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小李赴日|日本行
缘起
接着之前埃及和阿勒泰之行之后,我最终还是决定加入享梦游,把它当作我的副业,在我上课之余能够尽可能低成本地环游世界,同时也能优化我的收入结构,这点在2024年终总结里亦有提到。
我主要想做的是一个叫做种草官的项目,其实它的商业模式很简单:假设一趟行程地接社的结算价是3000元,相当于我的出行成本就是3000,我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情况加上我自己的利润,溢价来自于市场均值以及个人IP。如果我加了1000的利润,相当于我收到3个客人跟我一起出行,这次出行免费;如果我收到了6个客人,这次出行我还倒赚3000。这就是所谓“边玩边赚”的理念。当然,能加多少利润是会收到市场监管和公司审核的,这不是想加多少就加多少的。
而种草官的职责大概就是作为一个带队玩家,把想去这趟行程的人召集在一起,主打一个年轻人的社交旅行,为大家准备好出行攻略、穿搭攻略、拍照攻略,带着大家美美出片,玩得开心,并不是导游。它的每趟行程还是会派专门的地接导游的。
我的第一趟种草官行程选的就是我一直很想去的国家日本。
我从高中开始就在跟着沪江网课学完了新标日的初、中级上下册,日语能力卡在了一个比较奇怪的阶段,就是我一直都没有主动地去输出,也没有机会去输出,我能够去阅读一些不是那么深奥的书籍,在字幕的帮助下能够看懂80%的综艺内容,然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就再也没用过了,以至于我甚至都没有办法很自信地说出其实我是会日语的,但是看到很多日语内容和梗我又能会心一笑地理解。我对于我的日语能力甚至不如我对我的阿拉伯语有信心,感觉我的日语能力已经有点石化了。
正是因为从小到大都侵染在日本文化里,我对去日本这件事情也有了一些奇怪的羞涩感。就像是一个你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网友,和你一同长大,在你28岁某一天,你们终于要见面了。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趟行程,所以其实我更多是在学习和帮忙。由于跟公司的高管比较熟识,这次直接让我跟了一个做了很久、很有口碑的种草官一起组这趟队。按理来说,我们这种新人其实不应该一上来就组日本的,一是涉及到签证问题,客人不好收;二是涉及出国线路,在国外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三是出国线路价格一般不便宜,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加上自己的溢价,对于日本这个旅游线路已经被开发得很成熟的国家来说,大家更是会拿着其他地方看到的价格来比价。
但是奈何话都已经放出去了,大家都在帮我牵线搭桥,我也就半推半就地上了车,尽管这甚至还是一个“高利润团”,意思是它的利润和溢价比正常的行程还要多一些。对于比较有经验的种草官来说,收得多的话是真的能赚很多。我一开始的愿景毕竟只是低成本甚至无成本就行了,对于那些全职做的,每趟都能靠组队赚个几万块钱的,我是根本不敢想。
结果呢,宣传该做的都做了,我微信列表里的朋友都问遍了,有钱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钱,还有的已经去过了,最后我只喊了我最好的朋友来救场,同行的另外一个跟我差不多同时期加入的新人也是如此,收不到人,最后只带了我弟一起去了这趟行程。按理来说,由于我们提前拿了机票和酒店的位置,我们每个人都要收至少5个人的,不然我们会集体亏钱,但是真的找不到人一起去。
这也是我第一次直接地感受到这行不好做。
我们的这个行程呢,也是烂中烂,7天6晚,从大阪玩到东京,扣除掉路上往返的时间,实际游玩只有5天,离谱至极。但是碍于是跟着去学习的,加入了我也不太好退出了,我还是咬着牙跟了下来。最后这趟行程的外卖价是8999,含从上海出发的机票,不含联运,不含签证杂费。
在开始之前再吐槽一下签证的事,不吐不快,日本签证真的是非常搞人心态,前人砍树,后人暴晒。
由于日本是我们的邻国,有太多人借着旅游签跑路过去,这导致部分领区在材料的时候非常严格,对于自由职业者来说基本上是判死刑。日签必须通过旅行社递签,很多时候明明那些自由职业的财力证明都达标,或者按理来说都符合要求,但是因为怕担责,基本上从一开始就会告诉你他们办不了,我在小红书上甚至还看到有些一开始说能办,材料寄过去之后又各种理由推脱说「使馆不会收的」给打回来。
对我来说,我的户籍隶属于广东领区,我的社保和消费记录等等都在重庆领区,不要妄想着重庆领区办不成还可以去自己的户籍领区,日签只认你常驻地,所以按理来说我必须从重庆领区递签。可是,外地户籍在重庆领区递签必须要有居住证,而我的居住证还没办下来,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了,但是眼看我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不得不去找了一个办简易签的资源办我的日签。
