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的自媒体大咖们
前言
上个月,「彭小六」在他同名公众号上写了一篇文章:《学习力十大顶级高手》,文章中列出了作者在自我提升过程中所学习的对象,也就是所谓的「智囊团们」。罗振宇、 李笑来等大咖都是他所认为的知识领域的顶级高手,还有很多其他的自媒体作者也包含在内。
本文的灵感由此而来。彭小六所列举的那些大牛们,团长关注了(或曾经关注过)一大部分;只是后来随着自己认知能力和分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方向的调整,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当下的自己,所以慢慢取关了很多。
既然关注了这么多大牛,我或多或少有一些个人总结和感受。即使是我长期关注和学习的对象,我也并没有对他们进行「盲从」。本文的感情基调是:
在学习领域,一个再有影响力的人物,你也不应该对他所分享的内容照单全收。
你应该带着批判性思维,学习你认为其中有价值的内容,摒弃你认为其中无价值的内容。
上面这句话的关键词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从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判断。它是一种有目的而自律的判断,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是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上。
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概念,可以看团长的上一篇文章:《学习批判性思维,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有人可能会问:“什么叫做有价值的内容呢?”诚然,对「有价值」的判断,是非常主观的,但主观并不意味着盲目。而本文正是为了纠正「盲目」而来。
下面这一段,就列举几个大牛在我心里的看法吧。我对他们所分享的内容是完全采用批判性思维来看待的。
那些所谓的自媒体大咖们
百度百科对「大牛」的解释为:在某个领域很突出的优秀人物。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还得有一定数量级的持续关注的用户才行。换句话说,得有「流量」。
大牛们基本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所以这里就称他们为自媒体大咖吧。而我在关注大牛时,基本也是以公众号为主,然后向外拓展。
罗振宇
最初接触罗振宇,是来自他的微信公众号「罗辑思维」,每天早上6:30发出一条语音,并附带文章,365天全年无休。这种惊人的毅力和坚持足矣让人震撼。另外,罗辑思维还有同名的脱口秀节目在优酷上播出,每周四更新,这也是团长最爱看的视频节目之一。
罗胖儿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认知升级」。的确,公众号上可以领略到各路大神百家争鸣的观点和思维,而视频节目不禁让人感叹罗胖儿对某一话题的深刻见解,他的演讲能力是如此出众。
到了2016年6月份,罗辑思维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名叫「得到」的知识服务APP 上,APP上的第一个付费专栏是「李翔商业内参」,199元/年,每日收看一篇文章。自此,“知识付费”这个词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再后来,付费专栏越来越多了,专栏的数量现已达到30个;2016年9月底,「得到」APP推出「每天听本书」的节目,听一本书要花5元钱。在北京坐地铁的童鞋应该知道,这个节目的广告已经霸屏了: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既然知识付费做得风生水起,付费专栏也汇集了众多知识精英,那我之前关注的“免费的知识”是什么情况呢?2017年3月8日,优酷上的罗辑思维视频节目停播;2017年5月8日起,公众号上的每日头条也不再是语音,许多内容渐渐包装成了「得到」APP的广告。我只好取关。
对了,去年元旦的时候,我还看了罗胖儿的一本书:《罗辑思维:我懂你的知识焦虑》。...
剩余内容已隐藏