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1.16初体验,怎样使用 //go:embed
2月16日,Go1.16版本发布了。对于我们普通开发者来说,本次版本发布了一些有趣的特性,这里列举了重要的几点:
- 新增了embed包,在编译时通过使用
//go:embed
指令可以进行嵌入文件的访问,即将文件嵌入到二进制包中。 - 增加了对 macOS ARM64 的支持(Apple silicon)。
- 默认开启 Go modules。
- 修复了一些bug和改进一些问题,如构建速度提升25%,内存使用量降低15%。
io/util
包被弃用,所有方法被移至io
和os
包。
具体详细的发布日志移步:go1.16,本篇文章关注的是如何使用://go:embed
。
embed功能说明
embed能帮我们做什么?一句话概括就是将静态资源文件嵌入到编译的二进制文件中。
这样做有什么优势?个人认为比较重要是保证一个应用的完整性。比如:
- 比如一个Web应用,包含了很多image和html,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将所有的文件和编译好的二进制文件拷贝到同一机器。如果是分布式应用还会带来更多的拷贝过程。当然如果使用如docker容器镜像方式,是会简化拷贝过程,但也会增加一些负担,如:打包过程。
- 比如一个App应用,本身会携带很多如音频、图片小文件。一般情况下在安装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许许多多的小文件进行拷贝,我们知道磁盘I/O瓶颈比较大的,安装时间长会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 比如一个游戏应用。
- 比如一个WebAssembly应用等等。
当然上面举的例子只是从一些方面来考虑,具体的打包部署方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当前公司的自动化运维体系。
embed能帮我们保证一个应用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我觉得对于强迫症的开发者来说一定是个福利,哈哈。下面来看看embed的使用方法。
embed基础用法
通过 官方文档 我们知道embed嵌入的三种方式:string、bytes和FS(File Systems)。
//go:embed
基本用法是:
package main
import "embed"
//go:embed hello.txt
var s string
//go:embed hello.txt
var b []byte
//go:embed hello.txt
//go:embed assets
var f embed.FS
func main() {
print(s)
print(string(b))
data, _ := f.ReadFile("hello.txt")
print(string(data))
}...
剩余内容已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