说是简易签,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资料造假,造得越夸张的价格越贵,所有什么免社保、免财力证明的,大概率是冒用其他人的材料或者P图,因为使领馆是抽查制,正规旅行社因为要持续运营下去所以会避免这方面的风险,不正规的旅行社能赚一天签就赚一天签。如果真的被抽查到了,估计这辈子都去不了日本了,我不想因为带这趟日本行程就失去去这个国家旅游的机会,但实在是没办法。
最后这个办简易签的让我把10w块打到我妈的卡上,用我的出生证、户口本和我妈的退休证一起办出了签,应该是想办法让退休的我妈做了个担保之类,相当于我妈带着我去了一趟日本,不知道之后会不会影响到我办签证,这个只有下一次要办签证的时候才知道了。
Day0:无尽的赶路
因为我和我的朋友是成都出发,为了节约成本我们选择了旅行社给配的联运。结果非常不幸地配到了早上8:35从简阳天府国际机场飞往上海的联运航班,早上5点多就得从床上爬起来,然后再上海机场一直逗留到17:45才能起飞前往日本。
由于一整天都要在路上奔波,我们最后一致决定花1500元升舱,在休息室好好休息一下,不然这一天太难熬了。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结局,我一定自己买机票飞上海,这样可能还便宜一些。我们看过机票,中午12点半左右还是有比较合适的时间飞往上海的,就算出关需要预留比较多的时间,仍然绰绰有余。
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坐上了国际段航班的商务舱。
浦东机场的贵宾休息室也就中规中矩,和我印象里的休息室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不少外国面孔,尽显上海这座大城市的富贵姿态。休息室的餐食也没有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可能是因为国际游客比较多,为了应对诸如无麸质或者素食等需求,餐食的种类肯定是比天府机场的贵宾室多的。在吃饭的时候,还能看见很多外国面孔大白天早早就喝上了酒。
飞机机型是空客330-243,商务舱的座椅是可以躺平的那种,这也是人生第一次。奈何从上海飞往大阪只需要2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吃完还没餐刚想躺一会儿就到了。再次感叹一下有钱真好,有钱再长的路途都会变得舒适与轻松。以前只是在视频上看到很多博主出行坐商务舱,一直很想体验一下,这一次亲身经历之后感觉确实爽,赚钱的动力一下就有了。
餐食的部分还算中规中矩,只是记得那个小菜比较好吃,可能因为航线是专门飞日本的,所以无论是包装还是味型都很接近日本,其次就是那个鸭肉很好吃,其他的就没什么印象了,毕竟那天除了累成狗,也留不下什么印象,我以后绝对只想坐从成都直飞日本的航班,不然太遭罪了。

Day 1:大阪Citywalk
第一天我们的安排是两条线,一条是去环球影城(门票自费),一条是去Citywalk。
我提前看了一下大阪环球影城的人流量,听说日本的不管什么时候去人都暴多,不一定能玩好。我上一次去的环球影城是北京的,是去陪弟弟办捷克签证,正值中秋节前夕,人非常少,我们基本上把所有的项目都玩了一次,一直玩到闭园。考虑到如果去大阪环球的话,我们就得一定程度上迁就客人,决定出发和返程的时间,而且要排队排到死,所以我果断放弃了这条线,主动提出带客人去Citywalk,正好也对人文风俗的东西也更感兴趣。
我们第一天去的就是大阪城和天守阁,算是大阪最标志性的地标建筑,旁边还有日本警视厅和NHK的大楼,很多人都会为了还原名侦探柯南的场景而来这个地方打卡。据说……
因为我们去到天守阁的时候就已经临近午饭时间了,而且大部分客人只想拍拍照,对探索历史没什么兴趣,我们在这简单待了一会儿就去觅食了。这也是我的遗憾之一,也是组队带队出游的弊端,如果是我自己一个人来旅游,我一定会上去看看。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去到的时候有很多穿着黑色校服的中学生就坐在门口的围墙上,他们就是在那暖洋洋地晒着太阳,什么也没做,也没有在聊天,单纯地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发呆。我很好奇为什么在周一的早上他们会出现在这,是游学吗?是做研究吗?是在等人吗?他们就像是npc一样坐在那,直到我们离开前,他们的老师才出现,然后一群人聚拢在一起,起身要离开。虽然我高中的时候接受的并不是传统的中式教育,但看到他们这样慵懒和悠闲的生活也忍不住感叹一句「实在是太令人羡慕了」。

大阪的气温很舒服,万里无云,太阳晒在身上也不是特别热,春风吹在身上也非常凉爽。
