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かな森

静かな森

致虚极,守静笃。

马上订阅 静かな森 RSS 更新: https://innei.ren/feed

🇸🇬 在赤道边缘的五日行记

Innei
2025年10月19日 22:57
该渲染由 Shiro API 生成,可能存在排版问题,最佳体验请前往:https://innei.in/notes/199
TIP

本文图片皆为随手拍,下面的链接可以查看本次旅行中较为合格的出片合集(已调色)。

https://afilmory.innei.in/?tags=%E6%96%B0%E5%8A%A0%E5%9D%A1

来到世界的第二十五年,第一次踏上了别的国土。

人生第一次出国,前往新加坡。开启一段长达五天的旅途。

初到坡上:热与秩序

十月十一日出发,错峰出行。

下午四点到达樟宜机场。晚餐和朋友们吃了松发肉骨茶。

该店也是狮城的一大特色,机场就有,去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排队。黑胡椒味的排骨汤挺特别的,汤是可以免费续的。

吃饱喝足,在星耀樟宜逛了一下,首先打卡网红瀑布。

然后去到了观景台,使用广角拍下了他的全貌。

另外这里还有滑滑梯可以玩。

酒店 Check In 之后,去小印度逛了下。那片地方第一感受就是非常的混乱,确实有种来到印度的感觉。查了一下历史,之所以被称为小印度,是当年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印度人居住的地方。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文明并且法律严苛的城市,制定了非常多的罚款,其中就包括对横穿马路的罚款。而真正来到这里,你看到的是许许多多的人横穿马路。这里的道路,很少设有人行道,大概只有在一个比较的大的十字路口才有,很多双向道路只能通过横穿马路的形式穿过。

多数情况下,坡的交通并不拥堵,井然有序。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在新加坡用车成本很高,除了车辆需要进口之外,还需要支付巨额的用车证。我在街上几乎找不到在中国满大街的特斯拉,而在这里一辆标续的 Model 3 需要将近 20W 新币。在路上跑的基本还都是很老的油车,电车并不多见。

这里的打车并不便宜。为了保护当地就业,也只有新加坡公民才能开网约车或出租车。

鱼尾狮与牛车水的故事

第二天的行程。前往鱼尾狮公园。

这一天是周日,傍晚时分,人依旧非常多,很多排队拍接水照片。

鱼尾狮的对面都是金沙酒店了。这里大概就是类似上海的外滩了。

坐船去对面,去苹果店摸了一下 air,真的好薄好喜欢。

水上玻璃球。

滨海湾金沙中的室内划艇。

赌场。

晚上吃的印尼椰浆饭,在食阁里面,价格实惠。13 新左右。椰浆泡过的米,吃起来挺香。这家店也是米其林指南推荐。

新加坡遍地都是美食,哪怕是食阁也有很多小店都是米其林指南推荐或是曾经被推荐过(新加坡食阁:通常是开放式、有屋顶但不封闭的公共餐饮区,由政府或大型物业统一管理。座位是共享的,几十个摊位围绕而设。食阁类似中国的美食广场、小吃街、夜市档口区)。

食阁是新加坡饮食文化的核心象征,聚集了马来、中餐、印度菜等多民族美食。也正是这样在这里可以吃到各地的美食。

晚上去了牛车水。牛车水的英文名是 Chinatown,意为唐人街。

在19世纪的新加坡,还没有自来水系统。 那时候,住在这一带的华人居民——主要是福建人和潮州人——要靠牛车运水从安祥山(Ann Siang Hill)或珍珠山(Pearl’s Hill)一带的水源处,把水拉回家中使用。

所以这一区域便被称为 “牛车水”(Hokkien:Gu Chia Chwee、潮州话:Gau Chia Chui),字面意思就是「用牛车运水的地方」。

当时的新加坡是英国殖民地,英国人实行 “族群分区居住”(Ethnic Enclaves) 政策:

  • 华人住在牛车水一带
  • 马来人主要住甘榜格南(Kampong Glam)
  • 印度人住小印度(Little India)
  • 欧洲人住在更靠近政府山(Fort Canning)和海边的行政区

此时的牛车水还在庆祝中秋,正巧此时也是印度人庆祝过年的节日。所以在这里几乎也是看到非常多的印度人。

从战火到现代:坡的历史篇章

War Memorial Park

圣安德鲁大教堂

下午天实在太热了,后面就去室内避暑了。来到了国家博物院,门票 18 新。

纪念币 12 新。

南洋华人也曾被鸦片毒害。

1942年2月15日,英国宣布在新加坡投降。新加坡进入日本的军事占领时期,并被改名为“昭南岛”(日语意为“南方之光”)。战争在其他地方仍在继续,而新加坡人民则在食物和燃料短缺、疾病肆虐以及日本人的暴力与骚扰下艰难生存。

直至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新加坡才重新迎来解放——这座“东方的直布罗陀”,在战火与苦难中,重新看见了曙光。

坡的近代历史:

🇬🇧 1945:结束日本占领,但仍是英国殖民地

1945 年 9 月,日本正式向盟军投降。盟军(主要由英国军队领导)重新接管新加坡,成立了 英国军政署(British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来恢复秩序和重建。

📍这一时期(1945–1946)新加坡实际上仍然由英国直接管理,属于“军事管制”状态。


🇬🇧 1946: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

1946 年 4 月 1 日,军政结束。英国正式宣布新加坡成为 “英属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 of Singapore)。 这一举措也意味着新加坡从马来亚分离出来,拥有独立的殖民地行政系统,但仍受英国统治。


🏛️ 1959:获得自治权

经过多年政治改革与选举,1959 年,新加坡终于获得 内部自治(self-government),李光耀(Lee Kuan Yew)成为首任民选总理。 不过,当时新加坡的外交与国防仍由英国掌控。


🇲🇾 1963–1965:短暂并入马来西亚

1963 年,新加坡与马来亚、沙巴和砂拉越共同组成 马来西亚联邦。 但由于政治与种族冲突不断,1965 年 8 月 9 日,新加坡被迫退出联邦,才正式成为独立的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

年份 事件 状态
1942–1945 日本占领(昭南岛时期) 日军统治
1945–1946 英国军事管制 盟军管理
1946–1959 英国直辖殖民地 英国统治
1959–1963 内部自治 李光耀政府成立
1963–1965 并入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联邦一员
|

1965 | 正式独立 | 新加坡共和国成立 |

从 1942 年的“昭南岛”到 2012 年的“世界之城”,新加坡仅用了 70 年。 它从一座战争创伤的殖民港口,成长为现代化、绿色、智慧的城市国家——这段历程,是关于重建、团结与远见的奇迹。

出了博物馆往上走就是福康宁公园。网红树洞在这里,即便是工作日的周一和错峰出行,这里仍有很多人在排队拍照。

晚上在 Funan 二刷鬼灭之刃,首刷是看的枪版,二刷必须支持一下。善逸帅的不行。

然后出门走了一段距离就是克拉玛头。

玩了一下弹弓,非常的刺激。

🇸🇬沉浸式体验人体弹弓!太刺激了吧

云雾林与热带奇观

今天的行程从滨海湾花园开始。天气非常的热,购票进入云雾林。室内还是比较凉快。

:::gallery :::

OCBC Skyway

:::gallery :::

侏罗纪主题的食阁

晚上,聚餐。

告别在圣淘沙

最后一天的行程非常的紧凑了,4 点必须到达樟宜机场。所以这天找找的就起床了,办完退房,行李寄存,直奔圣淘沙环球影城了。这天是周三,环球影城依然有很多人,有两个项目排了挺久但是最后因为天气原因、设备故障浪费了许多等待时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

查看完整文章以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