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 Jiang 敏捷开发培训 敏捷认证Scrum Master
Recent content on Bob Jiang 敏捷开发培训 敏捷认证Scrum Master
马上订阅 Bob Jiang 敏捷开发培训 敏捷认证Scrum Master RSS 更新: https://www.bobjiang.com/index.xml
京东敏捷软件开发精髓
2015年9月2日 08:00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老师:姜信宝,Bob Jiang。我来自京东商城-技术研发管理部,是京东的敏捷教练。
很高兴受到“京技院“的邀请,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关于京东的敏捷软件开发商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分享的内容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这次准备的时间有些仓促,同时我也是第一次通过微信的形式做这种交流,有不足的地方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今天我的分享话题会分为两大部分:
1.案例分享 2.敏捷软件开发的精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案例,京麦团队。相信如果关注京东敏捷开发的朋友,对于这个团队并不陌生。京麦团队是京东的第一个敏捷团队。到目前为止该团队没有一个员工离职,这在互联网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
案例1:京麦 2012年底,有一个屌丝团队,他们做的产品慢慢被边缘化,客户不满意现有产品,技术负债高,并且团队马上要被解散去做其他产品了。这个场景听起来熟悉吗?
很幸运的是,团队leader旁听了一次敏捷的工作坊,知道敏捷应该怎么玩,也知道了和其他团队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因此京麦团队决定试一试,用敏捷开发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有了想法马上行动。
第一步,组织团队进行敏捷培训,全员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敏捷软件开发。这是敏捷软件开发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第二步,团队坐在一起,这里团队指的是产品、研发、测试整个团队,而不仅仅是研发。团队坐在一起的好处有很多,比如有了问题,直接喊“张三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 又或者产品和研发正在讨论某个具体的需求,测试人员听到后立刻加入进来,信息快速共享并达成一致。
另外,团队坐在一起还有其他的好处,团队的每日站会更加容易同时一起开,代码评审也会随时随地的发生,任务板上的任务团队更容易更新。简言之,团队坐在一起更容易促成团队之间的沟通,以及信息共享。
第三步,按照Scrum框架的定义,严格地开展每一个会议,如迭代计划会、每日站会、迭代评审会、迭代回顾会以及产品列表梳理会。每一个会议都不能省略。
第四步,Scrum会议坚持开的情况下,团队可以尝试引入已经被证明有效的良好工程实践。如持续集成、结对编程、测试驱动开发等。
在坚持以上四步之后,京麦团队达到了如下的成果: 1.交付周期从之前的12周,降到现在的2周 2.同时在线的用户数提升了3倍 3.活跃用户数提升了5倍
京麦团队到现在敏捷转型接近三年,团队也已经拆分成4个小团队,整个团队还是在坚持着使用Scrum的方式,每两周一个迭代,持续交付价值,持续改进。下面是他们团队任务板的一个持续改进图,供大家参考。
这是他们第一版的任务板
第二版
第三版
最后在京麦团队的带动下,整个POP团队都已经开始了敏捷转型之旅,非常感谢京麦团队不懈的坚持。以上是第一个案例的分享。
案例2:物流开放平台 介绍这个案例之前,我想先说一下团队的收获。这个团队在人员数量不变的前提下,2015年上半年就完成了2014年一年的任务量,即团队效率至少提升了1倍。想知道这个团队是如何做到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团队的例子。
首先这个团队经理是很开放的一个人,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尝试。这是非常好的开端。 第一步,仓储团队的总监找到我们,商量进行大团队的敏捷转型。这里多说一下,为什么这个团队的总监会找到我们。前期我们(敏捷教练)在POP京麦团队的成功试点,很多团队也都听说了敏捷可以成功的,因此越来越多的团队也想进行敏捷转型。也就是说通过早期成功的样板团队,树立了榜样,也为后期的敏捷转型铺好了路。
第二步,敏捷导入,即进行普及性的培训。上面提到的团队经理和他手下的几个leader都来参加了ScrumMaster敏捷训练营的培训。