我们坐地铁来到了难波,在二丁目附近随便找了一家吃烤和牛饭的店,一行几个人都去吃了。但是由于随行的一个客人不想吃太油腻的东西,就想吃点拉面,我就只好陪着她一起就近找了一家店,最近的一家在谷歌上评分好像只有2.9,我还尝试过去找了找其他的店,但是奈何其他店都太远了,只好作罢。
这家店的名字是麺や信希,我点了个比较经典的酱油拉面,味道中规中矩,就是一碗非常普通的拉面,完全对得起它800日元的价格,倒是碗边缘的那一小坨辣味味噌,完全不辣,每次用勺子连汤带面一起吸溜进去的时候,能提鲜。
既然味道其实还正常,为什么分数这么低呢?看了下谷歌评分上大部分都在吐槽环境很脏乱差,厨房锅具漆黑,地板上也黏糊糊的,老板是个视觉年龄三十岁左右的大叔,也算是比较符合我对日本拉面店老板的刻板印象。由于地理位置和难波比较近,所以应该是有不少外国游客光顾,因此菜单上不仅有中日英三语,更是支持支付宝付款。我一开始点菜的时候用日语,他还用英语回我呢,看得旁边几位白人游客一愣一愣的。

吃完午饭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了Citywalk,第一站先去的难波八坂神社,比较标志性的建筑就是一个巨大的狮子头,也就是所谓的狮子殿,据说参拜有辟邪、祛疫等效果。
整个神社不大,有很多游客也来到这参拜。旁边有一个很大的电子屏幕告诉游客如何参拜,我也是仔细阅读之后才上手拜了拜。正所谓「二礼二拍手一礼」,先投钱,鞠躬2次,然后将双手在胸前合十,然后拍2次手,再深深地鞠1次躬。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狮子殿的左边看到了一个厄年表,上面写了多少岁的人今年有厄运,有点像是国内金店或者我也不知道干啥的店,门口贴了一个今年犯太岁、冲太岁的生肖,应该是需要买点什么东西才可以消掉这个厄运,总之我每次看那个牌子都觉得每年就没有生肖可以幸免。
回来之后我仔细研究了下这个所谓的「厄年」(やくどし),它指的确实是容易遇到不顺或者厄运的年龄,但是算法是按照数え年,也就是日本传统年龄进行的,如出生时为1岁,每过1月1日加一岁,如果是1997年出生的人,在令和7年(2025年)就应该是数え年29岁。
至于前厄,指的是厄运即将到来的前一年,需要提前准备;本厄,指的是真正的厄年;后厄,厄年走之后的第一年,影响还未消除。
与我同行的几个小伙伴似乎对这些东西都没什么兴趣,包括在天守阁的时候也是,很多人都觉得没办法拍照出片,就觉得日本很无聊,很没有意思。我只能说这个就是不同人旅游的追求不同了,我以后来日本玩,绝对不会再和这种一心只想拍照的人玩了。

然后我们就随便走走,来到了心斋桥——市中心一条巨大的商业街,人们通常来这打卡所谓都市的繁华,去看一块格力高的广告板。这里基本上都是游客,城市的繁华哪都有,这种地方对我来说基本上没什么诱惑力,我心中暗自想,下一次来日本我多少得钻到乡下农村去到处走走,再也不来城里了。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陪着团友们导出走走逛逛拍拍,走累了星巴克去喝了杯咖啡休息一下,熬到饭点之后和大部队聚餐。说实话,其实在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很努力地想要回忆当天到底还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但是从结果上来看,我真的没东西写,这个真的不是我想象中的旅游方式。
正常我们这种社交行程,第一天或者第二天是一定要聚餐的,大家坐在一起互相自我介绍,玩玩游戏了解彼此。我们另外一位组队的人不知在哪联系了一个餐厅代订的人,大概率是小红书,让我们去心斋桥一家吃烤肉的店聚餐。我一开始以为会是那种中国人自己开的店,进去之后服务员倒是全部都是外国人,人是挺年轻的,但是没办法直接用英语对话,当天晚上我就开始我的旅游日语会话实战了。这还是那种进门需要脱鞋的店噢。
这里就发生了乌龙了。我们总共5桌人,代订的人说帮我们每一桌都先点了一个高级拼盘套餐,还点了一些其他东西,有肉有菜,如果不够的话大家自己再单点。
坐下来之后,服务员A过来问我要怎么点单,我说我们在预定的时候应该都点好了,这个A确认了这件事。然后服务员B过来跟我说,那个高级拼盘套餐没了,我说没关系,我们每桌自己单点就行,先把其他菜上了吧,可以开餐了,服务员B就回去了。
然后就是我让大家自己再点点东西,我回到自己这桌也点了一些东西,我们这一桌陆陆续续地上了一些我们加点的菜。可是其他桌却迟迟没有动静。作为“翻译”的我感觉很奇怪,就去问服务员B怎么回事,服务员B表示没有收到我们的预先订单。我整一个大疑惑,我向B重复了一遍跟A聊天的过程,他表示对此并不知情,也不知道什么是小红书,也不知道今晚有和厨房下过预先订单,认为这是一个沟通上的问题。
当时大家已经坐下来很久了,菜还是没上,我只好回去和大家说让大家各桌自己点,随口编了个借口解释了下,我不知道大家信没信,反正大家当时都饿得不行了,场面一度很尴尬。这家店又是在市中心,牛肉都很贵,感觉和国内的大型商超里的烤肉店比差远了,很多人都没点多少,打算这场结束之后再去自己吃一顿。
