscale 这个软件。为什么首先介绍这款软件呢?主要是因为这款软件在目前的几个软件中上手是最简单的,几乎做到了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成功安装使用。同时这款软件基于 Wiregurd 安全方便的也是比较不错的。
这篇博客中,我整理了11种方式远程访问或者内网穿透,从几个维度做了一个表格。后续也将会将每种方式的详细操作步骤分享出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群晖从零开始的设置。其中包含了存储池创建、共享文件夹创建、读写缓存设置、SMTP邮件发送、多网口链路聚合、Windows映射网络驱动、Mac挂载共享文件夹、iPhone连接NAS、Photos套件与手机APP设置、DS Videos设置、阿里/百度/OneDrive网盘数据同步等。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利用ARPL引导将黑群晖安装好了。有朋友就问我,ARPL安装的黑群晖洗白和其他的不一样了,该怎么洗白?这篇文章为你解答。
NAS需要硬盘休眠么?群晖怎么才能硬盘休眠?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硬盘休眠,同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分析硬盘休眠的日志的,以及设置群晖系统休眠的。 这期我们从几个问题来入手。
在前面的视频中,NAS 的硬件已经组装好了,就差一个系统了。系统我选择了黑群晖 7.1.1,其系统是众多 NAS 中我比较中意的,简洁,漂亮,操作简单。最喜欢的还是群晖的 Photos 软件,图片同步,浏览,人脸识别,地理位置都很赞。这个视频我就来安装黑群晖 7.1.1 系统,同时配置 M.2 缓存盘等。
在前面的两篇中,分享了4盘位机箱和主板、CPU的开箱,这期视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NAS全部配件和组装的过程。
上一篇中,我们开箱了机箱。这一篇,我们来看看主板、CPU、散热器。当时买ITX主板的时候,在畅网的N6005和这款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入手了这款 B360的主板。
最近准备把自己的的 Nas 小幅度升级一下,于是入手了这款梵隆的4盘位机箱,体验下来,整体还不错,用料扎实,空间虽紧凑但也合理,盘位热插拔好评,整体来说 328 元入手性价比可以了。
最近把 Newifi3 D2 的系统折腾安装上了 OpenWrt, 这篇文章记录我在 OpenWrt 上折腾 Clash 全局科学上网的过程。
这几天又把我的矿渣 Newifi3 D2 拿出来折腾了一番,把系统由老毛子固件刷成了OpenWrt固件,准备再次折腾一下全局科学上网。
平常用 markdown 简单写点东西,需要一些流程图,时序图,甘特图, makedown 支持的不错。 而 hexo 博客也能很轻松的开启。 这里记录下,方便查阅使用。
为了托管一些私有的代码,折腾 CI/CD,我用 Docker 搭建一套自己的 Gitlab. Gitlab 社区版功能很强大, 包含且不限于 代码托管、容器镜像库,Gitlab Pages 以及 CI/CD。
由于在家里搭建了博客,Git 等服务, 经过了阿里云用 Nginx 做了 TCP Proxy, 导致了一个问题,家里看到的服务访问 IP 都是转发服务器的 IP,无法看到真实IP。联想到平常 LB 上的是支持 PROXY Protocol 转发真实IP, 于是搜了一下,Nginx 还真支持!
上一篇文章基于自签发证书的 IPSec VPN 搭建中,我搭建了一个 IPSec VPN, 并且用自签发证书做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认证。这篇文章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我们的手机(iPhone) 、电脑(Mac) 怎么配置。
为了保证安全的同时,在外网也能便利访问家里的服务,同时又能减少转发带来流量,VPN绝对是最佳的选择。这里我就用StrongSwan 搭建一个基于证书认证的IPSec VPN。
由于家庭的电信公网IP是动态的,每次重新拨号后,IP地址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为了能够顺利的打从外网访问家里或VPN连接到家里,我们的选择之一就是 DDNS。
服务器系统安装的是CentOS7, 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一下服务器上系统环境与基础软件的准备工作。
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组建一个Homelab, 满足自己想折腾博客、NAS、Gitlab、自动化、虚拟机、IOT、k8s、Linux、写一些小工具等等的乐趣, 经过几年陆陆续续的买入一些硬件终于拼凑出了一个小型的Homelab。
最近在改造一个比较早期的一个项目,其中就涉及到用将原来 Vendor 管理依赖换成 Go Modules 来管理。 然而过程真是一波三折,在这里总结一下此次 Go Modules 改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觊觎了 Github Actions 很久了,昨天尝试将自己的博客用它来部署,总体下来感觉不错。 Github Actions 是 Github 推出的自动化工作流, 就像 Gitlab 的 CI/CD, Travis CI 一样,能帮我们完成一些 CI/CD 的工作流,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打包、部署等等。 这篇文章主要实现 只需要将文章推送到 Github ,Github Actions 自动完成构建静态文件,以及更新 Github Pages 仓库的流程。
在家里搭建了一个 GitLab 服务器,由于电信家庭宽带的公网 IP 是不固定的,且443端口是被封的,所以买了阿里云作为中转,利用 Ngnix 作 TCP Proxy 结合 DDNS ,这样就能正常上自己的 Git 了。但今天,我发现推代码怎么也推不上去,校对了密钥,服务器状态都没问题。最后上阿里云,重启了下 Nginx,发现可以了。 找了一圈原因,最后发现是 Nginx 转发缓存 DNS 解析导致的,下面我们就复现一下问题并找找为什么,以及解决方式。
由于要做端口转发,每次要到悦me的网关上操作,但电信这网关操作起来体验不是很好,比较卡。于是昨天改成了桥接模式,然后利用路由器拨号。这样每次只要在路由器上操作,方便多了。
今天在家把黑群晖折腾好了,分享一下折腾黑群晖(DS918+)的过程,整个安装过程加起来不到5分钟哦。
在开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处理一些重复的工作,或者逻辑相当简单但耗时的功能,这时我们可能会考虑到用脚本来自动化完成这些工作。而 Bash 脚本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和上手的脚本语言。 这篇博客汇总一些常用的 Bash 语法,方便日后查阅学习。
用 Markdown 写博客配图片一直是个烦恼我的为问题, 每次上传图片都比较麻烦,或是中断思路,或是最后集中处理耗费时间。今天无意中,发现了 Typora 的图片自动上传功能,配合一段脚本,将插入的图片自动上传七牛,让写文章更爽了。
Ubuntu 20.04 LTS 安装好后,发现 WIFI 可以正常连接,有线网络连图标都没有显示。经过诊断发现是有线网卡驱动未正确问题。最后通过手动安装网卡驱动得以解决。这里记录一下。 我的主板是 微星B460M MORTAR WIFI ,驱动 R8125。类似型号安装应也差不多。
前段时间买了个 Inter NUC (NUC10i5FNH6), 主要用来在家里搬砖。体验了一段时间 win10, 虽然配置了 WSL2, 但开发体验实在糟糕,在考虑过 Ubuntu 和黑苹果后,还是选择了 Ubuntu, 毕竟用习惯了白苹果,突然用个黑苹果,不能随意升级,还有接一个 USB WiFi ,还担心驱动问题。。。 NUC 用了一段时间,还是有点卡,CPU跟不上。 最后还是组装了一台台式主机,将原来的系统盘查上去直接就可使用,爽到飞起。 至于NUC就当服务器用了。 毕竟头一次想把 Ubuntu 当作生产力,记录一下折腾过程。