(这是团队经理听完培训之后的反馈:“在京东第一次接触敏捷研发管理的思想,是在今年春节前一次公司组织的敏捷培训课程上,听了敏捷教练BOB的授课,感觉这种管理模式既可以改善现有研发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又能给团队带来很多新鲜事物,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于是,在部门领导的倡导下,我们几个三级部门开始了各自团队的敏捷之旅。”)
第三步,团队开始按照Scrum进行敏捷软件开发,并且持续改进。大多数团队一开始都会选择两周作为一个迭代周期,因为两周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点。
制定了团队规则之后,就要执行。比如“最初开站会的时候,大家都不是很积极,到了规定的时间,很多人还在忙自己的事情,不叫不来。后来敏捷团队制订了奖惩机制,每天不按时参加站会又不提前请假的,都要扣20块钱作为水果基金。这下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每天参加站会的人也比较齐全了。有一次一个同事因为处理问题,晚来了2分钟,本来是有情可原的,但为了兑现承诺,他主动买了5盒草莓分给大家。”。
另外,回顾会议是非常关键的。“在敏捷回顾会上,大家都要总结上个迭代周期里工作情况,包括做得好的地方和需要总结提高的地方。会议由Scrum Master主持,每个人会拿到不同颜色的便签纸,蓝色的便签纸上写做的好的实例和总结,红色的便签纸上写的是待提高的事例和建议。在写完总结后,大家会按顺序轮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终汇总到Scrum Master处。每次回顾会,都会让大家获得很多的经验和宝贵的意见,从而提升整个敏捷团队的工作质量。”
在部门领导和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下,我们敏捷团队鸟枪换炮,从以前传统的墙面看板,上升为触摸电视屏幕的电子看板。怀着激动和感激的心情,我们几个小伙伴瞬时间将高大上的触摸电视和支架组装完毕。
在团队敏捷转型的一开始,为了让大家对Scrum有更全面的了解,团队还自发组织了读书行动。每天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团队花30分钟共同阅读同一本书,并且大家会就这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可视化的读书结果
以上就是第二个案例分享,物流开放平台。
案例3 - 京东途牛融合项目 5月8日京东和途牛联合宣布,双方展开深入战略合作。6月下旬,我作为敏捷教练进驻途牛团队,帮助途牛项目一期进行敏捷软件开发的辅导。
针对全新项目的转型,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需要先梳理出第一版的产品列表(Product Backlog)。一开始我就和途牛团队的8位产品经理进行产品需求的梳理,并且使用用户故事地图进行了产品需求的大概规划。
第二,团队坐在一起。产品研发和测试全部坐在一起。由于这个项目的特殊性,需要和途牛进行频繁的接口测试和联调,途牛团队也安排坐在一起了。
第三,形成Scrum of Scrums(SoS)会议。这个项目有四个团队,跟团游、门票、平台、途牛方。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每日站会,固定每天下班前每个团队代表和产品经理一起开SoS会议,同步团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障碍和风险。
第四,团队坚持Scrum的会议。并不断改进产品和团队一起的工作方法。
以上就是京东途牛融合项目的案例分享。3个案例已经全部分享完了。
-———————————————————————————————————
下面重点来了,当当当当!来说一下京东的敏捷软件开发的精髓。这就是一个核心,四个基本点。
一个核心:价值驱动 四个基本点:透明、迭代、持续改进、教练
价值驱动 不以价值驱动为导向的敏捷转型就是耍流氓。我见过很多团队要进行敏捷转型,而如果你要问他们为什么要敏捷,则答案是五花八门。老板的要求,听说敏捷能让我们效率提升,质量提高。也有很多负面的声音,敏捷不适合我们团队,我们公司文化和敏捷不匹配,敏捷就是加班,等等。这些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而敏捷软件开发的精髓就是尽早频繁的交付商业价值(感谢Alistair Cockburn博士)。任何不以价值驱动的敏捷软件开发都是伪敏捷。那说了这么多价值驱动,以价值为核心,具体到实践层面要怎么做呢?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非常非常有用而且简单的工具—产品列表(Product Backlog)。团队敏捷转型,在接受了普及培训之后,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且是唯一的产品列表。为什么要这么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需求统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