感觉第一天大翻车,我们今天citywalk的这群人,很多人都是报着要出片的心态来和我逛的,但是大阪真的不是那种适合拍照的地方。去环球影城的那些人今天也是排队排到死,而且太阳又大,我听说好像排了一下午只玩到了一个项目,剩下的时间都在想办法拍照出片……接下来还有这么多天要怎么熬啊。
这一天的结尾好在还不算太差,我和朋友晚餐实在是没吃饱,11点左右去到了酒店旁边一家非常不起眼的拉面店吃夜宵。我们住的街区似乎平时没什么游客,菜单上也只有日语,老板和老板娘当时已经在打扫卫生了,我用日语点了单之后还是和我们用中文说了「谢谢」,气氛很温馨。我们点了拉面、煎饺还有炸鸡,感叹还是B级料理最好吃,今天晚上吃的那个烤肉都是什么垃圾东西,不得不说这家街角的小店符合了我对日剧里,那种上班族下班之后拐进小巷里去找熟人老板点碗拉面的刻板印象。
我不禁回想起了在埃及第一天晚上去居民区买水果的经历,未曾想过当时的经历竟然让我如此难忘。
Day 2:京都和服清水寺 + 怀石料理
第二天,我们从大阪驱车前往京都,我们今天一整天将穿着和服逛清水寺。我们换衣服的店是一家一定是中国人开的服装店。为什么知道是中国人开的呢?因为里面中国人店员的浓度有点超标了。
在挑衣服的时候,我注意到男生的衣服大多是灰色、黑色和棕色,就是非常平常和普通的颜色,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以前江户时代天保改革实行过禁奢令,禁止平民穿鲜艳的颜色,就算是富有的商人也只能选择茶色、蓝色等低调的颜色。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深色的颜色通常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
就连袜子/足袋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男性通常穿的是黑色,而女性通常穿的是白色——象征着洁净和纯洁,白色也可以很好地突出服装主体。
我最后比较显眼包地选择了白色的内搭+红色的外衣,和朋友放在一个取景框里确实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不同,我想这种衣服颜色上的差异,在以前确实能够很明显地体现出阶级的差异。一般平民可能无法轻易获得亮色的绸缎来做衣服,就算真的穿上了鲜艳的颜色,气质与贵族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穿着和服的感觉其实比想象中的好很多,我带着自己是游客的想法走在大街上完全不会感觉很奇怪,倒是其他一些外国游客看到我们穿着和服,投来羡慕的眼光,我还觉得有点暗喜呢。
开车到了清水寺后,先是要爬一段比较长的坡,穿着木屐爬坡确实有点费力了。那个坡上的游客真是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外国面孔。彼时在新闻里看到人挤人的场面也就是这个坡了。比较遗憾的是,我们能在清水寺待的时间比较有限,而且天空下起了毛毛雨,我们必须早点进去游览,这个坡周围是很多特产店,根本没有时间逛。
就这样我们伴着阴沉的天空和时有时无的小雨,撑着伞在清水寺内逛了一圈,本来想好好拍几张照片的,不是因为背景游客太多,就是因为雨突然下大了,要么就是头发被雨水打湿已经没法看了,走马观花地就这样过了。也是因为跟团的缘故,我们也没能好好地停下来了解清水寺的历史,甚至很多场所因为成了避雨的地方,也没能好好体验,实在是很遗憾。

从清水寺出来之后,我们中午的安排是吃怀石料理,我们是穿着和服去吃的。
我们去的时候菜已经端上来了,基本上都是一些冷食,用来暖身的味增汤和茶碗蒸也是等我们入座之后才上的,还有一个小锅里面煮的好像是豆浆,用来烫腐竹。怎么说呢,量肯定是能吃饱,每一道菜的味道其实都是符合我对日料的预期的,没有什么菜是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的,毕竟在来之前也吃了不少omakase的店了。
可能也是因为我们吃的是团餐里的怀石料理,价位可能没那么高,如果是去吃专门做一泊两食的店可能会吃得好一些吧。这家店在大莲寺附近,窗外是很美的庭院,只可惜天公不作美,一直阴沉沉的,不过这也挡不住我们出去庭院漫步的性质。由于吃饭的地方需要脱鞋,我们去庭院的时候,还得从门口的鞋柜找一双室外拖鞋穿出去,也是很特别的体验了。
吃完饭,在回去还衣服的路上又去了一个叫做岚山公园的地方,公园倒是没去,如果不是看到相册里还拍了一张渡月桥的照片,我都想不起我还来过这个地方。据说岚山地区是赏红叶和赏樱花的好地方,名侦探柯南剧场版M21唐红的恋歌就以京都为背景,甚至主题曲就叫做《渡月桥 ~想念你~》,是仓木麻衣唱的,其中「いつも こころ 君のそば」这句歌词印象真的很深刻。
