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的学习方式
原文地址:https://geekplux.com/2019/05/31/learning-without-hesitate
这个题目其实也是某个深夜自己睡不着时候瞎想的,因为我发现自己近一年学的新东西太少了,究其原因大概是我陷入了一种学习的通病,我把它叫作“舍本逐末”。
什么是舍本逐末的学习方式
舍本逐末的学习是指明明费了好大力气,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是需要付出精力的,但舍本逐末学习法的精力都花在了准备、焦虑和犹豫上。具体有三个表现:
1. 总是衡量付出回报比,纠结于值不值得学
忽然想学一个东西,但是又怕自己付出了很多时间收益不大,仿佛连学习都有了“性价比”。事实上我们在学东西之前,总是容易高估自己愿意付出的努力,而由于人的惰性,我们很有可能就浅尝辄止了,或者学一半发现自己“不适合”,就及时“止损”了。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纠结,不仅纠结学习与否,甚至纠结学习的顺序,毕竟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兼顾,得先挑最重要的开始。
2. 不停研究学习路径,却迟迟没有开始学
决定开始学习以后,又开始研究起了学习方法。
- “如何快速入门水泥搅拌?”
- “只需 10 分钟,优雅掌握挖掘机技术”
- “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的最佳路径”
类似这种标题的文章最容易吸引眼球。表面上看这些文章总结了最佳的学习方式,让你能更快的掌握想学的知识,但实际让你事倍功半,甚至充满挫败感。一方面你觉得,别人只要花 10 分钟学会的东西,我为什么花了一星期。另一方面,阅读完这类文章让你有了一种你已经学会的错觉,实际上你还是什么也不会。最严重的是:看多了这类文章后,让你以为学习东西都不需要下苦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那都是死读书的把戏,你有更快更好的“捷径”。殊不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3. 收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反而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
舍...
Continue to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