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ful

Colorful - 一枚数字艺术家的自留地

马上订阅 Colorful RSS 更新: https://xiaoa.name/feed.xml

面向未来的认知优化之《爆裂》启示录

2022年12月31日 08:00

目前,我们的旅程一直很舒适、惬意,路况一直很好,食物也充足、美味…… 事实上,如果我没经历过那些前所未有的糟糕透顶的事情,我会说,麻烦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呢。 - 塔姆森。唐纳(Tamsen Donner)1846.6.16

前言

今天的科技变革速度远远超乎过往所有的「理所当然」和「想象」。

相比单纯记录下《爆裂》的读后感,我更愿意从另外的角度谈谈我的思考和理解,也许还会穿插一些我认为有趣的故事。因此请允许我调皮地将本文的标题改为「杂谈」。最近有刷到孟晚舟女士的一个短视频,视频中提到,她在谈及自己初三的儿子未来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的时候说:“不管你将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一定不要选择和机器竞争的职业”。

What?!和机器竞争? 我想,无论作为启蒙教育者的父母,还是专业教育者,很少会从这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去发出这样的 “劝告”。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我们有多少人开始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

世界从未停止变革

现在,让我们抛开一些非常时髦的概念和名词,尝试静下心来挖掘一下发生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处可见的案例,来以此感受「世界规则的颠覆」。

了解我的人应该知道我对「软件工具」的痴迷程度,从 08 年成为独立博主开始,经历了那个独立博客百花齐放的 Web 2.0 时代,那时候的互联网还没有正式进入无线时代,各大商业软件公司以抢占用户的电脑桌面为主,然而更加令人敬畏的是一群 Hero 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分享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分享精神就是 WWW 的灵魂。如果你曾痴迷于订阅「异次元」、「小众软件」、「善用佳软」等博客,你应该会对这些宝藏博客至今记忆犹新,他们中有些至今仍然在保持着稳定、高频的内容更新。

如果你是一个跟我一样的狂热爱好者,那我坚信我们对 Small is powerfull 会有共鸣,如今,你可以从你的口袋里随时拿出一个利器帮助你自动化地、高效地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并且他们运行在 Everytime & Everywhere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关键的并不在于你有多少工具,而在于 你开始培养这样的意识和工作方式善用 工具、擅用 工具,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认知的变化,会给你带来巨变。

这些是「机器」吗?我想,是的。

值得深入探讨的是我们作为「Human」和「Machine」(以下均以这两个关键字提及)的协同关系,或者叫人机交互关系。

在此之前,请允许我抛砖引玉,通过一些过往的经历和认知,来阐述一下《爆裂》中提到的 九大法则我并不打算 “循规蹈矩” 地写这篇文章:去罗列这九大法则然后一一解释。我会像写故事一样将 这些法则穿插解释在其中,因为我特别希望他们更加生动一些,而不是成为某种新的教条。就像这些法则也自然地穿插在我们这个世界一样,他们从来也都不是孤立的。在我看来,这些法则本身并不 “高大上”,它们其实从头到尾一直在,所以,总结和思考它们的意义会更加靠谱一点,而不是沉迷于它们。

拉力优于推力的魔力

改变世界只需要 “一群有思想,有责任心的公民”。 - 《爆裂》

关于这个法则,其实都不用举现在的例子,现在的这个现象或者说 法则的体现 很明显已经频繁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了,聊聊过去,再结合现在,或许会更加有趣和好玩儿。

由于被狂热的爱好疯狂驱使,作为一个 90 年生人,有幸在 03 年说服爸妈给我买了人生第一台电脑,当时正是 Windows XP 火遍全球的时候。此后的时间里,这台电脑更多的成为了我的娱乐设施,我并没有很好地用它解决什么问题,在我看来,它完全变成了一台游戏机。但是我仍然对 Windows XP 的各项功能惊叹不已,在还没接触互联网的时候,阅读系统的 Help 脱机文档有时候都能成为一种享受

Windows XP Help and Support Center
Windows XP Help and Support Center

大概在 07 年左右,家里已经接入了宽带,我对这台有些 “古老” 的电脑也做了一次硬件的全面升级,作为那个年代的我们,最早一头扎进互联网的时候,仍然第一时间选择了游戏,但即使在这样眼花缭乱的虚拟世界里总是有非常多的聪明人,可以和现实世界中打理生活一样井井有条。

当时我已经开始接触到世界级网游:魔兽世界(以下简称 WoW),复杂到离谱的界面和操作方式当时劝退了一批玩家,时常我们需要用一些 辅助插件 来帮助我们在游戏中完成一些更好的操作,注意,这在当时来看是 革命性 的东西,尤其是那个外挂满天飞的年代。直到后来正式成为一名技术工作者,我才知道,当时 WoW 使用的是先进的 Lua Language 作为插件机制的核心实现。如今,Lua 仍然在众多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本文的受众和读者,这里不做更多展开叙述,感兴趣的可以自行 Google)

Beginning Lua with World of Warcraft Add-ons
Beginning Lua with World of Warcraft Add-ons

这样的机制在当时整个全球的 WoW 社区运作的非常好,商业公司和个人开发者不断涌入,贡献和分享了一大堆非常实用的插件,极大增强了全球玩家的游戏体验,它们改变了这个 “世界”。而且,你可以随意安装和卸载这些插件,如果你有一定的开发能力,你随时随地可以把你的创意分享给全球所有玩家。