说实话我们来的真不是时候,天气不好就算了,红叶和樱花也没有,公园也没时间去,就让我们下车去渡月桥拍几张照片就走了,导游也没和我们讲过任何一点背后的故事。明明培训的时候和我们说,我们种草官项目不做「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的旅行团,但是这次旅行真的玩成了这个模样,真的让我很难过。

还完衣服之后,由于我们要一路向东推进,我们就坐上车赶路去了。
晚上住宿的地方是在爱知县三河湾国定公园附近一家温泉酒店Ryugu Hotel,是一家非常传统的日式温泉酒店,房间铺的是榻榻米,睡的也是从多啦A梦卧室里面拖出来的被子和枕头,画风突然和前一晚住的大阪市内的酒店行程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是在装修风格,更是在房间的大小上。这算是今天为数不多的正面体验了,这才是我想要的日本行体验,我以后来日本也会尽量少住现代化的酒店,多去体验这种传统一些的住宿。
一个人呆在这种老旧的日式酒店里面,还真的有种恐怖片的即视感。晚上我去招待团友玩游戏的时候,我弟甚至不敢一个人关灯睡觉。等到我们大概3点多左右结束回去的时候他还醒着,然后我们就一直聊天聊到了快5点钟,简单睡了2个半小时后,我就爬起来去楼顶泡温泉看日出。
都来住温泉酒店了,不去泡泡温泉真的太可惜了。
我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还在睡觉呢,自己一个人独享一个露天浴池真的太爽了。冲澡的地方也在浴池旁边,简单地洗了下头和身子,我就钻进了温泉里。外面吹着凉风,温泉又暖暖的,看着太阳一点点升起来,还是很惬意的!不过这个还不是自然温泉,等有机会冬天来日本,我一定要去北海道附近去住一晚更自然一点的温泉酒店。由于前一个晚上熬了大夜,我也不敢泡太长时间,泡了差不多20分钟左右我就回房间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了。
酒店送的早餐是可乐饼和米饭,还有一个用明火不断加热着的味增汤,里面的大葱真的给我香惨了,大早上来这一顿还是很爽的。一会上了车之后我就开始大睡特睡了。


Day 3:富士山五合目 + 抹茶体验 + 忍野八海
第三天的行程是玩得最烂的没有之一,按理来说这一天我们要去五合目看富士山,但是天公持续不作美,雨越下越大,我们什么都没看到。
到了山中湖,湖里的天鹅倒是看到了,但是碍于雨实在太大,大家士气多少都有点低。坐上了游船之后,窗外雨下得更大了,窗外完全就是雾蒙蒙的一片,15分钟的船坐了个寂寞。
然后我们就近吃了个午饭,给人感觉就是在山中湖旁边的底商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就上楼了,楼下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购物店,一批一批的中国人被带来这边买东西。
餐厅在2楼,是一个很像火锅店的地方,进去之后每张桌子都摆上了一个锅,里面是肥牛卷和巨量的白菜,旁边是一些已经提前煮好的长脚蟹腿和两只不知道死了多久的虾。这里很明显是中国人老板开的店,这个店的装修风格和服务流程无一不让我想起来在英国的中餐馆,我不知道是不是华人出了国开餐馆就一定会给人这种vibe,但是这也太夸张了一点。服务员似乎是东南亚那边的人,不怎么听不懂日语,也不怎么听得懂英语,当天中午只有她一个人在值班,老板也不知道去哪了。
就这样,在非常糟糕的环境、非常糟糕的服务里我们开始了用餐。这个所谓的长脚蟹餐,有一说一真的烂到家了。蟹腿非常不新鲜,肉质已经缩水,应该是解冻后水分流失造成的。本来蟹腿应该是饱满的肉贴着壳,但是剥出来却是非常松散的肉。调味上除了咸没有任何的味道,一吃就知道不新鲜。那小小的只虾我就更不敢尝试了,全程在疯狂吃里面的丸子和白菜,根本没有吃饱。

接下来是抹茶体验,这个也是重量级。
教抹茶的原本好像是一位日本老师,但是后来不知怎么的,换成了一个中国人,教得那叫一个敷衍,我现在都已经忘记步骤和流程了,因为我全程都在想今天的行程还能烂到什么程度。我只记得全程大概15分钟,我们把水加进提前装好茶粉的碗里,按照指示打转了几圈,就着送的麻糍吃完就结束了,还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抹茶和寿司郎的那个粉冲出来的味道没什么区别,真的让人失望透顶。

接着我们又开车去忍野八海,据说是1000多年前富士山喷发之后形成的盆地,这些导游都没介绍,都是我回来之后现搜的。导游跟我们说了什么呢,这个地方有小九寨沟之称,因为也是一个一个池子构成的。在这能喝到富士山融化的雪水,不过不建议喝啥啥啥的,特别是现在下雨天容易喝出病来。
不知道是不是经过之前山中湖+午饭+抹茶体验的摧残,我的心情已经降到了冰点,看着这几个小水池,我对“小九寨沟”这个词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过在忍野八海待的1个多小时里,我还是在卖特产的地方给朋友挑了一些特产和礼物。听说山梨县山葵比较出名,就给喜欢吃刺身的舞蹈老师带了一管山葵酱。说是尽量不要喝忍野八海的水,但是看到大家都去水龙头那接了喝,在朋友的怂恿下我也去接了一手掌的水喝了,冰冰凉凉的,没什么奇怪的味道,第二天也没有拉肚子。