全文基于GO 1.14 计时器在定时执行一些任务时很有用。Go内部依靠调度器来管理创建的计时器。而Go的调度程序是协作式的调度方式,这会让整个调度看起来比较复杂,因为goroutune必须自己停止(依赖channel阻塞或system call), 或者由调度器自己在某个调度点暂停。
在团队协作时,由于个人编码习惯的差异,导致代码格式,风格都会有所不同,这就给代码审核带来一定的困难,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整体的代码质量不可控。这时,我们有必要借助一些工具来约束我们的代码格式。在Go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有:
git commit message是你对你所编码内容的总结概括。规范、详细的git commit message不仅能体现你的内容概括能力,还能为你自己和团队,或项目带来巨大的好处,这也是我所推崇的。但很多小伙伴不愿意花时间在这里,经常会写出优化了一些功能、修复了一些BUG等等模糊不清的commit message,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么写会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
MacVim 用了很久,非常喜欢 vim 编程带来的高效,清爽,hack 的感觉,感谢deepzz多年前的传道。这两天花了点时间一行一行的去查vimrc内的配置,大概弄清了每一项配置的作用,并标上注释,整理常用快捷键。
RESRful API已经流行很多年了,我也一直在使用它。最佳实践也看过不少,但当一个项目完成,再次回顾/梳理项目时,会发现很多API和规范还是多少有些出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结合Go Web再次梳理一下RESTful API的相关最佳实践。
观望了许久,终于入手了我的第一台家用服务器,开始折腾起来。
利用Newifi3路由器,刷Padavan老毛子, 安装shadowsocks实现全家智能科学上网,在家再也不用手动切换网络,轻松Google,Youtube。
这篇文章主要总结了我在学习使用go os/exec包去调用外部命令的一些方法。
在Go中,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利用syscall包调用Windows API去做一些更高级/底层的操作。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我在平时开发过程中以及网上收集到的一些关于Windows API调用相关的知识,或者开发模式,方便你遇到类似的情况后,能更快入手。
Mac OS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 Network Location 的功能,我们可以在不同的 Location 下设置不同的 DNS/VPN 等等。然而每次实际位置变化后,都要我们手动去切换。由于我在公司和家里使用的DNS服务器并不相同,很多时候到公司发现一些公司的内网连接不上了,反复检查 才想起来,哦?位置忘切换了! 我想,能不能根据地理位置改变这个 Location 呢?Google 一圈发现并没有。但是有人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根据 WI-FI 的名字,修改该 Location。一般 WI-FI 名字不会经常改变,所以这也是间接实现该需求了。
在Docker的日常使用中,我们或许偶尔遇到下面这些情况: $ docker-compose ps [27142] INTERNAL ERROR: cannot create temporary directory!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489M 132K 488M 1% /dev tmpfs 497M 0 497M 0% /dev/shm /dev/xvda1 7.8G 7.7G 0 100% /
做web开发时,经常需要设置一些返回数据的类型的头部,也就是 MIME Types。 这遍博客就是收罗了大部分的类型, 如果以后发现新的会持续更新。
OAuth 2.0是一个关于授权的开放网络标准,主要致力于简化客户端人员开发,同时为Web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移动电话和物联网设备提供特定的授权规范。他的官网在这里。在RFC6749中有明确协议规范。 简单来说,我们平时使用的很多第三方登录并获取头像等信息就是用的OAuth 2.0。如我们用QQ登录一些论坛,用google账号登陆facebook,用github账号登陆gitlab等。如下图展示的就是利用QQ登录网易云音乐Web版,其中用到的就是OAuth 2.0。
好久没有维护博客,看了一下Next主题的相关功能,最后决定将博客切到了hexo,原博客在这里。原eiblog有些东西想去更新,一直没有动手,这里立个flag,有空了在eiblog基础上改些东西,大概有: 自动更新disqus js(每次js更新了,disqus就加载不了) 数据库切换到sqlite3 (用gorm支持多种数据库) 侧边栏可以自定义添加页面 更容易部署
相信很多程序猿和我一样不喜欢写API文档。写代码多舒服,写文档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候还不能做到面面具全。但API文档是必不可少的,相信其重要性就不用我说了,一份含糊的文档甚至能让前后端人员打起来。 而今天这篇博客介绍的swaggo就是让你只需要专注于代码就可以生成完美API文档的工具。废话说的有点多,我们直接看文章。
在Coding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重复的代码或者形式相似的代码,在写这些代码的时候,你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点讨厌。这时候,你就会想,这段代码是否可以抽象成一个通用的片段,我简单敲几个快捷键就出来了呢。这也就代码片段所解决的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里整理整理自己读过,买过没读过以及想读的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IPFS是什么? 其实IPFS是一种协议,全称为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是一种点对点超媒体协议,旨在取代旧的HTTP,使网络更快,更安全,更开放。
由于最近我司业务量上涨,数据量剧增,数据库查询速度明显变慢,单次查询居然达到1800ms以上,急需优化。待查阅一番后,我知道了LIKE查询正确的索引使用姿势,特别是一些符合字段索引。
听v友说添加了个Disqus添加个Reactions功能,看起来很有趣,赶快来试了一下~看看能不能消灭博客一直 O 回复的问题 ==
10 Aug 2018 by Nick Sullivan. 在过去的五年中,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互联网协议的标准机构)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其最重要的安全协议之一,TLS协议的最新版本。TLS用于保护Web(远不止Web),提供加密并确保每个HTTPS网站和API的真实性。
在前面的两篇博客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利用gRPC建立简单RPC通信。但这样简单的实现有时候满足不了我们的业务需求。在一些场景中我们需要防止数据被劫持,或是一些场景中我们希望客户端与服务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建立起一个流式的RPC通信,那么该怎么做到呢?
