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英文学术论文写作指南
本文章出自 CCF 学生领航计划 (CCF SPP),讲义和回放都挂在 CCF 的电子图书馆,这里放一个传送门,方便大家前去了解(第一周限免,第二周起需要 CCF 学生会员)。
讲者于静老师,b 站帐号于老师的日常
学术研究过程与论文写作过程是一致的,从确定研究领域,找到研究动机,提出问题,设计方法,实验验证最后总结展望,也是我们论文 introduction related work 到 methodology 和 experiments 最后 conclusion 的一个流程。
目前新手上路完成论文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学生什么都不懂,希望老师一步一步教;老师希望学生自己完成论文,自己只做点拨(甚至带带老师)
- 选择了很好的主题,得到了或许很好的结果,但是由于论文写作水平的原因,自己所写并不能写出整个论文的水平
- 论文无法准确表达研究的内容,把文章逻辑和自己的贡献讲清楚
- 论文在 abstract 把贡献写的很大,但根据后面实验的结果来看难以自圆其说,应该在写论文之前把所有的内容有个把握
- 持续拖延:写论文与科研应该是协同的,可能重要性占 30-40%,不应该拖来拖去
- 不知道论文如何逐步完善
科研论文写作四步走
- 价值观: 为何做科研?为何选这个问题?(第一期 Why?)
- 思路: 写哪些?什么逻辑?什么内容?(第一期 What? )
- 写法: 怎么写?怎么改?怎么高效?(第二期 How?)
- 规范: 英文怎么写规范、简洁、清晰?(第二期 How?)
研究动机——是否探究本质
CCF-A | CCF-C |
---|---|
问题-方法-实验,相互呼应 | 问题-方法-实验,各为其说 |
问题:有理有据,足够具体 | 问题:大家都在研究,所以我研究 |
方法:针对问题设计,每一步设计目标明确 | 方法:step1->step2->step3 |
实验:针对方法逐一证明,针对动机逐一分析 | 实验:达到了 SOTA,缺乏分析 |
SOTA model: state-of-the-art model,并不是特指某个具体的模型,而是指在该项研究任务中,目前最好/最先进的模型。
SOTA result: state-of-the-art result,指的是在该项研究任务中,目前最好的模型的结果/性能/表现。
各模块方法技巧
标题:核心问题与创新点的高度凝练
标题的基本要求:不超过 15 个单词、英文形式规范、语言精炼简洁、范围大小适当
一个好的标题:反应核心问题、突出技术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易于记忆传播
一个不太好的标题:无法从标题中看不出工作或者贡献(创新点)、为了拼凑大写字母把单词中间的某个字母大写、或者直接凑了几个大写字母使得自己的论文难以记忆
MuKEA: Multimodal Knowledge Extraction and Accumulation for Knowledge-based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CVPR 2022)
其中 Multimodal Knowledge Extraction and Accumulation 是贡献,Knowledge-based Visual Question Answering 是领域,一目了然;为了方便记忆,把字母最好拼成方便读的单词,效果会更好
摘要——题目的扩展
现在这个问题存在的挑战->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方法思路(1 句)->本文的亮点->本文方法优势
引言
引言的内容与 abstract 格式大致相同,但是需要展开阐述。
引言要有理有据,足够具体:
- 背景阐述聚焦重点
- 问题提出明确具体
- 背景时提的问题是这个 task 最核心的问题,要解决的任务的本质问题
- 而 Related work 是具体某个方法提出来的问题,是某个方法的具体缺陷
- 聚焦研究动机,总结现状问题
- 认真阅读,客观评价
- 基于研究动机,概述研究方法
- 为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问题,每一步具体是解决了问题的哪个部分,不需要详细介绍每个步骤
- 面向领域需求,拔高论文贡献
- 准确评估自己的贡献,每个贡献要分开分点表述
介绍大背景->对现有方法问题进行归纳,进行客观的评价->从具体方法归纳技术问题->介绍自己方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每一步解决了问题的哪个环节->评估自己的贡献(提出新问题、解决的新视角、实现的新框架、新方法、达到了新 SOTA、具备了新的能力)
相关工作
基本要求:
- 包括理解本文的所有主题,不要罗列看过的所有论文
- 包括问题相关的所有工作,Task 或者我的方法的相关工作
- 自己研究领域的相关工作+自己的方法在领域内外的应用+与自己方法起到相同的功能的方法的介绍
- 从不同维度划分主题
- 同一主题方法归类
- 总结问题
- 引出本研究的区别和贡献
方法
方法是最容易写的部分,可以先写。不过真正的科研论文,方法内是含有问题的研究思路的,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 总原则:换位思考,从读者角度出发
- 最费力的部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部分
- 问题建模:数学语言描述、确定研究目标
- 模型介绍:
- 模型框架图,清晰定义模块,突出创新之处
- 小标题确定,突出方法特色、用于、创新性,图文一致
- 模型总体介绍,突出模块间关联
- 分模块介绍,突出模块设计动机
- 精简表达,善用公式,理论分析
- 根据重点,重新组织方法介绍思路
- 标题和图突出创新性和重点,相互呼应
- 每一步方法设计都有理可依,介绍这一步是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绘制 Framework 图
- 把输入输出、模块(大块里的小块)表现好,一个例子贯穿始终
- 图上的模块名字与论文子标题要一致
每个过程首先介绍背后的动机以及目标,具体的过程可以分小标题或加粗来表现逻辑。
在讲方法之前,整体介绍模型设计思路,描写动机以及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方式的原因,以便给审稿人进行解释。
实验
- 一致:支撑理论/方法、动机(实验要印证工作的特性)
- 核心:提供重要实验结果
- 诚实:不只展示最佳个例(开源之后得到反差可能会影响自己学术生涯)
- 分析:给出结果的合理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结果与设计的关联)
- 局限:给出方法的能力边界(写出自己方法的边界,不要凭空地去解释,可以学习 ML 的论文的设计)
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针对问题设计方法,每一步目标明确->针对方法逐一证明,针对动机逐一分析,以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
结论
尽量简洁、避免过度夸大地总结论文的主要发现以及经过验证后的结论,介绍未来工作等。
总结工作体现效果+说明局限指明方向
致谢
- 帮助这篇论文的人员、机构、项目资助
- 审稿人
- 提供建议的其他科研人员
- 非 co-author
参考文献
- 不遗漏,查全
- 按照会议/期刊既定格式
- 常见错误:大小写、全称/缩写、漏写、名字错拼
做图规范
研究动机图绘制
- 记录方法需要的输入输出,解决了什么问题
- 使用专业语言和符号表达,使用对比表示和之前工作的不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