锵锵,Miki 已经6个月没有打工了
最近被动辞职满6个月,刚好稍微有点时间,来写写最近干了点什么,以及伴随而来的心理/精神状况。跟6个月前的这篇主讲经济状况的叙述型干货不同,本篇以自己发泄心情为主,所以要读的话最好不要抱有什么期待(<–不会有什么期待的好吗,你的内心戏也太丰富了)。
不过从功能上面来讲,这篇 follow up 的重要性其实并不亚于前篇,因为决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颠覆的这项实验,本来就挺令人好奇的。我本人喜欢混 fediverse —— 经常被称为“毛象”或者“象站”——以及早年喜欢混豆瓣的原因,无非是可以免费云一云其他人的生活。看看友邻们分享出的人生里大大小小的抉择、尴尬得意沮丧胜利苦逼装逼的各种时刻,就感觉明明自己只有一个人生,却好像稍微能拥有多于一个人生的体验。如果这篇是我的友邻所写的话,我一定会很好奇地读一读这位友邻放飞了6个月之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这种 stalker 思维很危险啊)
工作及心态 #
之前我好像没有特别提过,我在被动辞职的第二天(第一天是用来消化 shock 的 mental health day lol),就无缝衔接了自己的新事业 sewing pattern design。我的缝纫小店叫做 WildCress,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域名和 instagram handle 都空着还没有人用,在这个网路身份爆炸的年代尤其稀罕,所以顺手用起来了而已。
卖 sewing pattern(纸样)在欧美是一个历史悠久,非常 established 的成熟市场。一两代(大约我们 grandma 的世代)之前,那个缝纫机虽然已经发明并普及出来,但是车马邮件都还慢、制衣产业还没有因为全球范围内进行 cheap labor 剥削因此没有现在这样便宜、并且布料里面还不含微塑料 polyester 的时候,为了获得各种样式的体面衣服,对着装有要求的人们会自己买来 sewing pattern 在家动手缝制。Sewing pattern 内含与衣服成品等大的布片形状(纸质),以及缝制步骤(可以想象成类似 IKEA 产品的小 booklet,只不过文字比较多),所以只要自己买布/线/纽扣拉链等原材料,再加上一些手工,就可以缝出跟封面效果一模一样的衣服。当然也有直接请裁缝来缝的,但是裁缝也需要这个 pattern 才行。
在如今的这个时代,sewing pattern 早就变成 pdf 线上销售,不过市场相当 saturated。原因有供需两方面。一方面,需要购买的人集中在极少部分手工/cosplay/古风爱好者身上(你认识几个身边的人现在还自己缝衣服的?),而另一方面制作 sewing pattern 对资金、技术的要求很低,只要有心想要做,谁都可以贩售。听起来是个不怎么有吸引力的市场对吧?不过我的目标并不是靠自己的作品改变业界改变世界,只要产生一点点收入补贴家用我就很开心了。要有个类比的话,这个 business 有点像 local 市集里那些卖手作小木雕、手织小玩偶的 artist,只不过是在网上摆摊罢了。
我在被动辞职之前就推出过一个包包的 pattern 开启了 WildCress 小店的运营,但是过去自由的这6个月之间,除了吃饭睡觉、照顾小朋友们、参与全家范围的集体活动(grocery shopping 和出去玩之类)、因为 burnout 而花式 procrastinate 之外(<–哇条件好多,应该说生活丰富么),其余时间几乎全部放在这边。原因也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单纯地特别想做,一种不论怎么样都想做的感觉,只是一门心思地做。不顾前不顾后地做。
清点一下成果的话,在这6个月间我靠一己之力:
- 发布了2个达到销售标准的 sewing pattern,一条裙子和一件吊带
- 拍摄和剪辑了9支 YouTube 影片(仅缝纫相关,合作的 channel 大喜的日子另计)
- 搭建和上线了一个客制纸样的软件系统(minimal viable product),并在迭代改进+维护中(这里 AI 帮助最大)
- 写了4篇缝纫相关的 blog
- 写了2篇 newsletter updates
。。。这么一列出来,好像很厉害的有没有?其实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自我怀疑从来没有断过。其实是 constantly 每天都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脑子里说“你这样不务正业是不行的,今后也没什么前景,趁现在还早不如去找点正经活干”。Combat 这个小小的声音有两个办法:
- 向 Colin(自己的 partner,两个小朋友的父亲)诉苦。向 TA 寻求心理支持一般是每天一次或两次,因此 TA 被迫承担了非常多的感情义务。Colin 曾经表达过,因为我这边心理状态 rollercoaster 太厉害并且 polarity 交换太频繁(远胜于还在全职打工的时候),以至于他跟我在一起感到无所适从,并且很难安排每天的日常生活计划,因为我心理状态不好的时候可能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日常两人共担的责任——比如照顾小朋友时如果不耐心就容易吼 TA 们,压力太大睡不好觉就会导致白天跟所有人的互动质量大幅降低。
- 靠着不知道哪里来的“我就是一定要做”的这种信念,just ride with it,等这段瓶颈时间过去了或者难住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一般一两天到三五星期不等),就。。。无缝进入下一个心理过山车式循环。
。。。太把自己的事当回事,就会这样。
如果要评价这个心理状况的话,倒是可以苟得下去。不过总是让家人们(这里指的是真正的住同一个屋檐下的家人,不是指关系好的网友啦)来承担我心理 rollercoaster 的后果,对他们来讲(主要是 Colin)并不公平。久而久之也不会再获得他们的支持。可能要去找找有没有针对日常/工作压力进行心理调节的相关书籍/资源,然后跟着里面提供的解压方法逐个来尝试并评测效果了。。。
另一方面,做 sewing pattern design 虽然也有不顺利卡壳的时候,但是却给我带来了一种新的工作面貌。我之前做 coding 工作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微妙的不情愿,因此不停地换工作以至于几年之间在大中小型公司都工作过,最后在6个月前被动辞职的时候才想通这并不是公司的问题,也不是我不适合这个行业,而是我就是不想做这样的工作。现在的周日下午不会再有因为明天周一而感觉烦躁了,每天早上也不需要做好完全的心理建设才打开工作的 laptop。确实工作上也有好多想做的 idea 或者事情却没有时间,但是既不会感觉到烦躁也不会觉得亏欠了谁(这句怎么有种陈奕迅歌词的感觉),没有人催我进度也不需要跟谁 sync 或者 push back,当然也没有开会——除了只有一次作为一个缝纫 app 的 power user 跟 app 开发者做个 user interview 说说 use case 提提建议什么的。总之就是完全没有内耗,一种瘀积多年的宿便终于排通畅的感觉💩,好爽啊!
经济及心态 #
经历了几个月的敲打,又一次确实体会到了“人活着就需要钱”这个世间真理。。。
我的缝纫小店目前的收入其实是不能 cover 各种运营成本的(样衣的布料,店铺的月费,AI coding assistant 的费用,云服务的租金 etc)(话说已经有收入难道不就很厉害了吗?我看到第一单 order 的时候感觉激动得要上天了),然而家里柴米油盐却不能断。所以目前是跟退休人士同样状态,每一两个月的月末卖一批股票提供下个月的花销。
。。。也就是所谓的靠天吃饭。有的时候这个月卖了一点,下个月数额又涨到比原来还多,这个时候会觉得我不如这样苟到天荒地老。另有些时候川普一声令下资产凭空缩水百分之x,这个时候就觉得好焦虑我是不是还得出去打工但是不会有人雇我这种渣渣的我根本没价值活着就是浪费空气污染环境。。。(<– 就是你这种 bipolar 的心态才会让 Colin 苦不堪言啊)
前篇发布的时候有不少友邻鼓励我申请 unemployment benefit,拜这所赐每周有不少入账,不过到现在几个月过去 unemployment benefit 马上要烧完了。所以接下来就要全靠你了美国的经济(拍肩)。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赌国运吗?
不过这样长期下去的话,我这边似乎还是不行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圈有个著名的4%理论,大意是这样:资产用于投资的话(投资股市的部分当然是放 index fund),因为股市每年涨几个百分点(然后减掉通胀的百分点),只要每年从中提取不超过4%作为生活费,资产就不会缩水,因此能够用这个办法苟到天荒地老。简单理解的话,理论上只要能存够未来25年的开销,就可以保证未来一辈子的开销。不过这个原则有几个大家不怎么提的 assumption 以及执行起来的 caveat:
- 这4%是 monte carlo...
剩余内容已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