然后我们就返回酒店休息了。
晚上酒店是自助餐,我挑了些我爱吃的东西,也是一言难尽,真的没有什么可回忆的。

Day 4:净莲瀑布 + 伊豆河津町 + 晴空塔 + 浅草寺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
就在我觉得这趟旅程没有办法变得更糟糕的时候,第二天一早,当我打开窗帘之后,雪白的富士山一下子映入了我的眼帘,晴空万里,天气姣好,一扫昨天乌云密布,暴雨倾泻的模样。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没有昨天的铺垫,让我一早醒来看到富士山,我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惊喜。甚至如果昨天就这样很普通地到了五合目,很普通地远远地看到了富士山,打了个所谓的卡,我可能都不会有这么深刻的印象。人还是要向前看,学会苦中作乐。

今天的行程重点主要去伊豆河津町看樱花,在这之前会路过净莲瀑布,去那简单看一下。说实话,我之前一直都没听说过这里,感觉这像是如果在日本上学,附近的学校会组织来郊游的一个地方。同样地,导游并没有介绍,下面的内容都是旅游回来补课之后写的。
净莲瀑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这里是日本文豪川端康成名作《伊豆的舞女》故事发生地。故事讲述的是孤儿出身的高中生川岛在独自前往伊豆旅行的途中,遇到了一群流浪艺人。川岛与艺人们短暂的旅行、相处后,排解了自己孤儿出身的寂寞心境,得到解脱,重新体会了与人亲近并信赖的感觉。在瀑布的入口,我们可以看到一尊雕像,是一对年轻的少年少女,这个就是川岛和他所心意的流浪舞女薰子。
我们的导游是一个在日本生活十几年的中国人,之前在通勤的车上总是会介绍一些日本现代社会的文化和历史,不经意间总是会透露出日本制的xx东西比较好,最后都还是回归到卖货这一点上,让人特别反感。虽然这个是他的工作,但是我觉得他在景点和行程方面做得并没有特别好。
瀑布本身非常小,水很清澈,没什么鱼,但是能看到有不少钓鱼佬在尝试不知道钓什么鱼,或许春季的这个时间点会有一些溯溪回流的小鱼吧?比较吸引我的倒是在小溪和瀑布的旁边有很大一片种植山葵的地方,山葵的养殖有点像养莲藕,山葵的叶片大大的,覆盖着整片池塘。
从瀑布出来后,门口有一个卖伊豆限定山葵口味冰淇凌的地方。啊,是熟悉的「限定」,日本什么东西都可以限定。说实话我觉得有限定也没什么不好的,游客就是会被有设计感的文创产品打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营收渠道,能够良性地让景区持续运营和发展下去。可能是因为国内快递太发达了,没有太多“离开这里就没有了”的东西,再加上国内景区同质化太严重,我实在是不愿意为此付费。
接下来就来到了河津町看樱花,据说是赏早樱的圣地,这里樱花树整齐地排列在河岸边,有山、有水、有樱花,其实是个不错的地方的。
但是我看着总觉得不如爱丁堡Meadows的樱花,或许是因为我们去的时候仍然没有满开,但即便是看着网络上樱花满开的图我感觉也完全比不上,或许是我有一些回忆滤镜加成,但是这给我感觉真的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我下次还来日本赏樱,我一定会选择去其他地方。
比较有意思的是,我们午饭在这自行解决,我去河岸边的一个类似于景区美食长廊的地方点了1份章鱼烧和炒面,难吃到爆。章鱼烧和炒面都齁咸,而且非常干巴,基本是属于能够把你对日本美食滤镜干碎的那种难吃,便宜是够便宜了,但是和国内景区卖的美食差远了。

在这待了大概1个多小时的时间后,我们就去附近的电车站坐电车了,从河津駅应该是坐到了附近比较靠沿海公路的一条路,因为下午的大部分时间,我们需要沿着相模湾,一路坐好几个小时大巴车去东京,这个安排我觉得也是绝了,梦回之前埃及开罗和赫尔格达通勤,不知道这个路线到底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当我在地图上看到我们在哪,并且要开车前往东京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崩溃了。
电车本身的乘车体验没什么特别的,导游给我们提前买好了票,每个人拿了票之后就从团队票的入口进站,没有安检,到了站台之后不一会儿车就来了。
一起一同乘车的有几个看面相像是初中生的学生,穿着刻板印象中的日本中学校服,一起坐了大概3-4个站就下车了。我们一直在电车上沿海行驶着,下午2点的阳光打在车厢里,背靠着大海,看着海浪不断冲击着礁石,那一瞬间还是非常治愈的。

大巴车驶向东京,在市内小堵了一会儿车,然后我们就到达了大名鼎鼎的Skytree晴空塔——亚洲世界第一高塔,也是世界第三高塔,总共有634米这么高。在地震频发的日本有这么高的一座塔还是很令人佩服的。