在上一篇中,我们用protobuf定义了两个消息HelloWorldRequest与HelloWorldResponse以及一个HelloWorldService服务。同时,我们还生成了相应的go代码.pb.go。 那么客户端与服务端怎么去通过这些接口去完成通讯呢?下面我们一起实现一个简单的gRPC通讯。
在gRPC官网用了一句话来介绍:“一个高性能、开源的通用RPC框架”,同时介绍了其四大特点: 定义简单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多种平台 快速启动和缩放 双向流媒体和集成身份验证
准备在服务器上用tshark抓包,分析一下数据。直接yum install tshark却发现没有这个包。网上搜索一下,各种奇葩安装方式,又是安装apt?又是安装各种环境?我相信既然CentOS已经有了yum这么好的包管理工具,那么一定有更简单的方式。
每天背着个Mac挤地铁,挤得一身汗不说,还担心把屏幕挤坏了。看着家里这台闲着的Window,我决定给他用起来。那么问题来了,用什么IDE呢?
Desc:Postgres数据库日常使用,插入更新,复制表,一些使用习惯。 由于经常接触数据库,但又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暂且没有时间也没必要去系统了解,这篇博客权当记录一些自己常用到的pg数据库语句,持续更新~
接触过密码学的童鞋可能都听说或接触过PKCS #1, PKCS #7, PKCS #8, PKCS #12等等,或许你早已了解PKCS就是指公钥密码标准(Public Key Cryptography Standards),而这篇博客将带你系统的了解一下整个PKCS规范。
很多人认为程序员是一群死宅,技术狂的群体。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今天就给你展示一下,一个程序员做蛋糕的点滴~
或许你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同样的效果,哪个会更快?哪个内存消耗更小?这时候你一个简单的基准测试就能解决你的疑惑。
关于TLS1.3 在OpenSSL的github开源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tag为OpenSSL_1_1_1,该版本为TLS1.3正式版。 更新:2018/09/12 昨天前OpenSSL_1_1_1发布了,已更新。 更多TLS v1.3内容看这里 nginx 更新到v1.15.8 从OpenSSL的博客中,我们知道TLS1.3与1TLS1.2的主要差异有以下几点: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的项目使用的是sqlite3数据库。在一次常规模拟测试中,我们想了解,如果程序正在运行中,用户将sqlite3数据库文件删除,程序能否进入预设的重置流程。 结果,我们却让我们有些意外。
GitHub Pages由于其免费,轻量,搭建方便等缘故已经成为很多coder搭建博客的首选方案。同时,GitHub Pages还支持自定义域名访问,这就让更多人有兴趣实用了。但,一旦你开启了自定义域名,通过自定义域名访问,不再是HTTPS了。这篇博客就是帮你实现自定义域名的HTTPS支持。
证书透明度致力于通过可审计的HTTPS提高互联网安全. 用一句话来说,证书透明度就是为HTTPS提供一个可审计,可追究责任的一种提高互联网安全的机制。
在golang的官方介绍中是这么介绍Recover函数的。
最近在搭建证书透明度日志服务,折腾了几天,最后结果是 “测试完美通关,部署各种出错"。So, 先暂停一段时间,写篇博客记录一下这几天傻傻折腾的过程。 注 后面certificate-transparency 简写为CT。
远程登陆Centos时,出现"UTF-8" Warning
接触HTTPS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整个SSL握手的过程零零碎碎的了解了一些,趁着这篇文字系统的总结一下整个SSL握手的过程,结合Wireshark工具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SSL通信过程。
在golang中使用数据库主要依赖database/sql库以及pg的驱动库。而目前我们常用的pg的驱动库是 github.com/lib/pq。这里我想说的不是如何去使用它们,毕竟人家文档已经很详细了,这里主要总结了一下自己日常使用中学到的一些技巧。
AWS 命令行界面 (CLI) 是用于管理 AWS 服务的统一工具。只通过一个工具进行下载和配置,您可以使用命令行控制多个 AWS 服务并利用脚本来自动执行这些服务。 —- aws官方是这么描叙aws-cli的。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脚本完成全自动化部署,一键管理许多云服务,aws-cli确实是你管理aws服务的一个提高生产力的好工具。
在刚开始接触数字证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服务器证书”,“客户端证书”,“邮件证书”等等相关的数字证书名字,这就是数字证书的一种按照用途分类的分类方式。那么数字证书到底有多少类?又是怎么去区分的呢?
