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gment源码分析
概述
Fragment表示 Activity 中的行为或用户界面部分。您可以将多个 Fragment 组合在一个 Activity 中来构建多窗格 UI,以及在多个 Activity 中重复使用某个 Fragment。您可以将 Fragment 视为 Activity 的模块化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能接收自己的输入事件,并且您可以在 Activity 运行时添加或移除 Fragment。
Fragment 必须始终嵌入在 Activity 中,其生命周期直接受宿主 Activity 生命周期的影响。 例如,当 Activity 暂停时,其中的所有 Fragment 也会暂停;当 Activity 被销毁时,所有 Fragment 也会被销毁。 不过,当 Activity 正在运行(处于已恢复生命周期状态)时,您可以独立操纵每个 Fragment,如添加或移除它们。 当您执行此类 Fragment 事务时,您也可以将其添加到由 Activity 管理的返回栈 — Activity 中的每个返回栈条目都是一条已发生 Fragment 事务的记录。 返回栈让用户可以通过按返回按钮撤消 Fragment 事务(后退)。
当您将 Fragment 作为 Activity 布局的一部分添加时,它存在于 Activity 视图层次结构的某个 ViewGroup 内部,并且 Fragment 会定义其自己的视图布局。您可以通过在 Activity 的布局文件中声明Fragment,将其作为 <fragment> 元素插入您的 Activity 布局中,或者通过将其添加到某个现有 ViewGroup,利用应用代码进行插入。不过,Fragment 并非必须成为 Activity 布局的一部分;您还可以将没有自己 UI 的 Fragment 用作 Activity 的不可见工作线程。
本文将通过分析源码,对 Fragment 的创建、销毁以及生命周期做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建议读者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先看下Fragment事务管理源码分析,对Fragment管理类先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分析入口
1 | /** |
上面的代码就是动态地往containerViewId里添加一个Fragment并让它显示出来,可以看到,这个涉及到Fragment的事务管理,详细可以参考Fragment事务管理源码分析,这里就不再阐述了。
代码分析
BackStackRecord#run
调用了commit之后,真正执行的地方是在BackStackRecord的run方法: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