一个游戏真正配称得上「伟大」,除了在于它本身高质量的水准之外,我想更多的是它能否带来更大的想象力,它能够提供某种「拉力」机制,让更多有思想的人进来参与奉献。 结果就是这样的伟大成为了经典,经久不衰。

其实,WoW 这样的例子在暴雪这样一家伟大公司的早期作品中就出现过雏形,《魔兽争霸》可以提供地图制作及功能定制化能力。令人惊叹的是,这样的机制让一款其实非常古老的游戏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甚至直接出现了同为世界级的衍生品。如今大为流行的 Moba 类型游戏的鼻祖,我相信老玩家都会脱口而出它的名字。

显然这样的机制离不开互联网强大的连接能力,全球玩家被自然连接在一个虚拟世界里,这样的连接并不会受到可见的限制,一个倡议群体和一个优秀的厂商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发生持续的、令人惊喜的化学 🧪 反应,它持续地为创新者激发自己的潜能和热情。

涌现优于权威

此前,我们对于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有着十分单一的理解:它来自上帝,透露给不同的牧师、先知、神父、政教合一的领袖,并以教义(或世俗领域的政策)的形式传达给古代的中层管理人士,最后传播到无条件顺从的普罗大众。这样的认知很陈腐,饱含专制的意味。- 《爆裂》

事实证明这样的「拉力」机制仍然影响着全球的游戏市场和游戏的运营寿命,例子数不胜数。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机制发展到今天愈演愈烈,伟大的创新电子游戏 Minecraft (我的世界)甚至直接将这样的机制注入到本体设计。而如今,甚至开始出现一些另类的「极端」。

有这么一款「不是游戏」的游戏。它开始套上「元宇宙」的概念火遍全球,资本市场都为之疯狂,它就是 Roblox。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但是,就在人们认为这个「元宇宙第一股」all in 元宇宙和游戏的时候,Roblox 却突然掉头,直接瞄准了和元宇宙、游戏赛道相去甚远的方向:教育培训。在这个领域,它给自己的定位是「针对少儿的在线游戏平台」,其已经在纽交所上市,月度用户将近 2 个亿,并且 2 / 3 的玩家是在校的学生,这样疯狂的数据,让其经营主体直接成为当今世界最有价值的电子游戏公司之一。

它的伟大在于它极有可能带来教育的数字化颠覆,即使我们现在已经有大量的科技进入到了教育领域,然而事实上它们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教育仍然受制于「权威」,今天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大部分源自于 19 世纪中期的普鲁士教育模式,大约 170 年前,这种模式在西方非常流行,它试图让学生「整齐划一」以适应未来的工厂工作。

如今这个模式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标化的教育显然已经不是为了挖掘个体的独特去设计,而是试图制造想法一致的人,靠各种规章制度、评分机制在运作和维持。面向未来,这样自上而下的教育体系会逐渐失去作用。

我相信我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这样体系下试图培养的规则和习惯,等入了职场之后,几乎没有任何顺畅的衔接体感,我们几乎需要从头开始适应职场。比如,作为一个技术工作者或者创意工作者,我并不需要某个定时 call 我的「铃声」,我要做的反而是专注于这个事情,并且搞定它。这种局面形成了「学校」过渡到「社会或职场」的天然「矛盾」和不连贯性,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在做一个危险的假定,认为经过多年的严格教育后,学生会具备在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环境中取得成功的能力,可实际情况显而易见,非常令人沮丧。

关于这个「脱节」的说法,在《爆裂》一书中曾经提到 John Dewey 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当时他呼吁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无缝融合,主张 “教育即生活”。

事实上,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将学习和自己的兴趣、人际关系以及可能追求的机会联系起来时,他会学得更好。

让人欣慰的是,这样的包袱和糟糕的情况,在 Roblox 等数字化世界里可以直接被改变,值得一提的是,Minecraft 早在 Roblox 之前已经率先进入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多意外收获。

如下是一个 Minecraft 的化学教育版的演示视频:

Roblox 既可以天然寓教于乐,教育工作者只需要预制一些课堂模板,剩下的让充满智慧的学生去自然「涌现」,它也可以形成某种激励制度,吸引更多的教育学者进场,带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显然,激发独立个体的潜能才是教育真正的意义,不是么?

Roblox 正在推出儿童编程等课外兴趣课程
Roblox 正在推出儿童编程等课外兴趣课程

现在,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技能培训、兴趣教育方面,游戏可能真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老师,这在我看来正是「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区别,我们应该重视学习,而不是教育本身,授人以渔一定好过授人以鱼。

诚然,互联网世界本身的不对称性导致很多东西是双刃剑,时好时坏,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识别和善用它。 我们可以留心回忆一下,或许我们在很多分享中和聆听别人的分享中经常能够听到「游戏」世界中的例子,它通过数字化的感染方式,也曾经给很多人带来非常正向的启发和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曾经的「游戏」是让很多家长极其厌恶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规则就是在悄然地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和辩证地看待所有问题,这或许就是《爆裂》的法则真正想告诉所有人的东西: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的适应性什么时候真正发挥出来?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我们必须做好准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

查看完整文章以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