经常用到一些linux命令是会突然忘记他们的用法,为了以后熟练的使用它们,这里总结一下自己经常用的命令以及这写命令的常用参数。
因为自己喜欢瞎拍一些东西,希望弄个博客记录记录,原以为就在eiblog的基础上添加相册栏目,自定义一些东西,但自己的前端知识几乎为0,行动起来,需要点时间。看到hexo上有很多适合的主题,决定用hexo搭建一个,通过git hooks就可线下推送,线上自动拉取部署。
最近又在捣腾捣腾自己的博客,作死的将阿里云磁盘重置了一下。需要重新配置一个SSH登陆的秘钥,发现忘了该怎么开始,这里整理下一些日常用的SSH相关姿势==。 SSH是什么 SSH (Secure Shell)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之间加密登陆的网络协议。使用SSH协议登陆到另外一台计算机,能有效的保证远程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有个小项目,使用sqlite3数据库,需要跨平台编译。我在Mac上开发的,现在编译一份windows平台的。
在开发到发布的过程中,数据库的迁移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而goose的出现,让数据库的迁移变得很轻松。 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一句goose up 就能将数据库重新部署,一句goose down 就能将原有的数据库清除,是不是感觉很easy!
总想有点地方写一些杂碎的东西,今天抽了一会功夫搭了个ghost博客。我会在这里写一些比较零碎的学习笔记之类的东西。我们首先说一下该博客的搭建过程。 其实ghost搭建起来很简单,一个docker-compose.yaml文件就解决了。也正是由于它的简单,搭建起来不费时间,后台写博客方便等等,我才使用它。 话不多说 ,我们开始。
在win10上使用vpn,L2TP/IPSec 有些是需要设置一个共享密钥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没有输入的入口。
Gin是用Go编写的web框架。性能还不错,而且使用比较简单,还支持RESTful API。 日常的使用中我们可能要处理一些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我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一些自己购买的,体验的不错的产品,分享给大家。
遇到一款好的软件会让我很激动,也特别想去分享给更多的人。
记录生活,分享感动。
一起学习, 一起折腾, 一起分享, 一起成长~
基于 libimobiledevice 开源项目,实现 iPhone 通过 Wi-Fi 自动备份到 NAS 等 Linux 服务器的完整教程。支持定时备份、电量控制、充电时备份等功能,告别手动备份的繁琐操作。
一名技术人参加管理培训后的心得体会。探讨了管理者为何要关注效率、标准化的重要性,以及这些理念如何应用于技术团队,助力从技术专家到管理者的转变。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配置一台 UPS 同时保护多台设备,包括群晖 NAS 和 Linux 服务器。通过 NUT (Network UPS Tools) 实现断电时的优雅关机,防止数据丢失和文件系统损坏。适合有多台设备需要断电保护的家庭服务器用户参考。
本文详细介绍了个人Homelab中部署的50款实用服务,涵盖开发环境、家庭影音、AI应用、知识管理、网络代理、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从Plex媒体中心到GitLab代码托管,从Ollama本地AI模型到Tesla数据监控,全方位展示如何通过自托管服务构建数字化家庭生态系统,提升生活品质与工作效率。
互联网的信任基石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你可能已经注意到,网站地址栏上的小锁头越来越常见,这代表着网站使用了 HTTPS 加密,而 HTTPS 的实现离不开 SSL 证书。就在今天,一个重要的行业动态可能会对所有网站运营者产生深远影响:CA/浏览器论坛(CA/Browser Forum,简称 CABF)通过了一项名为 SC-081 的提案,计划逐步将公开信任的 SSL 证书的最长有效期缩短至 47 天!那么,这项改变意味着什么?又将如何影响我们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
介绍如何部署 Running Page 项目,通过 GitLab CI/CD 实现自动化构建和部署,并集成苹果快捷指令实现一键触发更新,同时支持与上游仓库自动同步代码。
本文分享了特斯拉 Model Y 用车一年的感受和费用分析,包括动力、操控、空间、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以及长途驾驶体验和购车费用总结。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自建的 Waline 评论系统。同时对比了多个开源评论系统,详细讲解了 Waline 的搭建过程,包括数据库准备、数据迁移、后端配置和博客评论的修改。
探索如何使用 Prometheus 和 Grafana 来监控 SSL 证书的有效期,并通过一个详细的 Grafana 仪表盘实现可视化管理。
探索家庭网络折腾的奇妙之旅:在AI的协助下,我成功地将Homelab主机迁移到新主板,而无需重装操作系统或迁移数据。这篇文章记录了我在解决Linux分区和挂载问题时的挑战和学习经历,以及AI如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通过 RSSHub 自建 RSS 源,并使用 Reeder 5 进行阅读,高效管理博客、微信公众号、媒体和推特等多个信息源,让信息获取变得更简洁高效。
本文详细介绍了在国内网络环境下,如何有效优化Docker镜像的拉取速度和稳定性。从修改Docker配置文件到使用第三方镜像服务,再到自建Nginx反向代理和Cloudflare Workers代理,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无论您是Linux用户还是Mac/Win用户,甚至是群晖NAS用户,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您的加速方法。此外,还介绍了如何使用Docker-Proxy进行镜像加速,帮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实现Docker镜像的快速拉取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每次卸载软件后,会发现电脑里还有不少关联的文件没有有效的清除!这总给我一种拉💩没拉干净的感觉,非常难受。而这款 AppCleaner 基本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AppCleaner 👈 推荐指数️: ⭐️⭐️⭐️⭐️⭐️ Mac Free 下载安装 可以使用 Homebrew 直接安装: brew install --cask appcleaner 也可以直接到 FreeMacSoft 下载安装。 功能介绍 其功能非常简单,打开APP, 将需要卸载的软件拖到窗口中,确认需要删除掉文件,点击移除,就搞定了。 关联文件的路径,大小等信息都会展示出来。 当然也可以搜索,浏览 APP 列表,从这里选择需要卸载的软件。 除此之外还支持卸载插件 和 Widgets 哦。
