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素材共享小组V2.0(已停止招募)
是的,你可能会好奇什么是学习素材共享小组,以及 1.0 版本去哪里了。
学习素材共享小组是什么
学习素材分享小组成立于 2019 年初,这个小组最初的灵感来自于小时候和小伙伴交换游戏卡带的回忆。小时候可能不少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和小伙伴用插卡带的学习机一起打游戏。平时各自练习,琢磨秘籍,周末一起切磋。听说谁买了新的游戏卡带,就带着自己的珍藏去和他交换。

那么到了今天,我们有什么可以互相分享交换的东西呢?我想可能是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和学习素材。
以我自己的实际情况举例。每天我都会浏览一些 RSS 订阅的博客,看看最近出来的文献,水水群看看推送。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接受大量的信息,另外,每天遇到问题、搜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会接触到大量的东西。这其中不乏一些会让我感觉「有点意思」或者「还能这样」的内容,我会把它们记录在自己的收集箱里,作为写作和学习素材进行扩展和学习。
有时候这样的素材一天有一两个,有时候有四五个,但是因为时间和精力问题,最后能真的深入学习并进行输出的少之又少。很可惜,也挺无奈,还能怎么办?就像小时候我们互换游戏卡带一样,为什么不把喜欢分享和学习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大家来做这个事情呢?
学习素材共享小组 V1.0 回顾
于是在 2019 年初,我们就尝试小规模的组织了这样一个「学习素材共享小组」,依托于看板工具 Trello 进行学习素材的分享和讨论。最初就是几个线上线下好友参与,后期又逐渐加入了一些大家之间相互认识且信得过的厉害朋友。这些人在世界各地每个人的专业方向也都不太一样(都和生物信息有关系),但是大家的共同点就是愿意分享和喜欢交流。
再过去的一年里,这个小组陆续谨慎的吸收了成员 29 人,累计分享各类学习素材 429 个,其中包括文献、专业知识、软件算法、编程技巧以及学习资源在内的各类素材和资源。下图是一个整体的统计信息。

也可以感受一下实际看板的壮观


同时,我们也有一个微信的小群,时不时可以水一下,当然这个不是重点。蜜汁打码群成员送上。
学习素材共享小组 V2.0 升级
经过一年的时间,为了让这个小组焕发出更大的活力,我们计划通过生信菜鸟团的平台进行一次谨慎的纳新,加入学习素材共享小组,一起分享交流和学习。
在去年的基础上,学习素材共享小组 V2.0 会有一些小小的升级和补强。
我们分享内容的主要依托依旧是看板工具 Trello,素材分享池 2020 已经建立。

为了保证每个人可以有效的参与,我们还在内部发起了「素材学习分享周刊」。由所有素材分享学习小组成员轮流担任编辑,每周更新。既作为分享机制也作为小组审核机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书籍推荐、博客文章推荐、文献推荐、资源工具推荐和音乐电影推荐。

欢迎你的加入
加入我们可能有哪些收获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了解大家关注什么
- 提供自己感兴趣的素材和同样感兴趣的人进行讨论
- 看到自己熟悉的素材可以学习和输出与他人分享
- 学习和使用当前流行的协作工具 Trello 和语雀
- 成员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
有哪些加入要求
原则上,「学习素材共享协作小组」不设置加入门槛,如果你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素材也想了解大家的学习素材就可以加入。
虽然加入不受限制,但是维持运行需要一些基本的要求:保持一定频率的素材分享和讨论参与。也就是说,如果抱着「我就看看不进去」的心态,看不了多久就会被送走。
应该如何加入
使用常用邮箱发送申请给协作小组管理员,管理员会将你的个人介绍同步给所有小组成员,通过后,会使用邮箱邀请你加入我们的 Trello 团队,会通过你的微信号邀请你加入微信群。然后你只需要接受我们的邮件和微信邀请,就可以拥有团队所有看板和文档的浏览编辑权限了。
协作小组管理员邮箱:hi@kaopubear.top
邮件主题:协作小组申请+ID
邮件内容:
个人介绍(尽量能简单说明自己有定期分享的能力和精力)
常用邮箱 (用于接收 Trello 团队邀请,必须提供)
常用手机号/微信号(用于接收微信邀请)
本文作者:思考问题的熊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 (CC BY-NC-ND 4.0) 进行许可。
如果你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通过邮箱订阅我的 「熊言熊语」会员通讯,我将第一时间与你分享肿瘤生物医药领域最新行业研究进展和我的所思所学所想,点此链接即可进行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