上去之后你可以从看到东京的各个角度,包括远处红色的东京铁塔,整个塔上几乎站满了外国游客,大家都驻足从各个方向眺望这座城市。随着天色渐晚,建筑的灯光亮起来,夜晚的东京变得愈发迷人。
说实话我是有点恐高的,但是我有一些心理技巧能够让自己不那么害怕。比如在大家都开始谈论尸体和鬼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有些人比鬼更恐怖,穷比鬼也更恐怖。站在透明底的玻璃上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这都是我自己大脑给身体发送的假信号,大脑是在保护自己,就跟吃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一样,喜欢的人就完全不害怕。对于这种这么有名的建筑,倒塌或者安全机制失效是概率极小的事件……卢克索热气球飞行高度也才300-450米,我所站的地方比热气球飞得还要高呢,当时坐热气球的时候都没那么害怕,现在也更不应该害怕……
团队既定的行程到这就结束了,大部分人都选择回酒店休息,但是眼看现在才6-7点的时间,我不甘心我的日本行程就在此结束,于是我就借着“要陪几个客人去逛逛东京”为借口,带着这次玩得比较好的几个团友一起脱团出去玩。
我先是去了隔壁宝可梦中心看了一下,东京店真的是好小一个,比我想象中的小多了,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宝可梦玩偶都有买,基本上只有那些稍微比较热门的宝可梦才能被放在如此金贵的地段售卖。那些较为冷门的宝可梦,比如说音箱蟀侠可能只能在官网上购买了。
好在,我最喜欢的宝可梦不算冷门,是阿勃梭鲁,比较轻松地找到了玩偶。
接下来我们一起就近,在浅草找了一家口碑还算不错的寿喜烧店,进去之后发现没什么人,倒是有一桌欧美人和2个日本人在聚餐,看到有日本人在我就放心了不少。店里的师傅都是英日双语,英文非常流利,几乎没什么口音。
我们总共4个人,点了2个premium和2个luxury的寿喜锅肉类套餐,premium的牛肉品级会比luxury更高级。由于跟我一起去吃饭的3个人都不认识日语和英文,我打算跟他们玩个游戏,下肉的时候我不告诉他们是哪个,看看他们能不能吃得出来哪个肉的品质更高级。事实证明,更高级的味道确实更好,牛肉风味更足,汁水也更充盈。
这里还发生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小插曲,就是上了锅之后我们就按照我们在国内的习惯,直接就下寿喜烧汤汁等烧开了。主厨过来之后很诧异,随后表示理解,然后授意手下换了一个锅说亲自帮我们料理。然后他就开火,先下大葱和牛肉开始翻炒,等牛肉快熟了之后才加汤汁,很快等牛肉全部变色之后就夹出来给我们吃。不开玩笑,这个是真的好吃,比我之前在国内吃的那种连锁寿喜烧店的牛肉好吃一万倍。我瞬间就觉得在东京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够吃到这样一家店,只花300人民币左右一个人,已经很划算了。不敢相信如果是1000+左右预算的寿喜烧,把食材的级别卷上去之后,肉会有多好吃。
随后那个主厨就把汤全倒进去,让我们自己煮着吃了,吃得非常满足。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就去浅草寺逛了逛。夜晚的浅草寺在灯光的照映下非常好看,可能是因为时间已经比较晚了,接近9点半左右,寺庙的摊位全部关闭了,游客也没几人。
这是难得的这趟日本之旅自由行的时间,和朋友漫步在浅草寺里真的很惬意。
我们去求了签,这算是我第一次求签,出来的是吉,还是挺开心的。我对拜佛和求签这种事情还是比较在意的,比较相信冥冥之中的一些力量。
异梦生英杰
前来事可疑
芳菲春日暖
依旧发残枝
逛完浅草寺我们就打车回酒店了,因为距离我们住的希尔顿也不远。早有耳闻日本出租车很贵,但是实际坐上去的时候,看着显示屏上的轮子一直在跳动,感觉轮胎没转几圈就跳了100日元,就连空车的时候那个显示价格的进度条也在缓慢上涨,这种烧钱可视化给人带来的压力真的很大,因为我也不想最后莫名其妙花个几百块人民币,就只坐了7、8公里。最后一个人花了30多块钱左右回到酒店,还算是可以接受了。
酒店是希尔顿台场,可以看得出酒店很老,但是房间很大,风景也很好。如果不是带这个团,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住这种刻板印象中的豪华酒店,我宁愿把钱花在更地道一些的民宿上。
站在阳台上看着东京的夜景,我突然有点怅然若失,这趟烂到顶点的日本行终于要结束了,我真的是玩了个寂寞啊。
Day 5:靖国神社 + 东京Citywalk
第5天行程非常劲爆,原定是要从东京坐车去镰仓,看灌篮高手的江之电,然后坐电车拍拍照什么的。
当时我对镰仓的位置没有概念,地图看了一下才知道,我们昨天绕着相模湾走的时候,往南是镰仓,往北是东京。现在又要反复横跳,从东京开几个小时车去镰仓,再开几个小时车经过东京到成田的希尔顿住一晚,第二天早上一早坐飞机,这是人类能想得出来的行程吗?