这篇博客文章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微软Azure上申请并使用OpenAI服务的全过程,这对那些因OpenAI的风控问题而苦恼的开发者提供了完美替代。文章详细介绍了如何在Azure上注册账户,如何申请并配置OpenAI服务,以及如何申请使用GPT-4模型。在微软Azure上使用OpenAI服务不仅省去了很多麻烦,而且支持国内的信用卡,手机号和IP。
最近几周Depay被风控了,卡片的充值被停止了,到目前还没有恢复,恰好ChatGPT又到了续费的时间,只好又去折腾了一下onekey的信用卡。从注册到KYC, 到最后充值绑定ChatGPT都挺顺利的,昨天也顺利扣费成功了,特此记录&分享一下。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国内长期使用英国giffgaff手机号,以便在注册国外服务(如ChatGPT)时避免一次性号码。giffgaff卡无月租、接收短信免费,180天内发一条短信即可保号。文章详细指导了购买、激活、充值以及查看余额的过程,帮助用户摆脱一次性验证码手机号的限制。
这篇文章分享了开通ChatGPT Plus会员的过程和经验。包括使用虚拟信用卡、搭建临时代理、使用住宅IP代理等方法来解决支付问题,以及选择Depay、OneKey、NobePay等虚拟信用卡的比较。同时,还提到了账号开通、登陆和购买时应注意的风控问题。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Depay上开卡、充值以及消费。文章包括了申请卡片、身份认证、充值USDT、卡片充值、查看CVV和消费等方面的内容。作者还分享了一些使用该卡的注意事项和Depay官方链接。
这篇博客分享了如何开通欧易钱包、快速入金以及转账的过程。需要先注册并完成身份认证,然后开通Web3钱包。交易USDT需要购买并选择支付方式,然后选择提币网络并填写提取数量。最后,可以将USDT发送到其他钱包。作者还算了一下费用,建议小额交易不要折腾这个,直接找人充值到最后的钱包中。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1块多钱注册一个ChatGPT账号。需要先拥有一个梯子,然后注册微软或Google账号,接着使用接码平台注册并充值,最后在ChatGPT注册页面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成功注册。
本文分享了作者在科学上网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购买机场服务与自建代理节点的策略。介绍了购买服务的注意事项、使用 Trojan 和 Cloudflare CDN 搭建自己的代理节点的方法,并推荐了代理客户端 Clash 和 Shadowrocket。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2023年注册一个美区Apple ID并完成充值、订阅和消费操作,而无需使用科学上网或信用卡。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创建美区Apple ID,包括使用无痕浏览器打开注册页面、填写个人信息、验证邮箱和手机等。接着,文章讲述了如何在iPhone上设置付款方式,使用免税州地址,并通过淘宝购买礼品卡充值。最后,文章还解释了如何在iPhone上添加设备进行二步验证,以提高账户安全性和方便性。
这篇文章介绍了NASTool 3.0.2的升级体验,包括界面变化、插件功能、用户认证等。作者团队为了缩小圈子,让软件长期发展下去,做了一定的取舍,取消了BT支持,只支持PT站点的索引。文章还提供了将NASTool降级回2.9.1的方法。
前面的文章中,我分享了如何用套件去安装NASTool。 这篇文章中我主要分享一下Docker版本的NASTool怎么安装和配置,重点说一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上一期中,我们搭建好了 NASTool, 可以在 NASTool 中开心的订阅搜索下载一条龙,这期我们更进一步,实现 NASTool 与微信的交互。让我们在微信上远程发指令给家中的 NASTool,实现消息推送和远程下载。
你希望下载的下载的电影能够自己分类,自己重命名么?你希望你在豆瓣上点一个想看,回家NAS上就成功下载好了电影,可以直接观看么?你想微信上发个电影名,家中NAS就开始自动下载电影么?你想监控你PT站点数据,自动托管养站,每日登陆保号么。。。 上面这些场景 NASTool 工具都可以做到,这篇文件,我主要分享 NASTool + Jackett + Qbittorrent + Jellyfin + ChineseSubFinder 实现输入电影名称后自动搜索下载,重命名并归类整理。
目前能实现内网穿透的软件有很多,这篇文章中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 Tailscale 这个软件。为什么首先介绍这款软件呢?主要是因为这款软件在目前的几个软件中上手是最简单的,几乎做到了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成功安装使用。同时这款软件基于 Wiregurd 安全方便的也是比较不错的。
这篇博客中,我整理了11种方式远程访问或者内网穿透,从几个维度做了一个表格。后续也将会将每种方式的详细操作步骤分享出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群晖从零开始的设置。其中包含了存储池创建、共享文件夹创建、读写缓存设置、SMTP邮件发送、多网口链路聚合、Windows映射网络驱动、Mac挂载共享文件夹、iPhone连接NAS、Photos套件与手机APP设置、DS Videos设置、阿里/百度/OneDrive网盘数据同步等。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利用ARPL引导将黑群晖安装好了。有朋友就问我,ARPL安装的黑群晖洗白和其他的不一样了,该怎么洗白?这篇文章为你解答。
NAS需要硬盘休眠么?群晖怎么才能硬盘休眠? 这一期我们来聊聊硬盘休眠,同时分享一下我是怎么分析硬盘休眠的日志的,以及设置群晖系统休眠的。 这期我们从几个问题来入手。
在前面的视频中,NAS 的硬件已经组装好了,就差一个系统了。系统我选择了黑群晖 7.1.1,其系统是众多 NAS 中我比较中意的,简洁,漂亮,操作简单。最喜欢的还是群晖的 Photos 软件,图片同步,浏览,人脸识别,地理位置都很赞。这个视频我就来安装黑群晖 7.1.1 系统,同时配置 M.2 缓存盘等。
在前面的两篇中,分享了4盘位机箱和主板、CPU的开箱,这期视频就来分享一下我的NAS全部配件和组装的过程。
上一篇中,我们开箱了机箱。这一篇,我们来看看主板、CPU、散热器。当时买ITX主板的时候,在畅网的N6005和这款之间犹豫了很久,最后入手了这款 B360的主板。
最近准备把自己的的 Nas 小幅度升级一下,于是入手了这款梵隆的4盘位机箱,体验下来,整体还不错,用料扎实,空间虽紧凑但也合理,盘位热插拔好评,整体来说 328 元入手性价比可以了。
最近把 Newifi3 D2 的系统折腾安装上了 OpenWrt, 这篇文章记录我在 OpenWrt 上折腾 Clash 全局科学上网的过程。
这几天又把我的矿渣 Newifi3 D2 拿出来折腾了一番,把系统由老毛子固件刷成了OpenWrt固件,准备再次折腾一下全局科学上网。
平常用 markdown 简单写点东西,需要一些流程图,时序图,甘特图, makedown 支持的不错。 而 hexo 博客也能很轻松的开启。 这里记录下,方便查阅使用。
为了托管一些私有的代码,折腾 CI/CD,我用 Docker 搭建一套自己的 Gitlab. Gitlab 社区版功能很强大, 包含且不限于 代码托管、容器镜像库,Gitlab Pages 以及 CI/CD。
由于在家里搭建了博客,Git 等服务, 经过了阿里云用 Nginx 做了 TCP Proxy, 导致了一个问题,家里看到的服务访问 IP 都是转发服务器的 IP,无法看到真实IP。联想到平常 LB 上的是支持 PROXY Protocol 转发真实IP, 于是搜了一下,Nginx 还真支持!
