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从阿里巴巴离职
本文摘自我的 2019 年终总结
在我离职阿里前跟上司沟通了很多次,有次他说:“人生 1/3 的时间都是工作,工作是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你不想工作,还想做什么”,没错,工作是真的很重要,我把它视为“正事”,但我对工作的认知有自己的一套准则。
如果看过我去年的总结就知道我在阿里的状态并不是很好。阿里是一家很棒的公司,给予员工的自由度、资源和对员工的培养方式都很好,但前提是你是一个会 leverage 这些的人。你不会利用这些,那阿里赋予你的优势也就毫无意义。我直到离职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驱动自己,无论是每次和前辈们的聊天还是深夜中的自我反省,我都在思考我应该如何在这家公司更好地工作和成长,但长期的水土不服导致挫败感愈发严重,其实归根到底是我与公司理念的冲突。
在此我要先把范围缩小到我们所在的团队,因为在任何一家大公司,你不能单靠个人的言论去判断整体的公司环境。尤其在阿里,各团队各自为战,尽管从上至下有严谨的管理层级、尽管不同团队间互有合作,但说实话跨团队间的了解并不多,哪怕坐在同一楼层的同一排,你也可能对隔壁团队在干嘛知之甚少。通常的情况是财年初团队老板划一个大致方向,下面的所有人自发地策划今年该干什么,只要跟这个方向沾边即可。由于自由度很大、单兵作战能力又强,导致团队内部遍地开花,跨团队间又相互渗透,指不定哪天就互相蚕食。正是由于这样的做事方式,导致你的绩效,或者说你一年中产生的价值可大可小。假如老板划的方向和你的兴趣正好吻合,同时你也很擅长,那么你很容易想出一个点子为团队做贡献、为公司产价值。相反你则很难在其中倒腾出什么花样来。
在阿里的后半程及我自己的问题
我在阿里的时间里,心累远大于身累。之前有同事评价另一个很优秀的同事说:“这(某)件事交给咱们团队里任何一个人都能做,每个人都不差,但能做到这么漂亮的只有他了”...
Continue t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