想到在东京开车的时候,因为堵车,车经常会比预定时间还晚,我可能有8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是在车上度过,我实在不允许我的日本行继续烂下去,我还要再挣扎一下。我就申请带着一些客人再去东京citywalk去了。
吃过早饭之后我们先是被拉到一个几乎只有中国人的购物店买东西,这种就是所谓的擦边店了,去之前导游就已经在铺垫了。我不明白为什么团友这么爱买,总之进去之后所有人都在疯狂地购物,各种认识的、不认识的牌子,只要是和医美药妆相关的东西都在疯狂买,可能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吧。
对我来说,我对于购买伴手礼和帮朋友带东西是有强烈需求的,只要导游不明着推销,我其实自己都会主动问。如果这个导游真的特别尽职尽责,我多少也会尽量去照顾一下他们的生意。但是看着在东京某个街角不起眼的店内,挤满了中国游客,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人被带到这消费,我真的不想在这花任何一分钱,多在这待一分钟都是对我生命的浪费。
中午吃饭的地方很重磅,一眼就是中国人开的烤肉店,我完全没有食欲,也没有兴趣,只想赶快逃离。
我带着另外一个朋友在隔壁的堂吉诃德买了一些需要带回国的东西,然后开始看要去哪里逛。我们午饭后先是陪着团友去银座买了一些奢侈品,然后最后决定去靖国神社看看。

其实我对于东京这样的城市没有特别大的感受,这对我来说就像是“又一个上海”,繁华的都市在哪都一样,我宁愿去看一些更风土人情、更小众一些的地方。我们查到靖国神社离得不远之后,很快就确定下来去那里看看,想要一探究竟,是否这个地方真的如同国内媒体说的这样大张旗鼓。
一开始和我们同行的一个男生还很抗拒,说中国人是不可能去这个地方的,但是我觉得参拜和参观始终是不同的,参拜是你花了钱、花了精力去思念、去祭奠神社供奉的亡灵,参观是你就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
到达之后发现这个地方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神社,和其他神社一样没有围墙,也没有门票。伫立的几尊雕像,我仔细阅读了下面的介绍,也很少有直接提及中日战争相关的内容。可能是我们去的时间已经有点晚了,到达的时候真正参拜的那个房子已经关门了,陈列物品和历史的小博物馆也关门了,因此我们只能在外面转转。
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如果不是媒体报道,第一次来这的人真的不一定知道这里供奉的是二战战犯,就是一个很正常的神社。雕塑下写的内容大多也是反战的,神社旁边的祈福墙写的大多也是希望世界和平的语句比较多,跟我印象中那种十恶不赦、罪恶滔天、不知悔改的印象完全不同。
虽然这听起来在国内的舆论环境下,很像是在为靖国神社洗白,但是当我尝试着不带滤镜地去看这个地方的时候,这就是它给我的感受。我的心情很复杂,这种复杂并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
晚上在去机场之前,我们还去附近街道吃了海鲜丼,一碗100+人民币给我吃爽了。
后记
这个就是我日本游的游记了,我甚至是先写完了6月去内蒙的游记之后再回来补的。当时旅游完之后给我好久都缓不过来,对旅游这件事情也提不起兴趣,就算是一边看着照片和视频,也没有什么可回忆的。
日本我还会再去的,下一次去一定是自由行,希望真的能够按我想象中的那样去玩,而不是为了追逐商业利益,而放弃旅游本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