上一篇文章基于自签发证书的 IPSec VPN 搭建中,我搭建了一个 IPSec VPN, 并且用自签发证书做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认证。这篇文章我详细的介绍一下我们的手机(iPhone) 、电脑(Mac) 怎么配置。
为了保证安全的同时,在外网也能便利访问家里的服务,同时又能减少转发带来流量,VPN绝对是最佳的选择。这里我就用StrongSwan 搭建一个基于证书认证的IPSec VPN。
由于家庭的电信公网IP是动态的,每次重新拨号后,IP地址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为了能够顺利的打从外网访问家里或VPN连接到家里,我们的选择之一就是 DDNS。
服务器系统安装的是CentOS7, 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一下服务器上系统环境与基础软件的准备工作。
一直心心念念想要组建一个Homelab, 满足自己想折腾博客、NAS、Gitlab、自动化、虚拟机、IOT、k8s、Linux、写一些小工具等等的乐趣, 经过几年陆陆续续的买入一些硬件终于拼凑出了一个小型的Homelab。
最近在改造一个比较早期的一个项目,其中就涉及到用将原来 Vendor 管理依赖换成 Go Modules 来管理。 然而过程真是一波三折,在这里总结一下此次 Go Modules 改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觊觎了 Github Actions 很久了,昨天尝试将自己的博客用它来部署,总体下来感觉不错。 Github Actions 是 Github 推出的自动化工作流, 就像 Gitlab 的 CI/CD, Travis CI 一样,能帮我们完成一些 CI/CD 的工作流,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打包、部署等等。 这篇文章主要实现 只需要将文章推送到 Github ,Github Actions 自动完成构建静态文件,以及更新 Github Pages 仓库的流程。
在家里搭建了一个 GitLab 服务器,由于电信家庭宽带的公网 IP 是不固定的,且443端口是被封的,所以买了阿里云作为中转,利用 Ngnix 作 TCP Proxy 结合 DDNS ,这样就能正常上自己的 Git 了。但今天,我发现推代码怎么也推不上去,校对了密钥,服务器状态都没问题。最后上阿里云,重启了下 Nginx,发现可以了。 找了一圈原因,最后发现是 Nginx 转发缓存 DNS 解析导致的,下面我们就复现一下问题并找找为什么,以及解决方式。
由于要做端口转发,每次要到悦me的网关上操作,但电信这网关操作起来体验不是很好,比较卡。于是昨天改成了桥接模式,然后利用路由器拨号。这样每次只要在路由器上操作,方便多了。
今天在家把黑群晖折腾好了,分享一下折腾黑群晖(DS918+)的过程,整个安装过程加起来不到5分钟哦。
在开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处理一些重复的工作,或者逻辑相当简单但耗时的功能,这时我们可能会考虑到用脚本来自动化完成这些工作。而 Bash 脚本是我们最容易接触到和上手的脚本语言。 这篇博客汇总一些常用的 Bash 语法,方便日后查阅学习。
用 Markdown 写博客配图片一直是个烦恼我的为问题, 每次上传图片都比较麻烦,或是中断思路,或是最后集中处理耗费时间。今天无意中,发现了 Typora 的图片自动上传功能,配合一段脚本,将插入的图片自动上传七牛,让写文章更爽了。
Ubuntu 20.04 LTS 安装好后,发现 WIFI 可以正常连接,有线网络连图标都没有显示。经过诊断发现是有线网卡驱动未正确问题。最后通过手动安装网卡驱动得以解决。这里记录一下。 我的主板是 微星B460M MORTAR WIFI ,驱动 R8125。类似型号安装应也差不多。
前段时间买了个 Inter NUC (NUC10i5FNH6), 主要用来在家里搬砖。体验了一段时间 win10, 虽然配置了 WSL2, 但开发体验实在糟糕,在考虑过 Ubuntu 和黑苹果后,还是选择了 Ubuntu, 毕竟用习惯了白苹果,突然用个黑苹果,不能随意升级,还有接一个 USB WiFi ,还担心驱动问题。。。 NUC 用了一段时间,还是有点卡,CPU跟不上。 最后还是组装了一台台式主机,将原来的系统盘查上去直接就可使用,爽到飞起。 至于NUC就当服务器用了。 毕竟头一次想把 Ubuntu 当作生产力,记录一下折腾过程。
全文基于GO 1.14 计时器在定时执行一些任务时很有用。Go内部依靠调度器来管理创建的计时器。而Go的调度程序是协作式的调度方式,这会让整个调度看起来比较复杂,因为goroutune必须自己停止(依赖channel阻塞或system call), 或者由调度器自己在某个调度点暂停。
在团队协作时,由于个人编码习惯的差异,导致代码格式,风格都会有所不同,这就给代码审核带来一定的困难,更严重的是会导致整体的代码质量不可控。这时,我们有必要借助一些工具来约束我们的代码格式。在Go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工具有:
git commit message是你对你所编码内容的总结概括。规范、详细的git commit message不仅能体现你的内容概括能力,还能为你自己和团队,或项目带来巨大的好处,这也是我所推崇的。但很多小伙伴不愿意花时间在这里,经常会写出优化了一些功能、修复了一些BUG等等模糊不清的commit message,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么写会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
MacVim 用了很久,非常喜欢 vim 编程带来的高效,清爽,hack 的感觉,感谢deepzz多年前的传道。这两天花了点时间一行一行的去查vimrc内的配置,大概弄清了每一项配置的作用,并标上注释,整理常用快捷键。
RESRful API已经流行很多年了,我也一直在使用它。最佳实践也看过不少,但当一个项目完成,再次回顾/梳理项目时,会发现很多API和规范还是多少有些出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结合Go Web再次梳理一下RESTful API的相关最佳实践。
观望了许久,终于入手了我的第一台家用服务器,开始折腾起来。
利用Newifi3路由器,刷Padavan老毛子, 安装shadowsocks实现全家智能科学上网,在家再也不用手动切换网络,轻松Google,Youtube。
这篇文章主要总结了我在学习使用go os/exec包去调用外部命令的一些方法。
在Go中,我们可以很轻松的利用syscall包调用Windows API去做一些更高级/底层的操作。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我在平时开发过程中以及网上收集到的一些关于Windows API调用相关的知识,或者开发模式,方便你遇到类似的情况后,能更快入手。
Mac OS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 Network Location 的功能,我们可以在不同的 Location 下设置不同的 DNS/VPN 等等。然而每次实际位置变化后,都要我们手动去切换。由于我在公司和家里使用的DNS服务器并不相同,很多时候到公司发现一些公司的内网连接不上了,反复检查 才想起来,哦?位置忘切换了! 我想,能不能根据地理位置改变这个 Location 呢?Google 一圈发现并没有。但是有人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根据 WI-FI 的名字,修改该 Location。一般 WI-FI 名字不会经常改变,所以这也是间接实现该需求了。
在Docker的日常使用中,我们或许偶尔遇到下面这些情况: $ docker-compose ps [27142] INTERNAL ERROR: cannot create temporary directory!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tmpfs 489M 132K 488M 1% /dev tmpfs 497M 0 497M 0% /dev/shm /dev/xvda1 7.8G 7.7G 0 100% /
做web开发时,经常需要设置一些返回数据的类型的头部,也就是 MIME Types。 这遍博客就是收罗了大部分的类型, 如果以后发现新的会持续更新。
OAuth 2.0是一个关于授权的开放网络标准,主要致力于简化客户端人员开发,同时为Web应用程序、桌面应用程序、移动电话和物联网设备提供特定的授权规范。他的官网在这里。在RFC6749中有明确协议规范。 简单来说,我们平时使用的很多第三方登录并获取头像等信息就是用的OAuth 2.0。如我们用QQ登录一些论坛,用google账号登陆facebook,用github账号登陆gitlab等。如下图展示的就是利用QQ登录网易云音乐Web版,其中用到的就是OAuth 2.0。
好久没有维护博客,看了一下Next主题的相关功能,最后决定将博客切到了hexo,原博客在这里。原eiblog有些东西想去更新,一直没有动手,这里立个flag,有空了在eiblog基础上改些东西,大概有: 自动更新disqus js(每次js更新了,disqus就加载不了) 数据库切换到sqlite3 (用gorm支持多种数据库) 侧边栏可以自定义添加页面 更容易部署
相信很多程序猿和我一样不喜欢写API文档。写代码多舒服,写文档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候还不能做到面面具全。但API文档是必不可少的,相信其重要性就不用我说了,一份含糊的文档甚至能让前后端人员打起来。 而今天这篇博客介绍的swaggo就是让你只需要专注于代码就可以生成完美API文档的工具。废话说的有点多,我们直接看文章。
在Coding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重复的代码或者形式相似的代码,在写这些代码的时候,你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点讨厌。这时候,你就会想,这段代码是否可以抽象成一个通用的片段,我简单敲几个快捷键就出来了呢。这也就代码片段所解决的问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里整理整理自己读过,买过没读过以及想读的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IPFS是什么? 其实IPFS是一种协议,全称为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是一种点对点超媒体协议,旨在取代旧的HTTP,使网络更快,更安全,更开放。
由于最近我司业务量上涨,数据量剧增,数据库查询速度明显变慢,单次查询居然达到1800ms以上,急需优化。待查阅一番后,我知道了LIKE查询正确的索引使用姿势,特别是一些符合字段索引。
听v友说添加了个Disqus添加个Reactions功能,看起来很有趣,赶快来试了一下~看看能不能消灭博客一直 O 回复的问题 ==
10 Aug 2018 by Nick Sullivan. 在过去的五年中,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互联网协议的标准机构)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其最重要的安全协议之一,TLS协议的最新版本。TLS用于保护Web(远不止Web),提供加密并确保每个HTTPS网站和API的真实性。
在前面的两篇博客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如何利用gRPC建立简单RPC通信。但这样简单的实现有时候满足不了我们的业务需求。在一些场景中我们需要防止数据被劫持,或是一些场景中我们希望客户端与服务器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建立起一个流式的RPC通信,那么该怎么做到呢?
在上一篇中,我们用protobuf定义了两个消息HelloWorldRequest与HelloWorldResponse以及一个HelloWorldService服务。同时,我们还生成了相应的go代码.pb.go。 那么客户端与服务端怎么去通过这些接口去完成通讯呢?下面我们一起实现一个简单的gRPC通讯。
在gRPC官网用了一句话来介绍:“一个高性能、开源的通用RPC框架”,同时介绍了其四大特点: 定义简单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多种平台 快速启动和缩放 双向流媒体和集成身份验证
准备在服务器上用tshark抓包,分析一下数据。直接yum install tshark却发现没有这个包。网上搜索一下,各种奇葩安装方式,又是安装apt?又是安装各种环境?我相信既然CentOS已经有了yum这么好的包管理工具,那么一定有更简单的方式。
每天背着个Mac挤地铁,挤得一身汗不说,还担心把屏幕挤坏了。看着家里这台闲着的Window,我决定给他用起来。那么问题来了,用什么IDE呢?
Desc:Postgres数据库日常使用,插入更新,复制表,一些使用习惯。 由于经常接触数据库,但又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暂且没有时间也没必要去系统了解,这篇博客权当记录一些自己常用到的pg数据库语句,持续更新~
接触过密码学的童鞋可能都听说或接触过PKCS #1, PKCS #7, PKCS #8, PKCS #12等等,或许你早已了解PKCS就是指公钥密码标准(Public Key Cryptography Standards),而这篇博客将带你系统的了解一下整个PKCS规范。
很多人认为程序员是一群死宅,技术狂的群体。其实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今天就给你展示一下,一个程序员做蛋糕的点滴~
或许你经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同样的效果,哪个会更快?哪个内存消耗更小?这时候你一个简单的基准测试就能解决你的疑惑。
关于TLS1.3 在OpenSSL的github开源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tag为OpenSSL_1_1_1,该版本为TLS1.3正式版。 更新:2018/09/12 昨天前OpenSSL_1_1_1发布了,已更新。 更多TLS v1.3内容看这里 nginx 更新到v1.15.8 从OpenSSL的博客中,我们知道TLS1.3与1TLS1.2的主要差异有以下几点:
事情是这样的。 我们的项目使用的是sqlite3数据库。在一次常规模拟测试中,我们想了解,如果程序正在运行中,用户将sqlite3数据库文件删除,程序能否进入预设的重置流程。 结果,我们却让我们有些意外。
GitHub Pages由于其免费,轻量,搭建方便等缘故已经成为很多coder搭建博客的首选方案。同时,GitHub Pages还支持自定义域名访问,这就让更多人有兴趣实用了。但,一旦你开启了自定义域名,通过自定义域名访问,不再是HTTPS了。这篇博客就是帮你实现自定义域名的HTTPS支持。
证书透明度致力于通过可审计的HTTPS提高互联网安全. 用一句话来说,证书透明度就是为HTTPS提供一个可审计,可追究责任的一种提高互联网安全的机制。
在golang的官方介绍中是这么介绍Recover函数的。
最近在搭建证书透明度日志服务,折腾了几天,最后结果是 “测试完美通关,部署各种出错"。So, 先暂停一段时间,写篇博客记录一下这几天傻傻折腾的过程。 注 后面certificate-transparency 简写为CT。
远程登陆Centos时,出现"UTF-8" Warning
接触HTTPS也有一段时间了,对整个SSL握手的过程零零碎碎的了解了一些,趁着这篇文字系统的总结一下整个SSL握手的过程,结合Wireshark工具让自己更深刻的理解SSL通信过程。
在golang中使用数据库主要依赖database/sql库以及pg的驱动库。而目前我们常用的pg的驱动库是 github.com/lib/pq。这里我想说的不是如何去使用它们,毕竟人家文档已经很详细了,这里主要总结了一下自己日常使用中学到的一些技巧。
AWS 命令行界面 (CLI) 是用于管理 AWS 服务的统一工具。只通过一个工具进行下载和配置,您可以使用命令行控制多个 AWS 服务并利用脚本来自动执行这些服务。 —- aws官方是这么描叙aws-cli的。在实际使用的时候通过脚本完成全自动化部署,一键管理许多云服务,aws-cli确实是你管理aws服务的一个提高生产力的好工具。
在刚开始接触数字证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服务器证书”,“客户端证书”,“邮件证书”等等相关的数字证书名字,这就是数字证书的一种按照用途分类的分类方式。那么数字证书到底有多少类?又是怎么去区分的呢?
经常用到一些linux命令是会突然忘记他们的用法,为了以后熟练的使用它们,这里总结一下自己经常用的命令以及这写命令的常用参数。
因为自己喜欢瞎拍一些东西,希望弄个博客记录记录,原以为就在eiblog的基础上添加相册栏目,自定义一些东西,但自己的前端知识几乎为0,行动起来,需要点时间。看到hexo上有很多适合的主题,决定用hexo搭建一个,通过git hooks就可线下推送,线上自动拉取部署。
最近又在捣腾捣腾自己的博客,作死的将阿里云磁盘重置了一下。需要重新配置一个SSH登陆的秘钥,发现忘了该怎么开始,这里整理下一些日常用的SSH相关姿势==。 SSH是什么 SSH (Secure Shell)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之间加密登陆的网络协议。使用SSH协议登陆到另外一台计算机,能有效的保证远程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安全。
有个小项目,使用sqlite3数据库,需要跨平台编译。我在Mac上开发的,现在编译一份windows平台的。
在开发到发布的过程中,数据库的迁移是一件较为繁琐的事,而goose的出现,让数据库的迁移变得很轻松。 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一句goose up 就能将数据库重新部署,一句goose down 就能将原有的数据库清除,是不是感觉很easy!
总想有点地方写一些杂碎的东西,今天抽了一会功夫搭了个ghost博客。我会在这里写一些比较零碎的学习笔记之类的东西。我们首先说一下该博客的搭建过程。 其实ghost搭建起来很简单,一个docker-compose.yaml文件就解决了。也正是由于它的简单,搭建起来不费时间,后台写博客方便等等,我才使用它。 话不多说 ,我们开始。
在win10上使用vpn,L2TP/IPSec 有些是需要设置一个共享密钥的,结果如下图所示,没有输入的入口。
Gin是用Go编写的web框架。性能还不错,而且使用比较简单,还支持RESTful API。 日常的使用中我们可能要处理一些文件的上传与下载,我这里简单总结一下。
一些自己购买的,体验的不错的产品,分享给大家。
遇到一款好的软件会让我很激动,也特别想去分享给更多的人。
记录生活,分享感动。
一起学习, 一起折腾, 一起分享, 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